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只为成功找方法 不为失败找借口-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历这一事件后,这位年轻的上尉被提升为炮兵准将。
你知道这位上尉是谁吗?他就是后来威震世界的军事天才拿破仑
像很多成功的人一样,可以说拿破仑的成功,就在于他遇到问题时,主动去想办法,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最终走上了人生巅峰
而正是有了这样的新起点,才会有更大的舞台,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向自己看齐,才有更多的资源向自己汇集,才能迈向更大的成功。
  1。你主动去找过方法吗?
  2。你想脱颖而出吗?
  3。你是怎样去寻找方法的?
4。  做一个智慧型的员工
 智慧型员工不仅仅是带着指令去工作。一个有办事能力的员工,必然是一个智慧型的员工。处处运用你的智慧,时时运用你的智慧,这样,你才能超越平庸,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才。
作为一个企业,里面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员工,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能力、性格等方面也是千差万别,通常我们将员工分成三类:
一、机械型员工。有一做一,完全按领导的具体指示一步步做事。可以说面对这样的员工,就像面对一个机器人,你要将工作步骤像写程序一样,布置给他,否则他什么也不能完成。
二、智能型员工。这类的员工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主动地应用于工作,以此弥补领导在专业方面的不足,同时还可以为领导提供某些专业方面的合理性建议,就像领导的智囊团。
三、智慧型员工。这样的员工能够去系统化地思考问题,将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会贯通起来,去用于工作。可以说这样的员工是用头脑工作的员工,而且也是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最需要的员工。
因此,我们提倡做一个智慧型员工,因为只有这样的员工,才能在瞬息万变的职场中经受住市场的洗礼,成为公司发展的顶梁柱、老板的左右手,同时自己也才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我们看看下面的两个人在工作中的不同表现:
杰克和布若几乎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大家都一样,从底层干起。可不久杰克受到总经理的青睐,一再被提升,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而布若却像被人遗忘了似的,还在最底层辛苦地工作着。终于有一天布若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总经理的不公平,辛勤工作的人不提拔,倒提拔那些吹牛拍马的人。
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十分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也很勤劳,但似乎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呢?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说清楚了他也不服,看来……他忽然有了个主意。
“布若先生,”总经理说,“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布若很快从集市上回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一车大约有多少袋?”总经理问。
布若又跑去,回来后说有40袋。
“价格是多少?”布若准备再次往集上跑。
总经理望着跑得气喘吁吁的他说:“请休息一会儿吧,看看杰克是怎么做的。”说完叫来杰克对他说:“杰克先生,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杰克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4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还带回几个样品让总经理看。这个农民过一会还将弄几箱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想到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总经理可能会要,所以他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总经理看一眼红了脸的布若,说:“布若先生,你还有意见吗?你已看到了吧:杰克是带着智慧去工作的,而你仅仅是带着指令去工作的。”布若恍然大悟,心服口服。
在平常的工作岗位上,难免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当你遇见问题时,能否主动运用你的脑子去想办法解决,是一个员工是否有智慧的表现。好员工总是带着智慧去工作的,他会先分析工作的具体情况,然后看该怎么做,而且在工作中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他们总是能够想方设法解决。
小郑刚到公司不久,就接到一个“讨债”的艰巨任务。一家客户在一年前买了300万的设备,却一直没有将余款结清,到现在还差30多万。
小郑心里有数:这债能不能讨回来,将决定他今后在公司的地位和发展
一番较量过后,小郑发现,对方公司的严总真的不好对付,无论他怎么软磨硬泡,人家就是不给钱。
眼看三个月的试用期就快到了,可是钱还没有着落。而唯一的效果是门口传达室的王师傅和他成了“熟人”。小郑在总结自己的工作后,决定从王师傅这里寻找突破。
于是,时不时的,小郑就提些酒菜,到王师傅那里喝两盅,在与王师傅的谈话中,得到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比如严总是个很爱面子的人,严总平时只有下半周在公司,等等。一来二去,将对方的情况摸了个清。
一天,小郑又提着酒到传达室找王师傅。一见面,王师傅就笑着说:“你这次又要白跑了,严总开会去了……”
小郑忙问怎么回事。原来,严总今天到工商局去参加一个表彰大会,大会的主题就是“重合同、守信用”。在会上,作为这方面的模范公司,严经理要做发言,而且还有本市媒体会做现场报道。
了解这些信息后,小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立刻向王师傅借了纸笔,快速地写了几行字,就直奔工商局去了。 
到会场的时候,严总的发言刚刚到最精彩的部分,市内几家著名媒体的摄像机、闪光灯都对向他,讲台上的严总神采飞扬。
突然,严总看到了小郑,不禁有点发慌:怎么在这个时候见到他?
