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企业管理经典案例-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MT的建立使移动电话用户迅速增加,诺基亚也由此起步,开始研制移动电话。直到现在,北欧国家仍是世界上移动电话密度最高的地区。目前在510万人口的芬兰,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150万,平均每3。4人就拥有一部移动电话,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诺基亚不断开发新产品,逐步积累经验,技术水平越来越成熟。 

  80年代初,当移动电话刚刚兴起,西欧和美国等一些发达国方还没有认识到移动电话的优越性,甚至把它当作为个别用户提供额外服务的奢侈业务时。诺基亚就已看准了动电话的广阔发展前景,紧紧抓住时机。 

  1988年,38岁的奥利拉进入公司的管理层,领导当时尚属袖珍级的移动电话产品部,1992年奥利拉担任诺基亚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利拉上任不久就明确指出,诺基亚的目标是成为世界性的电信公司,诺基亚的生命力在于电信事业之中。诺基亚逐步摆脱和淘汰了传统基础工业的生产,调整内部结构,忍痛砍掉了拥有欧洲最大电视机生产厂的电视生产业务,把重点转向移动电话的开发研制,并将90%的资金和人力用于移动通讯和多媒体技术的研制开发。 

  三、高瞻远瞩未来无“线” 

  洞察了未来移动通信市场广阔前景的诺基亚目前正和业界的厂商、软件开发商、无线运营商通力合作,积极推动这个市场的早日到来。 

  到那时,形形色色的家用电器最终将具备无线通信传输功能,移动电话的数量也许会大大超过富国的人口。而大部分缺少电话的发展中国家也将越过传统的电杆与电线而直接向移动电话领域发展。如在中国广袤的西部地区,发展移动通信就比架设固定电话线路来得简便并能节省投资。 

  在诺基亚预见的未来移动信息社会里,世界上的全部信息,即所有的语音、图像、电影、音乐、新闻及互联网上的每一条目,均可通过移动电话唾手可得。人们的工作、娱乐、购物等方式将会改变,办公地点的选择将变得随心所欲,甚至工作和娱乐的界限也会变得模糊,因为移动电话除了获得信息和成为通讯工具之外,还能成为娱乐工具。诺基亚认为,代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相融合的IP移动技术将使这一切成为现实。它将引发未来通信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为了抓住这一机遇,诺基亚把它最大的研发中心建在了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并从硅谷收购了一系列在互联网技术方面极具优势的新公司,其中97年收购的Ipsilon公司是IP路由器领域的先驱,诺基亚通过收购它拓宽了自身在IP技术方面的专长。诺基亚还将在近期成立互联网通讯部(NokiaInternet munications),进一步确立其致力于IP和移动通信技术相融合的发展方向。同时诺基亚还与业界其他公司合作推出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技术及标准,如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Symbian、Bluetooth及WAP等,为移动信息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想像一下在未来移动信息社会里的生活吧,那时互联网将不再被固定在台式机的屏幕上,而是可以随身携带的、移动的互联网;在使用移动电话时,我们不仅可把它放在耳边,而且还能把它放在眼前,它将帮助我们随时随地获取多媒体信息;人们将能在路途中办公、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甚至在到家以前就打开家里的中央空调,或让电饭煲启动。怎么样,这就是诺基亚为我们描绘的未来移动信息社会? 

  未来是‘无线'的,人们需要从各种线的纠缠中解脱出来,实现真正的移动通讯,这将给处于移动环境中的人们以前所未有的自由和便利。〃约玛…奥利拉的这句话揭示了诺基亚致力于开创移动信息社会的根本原因——〃科技以人为本〃!诺基亚提倡〃科技以人为本〃。在技术上力求完美、高效、无形地创造真正的实际利益;以人为本提供各种适合人们需要的产品;在移动性与其他技术方面,我们有关键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诺基亚不断地超越自我,引进并发展新业务理念。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诺基亚也融入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为每一个员工提供一个发挥创造力、并将自己想法转为集体行动的环境。我们的价值观是:客户满意、尊重个人、成就感和不断学习的信念。同时也鼓励分享…分享信息与责任,鼓励相互开放和对新概念开放。 

  诺基亚有自己的纪律也有自己的管理,传统的管理者是高高在上的,然后他会用自己的“手臂”搭建一个金字塔型的封闭空间,员工将在这个空间里工作,其中越出色的员工,在向上发展的时候,就会遇到越大的阻力。诺基亚的管理方式恰恰相反:管理者在下边,用自己的〃手臂〃搭建了一个倒金字塔型的开放空间,在这里,管理者的“手臂”只有两个用途,一个是划定方向,一个是让员工遇到困难时有一个“歇脚”的地方。在这里,有能力的人可以飞的很高,而且越向上飞空间就越广阔。很明显,这并不仅仅是诺基亚的管理模式,同样也是诺基亚企业文化的精髓之一。 

