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徊-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佳呆住了,这——这是剑芒呀,自己竟然不知不觉地突破到引气期啦?

……

建立筹海使司的事情成为定局,吏部也没有为难,很快就发出批文,同时通过邸报将筹海使司成立的消息正式通报全国。吏部尚书相当大方地给了杨云一批空白告身,让他自己去委任官吏。一付随他怎么折腾,这边完全放手不管的架势。

杨云也不客气,拿着告身就开始拉人。可惜虽然是空白告身,委任的人也得有正式功名,而且品级不能相差太多,最高可以提拔一品,否则吏部还是可以将任命驳回。

杨云的这个筹海使司在东吴城中无人看好,有正式功名的人在哪里混不到一个官做,何必到这个看上去像闹剧一样的筹海使司冒险。

杨云是大陈探花不假,但这只表明他文章写得好,并不能证明他在海事上也能搞出一番名堂。

何况筹海使司可是要出海的,茫茫大海,哪个当官的肯拿自己的老命去冒险?

忙碌了七八天,除了招募到一些司吏,正式官员就拉到一个叫做焦源的,这个焦源举人出身,混了几十年才是一个八品笔帖式,还是在一个清水衙门里,家里老婆孩子一堆,在官员中实在窘迫不堪。所以他牙一咬进了筹海使司这个最冷的衙门,被杨云任命为七品的主事。

杨云上书要求把筹海使司衙门建在凤鸣府,他上书的理由是东吴城的码头已经没有空余的地方,将来开辟出新的航路时甚为不便。京城中知道这件事情的人,纷纷都笑着说,杨大探花在东吴城忽悠不到人,打算回到地方去,继续接着忽悠。

吴王和吏部很快批复同意,对众人的嘲笑杨云不以为意,别人觉得他傻,他还不想留在东吴城呢,这里高官太多,总有施展不开手脚的感觉,还是凤鸣府好,而且离家又近。

在新任主事焦源的建议下,杨云拜访了一趟当朝太尉薛明义。

薛明义是朝中除了太师和左右相之外官职最高的人,不过他主管军事,所以上次在御书房讨论杨云的职位安排时没有在场。

杨云找薛明义的目的,是听焦源说,只要走通薛太尉的路子,就能搞到水师战船。焦源虽然混地落魄,可是毕竟在东吴城摸爬滚打了几十年,这些门道比杨云清楚多了。

杨云想出海,当然是水师的海战船最合适,船身坚固、耐风浪,而且有强大的武备。

薛太尉掌管全国的军队,他听到杨云表明来意后,笑着说:“杨使司你这可是找错人了,筹海使司的事情我是支持的,可是军船不能挪作私用,这个忙老夫可不敢帮啊。”

“在下并不是要用现役的,那些退役或者临近退役的军船,据在下所知,颇有一些卖给了私人,不过想买这种船,都要军中有人才行,难道军中还有人能大过薛太尉去?您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薛太尉一听,知道杨云明白其中的道道,不好糊弄。所谓私人不能拥有战船的规定,其实这些年来早已名存实亡。颇有些水师军将,将好好的战船报废,然后相对低价卖给那些跑海的商人,反正水师的战船自然有朝廷给补足,这种事情从上到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些都是下面的人搞出来的事情,老夫略有所查,正打算狠狠管纠一番。”薛太尉推得一干二净。

“我们筹海使司也是朝廷的衙门,用几艘战船是名正言顺之事,老太尉就算不给在下面子,也得给吴王陛下面子呀,杨某此举可是奉了上喻的。”杨云抬出吴王,一番软磨硬泡,最后还是搞到了薛太尉的一张帖子,兴冲冲地走了。

“这个杨云,还真想出海,真是初生牛犊啊。”薛太尉感叹一声,他对杨云倒没什么恶意,毕竟文武有别,杨云风头再足,也威胁不了他的位子。而且杨云在大陈殿试的文章流传甚广,里面要求陈皇重视武备,居安思危的意见,其实放在吴国也是适用的。

吴王在看到那篇文章的次日,就召见了薛太尉,询问了一番全国的兵事,并且有意在明年的国库支出中,增大拨给军方的份额,这件事情要是能成,还算是沾了杨云的光呢。

在吴国朝野上下关注、轻视、怀疑、抵触的目光中,杨云一直忙到了五月底,终于把一堆繁琐的事情处理妥当,带着唯一的一名属官焦源,和七八个司吏,乘坐海船离开东吴城,去凤鸣府正式建立他的筹海使司衙门去了。

杨云一走,关于筹海使司的事情就渐渐淡了下来,京中普遍认为杨云干了一件蠢事,好不容易名扬天下,吴王也青眼有加,不趁着这个时候留在都城,进一步加强圣眷,反而跑到外地去。这人一走茶就凉,等吴王对他的兴趣减淡,筹海使司又搞不出什么名堂,恐怕就是他这个官当到头的时候,不少人都等着到时候狠狠参他一本。

猖狂的少年人,总是要得到教训之后,才能明白官场中的一些道理。

第103章 初建

吴国王宫中。“什么!让我嫁人!”赵佳张大嘴巴,里面足能塞进去一个鸡蛋。

“奴婢是听王后宫里的人说的,公主千万不要说出去呀。”一个宫女惶急地说道。

“不行——我得去问个明白。”赵佳拔腿就跑。

“公主!公主!”宫女在后面边追边喊。

赵佳穿着一身拖地的宫裙,她提着裙子下摆依然跑得飞快,很快把后面的宫女甩没了影子。

“父王、母后。”到了后宫,不料吴王也在这里,赵佳总算是还记得行礼。

“怎么这么慌张的样子,成何体统!”吴王恨铁不成钢地说道,“这才几天,学的礼仪又忘啦?”

