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数字化校园与教育创新 吴文虎等-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体会有这样的环境以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效益?因为现在大家都很注重投入产出比,我可能讲企业就更关注这一点。比如说报销,我们以前传统的报销,都是我要出差,我要写一个报告,说我为什么要出差,大概花多少钱,然后去找我的领导签字,但是领导还不一定在,所以我还要等。等领导同意以后,我要到财务去借款,等我出差回来我还要找领导签字,还要去贴票,最后还要到财务去领现金,如果财务人忙的时候,我还要在外头等,那整个这个工作的时间流程就很长。那现在我们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们现在把所有的流程全部放到网上,所以在整个从申请到报销的整个流程,不需要跟任何人为地去打交道。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就是在我们上地的新大厦,我们在这个大厦工作的员工,大概有三千多人,如果按照传统的这种工作模式,我们计算了一下工作量,大概是八十个人,每天上班就干这事儿,要干一年,就是上班每天八个小时,八十个人乘八个小时,然后再乘以他的工作日。而实施我们这套系统以后,目前我们在财务、现金只要两个人就够了,审核只有两个人就够了,那我想这个也是我们企业在实施信息技术过程中,一个特别切身的体会,因为它的效益是很实实在在的,因为像“IT”企业人员成本都很高,要养八十个人,养一年这个成本非常高。

    第二,我也很认同刚才吴教授讲的环境。到联想来的员工,无论我们是在学校里头应届毕业生,还是从社会招聘来的,其实他们进来的时候,没有人给他去做这样的培训。比如说你的Notes该怎么用,你的网上报销该怎么报,没有人给他培训,那他首先有这么一个环境。因为你不熟悉这样的环境,你不熟悉这样的工具,你就无法进行工作,你跟人没法交流,我们现在交流很多都是通过邮件,你没法工作没法交流,所以他在这个环境里头呆一周就都会了。

    那数字化校园的好处呢!几位嘉宾是讲了很多,我们也体会到好像确实要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其实像刚才他谈到联想这种网上的报销系统,在学校里头其实也有所体现。像我们在数字校园当中,因为企业和学校毕竟不同啦,企业里流通的可能是人、财、物,而在我们学校里面,流通的大量都是一些教学信息。所以在我们的建设当中,我们有一个网上备课系统,数字化教员组,按照传统的方式的话,这个同头的老师如果要备课的话,应该每周有一次集体备课,这集体备课必须统一一个时间。比如咱们几个人教这一个年级,我们要坐在一起来进行备课,这个往往在课时的调整上非常费劲,因为没有共同的时间,特别是现在老师都满工作量的情况下,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开发一个网上的备课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网上的教员组的一个虚拟空间。那么老师有什么样的教案?有什么样的问题?以论坛的方式和上传的方式传上去,然后同头的老师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参与到这个讨论里去。结果我们发现改造后这一年的应用当中,发现这个论坛的质量,这个备课组的质量要比传统备课组的质量要高的多,而且随着它的发展,我们发现有几个突破。一个是突破学科的限制,可能在我这学科的备课里头,有其他学科老师参与进来,地理的备课组可能生物老师也来提问题,化学也来提问题,我还可以解答物理老师的问题,因为很多学科是交叉的。再一个突破是什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在家里也可以参与备课,没必要非得是大家凑在一块儿,用这两小时的时间讨论有限的内容。

    第三个突破,可以突破年级的限制,甚至地域的限制。过去我们高一年级的老师只能一块儿备课。现在初一年级老师照样可以参加高三的备课,那么再进一步发展,甚至能够突破老师和学生角色的限制,备课难道只是老师的专利吗?那么学生能不能参与到你这个备课环境里去,能不能把自己预习的一些问题和作业提交上来,我觉得我们这样的教学才真正丰富起来,而且这种个性化才真正突出出来。那么教学的效益,在这里才能体现出来,我觉得效益可能是共同的,但是表现的方式是不一样。

    其实你们描述的这个数字化校园的这种利益所带来好处,现在都已经看得见了,而且描述得也很清楚。但是,不知道现在从全国的范围来看,校园里面建设这种数字化校园的进程。情况怎么样,现状怎么样,因为我们今天请到的二中和五十七中,可以说在全国都是做得非常好的了,那么在北京的情况怎么样?全国的情况怎么样?

