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二五”

    计划还必须克服燃料动力、原材料落后的状态,争取改善运输,并消除农业落后的情况。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通过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化学化,为根本改善国民经济技术装备创造前提。还强调要把斯洛伐克经济提到捷克地区的水平。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指标和执行情况是,1956年到1960年,工业计划增长54%,实际增长66%,建筑业计划增长57%,实际增长74%,整个投资计划增长70%,实际增长90%。农业计划增长27%,实际仅增长11%。

    捷共对农业合作化问题给以极大的注意。哥特瓦尔德于1949年在捷共“九大”的报告中就指出:“在我国,农业不过渡到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二月事件后,就开始实行农业合作化。

    1949年2月,通过了《统一农业合作社法》和合作社示范章程,着手建立初级社和高级社。起初,不少中、小农表示怀疑和观望,一些富农则持敌视态度,甚至煽动农民反对合作社。合作化运动中出现了“左”的偏差,一些干部用行政命令手段强迫农民入社,将不愿入社的现象说成是

    ①《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历史》下册,中文版第174页。

 187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571

    阶级斗争的表现。党内甚至有人批评比较稳健的党的领导人萨波托茨基关于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散布了模糊观点,为敌对分子所利用。另一方面,有的地方又允许富农入社。合作化中的偏差,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1953年~1954年春,发生了退社现象,全国7%的合作社自行解散,未解散的合作社也有不少人退社,27万公顷土地回到了私人手中。针对上述现象,捷共领导采取措施纠正偏差,强调合作社应遵循自愿原则,反对强迫命令。

    1955年上半年,退社现象受到遏制。

    1957~1958年,合作化运动进一步发展,国营农场逐步建立。

    到1959年,社会主义成分在农业中已达844%,除B了边远山区不适宜集体化的地方,基本上都合作化了。捷共领导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农业中已占据了优势。

    第二节 提出“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口号,颁布社会主义宪法

    鉴于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在捷工业和农业中获得胜利,捷领导人认为应将社会主义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1958年4月,捷共中央第一书记诺沃提尼在中央全会上提出了在不长的历史时期内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口号。同年6月,捷共召开第11次代表大会,对这一口号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诺沃提尼在“11大”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占有完全的优势,已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基础,因此有可能提出“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他认为,完成社会主义建设,不仅意味着建成社会主义,而且要在此基

 188

    671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础上,积蓄力量,创造财富,以便今后向共产主义过渡。大会还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物质和文化财富,而且强调这是捷国民经济今后7年内最重要的任务。在这里,诺沃提尼不仅提出了“完成社会主义建设”

    、“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的口号,而且还强调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任务。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问题不可能分割开来,应是一个统一的社会过程。根据以上指导思想,捷共“11大”提出5项基本经济和政治任务:(1)在生产关系方面,由于资本主义成分早已被消灭(除微不足道的残余以外)

    ,目前应在小生产经营方式仍占一定比重的地方取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决定性胜利,即首先应该在农村取得社会主义合作社大生产的胜利;(2)消灭剥削阶级残余,即通过彻底的限制和排挤,逐步消灭富农阶级和城市私人经营分子残余;(3)在高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特别是保证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和化学化,通过提高工业中的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在发展社会经济基础的同时,不断全面加深社会主义民主,扩大劳动人民对经济管理的积极参与;(5)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的精神,继续加强人民政治和道义上的团结,完成文化革命。

    大会对捷社会的矛盾作了分析,诺沃提尼在报告中指出,捷共在短时期内基本上解决了捷社会的主要矛盾,即劳动与资本之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对抗性矛盾在捷日益失去其分量和意义,非对抗性矛盾将提到前列。

    他提醒全党注意研究社会矛盾的性质,注意区分对抗性矛盾

 189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771

    与非对抗性矛盾。

    但是捷共“11大”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正如捷共领导和学者后来所指出的,表现出了对形势估计的主观主义倾向,超越了历史阶段。

    1960年7月捷共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新的社会主义宪法草案和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诺沃提尼作主要报告。他宣布:“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胜利了”

    ①,捷社会“已经进入到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和积蓄力量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阶段”。

    ②这比捷共“11大”的提法又进了一步,更加脱离了捷社会的客观情况和发展水平,表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这有着苏联的明显的影响。捷共全国代表会议是在苏共21大之后举行的。

    捷党代表会议表示毫无保留地支持苏共21大的结论,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大致同时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提法,全力促进世界社会主义体系所提出的目标的实现,即在1965年以前,在工农业生产的总量上,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体系,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一起朝着共产主义前进。

    在上述思想指导下,诺沃提尼在捷共全国代表会议上提出了第三个五年计划(1961~1965)的指标。他说这个计划是“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经济计划,此计划的实现将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前提”。

    ③党代表会议通过的“三五”

    计

    ①《诺沃提尼言论集Ⅱ1958~1962》,捷文版,第257页。

    ②同上,第286页。

    ③同上,第275页。

 190

    871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划指标草案规定,到1965年,工业生产提高56%,生产资料生产提高70%,机械工业提高76%,消费资料生产提高34%,农业生产提高228%,基建投资增加59%。对斯洛伐B克地区,规定了更高的指标:工业生产至少应增长84%,农业生产增长27~28%,要使斯洛伐克地区在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上达到捷克的水平。在提高生活水平方面,“三五”计划规定“要超过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开始接近美国的水平”

    ①。实践证明,捷领导对捷社会发展阶段的估计和所提出的经济发展计划不符合捷实际情况,超出了现实可能性,当然难以实现。

    1960年7月11日,捷国民议会通过并颁布了社会主义新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在我们祖国已经胜利”

    ,将捷国名改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宪法明确规定捷全部奋斗目标是为捷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物质和精神前提“。

    捷的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和合作社所有制,允许建立在个人劳动基础之上的不剥削他人的小规模私有经济,这后一条后来实际上未完全执行。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对全部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

    ,国民经济计划“以法律形式公布”。

    这样就以根本法的形式肯定了两种经济所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并为提出超越发展阶段的高指标的经济计划提供了理论和法律根据。

    新宪法对捷克和斯洛伐克两民族的关系作了新规定,限制了斯洛伐克民族议会的权力,实际上取消了斯洛伐克行政

    ①《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历史》下册,中文版,第249页。

 191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971

    委员会——该地区的民族权力执行机构,违背了科息斯纲领的精神,对两个民族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第三节 经济集中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克服其弊端的初步尝试

    按照哥特瓦尔德的设想,捷克斯洛伐克作为工业发达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应体现自己的特点,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自己的经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捷共在制定政策上日益失去其本身特点,在捷具体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句空话。在“苏联——我们的榜样”的口号下,捷不仅全盘接受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在具体政策方面,也照搬苏联的作法。

    在经济发展方针上,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机械工业,其中军火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对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重视不够。造成能源、原材料、交通紧张,资金不足,食品、轻工产品相当匮乏,经济上出现比例失调。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农业增长指标未实现,1953年,农业生产仅为战前的88%,工人实际工资下降8%,再加上1953年实行币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的利益,引起群众的不满。

    同年6月1日,比尔森市发生500工人的抗议示威活动,攻占市政厅,焚烧文件和挂像,高呼“我们不能忍受这样的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