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干涉别国内政”。苏联一些研究机关提出应重新评价捷1968年事件,苏领导内部打算承认苏出兵侵捷“纯属苏方错误”。捷领导人雅克什等对此十分恼火,公开批评波匈“干涉捷内政”

    ,“帮捷国内反社会主义势力的忙”

    ;对苏联也表示不满,进行内部交涉,希望苏联不要重新评价1968年事件。

    捷国内反对派抓住1968年问题不放,要求为其平反。不少党员和群众也认为,为1968年事件平反,已是顺理成章,不这样做,捷改革和民主化无法起步。但是雅克什等坚持原有立场,1989年3月30日他在捷共中央全会上重申,捷共对1968年事件的立场“不变”

    ,仍然坚持1970年12月捷共中央全会所通过的《教训》这一文件的立场,即认为1968年事件是“反社会主义的反革命事件”

    ,苏联等5国出兵是对捷的“国际主义援助”。雅克什等还声称,捷现在所进行的改革,与1968年的改革毫无共同之处。

    为了缓和捷国内的不满情绪,捷领导在1968年问题上也表现出一点松动。

    雅克

 576

    465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什1989年6月14日在中央全会上谈到1968年后被清洗的捷共党员时说,可以接受那些真诚为社会主义工作、积极支持党的政策和愿意回到党内的人重新入党,还笼统地说,要承认1968年捷共1月全会的结论。

    ①但这被人们说成是一种宣传姿态,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二、在改革问题上,捷领导一直面临着国内外的强大压力,它不能不改,但又不能深入地改捷领导指出,改革是为了加强社会主义,不是搞私有化;要扩大企业权力,但坚持通过计划来管理国民经济;运用价值手段,但不允许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剥削他人,非法致富;加强对外经济交往,包括发展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贸关系,但不应过多地借外债。在具体政策上,仍坚持1987年2月通过的《37条》,步子更加谨慎,强调要作充分的准备,包括一系列的立法和试点工作。捷领导人着重指出,在改革上不能被种种压力所左右,不能不顾本国条件,操之过急;也不徘徊等待,止步不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行动起来,不必等待上面的具体指示。过去,捷在大政方针上,一直是向苏联学习,亦步亦趋。现在,在改革等问题上,同苏联领导拉开了距离,同不大主张进行改革的民主德国和罗马尼亚的领导人加强了关系,引起了戈尔巴乔夫的不满。为了给改革作准备,捷制定和修订了许多法律,如国营企业法、股份公司

    ①那次中央全会选举杜布切克为捷共中央第一书记,标志着1968年“布拉格之春”

    的开始。

 577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565

    法、农业合作社法、劳动法、经济法、对外关系法等,同时选定若干企业进行改革试验。总的讲,捷在改革方案上,未突破计划管理体制的框架,作法上小心谨慎,求稳怕乱。在政治改革方面,捷领导更是顾虑重重。

    它提出实行民主化,加强法制,提出以民族阵线作为社会主义多元化的基础,不许削弱党的领导和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一切要有秩序地进行。

    捷共提出要制订新宪法,修改党章,要减少党中央的部门,裁减政府官员,规定从县委至中央委员的任期不得超过10年,注意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等等。为了给改革创造较好的环境,捷领导很注意抓经济问题。当时,捷工农业生产计划虽完成不佳,但仍有所增长,粮食生产达1100万吨,食品供应较充足,外债在1988年为67亿美元,是东欧外债最少的国家之一。预算收支平衡,1988年尚有结余。经济状况比波匈等国要好一些。但是捷领导承认,这种较好的经济发展是靠一系列紧缩政策才达到的。捷经济上长期积累的问题,如此例严重失调,计划完成不均衡,基建战线过长,科技发展缓慢等等,一直都存在,且有加剧之势。还必须指出,捷市场消费品供应不足,加之苏、波等国众多的旅游者到捷大量抢购,更加剧了捷市场的紧张,捷当局对这些国家的旅游者采取严格限制,没收其超过限额的商品,影响了捷同这些国家的关系。捷领导希望通过改革来缓解经济困难,但又怕重复1968年的老路,不敢突破旧的管理体制,在改革上未取得明显成就,未给群众带来好处。对捷改革产生了不利影响的还有以下事实:捷领导层除了在改革和1968年问题上存在政见分歧外,还存在着权力之争。经过长期较量,主张进行深入

 578

    65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改革的捷共中央主席团委员、政府总理什特劳加尔于1988年10月11日被解除了职务,由比较温和的阿达麦茨接替其总理职位。

