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离开公司你什么都不是-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上工作、爱上公司,才能把生活这场戏演好。
 。  。。  想看书来
不让薪水束缚自己(1)
薪水是员工们最关心的问题。优秀人才都往外企、IT行业以及互联网等新媒体行业里扎堆儿,就是因为它们的薪酬水平较高。刚毕业或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对薪酬往往抱以很高的期望,认为凭借自己的才华或学历,自然能够得到重用,取得丰厚的报酬,甚至在工资上相互攀比,将其视为衡量个人能力或本事的唯一标准。
薪酬水平的不同,导致员工的工作态度有极大的区别。很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而无法被委以重任,薪酬水平低,于是怨天尤人。还有很多人认为,“反正我是在为老板打工,我为老板干活儿,老板给我开工资,拿多少工资就干多少活儿,等价交换”。这种定位会导致一种应付工作的态度,能躲就躲,能闪就闪,能敷衍就敷衍。
很多人因为不满意目前的薪水,甚至想要另谋高就。然而,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薪酬水平都是有标准的。很多跳槽者在短暂性地提高了薪水之后,就再也无法提高,甚至越跳越低。这些人被薪水束缚住了手脚和思维,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我一向认为,一等员工看机会,二等员工求工作,三等员工为薪水。
我们是在为自己、为事业、为未来而工作,我们获得的是一个深入学习一个行业并奠定事业基础的机会。
打工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谋生,刚开始工作,不为挣钱是不可能的;第二个层次,钱挣到一定程度,便感到空虚,需要证明自身的价值。一个仅以薪水为奋斗目标的人,永远无法走出房奴、卡奴、车奴的平庸生活,也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对于员工来说,一个公司能提供的价值和意义也绝不是由薪水来衡量的。工作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薪水只不过是许多报酬中的一种。当抱着选择一种生活方式的态度去选择工作的时候,人生的前景就会立刻改变。
投入地工作是一种乐趣,与老板发多少薪水没有关系。虽然做到这一点非常难,但恰恰就是因为投入地工作,有些人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在没有优厚的金钱回报的情况下,依然热爱自己的工作。
没有人会忽视我们的存在,除非我们三心二意;也没有人会认为非我们莫属,凡事都在人为。
当你忠于自己的理想、爱好和自我的时候,就会发现金钱不是“苦”出来的,也不是“挣”出来的,而是“吸”过来的。当你热爱你所从事的工作时,你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让你满足、让你快乐、让你获得足够的幸福感。在这个时候,你会因为这种工作和生活方式让自我变得异常强大,而这种热爱会产生极强的感染力。有很多时候,金钱就像一些细碎的小铁屑洒满一地,找它们的过程会极为辛苦,真正有智慧的人会把自己变成一块磁石,靠磁场把这些铁屑主动“吸”过来。
薪水也是那细碎的铁屑。谋生固然无可厚非,但比谋生更重要的是发现工作中的潜在机会,在工作中充分挖掘、发挥自己的才能。工作不只是为了挣钱,人生应该有比薪水更高的目标。
我刚从大学校门出来进入媒体行业的时候,拿的薪水也不高,但我觉得媒体这个行业能锻炼人,无论是与社会各行各业接触的经验、良好的职业训练,还是个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建立,这些东西的价值都是用薪水难以衡量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不让薪水束缚自己(2)
如果只是为薪水而工作,我们只能获得微薄的薪水,而如果为自己而工作,我们将拥有未来。
我当时做的是财经记者,与企业界包括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接触比较多,与他们沟通和碰撞的过程也是一个了解自我、发现自我、使自我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过程。当年我在《中国经营报》策划并主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与老板对话”专题,采访了很多红极一时的企业家。这些对话还于1999年由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即《高手过招——策划大师和商界大腕龙门对阵》。其中很多人的话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比如,我问丹侬集团的董事长余伟达:“在今天(当年)的生意场上,还有一步登天的生意机会吗?”余伟达回答说:“太多了!我们许多人没有想到、做到,是因为看不见天,思维没有穿透力。试想你没有世界地图,怎么去世界旅游?不是没有机会,根本问题是自己。”
总在计较薪水的人,一生只能在平庸中度过;总想着通过自己的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才会创造奇迹。
