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月21日,议会接受梅斯内尔政府总理辞职。值得注意的是,梅斯内尔政府是在任期未满的情况下辞职的,这在人民波兰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经济和政治危机的表现。梅斯内尔成为经济形势恶化和经济改革受挫的替罪羊。

    9月26日,波兰统一工人党举行十届九中全会,推荐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米。拉科夫斯基为部长会议主席候选人。

    次日,波兰议会任命拉科夫斯基为部长会议主席。拉科夫斯基政府如何面对困难,渡过难关?

    他会不会成为新的替罪羊?

    这是我们在下一编第一章要回答的问题。

    80年代波兰的改革,积累了一些值得重视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平衡与经济改革之间的关系。

    波兰是在危机条件下进行改革的,总供给大大小于总需求,难以形成买方市场,企业缺乏竞争意识和改善经营的动力。在这种条件下,不可能通过短期的改革达到经济平衡,应当放慢改革步子,严格控制投资与消费。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提高工资和调整物价三者的关系。

    1982年以后,波兰多次提高价格,同时又提高工资补贴。物价和工资补贴竞相增长,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406

    493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和财政赤字的不断扩大。波兰的教训表明,价格和工资制度的改革要配套进行,理顺经济增长与价格、工资制度改革的关系。关键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生产。

    第三,要正确处理好外债与经济改革的关系。

    70年代形成的巨额外债成为经济改革的严重包袱。外债削弱了经济基础,造成超前消费和经济的严重不平衡,使改革捉襟见肘。

    波兰的教训是:利用外资是必要的,但要考虑到偿付能力,不能靠外债来进行现代化建设。要控制外债的规模,调整外债的结构,处理好外债与经济改革的关系。

    第四,实行经济改革,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一定要走群众路线,争取群众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复杂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使每一项改革措施都给群众带来实惠,甚至会使群众暂时降低生活水平。这就需要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否则改革就会遇到群众的反对而遭到挫折和失败。波兰党虽然坚持改革和协商路线,但因操之过急而引起群众不满。团结工会利用群众的不满,煽起罢工浪潮,破坏了改革的进程。

    第五,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同步进行。不实行经济改革,就不可能摆脱经济危机,也就不可能有社会政治的安定。同时,不实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难以进行。尽管波兰改革遭到失败,但波兰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向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407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593

    第二章匈牙利经济体制改革一波三折的复杂历程

    1978年是匈牙利全面推行经济体制总体改革措施的第10个年头。匈牙利一般认为,1968~1972年是改革的“黄金时期”

    ;1973~1978年陷入停滞状态。

    匈《社会评论》在1983年第3期刊发了匈经济学家“协商团”对上述有个带权威性的总结概述:1968年以来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在匈牙利历史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对过去的15个年头也不能一概而论。

    1968~1972年这5年,在经济政策和管理上“革新占优势”

    ,而1973~1978年这6年期间,先是“限制革新”

    ,后是“停止革新”。这几年,经济的增长不是依靠有活力的价格体制和调节制度,而是依靠改革前的方法。……之所以出现经济发展不够稳定,不是因为这些年实现了经济改革,而是因为实行改革的进程中发生了动摇。

 408

    693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第一节 “计划与市场”的探源与认同

    匈牙利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是“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同商品关系和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机地联系起来”。随着改革的深化,争论焦点集中在是“计划,或者市场”

    ,还是“计划与市场”

    这个问题上。在改革进入关键的转折时期,匈再三掀起争论的浪潮,这是继1972~1973年那次具有鲜明国际背景的争论的延续,有所不同的是这次以重振改革雄风的呼声占优势,为匈牙利第三阶段的改革拉开了序幕。

    这期间,匈全国为改革10周年开展各种的纪念活动。

    匈主管改革的领导人和著名的经济学家竞相撰文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与理论上加以探源和认同。现就当年的《人民自由报》、《社会评论》、《求实》、《观察家》、《经济周刊》等全国级的报刊杂志中择译综述如下:(1)对商品生产的看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生产的。

    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谈到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还需要商品生产。但他认为还是资本主义的残余,是一种必要的坏东西,还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将逐渐缩小。按马克思观点,社会主义将在生产力发达国家里取得胜利,而发达的社会主义将把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所有制同时取消。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却在经济不发达国家首先取胜。匈普遍认为生产资料是商品,从不同侧

 409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793

    面论证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的国有化和农业合作化并没有消除商品货币关系,不仅在国家和集体、个人之间有商品关系,在外贸中有商品关系,而且在国家内部各单位之间也有商品关系。

    有文章明确提到,匈牙利的改革原则是:社会的商品生产和货币关系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既存在着全民利益,也存在着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没有商品生产就不能把全民利益、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协调起来。换言之,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没有商品生产就不能进行合理和有效的经营,不能充分利用社会潜力,也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匈经济学家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实物经济而是商品经济,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也就无法回避存在着进行交换的市场,就必须承认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即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并通过需求和供给市场规律表现出来。匈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注意到利润的作用,在经济调节手段中特别强调价格的杠杆作用。

    匈不使用“市场经济”

    ,也不用“市场社会主义”

    的提法,而是说存在着“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市场”的经济,也即实行中央计划管理下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2)对计划的看法。什么是计划经济?马克思认为,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就是一个大企业,在这企业中规定各方面的任务。苏联模式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匈经济改革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在生产力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马克思所设想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难以实现。这样做反而会导致无政府状态,因为中央不可能什么都知道,计划不可能包罗万象,这

 410

    893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

    样做,只会使计划僵化、不灵活、不成比例。计划机关只能规定国民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比例和主要任务,在大的规定的范围内,给企业以自主权,任其独立经营,中央采用调节手段影响企业,使企业的活动符合国民经济的要求,导致计划的实现。国家计划机关应研究农、轻、重比例等重大的比例关系。

    不能把中央指令性计划和计划经济等同起来。

    匈认为,1968年的经济政策已改变了这一传统的观念,从而重新估价有计划发展这个概念。

    匈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里什撰文说:改革的功绩就在于在理论上发现了取消下达计划,在不作计划指示的情况下按计划经营的方式来管理企业是可行的和比旧体制好。

    10年实践证明了: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可以制定和完成那种不经企业直接下达指示的国民经济计划,在上级机关不向企业发号施令情况下进行经营。

    (3)基于这种认识,匈学界人士呼吁坚持1966年经体改革决议的原则精神,应在经济组织和工作管理的实践中采取有助于建立社会主义商品市场和扩大经济上竞争的措施。强调改革是运用市场机制,使社会主义计划变得更加灵活和有效;反对“回复到以集中的、强制的计划指标为基础的国家指导体制”。

    (4)匈“从不认为对于其他国家就是样板”。恰恰相反,匈是根基于本国的国情,认真吸取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经验和做法的。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原本是1956年波兰首先提出的,而不是匈牙利。

    1966年的匈经体改革指导原则与当时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内容有着大致相同或相似的契

 411

    东欧剧变的根源与教训993

    机。南斯拉夫自治分权体制曾引起匈牙利的兴趣,有过部分吸取,但没有照搬。

    诚然,上述一系列的舆论攻势是要重新唤起民众对10年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是对来自“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和国内不赞成改革的保守势力攻击的回答。

    由此,卡达尔因势利导重新掌握了改革的主动权。

    1977年10月和1978年4月,匈社工党连续召开两次中央全会,为匈牙利第三阶段改革作出重要的决策和部署。中央全会后发表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