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本尊阿弥陀佛-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能蒙佛本愿加持,转女成男,往生极乐,如此殊胜机缘,岂可错过?
莲花化生:往生极乐的人,都在莲花之中自然化生,清净无垢,神通智慧,放大光明,俱如菩萨。
住正定聚:正定聚,乃三聚之一。聚是聚类的意思,一切众生分为三类,叫做“三聚”。必定证悟的一类,叫“正定聚”;毕竟不证悟的一类,叫“邪定聚”;介于上二类之间,有缘则证悟,无缘则不证悟的一类,叫“不定聚”。往生的人,皆住于正定之聚,必定成佛。远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
不贪计身:贪计身,即认为人有一个真实的我而贪着计较,亦即我执。凡夫妄执四大假合之身为我,贪着计较,处处为我着想,顺者生爱,逆则生瞋,以致造业受轮回。往生的人,有阿弥陀佛本愿功德加持,已断我执,我的念头不会再生起来,正如《金刚经》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俱泯。
得金刚那罗延身:金刚者,即金刚石,至坚至利,可破一切,一切不可破它。那罗延者,天上之大力士那罗延神,其力大无比。这是形容往生的人,其体坚固如金刚,其力强大如那罗延,等同如来之金刚不坏身。身顶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
往生的人,身顶皆有常光。光是智慧的象征,显示他已成就一切智慧(指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之三智)。并“获得无边辩才”,“辩才”指善巧演说法义之才,诸佛菩萨说法的辩才叫做“四无碍辩”,或“四无碍智”、“四无碍解”,即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辩无碍。
善说诸法秘要:秘者奥秘,要者精要。往生的人,因有智慧和辩才,故能善巧演说一切佛法之奥秘和精要。
一生补处:一生补处者,尽此一生即能补到佛位的意思,为最后身等觉菩萨的别号。凡是往生的人,都能究竟证得一生补处等觉菩萨的果位,决定一生成佛。
教化随意:往生的人,悉登补位,成等正觉,但菩萨成佛,各有愿力,有的菩萨,欲返秽土,普利群生,教化有情,他便能蒙佛愿力加持,再回娑婆,救度众生,来去自如。
衣食自至:往生的人,思食食来,不假安排,思衣衣至,不必裁缝,乃至一切用具,莫不称心如意。西方人本不需要饮食,但在凡圣同居土的带业往生者,因多生多劫饮食的习气未忘,故有此种设备,若上三土(方便、实报、寂光),便没有这样的事了。又极乐众生的吃相与此界不同,一嗅即饱,故无大小便溺,弄脏极乐世界的清净国土。
应念受供:众所周知,若论修福,供佛第一。往生的人,可以在一念之间,普令十方诸佛,应念受供。这种八地菩萨才有的功夫,即使下下品往生的人也有,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证离生法:往生的人,皆证得永离六道轮回生死之法,即使随缘示现于三界六道之中度众生,也不会再有生死轮回这一回事了。
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上善人,指的是等觉菩萨。往生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也能时刻跟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等诸等觉菩萨在一处,讨教佛法,修行佛法,这是何等荣幸的事啊!
圆证三不退:菩萨修行,要断见思惑,方证位不退;断尘沙惑,方证行不退;断无明惑,方证念不退。而一切往生的人,一生到极乐世界,即圆证三不退。
极乐众生得不退的原因有五:一、佛力加被。佛四十八愿中最后一愿说:“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往生的人,因有佛力加被,故有能力不退转。二、佛光常照。往生的人,佛放光明,摄受其人,如日月照着暗途,不堕坑堑,故能不退转。三、六尘说法。极乐世界的六尘均能说法,皆说苦空无常无我,时常熏习,故能不退转。四、菩萨为胜友。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外无邪魔,内无烦恼,故能不退转。五、寿命永劫,极乐众生,寿与佛齐,可长期修,譬如远行,寿命长便无顾虑,终有到达目的地之一日,故能不退转。
圆净四土:一切佛国,皆有四土,即一、凡圣同居土,为未断见思惑之凡夫与为了度化众生而现身说法之圣人所共同居住的国土;二、方便有余土,为已断见思惑之阿罗汉、辟支佛和还未证得法身之菩萨,或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之众生所住的国土;三、实报庄严土,为佛的报身与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的地上菩萨,或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之众生所住的国土;四、常寂光土,为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无明一共有四十二品,统统断尽,即生此土。
其它诸佛世界,四土隔离,唯独极乐世界,四土圆融。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说:“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可见往生的人,一到西方,即能同时享受四土的境界,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综上所述,往生的人,依正二报,无尽庄严,若欲细说,穷劫难尽。
极乐众生依正皆庄严,在“事”上讲,那是弥陀愿力威神的加持,才能样样皆美好、微妙;在“理”上说,那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中本来就有的东西,未往生前,因妄想分别执着而迷失了,往生之后,得弥陀本愿威神的加持,即逐渐恢复过来。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悟道时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他一连说了五句“何期”,那是“没有想到”的意思。他说: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如此的清净!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没有生灭的!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自己圆满具足的!没有想到自性本来是没有动摇的!没有想到自性自能生出万法来!
近代的禅门宗师虚云老和尚曾经解释此五句说:“前四句何期是摄用归体,后一句何期是全体大用。”
由此可见,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的人所享有的种种利益,正是人人本具之佛性的“全体大用”,亦即由自性本体中所显露出来的大作用。
这样的大作用,一般人要像六祖大师一样,要经过多生多世的修行,才能证得;而我们只要成功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立刻就能享有,那是何等便宜的事啊!
就是因为有这样大的便宜事,所以本师释迦牟尼佛,和十方无量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极力的劝导其国众生快点去极乐国;而西方极乐世界的导师阿弥陀佛,也无任欢迎十方众生快一点到来。由此可见,十方诸佛的心思是一样的,即希望一切众生: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的威神愿力,不可思议。净土诸经,只是略说阿弥陀佛和菩萨圣众的真实功德,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亦能获得如极乐菩萨圣众相类的功德,愿深勉旃。



