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绣外慧中-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近的,就只有南府那家了。
她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决定让他们先运到南府,等她到苏城后,赶紧把箱子领出来。以赵世子那种霸道的个性,一定不会甘心有人从他手里逃脱,很快就会查到万盛庄这条线索。万盛庄的掌柜再信誓旦旦地表示会为客人保守秘密,在恶霸如赵世子面前,恐怕也只能乖乖地交底。
箱子里的事谈妥,又赶着去银楼换了几张小额银票和几百两碎银子。
这天晚上,俞宛秋把山水园的几个人全部叫到客厅,命她们围着八仙桌坐下。先拿出四张五百两的银票,每个丫头面前放一张,对她们说:“你们服侍了我这么多年,现在要离开沈府了,从北方到南方,千里迢迢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平安到达,万一路上遇到什么事失散了,身上留点钱也好。五百两银子,可以拿二百两去买栋房子,再拿二百两去盘间铺子,剩下一百两省着用,还可以过上好几年。”
几个丫头不肯收,哭着说“死都要在一起”,俞宛秋把银票塞进她们的衣袖,强打起笑脸道:“要是不死,自然会在一起,分散了也可以找到的,我说一个地名,大家可以去那儿会合。”她说的,是沈鹃给的一间铺面的地址。
轮到兰姨时,俞宛秋拿出了两张五百两的银票,对几个丫头解释说:“你们都还小,将来可以嫁人,到时候自有人养活,不像兰姨……”看着兰姨那人到中年的发福身材,笑着说了一句:“当然也可以嫁人”,见兰姨瞪她,忙改口道:“兰姨如果想嫁,十几年前就嫁了,何必拖现在?我给她的钱多一点,是因为她要靠这些钱养老,我想大家都不会有什么意见,对不对?”
几个人哭得泣不成声,兰姨抱住她说:“姑娘,你今儿这是怎么啦?就算要走,我们也是一起,先雇车到码头,再搭船沿着运河南下,这太平盛世的,能有什么事?”
俞宛秋也说不清自己心里的恐慌到底因何而来,每次只要提到离开沈府,她就莫名地惧怕,总觉得这一走,很可能不是离开沈府,而是彻底地离开这世界,或者,她会再次穿回现代去?
深吸了一口气,她扯开兰姨的手臂,掏出手帕为她拭泪,语调尽量平和地说:“皇帝病重,却使计支走太子,暗里支持寿王,一旦皇帝驾崩,这两个人非打起来不可。到时候京城不太平,沿途的道路上未必没有人趁火打劫,凡事未雨绸缪总是好的。你们需要一些钱傍身,不然万一冲散了,人生地不熟的,身上又没钱,叫天天不灵。”
“可是,带这么钱在身上也危险啊。”有人提出质疑。
“接下来的事就要交给纹绣了”,纹绣忙站起来,俞宛秋吩咐道:“你给每个人贴身穿的衣服都缝上内袋,要隐秘,扎实,还要防水。”今年的冬天特别寒冷,一直雨雪不断,那银票可不是防水的。
本来已经跟薛凝碧约好了,十一月初动身,赶在严寒来临之前回南方过春节。谁知十月中旬就开始下大雪,到现在都十一月中了,这一个月来,竟没有几天真正放晴的日子。
今天早上起来,看天色还好,忙跑去叫薛凝碧,她早就说上京的针线铺里,有时能找到很罕见的绣线,想买一些回南方去。俞宛秋寄存的箱子正愁找不到机会托运,于是一起出了门。
在几时动身的问题上,兰姨跟姑娘一直有分歧,她是典型的老太太搬家,什么都舍不得扔下。总想从容一点,最好再托运几只箱子,把她们在山水园里用过的东西都带走——包括俞宛秋床上的铺盖。本来还劝着姑娘,索性在沈府过完春节,等开春了再走。现在听姑娘说要打仗,立刻慌了,反过来催着说:“那我们赶紧收拾一下,就这两天启程吧。”
“还要看天气呀”,俞宛秋转头看着窗外黑沉沉的天空,早上明明有太阳的,下午又阴了,看样子,明天又要下雪。
除此而外,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是:如何甩开赵世子留下的暗卫?
赵佑熙不是不好,个性霸道点,对她却没什么坏心,比沈府一干所谓的“亲戚”真挚多了。要是选择朋友的话,她一定首选他,可……发展成那种关系,她真的不敢。
身份悬殊是一个问题,对婚恋的态度又是一个问题。他是冲动派,总想生米煮成熟饭,其他的以后再说。她则是理智派,喜欢凡事三思而后行。
她并不怀疑他此刻的真挚,可外界环境在变,人也会跟着改变。一个十六的少年,还远未定性,要是两个人在一起过一段日子后,他又遇到了比她更美的女子呢?他父亲婚前就交往过无数的女人,也跟其中许多发生了实质性的关系,那些女人可都是有背景有来历的,最后还不是拿他没辙。
在这种事情上,终归是女人吃亏的,失了身,不敢声张,不敢告状,最多也就是找上门去哭闹一场,扬言要自杀而已,顶什么用。
何况她这种孤女身份,要对她始乱终弃易于反掌,她真的不敢尝试赵世子提出的冒险方案。她赌不起,只能赢不能输的赌局,她不敢玩,她从不是赌徒。
她是个没有野心的人,只想平平安安地过日子。
同人卷 第八十一章 脱身之计
屋里的哭声并不大。因为怕惊动沈府的人,大家都只敢捂嘴轻泣,但没过一会儿,门外就传来戚长生着急的询问:“姑娘,出什么事了?”
