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可怕的温州人-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州人的自力精神深刻影响了外地人。 
康奈集团老总郑秀康的女婿原是公司的部门经理,和老板的女儿谈恋爱后担心别人说他“靠关系”,毅然辞职自立门户,自己创业。结婚时,郑总要给女儿女婿房子、车子,女婿则说要自己挣。 
邓东华是湖北人,应聘到康奈集团。开始他不认同温州人的观念,觉得他们太看重钱。2002年初,他爸爸打电话要他回去,说家乡法院要招人,可邓东华不想回去了:“我已爱上温州,温州人改变了我,我想在温州发展。”他已有一个温州女朋友,女友家里挺有钱,但他不想靠别人,也计划自己当老板,大干一番。 
温州人总结自己有“四自精神”:自立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 
“龙门能跳,狗洞能钻” 
在温州,如果哪个小伙子常年待在家里,会被周围人看作窝囊废。 
温州人自古四海为家,他们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生存空间,被形容为逐“金钱水草”而居的游商部落。 
早在一两个世纪以前,成千上万的温州手工艺人和小商贩就背着黄杨木雕、青田石雕、瓯绣,从故乡出发,跋山涉水,到海外艰难谋生。如今温州人更是遍布世界各地。一位意大利人第一次踏上中国国土时,幽默地对海关人员说:“虽然我是第一次到中国,但我有很多中国朋友,有在欧洲认识的,也有在非洲认识的,他们都是温州人。是不是温州人出国不需要护照?” 
巴黎第三区原是犹太人聚居区,现在这里温州老板最牛,很多犹太人替温州人打工。温州新南苑宾馆总经理李涛头一次到巴黎,有天早晨散步,碰到一老外用流利的温州方言向他打招呼;李涛愣了半天没反应过来,那是个送货的犹太人。温州方言极难懂,连同属浙江的杭州人都听得一头雾水,何况老外!李涛吃惊地感到温州人在当地的影响。 
温州人有着强烈的自信心:“不自信还算温州人吗?” 
原永嘉县上塘镇镇委书记叶康松,年近不惑弃官下海,飞往美国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农业跨国公司。他不懂英文,口袋里揣着一叠小卡片,正面是汉语,背面是英语。在异国他乡,他逢人就掏出来比划,两年后,他就在美国开办了自己的公司。 
方德华本来在北京有自己的大众百货公司,1994年商场失意,他退出公司,又离了婚,手中有300万。思考再三,他选择移民加拿大。大学学过的英语早忘得差不多了,下飞机休息片刻,方德华请朋友教他一句话:“我来给你当工人,不要报酬,只学英文。”第二天他走进一间大超市,对主管说出了那句话。方德华被留下来,搬货、清洁、结算数字,什么都干。他特别留心各种生意方面的英语词汇,当他基本上过了语言关能独当一面时,马上辞职。之后,他先后在娱乐公司、意大利餐馆、保险公司、学校工作,一面强化语言训练,一面寻找机会。1996年,他看准时机开了肯德基和必胜客二合一店,生意兴隆。分店相继开张,事业重整旗鼓。2000年方德华成功地成为加拿大一家食品公司和美国一家百货公司在中国的总代理。方德华最佩服李嘉诚:人人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有李超人敢说“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34节:受歧视的财富(5)   
“龙门能跳,狗洞能钻。”只要有希望,温州人就能不畏艰险逐“金钱水草”而居。人们常常爱把温州人与犹太人相提并论,的确,在经商方面,两者有很多共同的优点:追求财富、勤劳节俭、敢于冒险、自立自强、精明能干。自然资源不足,迫使温州人走出去,乃至漂洋过海,这一点和丧失家园漂泊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也有相似之处。然而,与犹太人相比,温州人的业绩还远远算不上“超尘拔俗”。 
温州人中还没有诞生洛克菲勒级别的超级富豪和索罗斯这样的金融大鳄。温州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的家族管理模式又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必须承认和正视的是,温州商人在企业层次和影响力方面较之犹太人还存在相当大的落差。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英雄。对“民营经济大本营”的温州来说,活跃于市场生活中的老百姓是真正的英雄。市场经济是个性经济,温州模式正是温州人选择的适合于温州人个性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经济学家评价,温州的财富源泉和活力来自全民皆商的“草根经济”。 
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温州人。一个日本专家曾经这样描述他的感受:一个北方老农民穿着破破烂烂的棉袄,虽然肚子都没有填饱,但他还是要缩在墙根晒太阳。温州人永远不会这样,再艰苦的条件,温州人也能找到机会。这正是温州人与众不同之处。 
