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北地枭雄-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昭从未见过祖湛有这样万分迫切的脸色,即便是那次洪叔从令支县返回遭袭也远没有像今天这样难看。他下意识立刻站起身来,问道:“到底发生何事?”
祖湛拍着腿说道:“郡中果然发生动乱,昌城郡豪绅张玩勾结本县县尉阴谋造反,就在四天之前谋害昌城县县长,割据城垣,妄自称王,据说已纠结四五千之众党徒,夺取县府兵备,正企图谋取郡府。”
祖昭乍得一听,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着实不知这昌城县张玩到底是何人物,似乎任何历史上都未曾记载过有这样的事情。不过他知道现在不是考究历史的时候,仔细一想,之前太守府行刺的吕威正是昌城县举荐上去的贤良之士,这会儿又是昌城县传出谋反的消息,无论如何都显得十分顺理成章。
他没有多说其他,丢下一句:“我们马上去中堂!”旋即,便与祖季、祖湛等人一同出了居所,往中堂方向赶去。
才刚到中堂庭院外,已然听到中堂上传来此起彼伏的议论声,可见昌城县之事果然引起众人一番心切。祖昭、祖湛、祖季也没等通报,趁着中堂大殿上人多,直接就走了进去。陈县君已经到了,这会儿正跟郡府派来的小吏与祖举等人在一起,在场十多位祖家长辈,众人无不是脸色忧虑,气氛显得有些许紧张。
祖昭径直来到祖父祖举面前,他先向一旁陈县君简易行了一礼,旋即问道:“阿公,适才听说郡府来了消息,昌城县可是出了事?”
祖父只是看了一眼陈县君,陈县君转而向祖昭介绍道:“这位是郡府派来的信使,早先已经去过县府,我等听了这消息方才急着来找祖老将军协商。”
祖昭转向那位年轻的信使,拱手问道:“敢问小哥,郡府是从何处得知的消息?”
信使道:“昌城县业已闹得不可开交,说是张玩勾结县尉,联合本地太平道作乱,不久之后即将进取郡府。这些消息多是从昌城县逃出的百姓和乡绅口中得知,小人从郡府出发时,文都尉已经派人赶往昌城打探虚实。此事事大,绝不会有差。”
祖昭又问道:“如今郡府还是由文丑文都尉和平刚县县府话事没,州府可有消息?”
信使道:“太守遇刺是为大事,早先呈报到州府,州府业已快马送信到京畿,如今还在等待朝廷是如何发落。”
这时,陈县君补充说道:“郡府听闻昌城出事,特派信使赶往其他县镇,不仅是为了告知情况,怕也是希望各县加紧警备,谨防叛乱之地会有不轨之徒。当然,除此之外,想必同样是考察各县实际情况,生怕会有同谋不轨之者。”
祖昭一阵沉思,转身对祖父祖举说道:“阿公,看来我等备盗之事应加快进程。一则可以防备逆贼张玩会与胡人勾结,率领叛众一路北上,会合于两地交界之境,二则若州府、郡府决定平叛,必会从各地征调民壮,皆是少不了我等前往响应,讨伐叛贼。”
对祖昭的分析,在场诸人仔细寻思之后,无不点头赞同。
或防或退,当务之急就是用兵之时。这会儿有了这条危机之信,众人也方才恍然,大为赞同当初决定招募八百义勇的计划,甚至想想这会儿八百人恐怕还会有所不够。
祖举缓缓点头,沉吟道:“昭儿,你说的没错。此事必然要抓紧一些。”
信使听完众人的话,心中稍微安稳了一些,继而又道:“如今北部都尉周大人手臂被刺客斩断,伤势依旧不明朗,郡府军务只文都尉一人打理。文都尉早在月前便集合了许多郡兵抵达平刚县,不过总兵力仍旧有限。昌城县逆贼之势,说是四五千之众,只怕真正远不止这个数字。一旦真有进攻郡府之企图,届时恐怕还需相近各县尽快驰援。”
祖昭想了想,忽然又问道:“文都尉可有下令各县增募义勇么?”
信使点了点头,语气十分正式的说道:“小人此番前来,除通报此事,也正是要传达文都尉之意。希望各县能够多加组织备寇防贼的义勇,一则应付冬季备盗,二则也是为此次昌城县有所不轨而做一手预备。”
在场众人自然明白祖昭为什么要问这句话,而对信使的回答,也各有不同的神色。



