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北地枭雄-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完了?”没等多久,公孙令先忍不住追问道,语气中透着鄙夷,早先心中的忐忑不安也得到些许放松。
“弟才疏学浅,也只能勉强于此。本来不过敞胸一言,何必一定要赘言其他?”祖昭平静的说道,他深知七言绝句在汉朝几乎闻所未闻,与主流的诗体相差甚远。自己并不在乎在场诸人对这首诗的评判,就如同一开始所说过的,一时兴起随口所说的两句话,何必一定要强求前言后续?
“只怕是你词穷了罢。哼,词不达意,都不知道你念的是什么。”公孙令先不客气的道。
祖昭笑而不语,慢悠悠的端起酒杯小酌一口。
上席的几位长辈面面相觑,祖家与公孙家诸人也刻意的彼此交流一番眼神。对于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诗词文章所知非多,客观上当然还是认为公孙令先洋洋洒洒的填词更为出众;但是主观上又不得不承认祖昭的四句七言干净利落、气势不凡,兼有三、四分值得反复推敲的味道。
换言之,“秦时明月汉时关”这样雄浑而巧妙的诗句能出自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之口,当真难能可贵。退一步说,哪怕这会儿祖昭与公孙令先在文采上不分伯仲,严格来说也应该算是祖昭胜出。一方面祖昭要比公孙令先年幼三、五岁,另一方面公孙令先自幼拜师习文,而祖昭却是文武兼学,相比之下的质素不言而喻。
片刻后,淳于沛举起酒杯,笑哈哈的说道:“今日能一睹祖公子与公孙公子斐然才学,真正让我这个大老粗一开眼见。我大汉人才辈出,真是可喜可贺。”
随着这一番圆场,祖举、公孙治等人多少有台阶可下,于是纷纷笑逐颜开。紧接着一轮推杯置盏,鼓瑟再起,宴会的气氛重新回到热闹。哪怕这是一个小插曲,但祖家与公孙家或好或歹皆能各自留一份颜面。不仅如此,对公孙家而言也算进一步认识了这位“鼎鼎有名”的祖家大公子,果不其然与近来传闻如出一辙,风度翩翩又兼备英武,是乘龙快婿不二人选。
公孙令先一脸揶揄,不屑之色不遮不掩。
祖昭从始至终带着礼貌又疏离的微笑,全然没有把之前的事情放在心上。
在这场小小的文学较量过程中,却没有人发现有一对黑溜溜的大眼睛一直盯着祖昭。



第16章,张预求救
午宴到下午散去时,公孙家众宾客皆已酒足饭饱。公孙治贪多几杯,在几名公孙家仆从搀扶下摇摇晃晃走出中堂。祖举与淳于沛虽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但久经戎马,对付一餐酒量尚且不在话下。祖举安排公孙家宾客们挪步到西院休息,祖家准备周到,无论房间、屋用乃至梳洗的热水,一应具备;淳于沛则代替公孙治,招呼公孙家诸人前往西院。
祖昭陪同在一侧,与几位公孙家同辈子弟在一起,这其中自然不包括公孙令先。这位自命不凡的公孙公子酒量确有不济,随之独饮了几杯酒后,酒劲上头,跌跌撞撞与其他亲从一起前往下榻处休息去了。
祖举让祖昭下午好好招待公孙家年轻一辈的宾客,言外之意也即希望能趁机与这些人多多亲近,为日后两家联姻拉拢好关系。不过往常下午的时光祖昭都会习武练马,再者早晨的时候已经跟祖季约好,待到午宴过后还得前往西河桥与张家兄弟碰面,他自是不情愿陪伴这些公孙家子弟虚度一下午。
祖父之命以及家族大事,当然不能轻易违背,对于祖昭而言也只能另寻他法,最不济便是带着这些公孙家子弟一同前往西河桥。
正待公孙家宾客安顿的差不多,祖昭刚要引众公孙家子弟转出西院,这时祖季却神色匆匆的沿着后院走廊一路赶到西院。他带着一副焦虑不已的神色从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找见祖昭,并神秘又严肃的拉着祖昭来到走廊外一处人少的小庭。
祖昭不解的看向祖季,问道:“匆匆忙忙的,究竟何事?”
祖季有些许喘气,可见一路上是疾步而来,他连声说道:“大公子,张预来了,西河桥那边出了一点意外。”
祖昭眉宇微蹙,正声追问道:“发生何事?”
祖季答道:“张预说,张文义被人打伤了,要咱们赶紧带人去相救。”
祖昭缓缓吸了一口气,脸色渐露沉色,张远好歹是安阳亭有点名堂的人物,居然在自己的地盘上被人打伤,伤到甚至还要寻人搬救兵,实在有太多诧异的地方。短暂一阵寻思后,他果断的道:“张预人现在何处?”
祖季道:“就在后院马场的外面。”
祖昭略微颔首,随即说道:“你先去备好我的马,我随后便去马场找你们。”
祖季快速点了点头,转身便沿着走廊向后院跑去。
祖昭调整了一下神色,缓步来到西院的门庭处,与公孙家的几位子弟会合。
此番公孙家随行的青年子弟只有六、七人,有四人是像祖季那样的庶出子弟,一路陪同来打打下手、帮忙杂活;除了公孙令先之外,尚且还有另外两人是有点身份地位的公子哥,其中一人同样深受北地民风影响,自幼习武,颇显有几分孔武。
祖昭没有直接告诉众人事情缘故,只是再三抱歉,推说有要紧事要去相邻的安阳亭一趟。
公孙家子弟多少懂的客随主便,所有人皆纷纷点头客气的推说无妨。唯独那长的人高马大,似是有几分较真,追问了一句道:“适才见有人慌张的来找大公子,莫非是出了什么事故?还不知大公子此去安阳亭,究竟所谓何事?”
