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家讲坛袁腾飞讲述宋史:两宋风云-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绕道而行,哪里不好走就走哪里,什么路不好记就走什么路,否则一旦被摸清了山川路径,辽人回去画一张地图出来,那岂不是麻烦?在宴请辽使的时候,饮食和食器也很一般,以免辽人认为宋朝富有,觊觎天朝。但是王黼为了能够封王进爵,急于要跟金国联合,因此他带领金使专走大路,七天就到了汴京,后来金国铁蹄就是沿着这条大路一路南下,大队骑兵直取国 都。他宴请金使的时候,金杯玉盏,山珍海味,女真族刚走出原始社会没多久,一看到宋朝汴京的壮丽,饮食的精美,能不动心吗?于是就有了攻打宋朝的念头,所以说王黼祸国殃民,是亘古未有的一个大奸贼。
   
   【宋徽宗即位当皇帝时,北宋是非常富庶的,然而蔡京、王黼等人欺下瞒上,变着花样往自己口袋里捞钱,结果闹得国势衰微,民不聊生,那么这个王黼最后是怎么丢掉相位的?而接替他的李邦彦又是怎么辅佐宋徽宗的呢?】
  后来王黼干了一件特别丢人的事,他对徽宗说自己家的柱子上长了株 灵芝,请皇上到他的府邸去看看,其实估计也就是雨后冒出来的狗尿苔之类的东西。徽宗到他家后,对灵芝没留下什么印象,却发现他家的后门跟大宦官梁师成的住宅是通着的。宋徽宗并不傻,一看就明白了,难怪王黼总能猜透自己的心思,就是因为他交结内侍。这在任何朝代都是最忌讳的。所以徽宗回去之后就下诏,让王黼致仕,也就是让他退休。 
  王黼退休之后,接他班的宰相叫李邦彦,人称“浪子宰相”。听了这个绰号,我们就不难想象这个人怎么样。李邦彦有句“名言”,说自己 要“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他跟皇帝在一起的时候,满口的污言秽词,市井俚语,跟倡优、侏儒杂坐,完全不顾君臣之体。玩得兴起,甚至当着大臣、嫔妃的面脱光衣服,露出自己一身的刺青。大臣 们忍俊不止,皇帝拿着棍子追着打他,这位堂堂的宰相居然爬到树上躲起来。皇上不会爬树,笑着让太监传旨说,行了行了,你可以下来了。李邦彦却学着女人的声音娇滴滴地说:“黄莺偷眼觑,不敢下枝来。”然后才翻身下来。这时,皇后正巧打此经过,看到这一幕后哀叹道:“宰相如 此,国焉得不亡?”这就是宋朝的文臣,三个宰相一个不如一个,所以朝政是一塌糊涂。那宋朝的武臣又是怎样的呢?
 
                  
 第13节:第三讲 宦官掌兵(1)
 
  第三讲 宦官掌兵
  宋徽宗重用的三个宰相,一个比一个荒奢无道,他们怂恿徽宗不务正业,导致朝政混乱、民不聊生。这样的人主政,领兵的人就更不怎么样了。实际上,宋朝宰相的权力已经不大了,因为朝廷专门设立枢密使(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防部长)主管军队事务。但是宋朝为了防止武将作乱,实行军政军令分开的制度,就是指挥军队的人无权调动军队,能够调动军队的人又不能指挥军队。枢密院可以调动军队,一般由文官担任。在宋徽宗一朝,长期主管枢密院的人便是宦官童贯。一般来讲,宦官是刑余之人,六根不全,往往一心只求富贵,而且对正常人有一种刻骨仇恨,所以这种人一旦掌权,天下必乱。 
  徽宗登基时,童贯已经45岁了。如果没有宋徽宗,童贯这一辈子可 能就老死宫中了。结果,在徽宗皇帝派他到杭州去为自己搜罗古玩字画期间,他碰到了蔡京。两个人一拍即合,童贯开始极力提携蔡京。童贯手下的小马仔们很不理解,说蔡京已被贬出朝廷,咱巴结谁不好,何必巴结这么个倒霉蛋?童贯说,你们这话就说错了,咱们去巴结当朝宰相,巴结得上吗?人家会理咱们吗?再者说,宰相一年的官俸那么高,就算巴结得上,那得送多少钱人家才会看在眼里?不如咱们看中一个人,然后把他扶上相位,如此岂不一本万利? 
  童贯“烧冷灶”的眼光和功夫堪称一流,蔡京回京以后,连跳三级,果然当上了宰相。蔡京自然投桃报李,推荐童贯当上了节度使,监军西北,相当于今天的大军区司令员。当时宋朝要收复西北的河湟之地,正跟羌族部落在甘肃青海一带打仗。童贯奉旨监军,有了立功的机会。大军宰杀牛羊祭旗之后,就浩浩荡荡地出征了。 
  童贯率部出发不久,东京汴梁皇宫突然失火,大臣和道士们都说不吉利,不能妄动刀兵,于是皇帝命人飞马传旨到前线,通知童贯仗不许打了。童贯看完皇帝送来的手诏,若无其事,叠巴叠巴往靴筒里一塞,仍旧下令出兵。 
 
                  
 第14节:第三讲 宦官掌兵(2)
 