第80章,郡南之乱
不管怎么说,连郡府都下达了命令,徐无县今年招募八百义勇之事算是十拿九稳,更有几分未卜先知的明智意识。当然,在此之外,也确实能有一些其他有利可图的地方。正所谓乱世造英雄,郡府如此动乱,男儿建功立业就在当前,今日统帅义勇,明日亦能成为执锐披坚的大将军。有此机会,又有此条件,何乐不为?
就在众人心中各有盘算之际,陈县君向祖举问道:“老将军,依我看,此事应该立刻通知下去,好让各家各户心中有一个底。”
祖举缓缓点了点头,说道:“陈县君此言不差,晚些时候我便派人到各亭各里走上一遭。”
次日,徐无县上下无不传言昌城县叛乱一事,无论是寻常小老百姓,亦或者是显贵豪绅,都不得不感慨世事无常,这大汉的天下果真已经揭开动荡不安的帷幕。与此同时,各地备盗募集义勇之事业已加快进程。文县尉当天一早便骑马巡视各乡亭,查看各里、各亭义勇集合的情况,以及相应兵甲配发、钱粮入账的公务。
这一日大雪已然未减,漫天鹅毛,冰天动地。
祖昭专门来到祖家庄缝制衣衫的工房,吩咐这里的女工制作两百件白色带兜帽的披风。这些披风将配发给祖家本门的义勇子弟,以示区分。不仅如此,他正是考虑到大雪连连,北方这才刚刚迎来冬天,在冬天里作战,白色衣衫多少能够起到伪装的作用。
陈县君在这一天下午时,誊写了好几份文书,分别发往州府、郡府和邻县,发往州府、郡府的文书自然是回报徐无县今岁备盗相关事宜,多少让上面有一个了解,不至于到时候有闹出不必要的麻烦。而发往邻县,除了令支之外,尚有西边的无终县,以昌城县叛乱一事为主,协商共同协防的事宜。
哪怕之前因为一时意气,向令支县王县君说了一些狠话,但陈县君还是相信王县君会以大局为重,不至于分不清楚眼下的形势。
傍晚,祖昭刚与祖繁、文县尉商量,关于组建斥候队,侦探徐无县乃至郡内其他县乡情况,方便能提前掌握叛贼的动向。同时,既然此次昌城县叛乱,其中涉及太平道,那也要加紧对本县周遭太平道信徒的控制。毕竟这个消息是昨日才知晓,并且徐无县内的太平道情况,自上次令支讨贼之后,已经消停许多。许多太平道信徒听说事故,大多赶紧放弃信道,收敛行踪,不敢再提太平道的任何口风。
然而,即便如此,该提防的仍然要提防。
回到祖家庄,前脚刚进门,早在门廊等候多时的祖成便匆匆迎上前来。他先向祖昭问礼,旋即急促的说道:“大公子,韩大哥来了,就在后院。”
听到这里,祖昭眼前一亮,前后与韩当不见足有一月。早在招募义勇之时,他就想过力邀韩当加盟,虽然没去主动找韩当,但自己相信一旦韩当听闻郡内消息,肯定便会出现。他没有多说废话,跟着祖成便往院后走去。
来到后院,在一处偏屋里见到了韩当。祖季等一众之前令支县讨贼的子弟,这会儿都聚在韩当左右,大家围着火盆,一边烤火,一边听韩当讲述最近的遭遇。祖昭进门后,不等韩当起身,忙上前抓住韩当的手,大笑道:“义公兄长,真是别来无恙。”
韩当同样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是啊,上次一别,怕是有三四十日不见了。”
祖昭拉着韩当落座,又让祖季把茶水斟满,问道:“义公兄长此次前来,是否因为听闻我右北平郡内发生事故?”
韩当缓缓颔首,脸上渐渐收敛神色,正声说道:“不错。当然,我也是看到徐无县张贴招募义勇的告示,方才想到此次义举,或有我用武之地。”
祖昭就盼着韩当能有说出这番话,当即说道:“义公兄长果然大义为先,弟实盼望而不得,如今若有兄长相助,此次义举必能事半功倍。”
韩当的表情没有太大的变化,他稍微叹了一口气,沉声说道:“祖兄弟莫要抬举韩某,韩某只是不屑乱纲纪、残民生的奸妄之徒罢了。”
祖昭点了点头,略微停顿片刻,他旋即又问道:“义公兄此次前来,只怕不止是为了此事。自上次一别,这数十日内义公兄长可都去了哪里?”
韩当看向祖昭,不遮不掩的说道:“实不相瞒,韩某此次前来,也是想向祖兄弟通风报信一番。十日之前,韩某专程走了一趟郡南诸县,昌城乱起之时,韩某就在周遭附近。昌城人张玩以平日蓄养门客千余人为主,笼络本县游侠好事者,又附庸太平道徒众数千人,一夜之间便掀起叛乱。冲杀县府,劫掠富户,搜刮民财,不过三日功夫,昌城已是一片萧条。”
祖昭叹道:“此贼着实可恨。”
韩当继续说道:“此都为次要,韩某离了昌城又去到广城和土垠两县,皆发现此二县之中业有想要跟风闹事之人。尤其是与昌城最近的广城,一些市井之徒聚众叫嚣,又附和数百太平道徒众,在其县边缘之地大肆劫掠、破坏。看情形,只怕广城、土垠两县必会步昌城之后尘。当务之急,务必要主动出击,抢险镇压昌城,威慑其余好事之徒。”
祖昭拧起眉头,若不是听韩当说,他还真不清楚连广城、土垠两县也出了动乱。
他不由暗暗惊叹,难不成此次乱事将会闹大?可如果真的闹大,史书上不可能没有只字片语的记载才是。
这时,一旁祖成等子弟也跟着唏嘘不已,渐有议论声:“我右北平一共八县,已有三县出事,真是多事之秋啊。”
“是啊。郡府兵力不足,守城都难,更别谈前去平叛。”
“最揪心的还是胡人虎视眈眈,万一郡府把我们北边几个县民壮全抽走,胡人趁机而入,我等家园何以为保?”
一时间,议论纷纷,颇有愁容。

【求收藏,求红票,求月票,求求求求求啊。各位读者大大求支持啊!!!】



第81章,县内一劫
听得众子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