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墓地封印-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给尘灰覆盖着;没有一丝光泽;分不出那个元宝似的东西到底是不是真金铸就。

朱子华只猜到了那具干尸的身份;也从记载中得知那个道士是在墓葬修成之后;被周老太爷灭口。但记载中却并没明说具体情况;所以朱子华就弄不明白那道士是怎么死的;又是怎么会保持这么一个安祥的坐姿;尸身却不腐烂地面对着墓道席地而坐。

原来;当周老太爷在墓葬落成后;假借给修墓八年的工匠们发放工钱回家而在墓地前搭起的草棚中设下酒宴时;指使30个看护监造陵墓的护院家丁;手持利刃;一拥而上;把众工匠转眼之间残忍地杀害。

但周老太爷却关照一众凶神恶煞的家丁;不能杀了那个负责设计陵墓的道士;而是把那道士用绳索捆绑起来;单独交给周老太爷处理。

周老太爷深知;为了建造他这个陵墓;并为了保守秘密;他已经杀了这么多工匠;而且他还即将除去那些家丁;甚至包括最亲信的周浩和王六。那么多冤魂在他的陵墓中;必须要有更厉害的对手镇住他们;方能保得周老太爷死后葬入坟墓后;不被那些冤魂所扰。

而这个人选;自然就是精通道术的那个给他设计陵墓的道士了。

周老太爷独自一个人进入修好的墓室中;笑嘻嘻地看着那个被捆绑的道士:“道长;我真不知道要如何感谢你;设计了这么一个堪比帝王之陵的墓葬。只是;我太不相信这世上之人了;说不定都在觊觎我这墓葬中的宝贝呢。因此;为了让我这个墓葬成为一个没人知晓的秘密;只能请道长永远守口如瓶啦;还望道长慈悲;理解本老爷的苦衷。”

那被绑着的道士双眼流露出惊恐;不住地挣扎;可是一切都是徒劳。

周老太爷嘻嘻笑道:“道长;你忘了吗?你曾经你告诉过我;要找一个具有强力的东西才能镇住其他冤魂侵入我的陵墓吗?老爷我铭记在心;和你一起干活的工匠;这时已经都成了冤魂;这点你绝对不会想到;因为你说的是防止陵墓外那些游魂野鬼;你决不会想到我能对那些工匠下得了手。”

周老太爷得意地说道:“既然有了这么多冤魂在我陵寝内;那如何能保得住老爷我百年之后;没冤魂来打扰老爷我的清静呢?按道长所说;得找一个具有强力的物事才能镇得住那些冤魂。”

道士惊恐极了;他明白了周老太爷的意思;一个精通道术的他;正是周老太爷心目中法力最强能镇住那些因修陵而死的冤魂;可惜;他明白得太晚了。

周老太爷拨开道士口中塞着的布;强行把一大罐毒药灌进了道士的口中。不多时;道士就吐出一口黑血;暴毙而亡。

周太爷趁道士尸身尚软;没有完全僵硬之际;给道士换上了一身崭新的道士服;又把道士尸身费力地摆成坐姿;靠在那堵黑色的影壁上;面对着墓道;给他守陵。

周老太爷这么有恃无恐地把道士灭口;而不担心那道士死后会在他陵寝内作怪;还来源于周老太爷和那道士的一次闲聊之中。

原来;沉迷于道家玄学和佛家传说的周老太爷;在一次闲聊时;偶尔听那道士提到了一起流传于民间的鬼神故事。周老太爷和那道士当然也没能想到;几百年后;这个故事还被一未留名的文人收录进了小说中。

话说自唐三藏取到真经;和悟空、八戒、沙僧及小白龙一起得证正果后;过了几十年;因为对经文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岐义;唐朝皇帝又命一个长老再去西天求解真经。

那个唐长老;得观音相助;收了花果山吸食天地精气的后天石猴孙小行者和八戒、沙僧各自的传人;沿着他们的先祖踪迹;踏上了西天拜佛的征程。

在西天路上;遇上了文才天下无双的文明天王。那个文明天王手中的兵器是一枝笔;和小行者斗得不分胜负。

只是小行者不敌他手中那枝笔;落荒而逃;而唐长老被文明天王捉住。不用绳索捆绑;就把一枝笔顶在唐长老的头顶。

唐长老虽是和尚;幼年间却读过几本儒书;后来又熟读佛家三藏经典;故顶着那枝文笔开始尚不十分觉重;转动得以自如。

文明天王手下石、黑二将军看见;忙禀文明天王道:“那和尚顶着文笔不见十分吃力;恐怕他又要弄虚头!大王;还须捆绑起来。”

文明天王道:“捆绑昨既无用;今复何为?若要过虑;莫若加上一个金锭。”

文明天王走下殿来;将文笔拿起;先把自己头上金锭取下来;放在唐长老头顶当中;再用文笔压在金锭之上;就象砌宝塔的一般;唐长老一时便觉转动繁难。

文明天王看后这才鼓掌大笑道:“似这等处置;便是活佛亦不能逃矣!”

 第一百七十六章 文财压鬼

周老太爷对道士所说的那枝小小的文笔就能压得唐长老不能动弹;而神通广大的小行者;竟然拿不起那一枝小小的文笔;感到大惑不解。

那道士说道:“这枝文笔夺天地之秀气;吐山川之精华。那小行者虽然具有无上神通;却不知文墨;粗手夯脚怎生拿得动?”