  他给予员工的自由度很大,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取得最大的成功,也就是说,老板不会催促你或者告诉你应该怎样做,老板只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你不会惧怕你的老板,你可以与他争论,甚至有时候你不用等你的老板拍板,就可以自己做决定。比如我自己就可以通过与管理人员沟通,自主决定开办什么样的培训,跟公司的总裁没有关系。在诺基亚,只要你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并且愿意把它们释放出来,你不会受到任何的阻碍。做了但是做错了没关系,可如果你不做,恐怕半年后就要走人了。 

  手机这个行业,历史大概只有10年,不像汽车有100年了,所以发展得比较稳定。于是手机几乎每一年都会发生变化,甚至18个月就要更新换代一次。在这种情况下,谁对未来趋势预测得准确,谁对未来准备得充分,谁就有可能是赢家。正是因为好几年前手机行业还没有像现在这么火爆的时候,诺基亚就开始构想,手机普及肯定会极为迅速,并且率先细分市场和率先走手机个性化、时尚化、讲求设计理念的路子,今天才会在不同消费群出现的时候及时拿出丰富多彩的对应产品。同样,如果WAP技术几年以后真的是手机新的增长热点的话,那诺基亚肯定是一个受惠的人,因为诺基亚最早有自己的产品,而今天能拿出来这个产品,是因为几年前已经开始做了。我们可以想一想,那时候很多人还在用模拟手机,可当时诺基亚就说,哦,10年以后大家应该都是用手机来上网的。显然,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当然,在预见与产品之间自然还有着很长的一段距离,可以把预见变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是因为诺基亚全球研发机构并不是坐在实验室里搞开发的。实际上他们与其它的部门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沟通。比如市场、生产、采购等部门,他们在一个产品最初研发的时候,都要参与到其中来,而且这些部门还会一直从各自的角度跟踪这个产品的整个研发过程,不断提出意见。这样就明显缩短了研发人员与市场之间的距离。 

  诺基亚所拥有的并不只是这样一条理念,它拥有的是一个被这条理念所贯穿的,同时又支持这条理念得以被完整执行的一整套在全球运作精良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既包括诺基亚的投资理念、全球供应链体系,也包括与代理商的合作、市场反应,甚至是开放性的企业文化等等。如果说“科技以人为本”是诺基亚的“灵魂”,那么它们就是诺基亚获得成功所必须的“强健肌肉”。 

  诺基亚是从1995年开始在中国建立移动电话生产基地的,当时主要是在北京建立的合资工厂。那时候,诺基亚在中国的业务与现在相比还很小,1996年工厂的生产规模更是与现在没法比。那时候许多厂商在国内的产品里有不少都是通过非正式渠道进来的。当时厂商们也一度似乎都默认了这种做法。手机虽是个消费品,但是它的科技含量却很高,所以在整个手机的成本中,人工占的比例并不大。据说他们在和总部讨论建立生产基地的时候主要是在强调:第一、他们看好中国市场。第二,要了解和尊重中国国情、国策,做一个合法的企业,必须依靠正规的渠道和诚心,否则你就没法发展。第三、必须加快产品上市和供货的时间。产品生产出来,需要及时的供应出去,这是很关键的要素。虽然现在中国需求量有限,但是以后假如代理商说我现在需要一万部某一个型号的手机,你说我有,但是货在芬兰,你要给我7天的时间,我安排飞机运过来。那人家肯定会告诉你,对不起,我已经跟某某品牌合作了,我不能等你7天。但有工厂在这边就不一样了,更何况还可以在运费方面省下不小的成本。 

  一年后,也就是1998年,中国移动通讯的市场开始成倍地增长,那段时间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少数在国内有生产基地的厂商尝到了甜头,一方面是市场的需求量暴涨,另一方面国家大力反走私,使得许多以前那些靠“水货”销售的品牌一下子就消失了。任伟光坦言这段时间对诺基亚(中国)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大规模的生产基地,让诺基亚在市场上如鱼得水,“百无禁忌”。 

  诺基亚的目标是:从全世界最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员工。所以诺基亚也与世界上100多所大学和高等培训机构建立了联系,使员工有更多受培训的机会。在中国,诺基亚与清华、交大等著名学府合作了许多项目,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员了解诺基亚并能走进诺基亚。 

  有了优秀的人才并为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除此之外,诺基亚还实行按业绩奖励,这也包括在中国目前已从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