  宋军出兵,大获全胜。军中大将们特别高兴,回来召开庆功宴,因 为打了大胜仗,天子必有封赏。此时,童贯把天子的手诏拿出来,给大将们看。众位大将一看,吓得稀里哗啦跪了一地。自古军令如山,又何况是圣旨,违诏是何等的大罪,打胜了,可以不受责罚,但万一战败了,这一票人全得掉脑袋!大将们想想都觉得后怕,就问童贯,您违诏出兵就不害怕?怎么不告诉我们呢?童贯说我不害怕,仗打赢了,功劳是你们的;打输了,我一个人面君,掉我一个人的脑袋。如此一来,这帮将士自然就对童贯感恩戴德,成了童贯的死党。 
  宋朝最能打仗的军队都在西北,因为西北产马,宋朝的骑兵基本上都在西北方。童贯手握重兵,又打了胜仗,更是骄横不可一世。此外,他对皇帝身边的嫔妃、大臣、道士等这些受宠信的人很大方,出手特别豪爽,所以不断有人为童贯说好话,于是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了。但随着西北战事的平息,童贯慢慢感觉很失落,很郁闷,因为没有事情干了。静极思动, 童贯想来一番大动作,于是公元1111年,宋徽宗派他出使辽国。 
  【契丹人建立的辽国,位于今天北京、河北、山西一带,辽宋两国曾多年争战,最后以“澶渊之盟”达成和解,辽向宋朝称臣,宋朝则每年给辽岁币。从此宋辽两国交好,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但宋徽宗派童贯出使辽国,却成了一场战争的导火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辽国一看宋朝派了个没胡子的宦官出使,就很轻慢,这让童贯非常郁闷。但是,童贯在沿途也看出,由于辽国的天祚帝耶律延禧朝政不修,导致辽国官僚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也比较激化。每一个王朝的末世皇帝,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辽国的末代皇帝,就是这位天祚帝耶律延禧,他跟宋徽宗俩人是“一文一武”,宋徽宗是职业书法家、职业画家,而耶律延禧则是职业猎手,但他们都不是职业皇帝。耶律延禧整天打猎,今天猎于南山,明天猎于夹金山,反正整天就是打猎,根本不理朝政。大臣要上奏章,都找不着皇上在哪儿,不知道他又猎于哪座山上去了,所以朝政也很腐败。 
  童贯在返回宋朝的途中,行至卢沟(今天北京的卢沟桥附近),遇见一个叫马植的辽国汉人前来拜访他。北京曾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除了明朝是汉族当政,辽、金、元、清都是少数民族当政。如果我们生活在《杨家将》或《岳飞传》时代的北京,我们不是宋朝人,而是辽国人和金国人,而且还是辽金的首都公民。马植一家是燕云大族,世代在辽国做官。到马植这一辈做到了光禄勋,相当于辽国皇家食堂经理的官职。马植也看到了辽国的腐败,认为辽国必亡,加之他又是汉人,因而希望辽国灭亡之后,宋朝能将幽云地区收回去,所以特意前来拜访童贯。 
  幽云地区一共有十六个地方,称为幽云十六州,大概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北部一带。后晋时期,儿皇帝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北京基本位于华北大平原的最北方,北边的延庆、怀柔都是山区,有天然的屏障作用。辽得到这块地方后,中原王朝天险尽失,长城的阻碍功能也没有了。这片区域农耕发达,少数民族武力又强盛,在接触了中原的先进文化之后,经济、文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辽统治者自己都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意思是我们各方面的条件,跟你们中原王朝也差不多了,我们也知书达理,文治天下。 
 
                  
 第15节:第三讲 宦官掌兵(3)
 
   公元979年,北宋第二个皇帝宋太宗,在刚刚消灭了五代十国的最后一个政权北汉后,就亲统十万大军,前来攻打辽国。结果高粱河一战,就是在今天的北京紫竹院公园附近,十万宋军被辽国名将、南院大王耶律休哥的九千铁骑打得几乎全军覆没。太宗皇帝身中三箭,可能战马全都死光了,后来坐着驴车一路逃回了南方,最后死于箭伤复发。后来宋朝几次努力,也都失败了。所以宋朝的历代皇帝,都对幽云十六州在辽国手里耿耿于怀,却又苦于没有武力夺回来。现在辽国东北方向兴起了强大的女真族,长期被辽所统治的女真族势必要起来反抗,因此马植就建议童贯,可以派人跟女真联络,一起夹攻辽国,趁机收复幽云失地。童贯听后非常高兴,就跟马植相约,有机会把他引见给天子。
   
   【女真族原来是在辽国的统治之下,公元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的各部落,率众向辽国的契丹统治者宣战。在取得了两次大捷之后,完颜阿骨打于公元1115年称帝建国,国号大金。完颜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金太祖一代人杰,雄才伟略,崛起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起兵后势如破竹,打得辽国节节败退。这时马植逃到宋朝境内,在童贯的引见之下见到了宋徽宗。马植劝宋徽宗,应趁着辽国衰弱,赶紧出兵,跟金夹攻辽,愿陛下“念旧民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成祖宗未尽之事业” 。这 句话一说出来,宋徽宗非常高兴,因为马植一下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