第七章  现代启示

作为大乘佛教特别法门的净宗,修持方法极为简易,而其义理与境界却又无限深邃。由阿弥陀佛妙明真心流现的西方净土,举体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与华严玄门义理无二无别。西方极乐世界既是净业行人的终极归宿,又含摄着宇宙法界的无穷奥秘;既具清净庄严的美质,又不乏科学认知的价值。净宗内蕴的潜质,势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彰显。


一  净土妙严与科学美

科学以观察现象、提出假设、建构数学模型、经由实验证明等为特点,大多由人的第六识分别识来完成。净土则是离心意识以无分别的般若智慧来观照的对象,因此净宗可以说是一种殊胜的科学,是建立在般若基础上的。净宗与科学难以作简单的类比,而美或能充当沟通二者的信使。
西方科学经历着从重视美到倾向经验最后又回归美的螺旋式的发展。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与柏拉图认为形式美是世界的本原实相,美具有先天性。柏拉图说:“灵魂一见到美的东西就感到敬畏而战栗,因为它感到有某种东西在其中被唤起,那不是感官从外部曾经给予它的,而是早已一直安放在深沉的无意识的境域之中。”由此理念,衍生出美的两种定义:其一,美是“一”的永恒光辉透过物质现象的朦胧显现;其二,美是部分同部分、部分同整体之间固有的协调。
而亚里士多德开辟的注重经验、逻辑与分类的科学路向把美看作是观察者的个人特性,而不是自然事物的特性,这种观念致令西方科学长期偏离美。本世纪以来,西方科学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逆转。西方前卫科学家开始注重美,认为美是科学探索的原动力,是发现科学真理的最高手段,是衡量真理的第一标准。爱因斯坦一生寻求对世界本质的了解,坚信自然的基本设计应是简单与和谐。这一理念引导他作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科学发现。海森伯说过:“探索者最初是借助于这种光辉(指美的光辉——注),借助于它的照耀来认识真理。”德国数学物理学家魏尔更把美推到科学认识至高无上的地位:“我的工作总是力图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在两者中挑选一个时,我总是选择美。”分子生物学创始人詹姆斯?沃森曾提到美如何引导他们发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理论物理学家狄拉克甚至将由美求真视作科学探索的唯一动因:“我没有试图直接解决某一个物理问题,而只是试图寻找某种优美的数学。”事实上,对理论形式的美的揭示,常常导致对理论内涵的深刻把握。总之,科学的真与科学的美有高度的一致性。
现代物理学家探究亚原子微观世界,对物质内部构造的优美、和谐、对称、质朴等规则性表示惊叹,他们相信宇宙是按照美的数学原理运行的。
从表象来看,我们生活在一个丑陋杂乱的世界中,然在物质结构内部(亚原子世界)却存在着优美的秩序;用佛理诠释,这个宇宙是众生共业所感的秽土,在秽土深层,含藏着一套与妙明真心相称的优美法则(此乃染净相杂之阿赖耶识所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