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茅盾说,吴荪甫是有原型的,其中主要一位,就是他的远房亲戚卢表叔。对这位金融家,茅盾不但自小熟悉,还怀有相当的好感。这就是说,且不论《子夜》的总体构思,至少当具体描写吴荪甫的时候,茅盾并不是单只依照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抽象认识,还运用了自己对某些人物,而且是对之怀有好感的人物的形象感受。我还注意到,那些刻画吴荪甫性格的动人之笔,大部分都是落在他的各种软弱心理上,而描写一个人的软弱心理,正是茅盾向来的专长。这就都明白了:茅盾所以能写活吴荪甫,是因为在他的想象当中,那原本就有一个和自己颇为亲近的活人。尽管他认真想用全新的方法来刻画他,一动起手来,他选择的视角,运笔的手势,甚至蘸取的颜色,都还是不自觉就依照了旧有的习惯。吴荪甫是他笔下第一个成功的新形象,可这成功,却多半因为他常常还是在用过去的方法塑造他。
    我又想到《子夜》中的那些女性形象,她们似乎更能够证明,茅盾过去的情感体验是如何在暗中发挥作用。象林佩瑶姐妹和蕙四小姐,仿佛就直接来自《蚀》和《虹》;在刘玉英和徐曼丽身上,有时也能看出一丝慧女士的影子。她们并非中心人物,可常常正是靠了她们的穿插活动,那些依照概念设计的描写才没有显得十分苍白。如果徐曼丽不出场,吴家吊丧时那依次亮相的场面就会非常沉闷;没有吴家女眷们引发出来的一幕幕爱情故事,书中那些关于股票和资金问题的讨论就越发要显得冗长。尤其重要的是,正是这些漂亮女人给作者提供了机会,使他能够有声有色地刻画与之相对的男性形象。因为林佩珊与范博文同坐一条长椅,逗引得这位青年诗人欲进又退,心慌意乱,他才不至于仅仅呆板得如同一具木偶。也因为有刘玉英主动诱惑,使吴荪甫初则无动于衷,最后却艳梦不绝,他那自我控制能力的崩溃才能表现得那样清晰。即便是赵伯韬,他给人印象最深的,不也正是那番推着刘玉英的下身转一圈之后的借题发挥吗?我很难想象,单靠一些吴赵斗法的情节,作者如何进行现在这样细致的心理刻画。至于对这些女性人物本身的描写,他更是明显沿用了《蚀》里的方法,他那样详尽地叙述林佩瑶和蕙四小姐的心理变化,甚至再一次暴露出那种渲染女性肉体魅力的积习,引起一位批评家的责难。这就好象在天平的一端加重砝码,大大平衡了他在男性人物心理刻画上的欠缺。我们一般总是先从整体上来感受一部小说的,为什么许多读者并不明显感觉到《子夜》在心理描写上的粗糙,这些女性形象无疑是起了很大的掩盖作用的。
    就是《子夜》的基本情节,又何尝是完全来自那个预先形成的抽象主题呢?茅盾从起意到动笔,中间隔了将近两年。从最初想写一部“白色的都市和赤色的农村的交响曲”,到集中精力先构思城市三部曲,再到专写一部《子夜》,他几次大幅度地缩小作品的规模。即便拟出了极为详细的人物提要和分章大纲,也还是踌躇再三,直到又作一次彻底压缩,把红军的活动基本上推入幕后,大大减少吴赵斗法的情节,压缩关于工厂生活的描写,除去一些次要人物,他才正式动笔。很明显,他作这些压缩的主要依据就是他的生活体验,凡是他完全不熟悉的场面,不管他们对表现主题多么重要,他都尽量删去。瞿秋白向他提两条建议,一是正面描写红军,二是表现吴荪甫的兽性大发,他却只采纳后者,设计了十四章里那个强奸王妈的细节。这一取一舍,不正体现了他对自己情感体验的尊重吗?在我看来,茅盾对《子夜》基本情节的构思过程,就是他的艺术个性和情感记忆逐渐参与决策的过程。那个最初激起他创作冲动的抽象命题,一旦进入他实践这冲动的具体过程,就无法再维持那种至尊的地位。它若有灵,一定会气愤地发现,当茅盾正式写下《子夜》的第一行词句时,它已经处在他感性经验的强有力的挟持当中了。
    这就是《子夜》给我的真实印象。它绝不仅是某个抽象命题的图解,尽管其中确实有图解的成份。文学创造是那样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作家单凭理智很难把它看得清清楚楚,他的创作自述难免会包含一些或大或小的误解,茅盾对自己写《子夜》的解释便是例证。他说他是运用了一种左拉式的新的创作方法,可我们却看到,他在很多地方都还是保持了原先的写作风格,他的许多描写都还是依靠了过去的情感体验。所以,《子夜》的成功并不能证明那种主题先行的创作方法的成功,它那些失败的部分倒可以证明,缺乏审美感受的直接支持,题材上的大胆开拓往往会造成怎样触目的缺陷。
    茅盾这艺术风姿的第一个特点,就是那种与弱者心灵的相通。他对笔下人物的心理刻画是很不平衡的,对那些性格比较刚硬,或者卑劣的形象,他用墨总是很吝啬,刻画的线条也比较粗。可是,一到写那些善良软弱的人物,他的笔立刻就活了,精彩的细节一个接一个跳出来。那种曲曲折折、进一步退半步的思路,那些稍纵即逝的下意识念头,尤其是女性的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理,他都能从容不迫,一笔不漏地写出来。我有时候简直要怀疑,倘若静女士们有知,她们对自己的心思是否也能知道得象他那样清楚。也正因为他对这些弱者心理的刻画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细腻程度,我反而感觉到,他对人心的透视区域并不宽广。他还不具备那种可以洞悉各种灵魂的大才,他只是特别能体味静女士和方罗兰们的心理。