祖昭看了对方一眼,但见对方神色严谨,并非是出自无故刁难。他既是祖家嫡长子,平日里又表现的是一副温良谦和之态,这会儿理所当然是不能撒谎,于是只好简要的说道:“安阳亭张家兄弟与我平日交好,今日似是惹上麻烦,遭人袭伤,故而请在下前去主持公道。道义使然,不容辞,所以还望诸位见谅。”
那习武的公子低头想了想,很快挺胸说道:“大公子果然是好义之人,我公孙隆最是佩服的紧。如此,大公子可否允我同去?”
祖昭也没有丝毫忸怩,哈哈笑道:“公孙兄真是爽快,我等我不必废话,这便出发同去。”
公孙隆同样抚掌大笑一阵,先告知其他同宗子弟回西院休息,然后迈着大步跟着祖昭一同往后院马场的方向前去。
来到后院马场,祖季已经召集十多名祖家子弟,各自将坐骑打点完毕。在马场栅栏外靠近后院大门的走廊上,张预正一副十分懊恼的神色坐在走廊台阶上。看到祖昭、公孙隆出现,祖季迅速向张预招呼了医生,二人快步迎接上来。
祖昭见到张预时,发现张预浑身邋遢,衣衫还擦破了几处,一边脸颊微有红肿。
“到底发生何事?”不等张预开口诉求,他先一步正声询问道。
“就是前不久大公子与我大哥比试箭法的那次,有一个张狂的猎户站出来胡乱指点。今日早上我与大哥路过镇上的市集,正好又撞见这厮……”张预仓皇的说道。
听到这里时,祖昭心中已然猜出了大概。他相信那个猎户断然不会主动去寻张家兄弟的麻烦,必然是想到那次比试被这个怪人搅局,心中余愤难平,于是便寻思着找此人“报仇”。至于结果不言自明,十之**是张远、张预以众欺寡,反而被人家打了一个落花流水。一念及此,他倒是对当日那个怪人愈发感到惊奇,对方不仅精通箭法、胆识过人,显然也绝非夸夸其谈之辈,武艺之高可见一斑。
“我大哥本来只是想吓唬一下这厮,岂料这厮不容分说,直接出手打了我大哥一个措手不及,连我也……”张预察举到祖昭神色微妙的变化,连忙编了一个借口做为解释。
“你无需多说,你大哥他人现在何处?”祖昭冷声打断张预的话,直截了当的问道。
“被,被那厮抓了,绑在树上……”张预迟疑许久,这才低头支支吾吾的说道。
“吓!”一旁公孙隆虽然一头雾水,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听完张预最后一句,立刻表现出一副急公好义之态,“这也欺人太甚了!”
“可不是,这等刁野狂徒当真可恶至极。还望大公子一定替我大哥做主。”张预忙不迭推波助澜说道。
“你不必惊慌,我这便随你走上一遭。”祖昭没有在意张预添油加醋的说法,无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有等他亲自到现场之后方才足以断定。
言罢,他即刻吩咐祖季为公孙隆多准备一匹马,然后又招呼本家子弟上马出发。张预有自己的马,这会儿也不等吩咐,三步并作两步取回马跳上马背。
不消片刻,祖昭、祖季等一行人飞奔出了祖家庄,在张预的带领之下,一路往西向着安阳亭驰骋。此次前往的地方并不是西河桥,而是距离西河桥还要往西南七、八里的镇子上。镇子位于安阳亭接通县城的官道上,规模虽只比西河桥大上一点,但毕竟是每天都有人来来往往的市井交汇地。
镇子上有三十余户常驻人家,大部分各自经营着一些固定的买卖。比起西河桥,这里大部分生意都是由大户人家承包下来经营,各式各样,品类繁多,而且无论任何季节到来,都能做成一桩像样的买卖。当然,价格上自是高出西河桥一筹。
祖昭一行人来到镇子上已是午后过罢,镇子上下一派清闲。张预领着大伙前往镇子西北外的一片小树林,还没走近树林,隔着老远就能看到二、三十人正围聚在树林外围的一颗大树周遭。这些人皆是寻常老百姓打扮,或三三两两相聚在一起指指点点,或独自一人站在居高的位置翘首张望,又或是左顾右盼的四下打听,俨然是看热闹的状态。
随着接近,越过这些在外围议论纷纷的好事者,但见顺林外围的那颗大树下面有四个人影,其中三个人影竟是被绳子绑住双手,悬挂在树枝上,另外一人则就着树根席地而坐,手里端着一只水囊,正慢条斯理喝着水。
“看,来人了。”围观的平头百姓当中忽地传来一声惊呼。
很快,所有人纷纷扭头向后方看来。当祖昭一行人马放缓步伐,坐骑迈着碎蹄子一点一点靠近时,人群顿时起了一阵惶恐,人们一眼看出来势汹汹,生怕惹祸上身,忙不迭的退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