“唉呀——父王母后,这里又没有外人,干么讲究那么多,我们一家人都生份啦。”赵佳扯着两个人的衣袖,撒娇道。

“唉!”吴王长叹一声,不过看见赵佳这个样子,心头到底软了下来。他的子嗣还行,有七八位王子,可是不知为何,女儿只有赵佳这一根独苗,从小又聚少离多,一向是宠溺惯了的。

只恨赵佳是长女,也是唯一的女儿,必须承担历代长公主的重担,否则说什么也不肯送到山里去。

“算啦,以后在宫中就不用这么讲究了,不过佳儿,以后你到了夫家,可不能这么大大咧咧的,要记得那些学过的礼仪。”王后说道。

听到母后主动提起,赵佳连忙接过话头:“我才不想嫁人呢,我就留在宫里陪着父王母后。”

“傻孩子,女儿家总是要出嫁的,你总不能在宫中留一辈子啊。”王后说道,“你有没有什么意中人?”

“啊!?没——没有。”赵佳羞红了脸,双手绞着衣角。

“那就好,母后为你物色了一个,年少有为,文才出众,虽然家世差了些,出身寒门,可是为人很是不错,事亲至孝,你将来要是嫁过去呀,可一定要好好侍奉公婆,善待小姑,还要和妯娌们好好相处,切莫因为自己的王家身份而轻慢他们,要记得,夫妇是同林鸟,要相互扶持一辈子的,你对他的家人好,就是对他好。”王后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地劝导女儿。

赵佳听得心中怦怦乱跳,脸红得像要滴出血来。

“翰林院中的人对他也是交口称赞,说历科的状元中,他的文才是数一数二的,虽然比不上那个中了大陈探花的杨云,可是在国内的同龄人中,绝对是出类拔萃的。”王后继续絮叨着,却没注意到,赵佳的脸色已经变白了。

“父王母后,我头晕,先回去啦。”赵佳说完飞快地遁走。

以为女儿是害羞才离开的,两个人相视一笑,心想野丫头一样的女儿,竟然也会有怕羞的时候。

第二天,王宫中传出吴王愤怒的吼声,“什么!怀玥公主不见啦!”

“是,宛凝宫里里外外都找遍了,只找到一封书信。”

吴王接过信,气得双手发抖,好几下才拆开,认出信上是女儿的笔迹。

信写得非常简单,里边就一行大字:“父王母后,我还不想嫁人,所以出去玩一阵,玩累了就回来。”

“这个野丫头。”吴王气得嘴唇抖动,大吼道:“给我派人去找!找不到别回来!”

“属下遵命。”

大内侍卫首领退下后,吴王颓然坐到宝座上,这个野丫头,怎么就不能让自己省点心呢,自己还以为礼仪课让她转了性子,不料这次不但旧态复萌,简直就是变本加厉,居然不告而别离家出走。

等抓回来,立刻就让她嫁人,吴王恨恨地想到。

……

杨云从船上下来,双脚踏上了凤鸣府的土地,这次没有人大张旗鼓的迎接,知府衙门派来了几名下级官吏而已。进了官场就有官场的规矩,杨云也能理解这一点。

不过让杨云喜出望外的是,他在码头看见了几个熟悉的身影。

“二哥!虎哥!”

杨岳笑着走上来,“三弟你终于回来了。”

陈虎却连连摆手,“可不敢当你这么叫我,你都当上老爷了,以后还是叫我名字吧。”

“哈哈,一个六品官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以后没有外人的时候,咱们还是该怎么叫就怎么叫。”杨云确实不把这六品官当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可是陈虎却不这么想,他暗自乍舌,六品官还没有什么,知县老爷才是七品而已。

“你们看看,我这个衙门号称六品的建制,可是从上到下就我们这几个人。”杨云往身后一指,此时从东吴城中招募的焦源和几名司吏刚刚下船。他们此次都是孤身上任,打算稳定之后才把家眷接过来。

等属员们下船并取了行李后,杨云手一挥,“走——先去看看凤鸣府给我们准备的衙门,然后中午我们找个地方大吃一顿。”

知府衙门的司吏找来马车,一行人坐着车,一路来到新衙门。

在确定筹海使司设在凤鸣府后,吏部就有行文过来,要凤鸣府负责准备一处办公的衙门。时间紧迫,新建当然来不及。不过凤鸣府富庶,从府库中支钱,在城东买了一座大户人家的现成宅院,改建了一下,里面还来不及改完,先按照六品官衙的制式改建了大门和正堂,昨天刚刚完工。

杨云带着众人里外看了一圈,对新衙门还是比较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