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龙灵云传-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伤好了再还我就是。”

见她盛情难却,倪兰只好小心的将美人膏握在手心,“那……那多谢木姑娘,我收下便是。”

“恩,这才对,你的伤早些好,蒙大哥也省心不少。”木婉清去了件心事,总算松了口气,过得一会忽然道:“对了,你伤好了有何打算?”

倪兰小声道:“雷长老死了,我是初次来到中原,人生地不熟,若不是三位恩公相救,恐怕早已不在人世。倘若木姑娘不嫌弃,以后就将倪兰留在三位恩公身边,以报答再生恩德。”

木婉清自然知道倪兰之意,是要做什么的丫鬟,可她从小和师傅隐居深谷,从未有人伺候,突然间多了个丫鬟,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只听屋外钟灵的声音道:“好啊!灵云哥哥要进京城考武状元,现在又多了个端茶倒水的漂亮丫头,当真是好事成双呀。”

钟灵拍着手,连蹦带跳的蹿进屋来,木婉清一个爆栗朝她脑门敲去,“钟灵,你胡说什么?想要丫鬟伺候,就回你的万劫谷去。”

钟灵捂着头上的大包,气鼓鼓的道:“你……你又欺负人家,我告诉灵云哥哥去!”说罢转身而去。

“你这小表头,站住!”木婉清起身去抓她,临出门又安慰了倪兰一句,“倪兰姑娘你好好养伤,别将那小丫头的话放在心上。以后我们便姐妹相称,丫鬟不丫鬟的话可休要再提。”

倪兰不敢怠慢,送到门边,道:“恩,多谢木姐姐。”

苏轼因朝中急招,先行了七、八日,早早就去了汴京;因为倪兰的伤势,蒙灵云等人在苏轼府上又小住了数日,待她伤势完全康复,才一行四人,携着苏轼的帖子上了汴京。

这一日中午时分。四人策马过了南薰门,便进了汴京城。汴京是北宋都府,士民繁庶,人烟幅凑,商贾云集。

四人几曾见过这等目睹繁华街市,处处均感好奇。蒙灵云衣饰华贵,丰神俊朗,加上又有三位如花似玉的美女随行,也惹来不少路人注目。

蒙灵云不敢在街上多做游玩,在家酒楼吃过饭,安排三位女子住下,就独自携着拜帖到学士府寻苏轼去了。

苏轼早为蒙灵云打理好一切报名的手续,他怕蒙灵云沉迷女色,误了考试,不忘交代道:“贤侄,明日武闱不单偏重于技勇,同时也得加试‘帖试’,今日你便在我府中暂住一宿,这本《武经七书》你拿去瞧瞧,明日好一举夺魁。”

“谢谢,苏伯父。”

宋朝,首开武举殿试之先河。

武举一改唐朝武举只重武艺,不问文章的做法,注重考察武举子的军事理论素养,欲选拔出才兼文武之儒将。蒙灵云虽然没系统的学习过《武经七书》的内容,却深得逍遥子《孙武兵法》真传,无论明日的识文章、应策对考些什么,那也都是小菜一碟,手到擒来。

到了考期那天,蒙灵云清早起来,更衣沐浴,跟着千余武举考生,浩浩荡荡的出了汴京南薰门,来到城门外五里的校场上。蒙灵云看着入场应考的武举的考生,人山人海,足有二千多人,心中感慨,“没想到我大宋竟有如此多的热血儿郎,收复燕云指日可待。”

像进士科一样,武举也锁试于礼部贡院,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和策文等,既考武艺,也考文才。第一天是笔试,宋朝名叫“帖试”,即是每一个赴考的武举,个个都要写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无非是策论一类,第二天方才考弓马,第三天正式比武,由主考钦点武状元。

第一天的笔试没难不倒蒙灵云,第二日的硬弓、舞刀、掇石,这些个基本功更加难他不住。蒙灵云自小就在女真族中长大,骑马、射箭那是小孩子都能做到的事情。虽然骑射的本事比不上他的义兄完颜·阿骨打,可在这千余名武举中成绩也算得上出类拔萃。

第三场的比试,蒙灵云不敢显山露水使出内力,单凭家传的《十三枪》枪法便技压群雄。见蒙灵云轻轻松松一举夺魁,苏轼怎能不喜,“哎呀,想不到贤侄武功如此了得,大喜,大喜啊!哈哈!”

北宋一代,军中使枪的名将层出不穷,杨家枪、高家枪、呼家枪等都是军中的著名枪法,而开国太祖赵匡胤仗以成名的就是一条军棍,好事者有“一条军棍打平四百军州”之说。

宋代军制是采取强干弱枝之策,将精兵猛将都集中到京师,号为禁军,最是天下精华所在,而禁军枪棒教头则是由士兵和下层的军官推选,个个真材实料,蒙灵云的父亲蒙天鸣本是由京师禁军被贬边关,蒙灵云得他枪式真传,由得逍遥子十余年的教导,枪棒之精可想而知。

见蒙灵云身戴两朵大红金花,在众人的簇拥下回到汴京,钟灵不禁大喊:“哇,灵云哥哥中武状元了,哈哈,相公中状元咯。”

第二天,礼部贡院的几位考官带比武中的前三名武举见皇帝进行殿试。蒙灵云再次斩露头角,一举夺魁,深得赵煦这小皇帝的喜欢,本想直接封他个御前侍卫副督统的官,可当时正值高皇后垂帘听政,岂能由一个外姓之人掌管如此要职。