俞宛秋走出门,随口扯了个由头支吾过去,又问起了赵佑熙的情况。这下戚长生有话说了,眉飞色舞地告诉她,前几天太子遇刺,杀手不仅人数多而且武功高强,竟攻破了几百个御林军组成的守护圈,冲进了太子诵经的佛堂。眼看太子的近身侍卫一个个殒命,太子吓得躲在佛龛里发抖,关键时刻,还是世子冲进去杀了对方的头领,救了太子一命。
俞宛秋微笑着问:“你是不是觉得,世子对太子有救命之恩,太子日后登基为帝,就不会再为难安南王府了?”
戚长生低头不语,显然是默认了。
俞宛秋叹道:“你看京都现在的局势,寿王如此张扬。风头压倒太子,御用文人们还跟着起哄,若非皇上默许,他们敢吗?帝位更迭的敏感时期,不为太子即位造势,反而竭力吹捧一个亲王,你就不觉得奇怪?”
戚长生回道:“世子说了,太子早有准备。”
俞宛秋没好气地说:“他倒是对太子信得足。”
不过仔细分析起来,赵佑熙的判断也不算错。寿王在京城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太子那边却毫无声息,赵佑熙传回的信中,也说他十分镇定,每日持戒诵经一丝不苟,有时甚至通宵静坐,仿若入定。单从这份临危不乱的气度,也可看出此人决不简单,恐怕不是作秀明星的寿王可比的。就不知道皇帝到底在发什么神经,立了太子,又猜忌他,临死之前还来这手,看两个儿子斗得你死我活很好玩么。
但太子越是深藏不露,就越是可怕,以赵佑熙的年龄、阅历还有性格,都不是他的对手,还是早走早安生。
想到这里,俞宛秋忍不住对戚长生交代:“你替我写封信过去,要他提高警惕。尤其是那种行刺的场合,能躲则躲。如果刺客是寿王派的,世子救了太子,就成了寿王的眼中钉,非除之而后快。即便不是,世子在太子面前展露非凡武功,甚至成了他的救命恩人,只会更惹得他忌惮,同样欲除之而后快。”
她自己何尝不是老太君的“救命恩人”,感激也就当时那一刻而已,以后她每多在老太君面前晃一次,老太君对她的嫌憎就多一分,因为那等于在提醒老太君,这个人是她必须感激的。
戚长生低低地应了一声:“是。”
其实俞宛秋也知道,赵佑熙之所以会出手,可能并非想救太子,而是习武之人的通病,不愿看到自己人——哪怕只是临时组合——命丧敌手,因为那显得自己没本事。
想到此生再也见不到赵佑熙,心里还是很惋惜的,现在看他的侍卫不把自己的话当回事。不禁有些气恼,语气也就冷硬起来:“你别左耳进右耳出,不管我说得对不对,总是为你家世子好!安南王府与皇室终究是死对头,你别忘了,就在不久前,皇帝还派人行刺过世子。现在他一个儿子要杀另一个儿子,你家世子充什么能?他们全死光了才好呢。你看着吧,太子一旦登基,首当其中就是灭掉安南王府。”
戚长生忙跪下道:“属下不敢!姑娘如此替世子着想,属下心里唯有感激。”
俞宛秋点了点头说:“那你马上照我说的写封信给世子,告诉他,下次太子遇刺,他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千万别插手。因为,下次的刺客,很可能表面上是行刺太子,实际上是行刺你家世子。”
“是”。
“好了,你走吧。下月初一,我要去东岳庙还愿,你带着人送我过去。”
这是她目前能想到的唯一方法,用自己引开赵佑熙安插的暗卫,让兰姨她们跟着薛凝碧一起走,然后她再想办法脱身,去跟她们会合。
她离开沈府,暗卫自会跟着走,不会继续守在这里,兰姨她们才有走掉的机会。自己一个人目标小,东岳庙人流量大。到处曲径通幽,很容易脱身。
戚长生不疑有它,答应一声就走了。
把几个丫头打发回房后,俞宛秋走进自己的卧室,兰姨果然跟了来,满眼担忧地问:“姑娘,京城是不是真的要打仗了?”
“谁知道呢,我巴不得不打”,不然又是一场生灵涂炭,但事态的发展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寿王和太子必有一争,不过,“太子还有一个月才会回京,我们再半个月就可以走了。”十一月没走成,沈府又开给了薛凝碧一个月工钱,她必须把这个月做满才能走。
说话的时候,俞宛秋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荷包塞进兰姨手里,笑着解释道:“刚才人多,我只给了你一千两,这里面有两千两银票和二十两碎银子,你拿着。”
会当面分发“遣散费”,是为了避免丫头们互相猜忌,谁拿多了谁拿少了。这样很伤感情。而千里长途,最需要的是团结一心。
兰姨像荷包会咬人一样,甩手丢去老远,嘴里急急地说:“这怎么使得,姑娘已经给我很多了。”
“拿着吧,我刚也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