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雁归红楼 作者:林月初(起点大封推vip2014-11-18正文完结)-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倩茜和白氏一路送她们到二门上,临了,李倩茜还抓着黛玉的手道:“好妹妹,如今我动则就要学规矩,母亲总不让我出门,你得了闲可得常来看我。”
  黛玉笑着点头,轻声宽慰她,说自己必时常来叩饶。说罢了,这才扶着百灵的手上了车。雪雁跟在后头收了踏脚的小凳儿,便随车走了。
  本不该雪雁随车的,通常随车的都是粗使的小丫鬟,只是今日那个随车的小丫鬟,在方才出门前在园子里摔了一跤,裙子衣裳皆湿透了。百灵与雪雁一商量,不能丢了林府的脸面,便叫那小丫鬟上车坐着,雪雁跟车。
  此时还只是申时,街上便已经没什么人了。路边的梧桐树上的叶子早落了个干净,路过保障河时,冷风卷着水汽直扑而来,冻的雪雁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黛玉靠在车里,掀起窗帘往外瞧,正看见这保障湖,轻声问道:“雪雁,可是到瘦西湖了?”
  雪雁轻声回道:“小姐,正是在保障河边上,小姐可是想吃那小帽子卖的糖葫芦了?”
  这保障河边,常年有个小贩卖糖葫芦的,因他总戴着一顶很奇怪的小帽子,人们便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小帽子”。他的糖葫芦是这一带最有名的,山楂各个顶大的个儿,洗的又干净,还去了核,外头的一层糖衣又脆又粘,很是香甜。
  黛玉虽不常出门,但雪雁平时托人往里捎带东西时,少不得带些外头出名的零嘴来解馋,一来二去的,那黛玉也爱上了这个“小帽子”卖的糖葫芦。
  黛玉还真就想吃糖葫芦了,忙问雪雁那小贩在不在。
  雪雁伸着脖子在河边看了一圈,都没看到那小贩的身影,叹了口气回道:“小姐,如今已是过了冬至了,只怕是没有山楂了,再者说今儿可冷着呢,那小帽子想必是不会来了。”
  黛玉闻言,多少有些闷闷不乐,雪雁心知黛玉必定失望了,想了半天,逗着黛玉说道:“小姐可知道,这保障河如何又被人叫瘦西湖的?”
  黛玉微微一笑,答道:“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这是汪沆的诗,唯有这首是我爱的,你跟了我这么久,居然连一首诗都背不出来?真真羞死人了。”
  雪雁坐在车辕上笑道:“奴婢这脑瓜子笨,可不耐烦背这些,不过奴婢听说了另一个说法,倒是有趣的很。小姐可想知道?”
  林黛玉果然来了兴趣,忙追问道:“还有什么说法?快于我说说。”
  雪雁笑着道:“只听说,以前这保障河河心淤塞,由扬州的盐商出资疏浚,并在东西岸建了不少亭台楼阁,这样一来风景也好了不少。
  “这一日,三位盐商在河边的亭台中喝酒,大盐商年纪最大,一向以兄长自居,他喝了几杯就道:‘我们这保障河风景多好,一点不比杭州的西湖差,可为什么要叫保障河,真真难听极了。’
  “二盐商惯于见风使舵,见大盐商如此说了,便凑趣道:‘高见高见,我们扬州虽文人众多,但竟没人关心此事,真是遗憾。’
  “三盐商是个自以为是的人,他接着说道:‘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取个名字而已,不必用那些文人,不如我们自己来?’
  “于是那三个盐商皆低头冥思苦想,最后大盐商道:‘我们保障河也在扬州之西,不如也叫西湖好了。”
  “二盐商闻言便拍马叫好,那三盐商就说道:‘二位都去过杭州,那西湖可比我们这儿的大,不如叫小西湖的好。’
  “只是这小西湖听起来未免有些小气,只一个小字就矮了人家半截,三人又在前头加了许多字,什么长西湖,金西湖,银西湖,绿西湖,蓝西湖,美西湖,都不甚满意。
  “此时坐在旁边一个书生笑了:‘三位说的我都听到了,虽这河可与西湖媲美,可多少清瘦了些,依我之见,称瘦西湖可也。’说完,书生飘然而去,而这瘦西湖也就因此出名了。”
 

