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听听那冷雨-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下信,我真是惶恐至极。没料到接下来的第二天却又是欣喜夹杂着迷惘了。惶恐的是我伪装了这么久的“缄默”武器,竟然这么容易在一个夜晚全部崩溃,而且被人利用;欣喜的是在中年人的指引下,我的引资获得成功;迷惘的是利用我的人竟然又是暗地里扶我一把的人。他在信中对我坦诚相见,难道他就忘了对陌生人要以缄默为贵吗?    
    后来,我特地返校去探望老教授,并把这个故事讲给他听。老教授无言沉默。    
    也是自那一天起,我感觉自己改变了许多。轻松而随意、想说就说想笑就笑的性格令我受益匪浅。虽然我也曾因此经受过苦闷和痛苦、失意和委屈的侵袭,但我所收获的欢乐和快意、成熟和丰富同样给了我加倍的滋养。我真正明白了,人与人的交往重要的是用心灵去交流,而不是一条所谓的“缄默是金”的原则就能全部替代。就算我们有时因此付出了这样那样的代价,但同时体验了人性中的虚伪和缺憾,也算不枉此生。    
    坦诚和真实是最重要的,但这得靠亲身的经历不断去完善才能日臻成熟。我想这是处世的魅力,更是人格的魅力。    
    (本文作者:曹飞)


第五章和海伦·凯勒生活一天

    我的手接触到了冰凉的东西,噢,是小溪。溪水淙淙从我指间流过,跳跃涌动,好像是有生命,在亲吻我的手心。    
    我现在是走在18世纪初美国长岛的森林中。我步履匆匆,树木、鲜花……都从身边闪过。    
    我的目的地,是一座平凡的乡间小屋,一位微笑着的妇人站在院中等我。我一阵激动,冲了过去:“啊,您就是……”    
    妇人笑着点了点头,把我领进小屋。我正好奇地环视着房屋,突然,一条长帕蒙住了我的眼睛。    
    “来,孩子,让你体会一种新的生活。”    
    我可以说是跌跌撞撞上的楼,在那里,我见到了——应该说是摸到了我心目中的强者——海伦•;凯勒。    
    我静静地摸着她的手,她的脸,可脑中没有一点印象,眼前仍旧一片漆黑。    
    “我想你很消沉,你并不快乐。”    
    “啊,没有。我生活很充实,很忙碌,我时常感到累,简直来不及想其他。”    
    “那么来吧,说说你在来路上见到的。”    
    “你听到可爱的鸟儿的歌唱了吗?”    
    “不,没注意。”我笑了。    
    “那树是什么样子的呢?”    
    “跟其他的树一样,很普通。”    
    这是我和海伦,也可以说是和麦西夫人的对话。我觉得这是一些多么无聊的问题,我迫不及待地要开口询问海伦是如何能磨练出那超乎常人的毅力与博大的胸怀。    
    这时,海伦却引着我,摸索着走出小屋。    
    她的脚一接触土地,就快步走起来。这对于我这个看不见的明眼人,是多么困难。    
    突然我们停住了,海伦握着我的手,一动不动。四周静了下来,我脑子里很乱。但渐渐地,耳中传来几声鸟叫,我渐渐听得出神起来,小鸟清脆的声音,时而欢快,时而低沉,仿佛在表演一首乡间小调,我不禁微笑了。    
    我的手接触到了冰凉的东西,噢,是小溪。溪水淙淙从我指间流过,跳跃涌动,好像是有生命,在亲吻我的手心。    
    我站起身,手中又接过了一片叶子。我开始细细地用指尖触摸它的纹路,它的表面光滑而清凉。    
    “一定是一片新绿的嫩叶!”我嗅着它的气味自语道。    
    整个下午我们都在森林中游荡,我们一起触摸大树那苍老的树皮,摩挲花儿那柔软而卷曲的花瓣,或是躺在林边草地上,感觉和风吹拂我的脸和头发,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我越来越急切地渴望亲眼看一下这美丽的地方。我悔十艮,怎么刚来时竟没有发现呢?    
    黄昏时分,我欢跳着回到小屋。我眼前的长帕终于被解下来。迎接我的是两张脸:一张是年迈却又和蔼的脸,而另一张,充满生气,还有更多更多我在今天上午还不一定会读出东西的海伦的笑脸。    
    “谢谢!”我无比激动地拥抱着她,“我终于懂得了热爱生活!”    
    我冲出小屋,凝望我眼前的世界——它好像是新生似的,如此的清新、鲜亮、可爱。    
    “是啊!”我叹道,“能够这样地热爱这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畏惧呢?”    
    (本文作者:董昊)