加上北宋重文轻武,那高皇后更加如此,蒙灵云虽大魁天下,可并不得宠,被授予代州府都监的官位,也算复了蒙天鸣的原职。

蒙灵云也不看中这官大官小,能够回到代州任职,心中也有几分高兴,至少那曾是他爹爹蒙天鸣任职的地方。当下便谢主隆恩,走马上任了。


《天龙灵云传》 第六卷 苏幕遮 第九十三章 明教

苏轼将蒙灵云送出城外,语重心长的道:“朝中群吏朋党,各进所系,你到代州任都监一职到少了许多勾心斗角,安下心来,保家为国也算完成你爹爹生前遗愿。”

蒙灵云点了点头,道:“小侄受教,多谢苏伯父多日来的照顾,小侄这就去了。”

这一去,路途遥远,蒙灵云雇了辆马车,将木婉清、钟灵还有倪兰安顿在车中,自己骑着黑玫瑰带了两名仆役随车而行。

才出了汴粱城不远,就见一支几百人的骑兵队伍浩浩荡荡的从官道上奔出城来。

钟灵掀开车帘,好奇道:“这些是什么人,怎么比灵云哥哥还威风!”

那驾车的仆役忙笑脸答道:“回小夫人,那是西夏国的使团,我大宋国泱泱大国,那小小西夏国几次交兵都不能敌,故而议和。这次听说前来朝见太后和皇上是位王爷,官封征东大将军,叫做什么赫连铁树。”

钟灵笑道:“赫……赫连铁树?哈哈,这些西夏胡虏的名字还真是奇怪。”

蒙灵云默默不语,举目望去,见那支队伍果真打着西夏国使团的旗号,于是命车夫将马车让道路边,让这支使团先行通过。

西夏使团前方开路的八骑乘者都手执长矛,矛头上缚着一面小旗。矛头闪闪发光,依稀可看到左首四面小旗上都绣着“西夏”两个白字,右首西面绣着“赫连”两个白字,旗上另有西夏文字,一路趾高气扬,专横跋扈,哪里像是吃了败仗的军队。

蒙灵云心中有气,反过脸去,不想再瞧,晃眼间瞧见马队中一身穿大红锦袍,金发碧眼的乘者。

“怎么是他!?”

这队西夏使团中有不少人都是金法碧眼,蒙灵云惟恐自己瞧错,盯眼向那乘者腰间瞧去,确是那把鱼皮包鞘的扶桑刀不错!

“确是那日林中刀客,怎么他也会在西夏使团队伍里。”蒙灵云一面暗想,一面仔细的打量路过身前的这支西夏使团,个个身上都携带兵器,俨然全是武功高手。“这支使团大半都是会武功的武士,怎么朝中竟无一人怀疑?”

蒙灵云虽然救下倪兰,可多日来却不曾好好打听她的身世,回想那日她在林中受袭,今日又见那杀人的刀客在西夏使团当中,蒙灵云不得不疑。待那西夏使团走远,他便弃马,钻进车中,问倪兰道:“倪兰姑娘,刚才你可曾看清那队西夏使团?”

倪兰不语,只是点了点头。

蒙灵云又问:“想来,你也看清那日伤你之人了吧?”

倪兰双眼擎着泪水,应道:“恩。”

蒙灵云见她供认不讳,当下也不再客气,“既然如此,你到底是何人?这些西夏人为何要追杀你?那日,那个刀客所说的‘圣火令’又是什么?”

倪兰被他问得错愕,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蒙公子,你是担心我会害你吗?”

蒙灵云冷冷道:“哼,你一个弱女子,想害我也没那般容易。我救你,并非就是为了打探你的秘密,你若不想相告,我们大可就此别过!”

“灵云哥哥,你怎么变得这么凶?”

蒙灵云冷漠的瞧了钟灵一眼,也不答她,可这般神色却将钟灵着实吓了一跳,自从认识他来,还真没见他对人如此说话过。

这时木婉清轻轻将钟灵拉到自己身旁坐下,道:“钟灵,云哥和倪兰姑娘说话,你别打岔。”

钟灵似乎瞧出事情严重,再不敢搭腔,应了一声,乖乖的在木婉清身旁坐下。

倪兰低着头,眼泪不停的往下掉,得了一会才道:“我从来没想害人,更不会害三位恩公。那日在林中追杀我们的人是西夏一品堂的杀手。”

钟灵听得兴起,忽然打岔道:“西夏一品堂?那是何门派,不曾听闻过。”

倪兰解释道:“西夏一品堂不是何门派,而是一个讲武馆,是西夏国王所立,堂中招聘西域、中原、吐蕃各地武功高强之士,凡是进得‘一品堂’之人,都号称武功天下一品。西夏国王对这些武功高强之士优礼供养,要他们传授西夏国军官的武艺。”

蒙灵云听罢,暗想:“武功天下一品?那到不见得,不过西夏国整军经武,还不是来找我大宋江山的主意?说不定这此他们朝聘是假,真意是窥探我国虚实。”他想了一阵,又问:“那一品堂的杀手为何要追杀你?”

倪兰道:“我本是波斯明教圣女,西夏国剿灭了回纥、楼兰诸多小国,便勾结了波斯国王对我教进行打击迫害。教主见总教却日益衰落,为了将本教的教义延续下去,便命我带着教中圣物前往中土,寻找在中土的分教,希望中原明教重归总教。那日杀害雷长老的杀手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