第五十六章 五进拔步床
更新时间2014…6…22 12:09:26  字数:2004

 黛玉听了这段解释,逗得咯咯直笑,笑罢了片刻又道:“虽是杜撰,却也真真是有趣极了,你是从哪儿听来的,倒比汪沆的诗要合理些个。”
  雪雁得意的嘿嘿笑了下,腿吊在车辕下一晃一晃的说道:“前几日打茶楼过,里头的客人说的,奴婢正巧在打包茶叶,站在柜台边上听来了。”
  黛玉在车里问道:“是哪家茶楼?你常去那儿?”
  雪雁忙说道:“哎哟,我的好小姐,奴婢哪有时间常去啊?无非是那天出府办事,遇到紫鸢托我带点茶叶,便碰巧去了。”
  黛玉听了可不依,吵着要雪雁带她也去,雪雁无奈拧不过她,只得先答应了下来。答应下来之后,雪雁也纳闷了,她来这儿大半年了,街上经常能见到不少的女性,虽说大多是劳动人民,但那些大家闺秀并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只不过上街戴顶纱帽而已,但出门还是很正常的事,而且也常有那高官家的千金去扬州城最有名的茶楼酒楼吃饭,出去逛街买首饰头面布匹的也多得是。
  为何进了贾府之后,就不许姑娘们再出门了呢?真真是件稀罕事!
  再者说了,若是不带着姑娘们出门,只一味的闷在家里头,谁知道他家姑娘长的什么样,到时便没人来提亲,过了年龄可就真嫁不出去了。
  贾敏在林府便时常带着黛玉出去走关系,黛玉也认识了不少的姑娘,这李倩茜就是这么认识的。结果贾敏一死,黛玉进了贾府,那可就真的成了笼中鸟,金丝雀了。
  也难怪林黛玉进贾府之后一直郁郁寡欢的,谁从这样一个自由的环境里,突然被关着不给放出去,都会得抑郁症的吧?
  雪雁想到这儿,对着帘子里说道:“小姐平日里只顾着读书认字,依奴婢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虽不是劝着小姐日日出府去玩,但小姐总得多结交些朋友才是。再者说,出去看看,小姐才能明白日常民生是如何的,不是总说那些诗是触景生情吗?”
  林黛玉过了半晌才回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只是我平日上课便要三个时辰,加上老师让我课后多读多看,哪还有那闲工夫出府去?”
  雪雁劝道:“小姐,奴婢听人说过一个词,叫‘寓教于乐’,虽意思奴婢不太明白,但按字面上来讲,无非是把学习跟乐趣结合起来,奴婢想着,只怕这词也是有道理的,小姐何不跟太太说说,日后太太若是出门了,便叫太太带上小姐。一来也涨了见识,二来也能学点人情世故的。”
  林黛玉吃吃的笑了,驳她道:“我才多大,便要学这人情世故?这会子读书认字都恨不得一个时辰掰成两个用呢。”
  雪雁忙说道:“话可不是这么说,奴婢常听人说,三岁看大,五岁看老。若是五岁还不学那人情世故,只怕再大点,便也学不会了吧?小姐可记得白鹭,那丫头就是个不过心的人,说话做事极容易得罪人呢,可偏偏人是个顶好的,真真让人看着急死。”
  林黛玉听了这话,便没再出声了,雪雁知道自己劝的话有了效果,便不再多言,只拢了拢自己的大氅,继续忍着外头的冷风。
  不多会林府便到了,进了二门雪雁跟百灵伺候着林黛玉下了车,贾敏刚要先回桐苑,就听得黛玉说道:“母亲,我与母亲一起回桐苑去,我有话要对母亲说。”
  贾敏诧异,却依然点头应了,母女二人携手回了桐苑,百灵在廊上候着,雪雁则迫不及待的钻了瓷心的屋子。
  黛玉那边怎么与贾敏说,雪雁可不管,她如今只是个二等丫鬟,就算要开导黛玉也只能是私下的,若是当着贾敏的面出谋划策,只会弄巧成拙而已。
  她这会子来找瓷心,将那云巧云灵给的见面礼分了瓷心一个,然后便坐下跟瓷心唠闲瞌,直到院子里有黛玉和百灵的说话声,她这才辞别了瓷心,匆匆忙忙出了屋子。
  三人自回了梅苑,等黛玉褪了大氅,这才看向雪雁问道:“你这丫头,虽平日里有些鬼主意,却不曾正经读过书。你可愿意平日跟我一起向学?我已与母亲说过了,去或不去,只看你了。”
  雪雁听了一愣,见林黛玉一脸期待的看着她,更懵了。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让林黛玉去跟贾敏说,日后要出府多带着她么,怎么就变成自己去上学的事儿了?
  王嬷嬷在一旁看了眼雪雁,捂着嘴一笑:“这丫头怕是欢喜的傻了,我替这丫头谢谢太太小姐的大恩了。”
  雪雁这才反应过来,可王嬷嬷已经答应了,自己再推脱就要倒大霉了。她忙跪在地上磕了磕头,小声叫道:“谢谢太太,谢谢小姐。”
  林黛玉抿嘴浅笑,直到换完平日穿的家常衣裳,这才屏退了其他人,只留了雪雁下来。等人都走光了,林黛玉朝雪雁招了招手,自个往那五进的拔步床走去。
  五进的拔步床可是稀罕屋,这房里有一半的地儿都被床占了,一进二进皆是摆放古董字画的地方,有两张小凳,是给丫鬟们平日坐的,三进的架子上摆满了书籍,给黛玉睡前看的,四进是梳洗更衣的阁子,五进才是黛玉睡觉的床榻,床榻上还有个架子,给黛玉随手搁放东西。
  黛玉进了五进,坐到床边这才说话:“敲你方才那样子,可是不愿去读书?”
  雪雁愣了下,心道这黛玉还真是聪明,自己面上明明不显,却还是被她看了出来,忙解释道:“小姐,奴婢怎么会不愿,只是奴婢不懂那诗词歌赋,恐遭了先生的骂,让小姐没了面子。若是只让奴婢认字写字,奴婢是一百个愿意的。”
  黛玉咯咯笑了起来,指着雪雁轻骂道:“你这懒骨头,罢,罢,我必不会让先生教你那些诗词歌赋,只让你在一旁学着认字,让你学着写字,可好?”
 

第五十七章 云鸽离府
更新时间2014…6…23 13:28:32  字数:2033

 雪雁笑了起来,忙福了一福谢了黛玉,起身后便伺候黛玉读书练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