不可否认的是,温州人群体给我们提供了探索成功之路的多样性的借鉴样本。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财富,创造着鲜活的生活奇迹,并把他们的创造和梦想带到他们足迹所到的任何地方。 
温州人,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绝对意味着梦想和财富。 
好吃的温州人 
凡是到过温州的外地人,都会说温州海鲜好吃、有味,同时也会说温州人能吃。 
“吃”最能丰富地体现温州地域文化沉淀中特有的个性。一个“吃”字,可谓是螺蛳壳里做尽大道场,简直成了温州人心态的演义广场。 
温州人挺想得开,懂得如何去花那辛苦挣来的钱。他们选择的方式是与众不同的。他们不愿去旅游,因为那些白山黑水看在眼里,却不能留在肚里;宁愿叫一帮朋友齐去吃喝,既有人情,又有滋味,很实在,这就是享受。 
温州的餐饮风格变化很大,每年各个酒店总会翻新花样,变着法子吸引顾客:一会儿粤菜、一会儿沪菜、一会儿鲁菜……但是最终都像一阵风一样过去。温州人爱热闹,不喜欢什么体味孤独。一帮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有说有笑打发时间。蒸腾的热气衬着众人的欢笑,多闹!干吗一个人去享受孤独、体味孤独。 
你有事,我帮忙,这种人情关系几乎主宰了温州人的日常生活。 
温州人结婚时,排扬花费越来越铺张——假如自己比别人差、面子往哪搁。所以温州人讨厌小气的人。温州人交朋友忌讳交小气人,也忌讳人说他小气。 
如果你一个月连续参加两个朋友的婚宴,发现闹哄哄场面中众多陌生的脸孔又有些模模糊糊的印象,那不奇怪,因为许多人在上一次酒宴中已见过了。 
曾有一位在温州工作的外地朋友感叹说:“温州人整天被巨大的人情网笼罩着,为它所累,又为它活着。” 
一个朋友讲了自己的一段经历:他一直在杭州生活,总觉得温州的许多东西与外面先进的、现代化的观念相比滞后了,比如整体素质、文化氛围等诸多问题。但是经历了一次酒店餐饮之后,他的看法有了改变。 
一次,几个援藏时期的朋友来杭,住在一家饭店。晚上一拨人就在这家饭店就餐。大家兴高采烈地吃着时,突然有一西安朋友说今天的百威啤酒不对味。这位朋友是“酒中人”。于是就让服务员过来,服务员说自己做不了主,但是请主管又磨磨蹭蹭半天才到。啤酒的口味问题本是件极难辨别的事。但这位满口“杭普”口音的主管的处理方式却更令人烦心,一会儿说做不了主,一会儿说考虑考虑,弄得大伙儿食欲骤减,最后仍不了了之。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35节:受歧视的财富(6)   
对啤酒发难的朋友感叹说:“要是在温州,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你这样一说,老板马上赶到,首先真诚地说对不起,然后会给你重新上酒,接着还会告诉你以后来肯定会再优惠,大家交个朋友。” 
杭州如此,北京亦如此。北京人在外地人面前表现优越感的方式也很有趣,讲噱头是其中很独特的一例。 
有一个温州人到北京小餐厅就餐,看着菜谱好奇地点上一道“清龙过江”,等上来了一看原来是清清的腌菜汤中摆着一根葱。他觉得上当,想说点什么,却瞥见服务员脸上挂着一副“烦着呢,别理我”的表情,于是受到启发,就想起了有一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出售原汁加勒比海海水”的小品故事,随即只好一笑了之。这位顾客现在已是温州一家较出名酒店的老板。他说,饭店经营,温州没有多少优势可言,只有实实在在的服务。做别人不能做的,做别人不想做的,这一点温州人不能丢。 
他一语道破天机。人们钦羡温州群体有今天的景象,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温州人吃过的苦。 
温州是个到处荡漾着市井文化与俗乐气息的地方,一种过分沉湎于俗世之乐的地域文化影响着这个地域的人们的气质:缺乏思辨、拒绝心灵里形而上的诉求,有灵气却无大气。 
有人说,温州人是一群缺点和优点同样鲜明的人,也许真是这样。 
处处讲人情 
温州人向来以浓厚的人情味闻名于天下; 
朋友来了多一双筷;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你有事我帮忙,我有事你也跳进去;那种过河拆桥、只要金钱不要朋友的人,是没有朋友的…… 
浓厚的情谊使温州人赢得了很多的朋友,也打出了一片天下。 
但是,温州人的“情”会不会太浓了?浓得化不开? 
在杭州工作多年的温州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平时老乡来找,一般就是三件事:一是喝酒;二是子女到杭州读书,希望能关照;三就是遇到麻烦事,需要疏通。 
对第一件事,温州人是乐而忘返,每一次总喝得面红耳热,酣畅淋漓。对第二件也是乐于从命的,看见朋友的子女就像看见自己家的孩子。对于第三件事情,就时常费踌蹰了:有时候是一些小事,小赌赌被抓起来了,或者是车子违章被扣住了等等,这些事只要有熟人,在杭州的朋友还是照办不误。令人心疼的是有些朋友出了非常大的事,事到临头来委托去疏通,对此,杭州朋友就非常为难了。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