原来那小行者偷听到了那文明天王和宫娥的对话;知道能拿得起这枝文笔的;凡间除了文明天王再无一人;必须是天上的专司文章的星辰才能拿得起。

天上星辰惟文昌菩萨梓潼帝君是专管文章之事;小行者想到这点;满心欢喜;一个筋斗云直上九宵;来到了紫微垣外文昌帝主的宫阙;只见祥云缥缈;甚是辉煌。

文昌帝君命手下天聋与地哑去清点他收藏并掌管的朱衣笔、点额笔、研朱笔、生花笔、天山笔、倚马笔;司马相如的题桥笔、张敞的画眉笔;开汉萧何的刀笔;枝枝皆在。

后又细查;发现还有枝春秋笔;是帝主未管事之先;竟然被人窃去。因世情反复;一向用他不着;故因循下来天聋和地哑也不曾找寻。

这枝笔是列国时大圣人孔子所著春秋之笔;著到鲁昭公十四年西狩时;忽生出一个麒麟来;以为孔仲尼著书之瑞;不期樵夫不识;认做怪物竟打死了。

孔子看见;大哭了一场;知道生不遇时;遂将这著春秋之笔;止写了‘西狩获麟’一句;就投在地下不著了;故至今传以为孔子春秋之绝笔。

不料这麒麟死后;阴魂不散;就托生为文明天王。这枝春秋笔;因孔子投在地下无人收拾;他就窃取了;在西方玉架山大兴文明之教;毁谤佛教;故而为难西去取经的唐长老师徒四人。

文昌帝君身边有一人;头上不着文冠;乱堆着几撮红色毛发;脚上不穿鞋;直露出两条青精暴露的腿。

蓝面蓝身;好象是从印染作坊的蓝色染缸内染过一样;黑筋黑骨;如在铁窑里烧成。走路也没走相;只是跳来跳去;全没些斯文体面;见了人也不作揖;根本没有半点读书人的样子。

两只空手忽上忽下;好似打拳;更象是得了多动症;一张破斗踢来踢去;宛如卖米;又象是在耍猴。

这似神又象鬼一样的;竟然是外表可怖猥琐;内实满腹文章的天下第一文才的魁星。

魁星奉文昌帝君之命;跟随小行者到了文明天王宫殿之中;轻松地拿起那枝春秋之笔;又收起了压在唐长老头顶的金锭;小行者这才降伏了文明天王;逼得他现了真身;原来是瑞兽麒麟。

周老太爷听了道士所说;心中一动;牢记在心。道士却不知道;他闲来时和周老太爷所说民间传说;竟然成为了他命丧的祸根。

周老太爷知道;那道士虽然识得字、画得了符;对儒家文章却不在行。因此;当他毒死道士;并给他尸首换上新道服;并面对墓道摆放成坐姿后;又把从自己文房中带来的一枝狼毫笔取了出来。

周老太爷等道士尸首僵硬之后;在他的道冠上;先放上了一锭金元宝;又在金元宝上架上了那枝狼毫笔。

依那道士先前和周老太爷所说民间故事一样;周老太爷依法炮制;这才满意地开始端祥起自己的杰作来。

周老太爷听懂了那道士所说的一枝小小的文笔如何能镇住人;甚至是神鬼的原因。只因自古以来;文武不同途。武力固然可以暂时征服别人;却并不长久;只有奴役了思想;才能让人彻底臣服。

因此;在那并不精通儒家经典的道士头上;架上文笔;就等于控制了那道士的思想;让他死后;鬼魂也只能听从周老太爷死后灵魂的指使。

而那金元宝也大有来历;传说那是财神菩萨赵公明在封神前最厉害的杀手锏;普天之下;不论神鬼;还是世间凡人;几乎没人能抵御得住金钱的诱惑。

周老太爷深知;那道士就是因为生前贪财这才前来为他出谋画策设计并建造陵墓。如今;在他头上压上一锭金元宝;那更是让他死后的鬼魂只能听从周老太爷的摆布;那才真正是俗语所说的‘财迷心窍’。

那道士尸首给周老太爷摆成坐姿后;还在他手上摆上了一柄铁剑。之所以不用桃木之剑;因为周老太爷心中明白;如果一柄桃木剑放在他的陵寝上;那他死后;即使化作了鬼魂;恐怕也会让那桃木剑镇住他自己在墓室中的鬼魂。

朱子华在通过那条墓道中暗布杀机的八卦机关后;一个激动;转身欲走之时;却不料正碰到那具道士干尸的手臂上。

几百年的时间;虽然那道士尸首中充满了毒物而没腐烂;但也在岁月流逝中;已经风化为一具干尸;脆弱不堪。

朱子华看着脚旁的断手;再看着眼前那具恐惧的道士干尸;吓得双腿发抖;不由得对那道士干尸跪拜了几下。

这并不奇怪;凡是盗墓之人;在进入墓室后;都会给自己壮胆还有祈求鬼魂宽恕自己的盗墓勾当;基本都会对死者行跪拜之礼;更有甚者;还会带香烛纸钱祭拜一下亡灵。

朱子华心内发惧;看着那个黑不溜秋的元宝似的东西;没敢上前拿下看看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金元宝。

跪拜完毕;朱子华心中给自己鼓了一会劲;恐惧心稍减后;这才提起放在地上的工具袋;转过影壁;进入了主墓室中。

刚一转过弯;朱子华一时楞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到处晃动着金黄色的光芒。

整个主墓室;金壁辉煌;在朱子华的手电光反射下;犹如无数条舞动的金蛇。除了地面仍是那青石砖外;四壁上都贴上了金箔;连那堵黑色的影壁;在主墓室中也因为贴上了金箔而闪闪发着金光。

宽大的墓室中央;放置着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