    其次是那种凄哀的抒情基调。尽管作者大力描绘了紧张的斗争场面,也详细地讲述过甜蜜的爱情故事,可你一旦合上小说,回想其中的整个故事,种种其他的感觉都会退去,只留下一缕无以名状的凄哀。看着静女士的希望一个个破灭,你禁不住会战栗于造化竟是那样地残酷无情。愈是目睹那小县城里的血腥争斗,《动摇》结束时三个出逃者的仓皇的孤影,就愈加透漏出一种昏黄时刻特有的凄凉意味,你甚至无心去思量他们以后的遭遇,一种深深的疲乏感早已填满了你的心胸。《追求》中那一群年轻人的厄运,更是只能使你黯然神伤,这情绪开始并不强烈,但它随着每一个追求者的失败而一丝一丝地缠绕住你,到最后你突然会发现怎么也摆脱不开。我不禁想起鲁迅。他的作品也使人悲哀,但那是愤怒至极的悲哀,它并不含有《蚀》里的这种凄惶。《狂人日记》也使人颤栗,但它同时又赋予人蔑视黑暗的勇气,《蚀》所引起的颤栗就不同了,它有时候更象是一个寒噤。《伤逝》的画面也很阴暗,但它能造成一种逼人的压抑感,使你越来越坐立不安;《蚀》里的描写恐怕还不如《伤逝》那样阴暗,它却会使你跌坐进沙发,在凄惶和悲哀中低头无语。
    大概每个作家都只能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体验人生,不管他的感受多么丰富,其中必定有一种主导的情绪,所谓审美感受的深化,就是指这种情绪愈益有力地融汇其他的各种印象。但是,它毕竟只是一种情绪,远不是每个作家都能清楚地知觉到它,就是知觉到了,也未必都能始终专心去表现它。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在作品中的许多具体描写倒很可能会遮蔽这种主导的情绪,《动摇》中对胡国光的描写便是例子。但如果是一部篇幅较大的作品,它给你的总体印象却多半是靠得住的,因为它正是由书中那些最动人的描写汇聚而成,这汇聚是一个非常无情的过程,所有不是发自作家内心激情的描写都会被淘汰,只留下那些最能表现他主导情绪,因而表达得最为有力的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我格外看重《蚀》三部曲,尤其是《追求》给我的总体印象,正是他们使我有把握说,在茅盾此时的审美感受中,最深切的就是那心力柔弱者对于严酷人生的敏感和怅叹。
    (录自王晓明:《潜流与漩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第十一章
    老舍
    【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老舍。作家专章的学习,可偏重对其创作独特价值与文学史地位的分析。应注意把握关键的两点:一是老舍小说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二是“京味”风格的形成。本章第一节评介老舍以文化批判视野描写的“市民世界”,注重从人物形象类型的文化内涵考察,切入到老舍创作的艺术世界;第二节评介《骆驼祥子》,可拓宽思路,注意到作品内蕴的有关批判城市文明中非人性方面的主题;第三节评介老舍作品的“京味”。
    一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1)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而这主要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的。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和人文景观,已经成为文化史的象征。因此,应把“市民世界”的分析作为理解老舍成就的切入点。分析中应注意把握老舍“视点”的独异性:他关注的并非阶级或阶层的划分,而是“文化”对于人性与人伦关系的影响,老舍写“人”的关节点是写“文化”。抓住这种视点之后,就可以分析老舍笔下几类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一类是“老派市民”,主要通过揭示其精神病态,批判传统文化的落后性。第二类是“新派市民”,主要写其虚荣、浅薄、堕落,蕴涵有对西方文明包括“五四”后引进的“新潮”所进行的反思与批评。还有第三类形象是“正派”或“理想”的市民,又常常体现老舍倾向传统的道德观。难点在于要发现并分析老舍批判传统文明时的失落感与对“新潮”的愤激之情交织的复杂情形。
    二《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2)这一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