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性别问题-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此,许多女性在退休之后还争取继续工作的机会,认为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既是一个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途径,又是体现自身价值、获得自尊的一种方式。一位退休后又争取到反聘的城市女性说:
    作为一个女人,我的追求是:在我老的时候,要得到人们的尊重,因为我看到很多老太太不受人尊重,我想我老了不能这样没地位,受家人喝斥,我一定要赢得人们的尊重,不能让人喝来喝去的。看到那些老年人没有地位,没有发言权,那么可怜,我就下定决心,我将来绝对不能这样,这是我一个坚定的信念。我达到了自己的理想。如果我没能力,不会得到反聘。我有我的成绩在,有对工作的热爱。我全凭自己奋斗。因为我妈是右派,我一直入不了党,如果我是党员的话,局长都当上了。
    在公和私两个领域,许多女性对理想状态的期望是两者不可偏废。一位年轻女性这样讲到她心目中的理想生活:
    我要有我自己的一份事业,而且要干得比较出色。事业有成。家庭方面要找一个爱我的丈夫,培养一个让我心满意足的孩子。同家庭父母都能和平相处。
    女性独立自主的新观念与社会教化有关,在回答“你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人告诉过你理想的女性是怎样的”这一问题时,一位中年女性说:
    在我的成长期中,有一个人告诉我理想的女性应该是怎样的,对我影响很大,那是我的小学老师。我现在做梦还会梦到她。那时我家下放,特别困难,她从生活上关心我,细小的事上帮助我。领我回家吃饭。给我讲道理,那时我似懂非懂的。我11岁来月经,她给我找了月经纸,告诉我该怎么弄。老师对我说,女孩子和男孩子不一样,有自己的特点,你们要好好学习,自立自强,将来你们成了家仍然要这样,这样你们才是一个独立的人。
    访问到一位革命老干部,她的情况比较特殊,但是正是这些参加革命的女性或称女性职业革命家为中国女性参与社会生活开了先河,也为男女平等的意识形态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起了最关键的作用。她说:
    1936年我师范毕业了,就自己找工作,回到县小学教了半年书,后来又回我的母校县女中教了半年书。后来七七事变,我就出来(去延安)了。那时我有个老师是地下党员,介绍我们去参加革命了。
    由于从1950年代以来,妇女已经普遍参加了社会劳动,家庭妇女一度成为一个贬义词。每个女性在成年之后都应当参加工作,这一点已经成为社会规范,也成为女性普遍接受的一种新生活模式。而这种想法的源头应当追溯到那批在20世纪初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女工和后来参加革命队伍的女性职业革命家。这位老年女干部说: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别的目标,反正不做家庭妇女。红军1935年到陕北,我们听到消息就去了延安,进入了革命队伍。
    有一种反对女性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观点认为,女性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不利于子女的教养,如果女性留在家中,对打理家务和子女成长都有好处。更有政协委员就“女性回家”提出议案,想借此解决就业机会紧张的问题。国内社会学界也曾就“女性回归家庭”的问题发生过激烈的争论。因此此项调查对女性提出问题,征询她们的意见和想法。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如果你可以选择,你会外出工作吗?
    本次调查发现,多数女性是反对女性回家的。反对的理由有这样几大类:
    第一类是靠丈夫一人的收入不足以应付家庭开支养家糊口。这是我国近几十年来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的结果。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收入距离逐年拉大,更有私营经济的发展为女性回归家庭造就了现实的可能性,而且也确实有一批女性选择了回归家庭做“专职太太”的生活方式,但是绝大多数家庭还是达不到靠丈夫一人的收入就可以维持生活的程度。一位老年城市女性说:
    如果我不工作,丈夫的收入不够维持一家的开支。我的收入占一半。我反对女性回家,我觉得这样做不对,又走过去的路了。我会选工作。
    有些女性的收入虽然占不到家庭全部收入的一半,但是也是维持生活所必需的。一位城市老年女性这样回忆她当年就业的情况,她说:
    如果我不工作,丈夫的收入维持不了一家的开支。那时他才挣62块钱,我挣30多块钱。我的收入占全家收入三分之一。
    有一批女性甚至是主要的养家人,这种情况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存在。一位农妇是这样说的:
    如果没有我的收入,对家里当然有影响了。他的钱还不够他抽烟、喝茶呢。我要不出去挣钱,我们家都得喝西北风去。所以我选择外出工作。他也不希望我在家,他需要我挣钱。儿女不愿意让我出去。我说,不出去不成,我不能跟你们要钱。我自己挣钱自己花才方便。
    反对妇女回家的第二类原因是为了在家庭关系中争取和保持一种男女平等的关系。
    有的女性选择工作并不是因为必须工作以维持家用,而是出于男女平等的考虑。一位女性这样谈到女性回家:
    真是这样我们的钱倒也够用,但是我们两人都工作惯了。我们都工作,可是没有耽误教育儿女。吃饭时,大家一起议论单位里发生的事,教育孩子。社会上很多事都在饭桌上讨论,靠潜移默化。工作不会搞坏夫妻关系,不会影响孩子的教育。我一定会做职业妇女。我认为妇女不走向社会,是社会的一大损失,也是自己的损失。你在家里,你就不可能跟社会同步,你就不能和丈夫同步,他必定要移情别恋,你的家庭就完了。要不然为什么留在家里的女人老担心害怕呀,我就不怕。我老伴也老实,就是他移情别恋了我也不怕。我又不是傍大款,一切都靠他。我认为不应该倒退。
    即使在丈夫一人的收入完全可以维持家用的情况下,许多女性仍然出于对夫妻关系的考虑要选择去工作。一位丈夫收入可以维持一家开支的女性说:
    我觉得女性留在家中肯定是不可取的。现在社会发展节奏特别快,人的观念变化也很快,如果两个人的生活环境差得特别远的话,分歧会特别快地产生,然后就会发生事情。因此我会选择工作。
    许多女性坚信,如果自己不工作,在家庭中就会变得没有地位。一位老年城市女性说:
    我觉得不行,女的回家就没地位了。因为男的挣钱再多,你也得伸手向他要钱,不如自己有钱。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我会选择出来工作。我可不愿意在家老看孩子。我丈夫也没这思想。他挺支持我工作。
    许多女性都持有女性回归家庭对夫妻关系不利的观点。一位都市年轻女性谈到了自己如果不工作将对夫妻关系产生负面影响这样一种观点。她说:
    对于让女性留在家中,我持否定态度。首先自身会停滞不前,永远就是这样子了。其次对夫妻关系未必有好处,老不去接触外面的事情,你和丈夫就会拉开距离。再有把精力完全放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没准也是一种压力。所以我肯定要选择出去工作。
    有人主要是从怕男人变心的角度反对女性回家的,一位有过几年在家当家庭主妇经历的女性从自己的体验和思考中得出了反对妇女回家的结论,她说:
    对女性回家的事要具体分析。从社会和国家需要分析,女人料理家务确实比请人照顾孩子还好一些。但是男人都缺乏责任感,地位一改变,就对老婆不忠,对孩子不好,在外边想入非非。在这种情况下,女人就要有自己的自尊,有自己的地位。这样起码出了问题以后能够有自己的地位,站得住。在家看孩子好不好?如果丈夫又爱你,家里又什么都有,那我在家看孩子当然可以,总比请外工好。我不想做全天性工作,男人全身心参加市场竞争,女人干个半天的工作,这样比较好。我没详细问过丈夫的意见。我在家呆过一段时间,他也没有反对。有两年多我完全在家看孩子,洗衣做饭。所以这是我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女同志要有工作,不论是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看,都要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如果留在家里,对外界社会的发展会不了解,会成为井底蛙。男人就会把你看成是在家里干活的家庭妇女。他眼界宽了,就看不起你了。就会在外面向往柳暗花明啊,野花家花啊。社会上也是一个道理,比如中国,如果我们什么武器都有,就谁都不怕,削弱了自己,别人就会看不起,不只是在男女之间。留在家里对女人是很不利的。我当时是因身体不好回家的。
    要有独立于男性的人生,特别是要有独立的经济地位,不能依赖男性,不能让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男性手里,这些观念已经成为许多女性教育子女的一项主要内容。一位外语院校的女大学生说:
    我妈给我讲过这样的道理:以后无论结婚、工作,自己经济上不独立不行。嫁个大款,自己经济上不独立,大款变心不要你了,就没办法了。我从小想当外交官,现在不想了,但是自己要做事,我是一个想自己去干事的人,不是一个想依赖别人活着的人。
    有许多女性反对妇女回家的主张完全出于男女平等的思想,从她们的表达方式中可以看出男女平等观念长期宣传教育的影响。一位都市女性说:
    我不同意女性回家。男女平等,男女都一样。我要选择工作。
    一位老年农妇是从妇女解放角度赞成女性外出工作的,她说:
    打一解放,就说妇女解放,男女平等了,我就赞成这个。
    反对妇女回归家庭的第三类原因是从个人的内心需求出发的,因为工作已经成为相当一批女性的习惯,成为一种既定的生活方式。一位退休女工讲到自己想工作是因为不愿意在家里呆着,不愿意做家务。她说:
    现在就都一个孩子,根本用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