然而,很多人被薪水、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看不到井外的天空。做生意如此,做工作同样如此。作为一名员工,你应该认识到,任何一个工作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包含着许多成长的机会,你在公司乃至整个行业内的业绩和名声是远比薪水更珍贵的财富。
一个仅以薪水为奋斗目标的人是无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人生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要有更大的目标和梦想。目标和梦想是我们的工作热情得以持续的动力,是比金钱欲望更为高尚的事业理想。
因此,在刚刚步入社会或者进入一个公司时,不必过分考虑薪水的多少,而要注重发展自己的技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与这些技能和经验相比,工资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公司是成长和发展的平台,优秀员工从来不将薪酬视为唯一的标准。
公司支付给你的是薪水,而你赋予自己的却是终身受益的财富。当你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公司,并出色地做好该做的事情时,理想中的薪金自然会随之而来。
强人手记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告诫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人生是不公平的。
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
这个世界不在乎你的自尊,这个世界期望你先作出成绩,再去强调自己的感受。
你不会一离开学校就有百万年薪,你不会马上就是副总裁,两者你都必须靠努力赚来。
如果你觉得你的老板很凶,等你当了老板就知道了,老板是没有工作任期保障的。
在学校里可能有赢家和输家,在人生中却还言之过早;学校可能不断给你机会找到正确的答案,现实社会中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人生不是学期制,人生没有寒暑假;没有哪个雇主有兴趣协助你寻找自我,请用自己的空暇做这件事吧。
诚如盖茨所说,人生本来就是不公平的;
没有多余的空间供你选择,除了聘用你的公司;
没有人会真心帮助你,除了与你一起奋斗的团队;
没有免费的午餐可以享用,除了老板给你发的薪水;
没有谁可以真正依靠,除了改变你自己。

崇尚团队合作 不要单打独斗(1)
公司中有4种员工:
能力型——高能力和低忠诚度的“猴子”;
忠诚型——低能力和高忠诚度的“马”;
厮混型——能力和忠诚度都很低的“猪”;
理想型——高能力和高忠诚度的“主人翁”。
这也是出现在“西游公司”里的4种员工:
孙悟空、白龙马+沙和尚、猪八戒和唐僧。
然而,无论是什么样的能力和忠诚度,员工要取得“真经”都离不开一个前提,那就是千万不要脱离团队。
《西游记》里的师徒4人加上一个任劳任怨的白龙马分别代表了4种类型的员工:能力型、忠诚型、厮混型和理想型。
这4类员工都各有优缺点:
孙悟空是“能力型”的员工,能力很强但心性不定、争强好胜、桀骜不驯,很难约束。虽然个人能力相当强,但也有孤立自我、偏执自大、冲动狂暴的一面。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孙悟空最不具备与别人合作的精神。
白龙马和沙和尚是“忠诚型”的员工。白龙马任劳任怨,沙和尚憨厚老实,他们虽然本事稍差,但是对取经这件事情从来没有二心。
猪八戒是“厮混型”的员工,大错没有,小错不断,他并不在乎西天是否存在真经,反正有吃有喝就行了。
唐僧是“理想型”的员工,是“西游公司”的CEO(如来佛是董事长,观音菩萨是执行总裁,还有一个风险投资商——大唐皇帝)。他的目标最为坚定。也正是由于唐僧坚定的信心,看似一盘散沙的小组,变成了一个平衡了各自性格缺陷的、互补性的坚固团队。
“西游公司”的故事告诉我们,目标的达成必须依靠团队,团队有多大,平台就有多大。脱离了所在的团队,唐僧再有本事,也只是一个“知名的和尚”;孙悟空再厉害,也只是一个“强悍的猴子”。如今,英雄的时代已经远去,团队的时代已经来临。在英雄的时代中,人们的思维逻辑是“1+12”,或者充其量认为“1+1>2”,而在团队时代,导向成功的思维逻辑应该是“1+111”。
就我个人而言,虽然先后加盟过名人、格兰仕、婷美等国内一流的公司,而且担任的都是高级总裁的职务,在营销策划界也小有名气,但如果脱离了我背后的公司,我也不过是一个“强悍的猴子”或“知名的和尚”罢了。现在我所在的公司是永业国际。永业国际是一家以生物高科技为主的公司,它不仅拥有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模式,同时也拥有一流的团队。正是靠着强大的团队力量,永业国际于2009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一家国际化的集团上市公司。在这个一流的平台上,我本人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仅靠自己的力量,大多数目标都不可能实现,但若团结合作,我们就可以创造奇迹。
团队合作是一家公司成功的保证,也是个人成功的前提。即使一个人是天才,如果其团队精神较差,他也不会受到公司的欢迎。以IT业为例,中国有很多这方面的人才,聪明才智都没有问题,但是团队精神却不够,他们编单个的简单程序都能编得很好,但编大型程序就不行了。美国微软公司开发Windows XP时,500名工程师共同奋斗了2年,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