第五章进不去的天堂

    在天堂的入口处始终站着两位天使,他们专门负责检查人的年龄,但凡是你不属于你自己时,你度过的时间都是不算的。    
    2002年复活节,《纽约时报》举办了一次模拟天堂进行描绘,看谁描绘得最逼真、最可信。比赛通知刊出后,报刊收到五千多份来稿,有绘画作品,有文字性描述,还有一些人寄来自己家牧场或别墅的照片,说那就是天堂,因此他们决定把这些来稿交给纽约宗教领袖奥格神父来处理,由他决定谁是第一名。    
    奥格神父接到稿件,第二天就做了回复,说,理所当然,埃罗德先生那处搭着小木屋的牧场是最逼真、最可信的,他应该获得第一名,不过贝拉先生也应该获得同样的奖赏,因为他真实地描绘了天堂入口处的情景。    
    编辑们迅速找出贝拉先生的搞件。发现是一篇文字性作品。在这篇作品中,贝拉先生是这样描述的:在天堂的入口处始终站着两位天使,他们专门负责检查人的年龄,因为人进入天堂是有年龄限制的。我曾亲眼见到一位年满100岁的人被挡在了天堂的门外,因为在上帝那里,对时间的算法与人间有很大的不同。一个人在战场上打仗的时间不算,在监狱里度过的时间不算,喝醉满昏睡的时间不算,从政开会的时间也不算,总之,凡是你不属于你自己时,你度过的时间都是不算的。那位活了100岁的人,之所以被拒之天堂的门外,就是因为按上帝的算法,他还是个孩子。他必须重返人间,让悔恨伴着他继续过力不从心的生活。贝拉先生还说,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因为在一次昏迷中,他曾到过天堂的门口,对那儿的一切他有发言权。    
    《纽约时报》看过埃罗德先生牧场的照片和贝拉先生的文字后,决定按神父的意思定他们为并列第一名。颁奖那天,埃罗德先生带着他一家人全部到场;贝拉先生则让人写来一封信,说,实在报歉,一个100岁的人已无法赶到纽约,参加如此的聚会啦。    
    (本文作者:刘燕敏)


第五章比较总统和富翁的生活原则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原则,而重要的是,成功的人总是坚守着自己的原则生活着。    
    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在他给孙子的忠告里,他提到了以下10条生活原则:    
    1.今天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推到明天。    
    2.自己能做的事情绝对不要麻烦别人。    
    3.决不要花还没有到手的钱。    
    4.决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你不需要的东西。    
    5.绝对不要骄傲,那比饥饿和寒冷更有害。    
    6.不要贪食,吃得过少不会使人懊悔。    
    7.不要做勉强的事情,只有心甘情愿才能把事情做好。    
    8.对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要庸人自扰。    
    9.凡事要讲究方式方法。    
    10.当你气恼时,先数到10再说话。如果还是气恼,那就数到100。    
    约翰•;丹佛是美国硅谷著名的股票经纪人,也是跻身美国10亿身价俱乐部的成员。在对记者的一次访谈中,我们看到他对以上几个问题的回答。非常有趣的是它们之间鲜明的对比,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政治家和一个商人的截然不同之处。    
    1.今天能做的事情如果放到明天去做,你就会发现很有趣的结果。尤其是买卖股票的时候。    
    2.别人能做的事情,我绝对不自己动手去做。因为我相信,只有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才值得我去做。    
    3.如果可以花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我就绝对不从自己口袋里掏一个子儿。    
    4.我经常在商品打折的时候去买很多东西,哪怕那些东西现在用不着,可是总有用得着的时候,这是一个基本的预测功能。就像我只在股票低迷的时候买进,需要的是同样的预测功能。    
    5.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狂妄自大的人。这有什么不对吗?我的父母我的朋友们在为我骄傲,我看不出来我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骄傲。我做得很好,我成功了。    
    6.我从来不认为节食这么无聊的话题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哪怕是为了让我们的营养学家们高兴,我也要做出喜欢美食的样子,事实上我的确喜欢美妙的食物,我相信大多数人有跟我一样的喜好。    
    7.我常常不得不做我不喜欢的事情。我想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还没有办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正像我的理想是一个音乐家,最后却成为一个股票经纪人。    
    8.我常常预测灾难的发生,哪怕那个灾难的可能性在别人看来几乎为零。正是我的这种动物的本能使我的公司在美国的历次金融危机中逃生。    
    9.我认为只要目.的确定,我就不惜代价去实现它。至于手段,在这个时代,人们只重视结果,有谁去在乎手段呢?    
    10.我从不隐瞒我的个人爱好以及我对一个人的看法,尤其是当我气恼的时候,我一定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发泄出来。    
    (本文作者:塑人)


第五章彩票

    惋惜和同情中,我忽然记起很久以前听到的一句话:“这世上,不花钱的东西最贵。”    
    从彩票发售那天起,高音喇叭那颇具煽动性的噪声就在城市上空如海潮涌动。过街天桥那巨大横幅上的每一个字都让人怦然心动——奖40万元加一辆“夏利”。    
    即使没有那40万元,哪怕仅仅是只中一辆“夏利”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