    我想这个分布是很不平衡的,这个差距还是很大的。因为像北京、上海,还有一些沿海城市,它经济上比较发达,观念的转变也稍微容易一点,它就能够有条件做这些事儿,但是在很多中部和西部的地区就没有这么好。我想,教育部已经提这个要求了,他们也在做,但是限于经济的条件,但我更看重的是观念的变化。我的观点是人的现代化,要比物的现代化难的多得多,因为观念不容易转变,观念转变之后,他认识到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他就会想办法上。我也听说人家跟我抱怨,说有一个学校,某某省的,当然是靠西部的,说买了这个仪器设备了,计算机什么都有了,但是他把它锁起来,他为什么锁起来,这个东西太贵了,可不能弄坏,弄坏的话,那就浪费了。但是你一锁的话他没想到这是更大的浪费,我跟他说你不是在撕人民币,你在撕外汇,很不容易我们挣来的外汇,你在那儿撕呀。为什么呢?你那东西给它关两年、三年,那就落后了,再多关几年就成了废铜烂铁了,实际上是极大的浪费。为什么?他观念没上去,不像我们章校长说,你敞开用,用坏了没关系,我可以修嘛!你如果把它关坏了、锁坏了,那是多大的浪费呀。所以这个观念没弄清楚,另外我觉得瓶颈在什么地方呢?在校长的观念上,在老师的能力上,有很多老师他不懂。你不懂不要紧,你赶快想办法懂起来,去买点书看,去参加培训,到别的地方去访问访问,搞点经验出来,自己也学,我觉得这个不够,我想现在制约整个的发展的瓶颈在老师上。

    就是说在您眼中看来,现在我们国家的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还不是太乐观。我这儿有一个数据,是教育部2001年9月的统计数据,它说是全国已经有一万一千所学校建起了自己的校园网络,但是占到学校总数的多少呢?占到学校总数的六十分之一。那你们几位觉得就是既然这现状很不乐观,这个瓶颈制约这种障碍,究竟是在哪些方面?

    因此,我们学校为什么提出来硬件要软,就是说学校的计算机平台,要给老师、要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服务,提供最好的资源、最丰富的资源。同时,反过来,老师和学生作为是软件的一方,也应该是不断提高自己的首先是意识。现在中国的孩子中国的老师容易受到高考、中考的限制。他很难摆脱当时这个尴尬局面,但是我们自己应该理解这件事儿,知道我们要自主性去学习,毕竟学生有自己的自主权,自己去追求知识才会体会到追求知识的快乐,才会真正学到本事。将来也许你暂时考上了名牌大学,但将来你的能力肯定是要受限制的。所以我觉得从我们学校来讲,这两年抓什么呢?一个是抓老师的培训,尽管很多新的大学生,大学里学了不少知识,但是到我们这儿感觉还是不够用的,所以我们已经连续几个暑假和寒假,以及业余时间都在给老师们进行培训。另外也鼓励老师发扬自己的个性,我们好多老师自己的网站是非常丰富的,表面看起来这个人好像是个很内向的人,但你到他网页上一看就跟到了老师家一样,看到老师的内心世界,考虑老师的喜、怒、哀、乐和自己的欣赏艺术品味,这样的话老师就从过去只是言教、深教,现在加了一个网教,就是老师们自己本人的个性魅力,也体现在他的教学环境中,这样对于育人来讲,就提供了新的环境。此外,还有一个,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在学校建立起来,给孩子和老师搭建了一个新的桥梁。我们有过这样一件事情,孩子们受了委屈,找老师们,面子撕不开,他通过网上跟老师进行交谈,很快沟通了双方的心灵,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了,在双方不见面的情况下,把这个问题在一缕青烟之中把它解决了。这点就觉得就是信息技术从人文环境来讲,也给我们的孩子和老师带来一个新的环境,这也是我们搭建数字化平台的一个初衷。

    那像李校长呢?

    其实这样,我觉着就是数字校园当中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障碍在是人的意识问题,就是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化。像我们学校从1997年开始,也在搞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但是有一个转化,最早期的培训我们是放在信息技术上,教你如何使用操作系统,如何打字、如何排序、如何上网。但是现在我们有一个转变,我们感觉的话,我如果要进行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的话,我首先是培训他的观念。因此我们设计十讲的信息技术,现在我们正在搞这个培训,第一讲就是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实际上我们感觉我们想传达给老师的是一个教育价值观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认识技术,怎么认识技术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所以上来的第一讲我给他们讲的是现在我们的生活发生改变没有,如果你不再接触信息技术的话,可能你电话不会打,银行取钱不会取了,你的生活方式都在改变。人的交往都用E…mail的方式,你还用手写的方式,那么可能以后会不适应。那么生活都在改变了,学校能不能不改变,能不能你还用一只粉笔、一本书去进行教学,并不在于使用一个投影,一个笔记本电脑来教学。因为现在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