严总从讲台上下来的时候,已经出了一身的汗。小郑悄悄移到他身边,轻轻说道:“严总,您的发言真是太精彩了,在本市的老总中您绝对是最守信用的一个。您看我们公司那笔余款是不是……”
严总立刻道:“你放心,回公司就办这件事。”
“哎,我就知道严总是言出必行的大老总!”小郑不动声色地说:“不过您今天这么忙,麻烦您就太不好意思了。这样吧,您只要在这个条子上签个字,余下的事交给我就行了。”
说完,小郑将早在传达室就写好的那张纸拿了出来,铺在严总面前,顺手将笔也递了上去。
严总看了一眼纸上的字,不由笑了出来,横了小郑一眼说:“还真有你的……”大笔一挥,签上了名字。
小郑带着这张纸,回到严总的公司,然后和对方的财务一起到银行,将余款金额划到了自己公司的账户上。
那张纸上到底写了什么,竟有这么大的威力?
原来,小郑写的是:拖欠××公司余款时间过久,务必在今天将余款结清!
严总公司的财务看到这样一张字条,怎敢拖延?
小郑凭借这份功绩,不仅在试用期未满的情况下破格转为正式职员,并且给上司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为他以后的发展铺垫了一个闪亮的开始。


   1。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吗?
2。工作中,你处处运用了你的智慧没有?
 3。你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智慧型员工吗?
5。  只有末流员工才去找借口
 找借口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出现问题不是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加以解决,而是千方百计地找借口,你的工作就会拖沓,没有效率,借口变成了一块挡箭牌。事情一旦办砸了,就去找一大堆看似合理的借口,以换得他人的谅解和同情。也许借口能把你的过失掩盖掉,让自己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和平衡,但是长此以往,就会让你总是依赖借口,不再努力,不再去想方设法争取成功。这样,最终沦为最末流的员工,甚至被淘汰。
公司的发展不可能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然而当遇到困难时总是找借口应付了事的员工,在企业里肯定是最不受欢迎的员工;而遇到困难总是去找方法解决的员工,一定是企业里优秀的员工,同时也是企业最需要的人。
甲、乙、丙三个人一起供职于一家公司。虽然公司的产品不错,销路也不错,但由于公司经营出了一些问题,产品销出去后,总是无法及时收回货款。
公司有一位大客户,半年前就买了公司10万元产品,但总是以各种理由迟迟不肯支付货款。
公司决定派甲业务员去讨账。那位大客户没有给甲业务员好脸色,他说那些产品在他们这个地方销得一般,让甲过一段时间再来。
甲知道这位大客户不好惹,心想他欠的又不是我的钱,跟我没什么关系,于是便返回了公司。
甲业务员无功而返,公司只得派乙业务员去要账。
乙找到那位客户,那位客户的态度依然很无赖,他说他这段时间资金周转也很困难,让乙体谅他的难处,他还找借口说等他的资金到位了一定还钱。业务员乙也无功而返。
没办法,公司只得派丙业务员去讨账。
丙刚跟那位客户见面,就被客户指桑骂槐地教训了一顿,说公司三番两次派人来逼账,摆明了就是不相信他,这样的话以后就没法合作了。丙并没有被客户的软捏硬逼吓退,他见招拆招,想尽了办法与那位客户周旋。那位客户自知磨不过业务员丙,最后,只得同意给钱,他开了一张10万元的现金支票给丙。
丙业务员很开心地拿着支票到银行取钱,结果却被告知账上只有99920元。很明显,对方又耍了个花招,那位客户给的是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第二天就是放春节假的日子了,如果不及时拿到钱,不知又要拖延多久。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可能一筹莫展了。但是丙业务员依然没有退缩,他突然灵机一动,自己拿出100元钱,把钱存到客户公司的账户里去。这样一来,账户里就有了10万元。他立即将支票兑了现。
当丙业务员带着这10万元货款回到公司时,公司的董事长对他刮目相看,非常欣赏他。并让公司其他的员工都向他学习,后来公司发展得很快,他自己也很努力,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他就当上了公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