    三、在反对派问题上,采取严厉打击的政策。

    鉴于波匈等国的教训,捷当局意识到反对派对自己的严重威胁,因而对它采取不妥协的政策。捷领导人和党的报刊经常对反对派的活动进行系统的揭露和批判,指出反对派中间存在反社会主义势力,得到西方的支持,它们利用改革和民主化的口号,煽动群众,目的是搞资产阶级的政治多元化,多党制,最后推翻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应坚决拒绝反对派的政治要求。捷当局对反对派组织的主要人物实行跟踪、监视,对他们所组织的抗议示威活动实行镇压,逮捕其组织者,予以判刑,还打伤一些群众。捷当局不承认反对派组织的合法存在,不同他们进行对话。

    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激起了国内更大规模的示威活动,也引起西方国家的抗议和苏、波、匈等国的不满。雅克什等人陷于更加孤立的境地。

    第二节 反对派组织的发展及其与捷共的对抗

    长期以来,以“七七宪章”组织为代表的捷反对派一直处于地下活动状态,仅开展一些零星的分散的活动,代表性不广泛,没有工农群众的支持。从1987年开始,随着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重大变化和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持,捷反对派渐趋活跃。其活动有如下特点:

 579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765

    一、从分散隐蔽形式发展到公开的有组织的形式,从少数团体发展到众多组织。

    1987年3月14日,“七七宪章”组织十多名负责人,公开在布拉格一个公墓集会,纪念该组织一位创始人,并向报界发表声明,争取更为公开的活动。这是“七七宪章”组织成立10年来的首次公开活动。从此,捷反对派组织,利用各种纪念日,组织游行示威。参加者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1989年达到数十万人。除了游行示威,反对派组织和宗教团体还开展针对当局的签名请愿活动。

    1988年3月,教会开展签名请愿,要求宗教自由,据称签名者达7万人。

    这时期,捷出现了各种反对派组织。除哈韦尔为代表的“七七宪章”派,还有1968年后被清洗的捷共领导人和党员组成的社会主义复兴俱乐部,其中有前捷共中央书记、外交部长等,有相当的政治影响。还有马萨里克协会、独立记者协会、美国之友协会、前政治犯协会、斯洛伐克青年天主教组织等等。

    1968年后被禁止的一些组织,如“231”俱乐部等,也开始恢复活动。1948年后停止活动的社会民主党也宣布进入政治舞台。

    蛰居20多年的前捷共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出来公开活动。

    他写信给苏、美领导人,要求他们促进捷改革和民主化,多次对西方记者发表谈话,强调1968年改革的正确性,要求为其平反,主张在捷进行深入的改革。杜布切克等人还亲自参加反对捷当局的游行示威,出席群众大会,并发表讲话。

    二、从国内转向国际。捷反对派的活动一向得到西方国

 580

    865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家的支持从80年代起,西方领导人访捷,条件之一就是会见反对派和教会人士。西方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经常报道捷反对派的活动,起了联络、通风报信和指导作用。西方不少人以旅游者身分访捷,参加捷反对派组织的游行队伍,反对捷当局。苏联、东欧国家的某些官方人士和反对派组织,公开表示支持捷反对派。波、匈等国反对派人士多次同哈韦尔等人会晤,相互配合和支持。美国、法国、联邦德国、奥地利、荷兰、丹麦等国领导人抗议捷当局镇压示威群众和逮捕反对派人士。有的国家取消了领导人访捷的安排。哈韦尔被判刑之后,波兰总理拉科夫斯基公开出席观看波兰剧院演出的哈韦尔的戏剧,这无异于对捷反对派的声援。捷当局对反对派活动的国际化十分不安。雅克什1989年10月在中央全会上强调,不可忽视反对派活动的国际化。

    三、从要求为1968年事件平反和进行彻底改革,发展到要共产党下台捷反对派组织的游行队伍,高呼“雅克什滚蛋”

    ,“要戈尔巴乔夫”

    等口号,主张为1968年事件平反,进行彻底改革。

    1989年6月,“七七宪章”等组织发表所谓《几句话》宣言,系统地提出了反对派的要求:为1968年事件平反,重新评价捷50年代的历史;释放政治犯,实行新闻自由;承认反对派组织合法,并同这些组织对话,以便彻底推进改革和民主化。

    捷反对派就宣言开展广泛的签名活动,声称要争取100万人签名。捷共领导对此作了强烈反应。捷共中央一位主席团委

 581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965

    员称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