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枕香江-第3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已经到香港了?”莉智忍不住问道。
林宥伦点点头,“是啊,今天刚刚对外发布消息。”
“那你……”莉智欲言又止,不过林宥伦知道她想问什么。
“既然是老朋友来了,我当然得尽一下地主之谊,改天找个时间,我和他见一面。”
林宥伦觉得黄立成新上任,手上必然有很多事情忙,所以倒是没有急着立刻就和他联系,但是让林宥伦没有想到的是,才过了两天时间,黄立成就主动找上门来。
“林先生,来的时候组织上的领导就一再提醒我,到了香港一定要抵制住资主义的奢华作风,来我到任之后,看到前任留下的办公室就已经觉得很奢侈了,可跟你这里一比,我突然觉得那边都不算什么了。”黄立成在林宥伦办公室里转了一圈,嘴里啧啧叹道。
林宥伦在嘉谊公司总部的办公室,足足是黄立成在新华社香港分社那边的五六倍大,光是一个休息区的豪华布置,就抵得上黄立成办公室的全部造价,这也从侧面印证了黄立成到港后了解到的关于林宥伦的一些信息。
这家伙年纪轻轻,却已经是香港排得上号的富豪,更传奇的是他只用了6年多的时间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难怪当初连老首长都对他感兴趣,专门和他见了一面。
听老首长身边的人说,这几年老首长不时会提起林宥伦,而在中央几位首长那里,林宥伦的名字也是专门挂了号——香港那么多富豪,能享受到这个级别待遇的两只手就可以数得出来,而林宥伦这家伙现在才24岁!
黄立成心中不胜感慨,不过也没有忘了这次来的目的。坐下来之后,他就和林宥伦聊起了香港当前的局势,“香港现在的情况很乱,因为年中那件事,很多港人也对回归产生了不确定的想法,所以我这来压力真的很大。”
“大陆现在经济发展路线上举棋不定,香港人当然也就会对回归前途产生迷茫,但只要大陆明确了未来经济发展的路线,香港人自然会有更多的信心。”林宥伦不同于其他的香港人,对回归问题会存有不确定的想法,林宥伦知道香港未来必然回归,所以一切的想法也是从这个基础上出发的。
得知林宥伦依旧站在愿意和中央政府保持合作的立场上,黄立成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香港娱乐界从来都是远离政治,但林宥伦手上还掌握着《明报》这样一个重要的舆论阵地,虽然《明报》的立场也是一贯偏向于中立,但总比那些公开反对中央政府的报纸更加可靠。
黄立成坐正身子,言辞恳切地说道:“我这次来,其实是有事想请林先生帮忙。”
林宥伦没有直接就答应,而是等着黄立成说具体要他帮忙的内容,毕竟黄立成现在的身份太敏感,以前在大陆和他走得近也没什么,但是现在就不好太过于直接的和他交往。
“在我来香港之前,中央的几位领导曾专门和我谈到过关于林先生的一些事情,他们对林先生这些年在电影事业上取得的成绩高度肯定,也希望林先生在弘扬中国化上再接再厉……”
黄立成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林宥伦给打断了。
“黄局长,不对,现在应该称呼你黄社长,你我之间就不用说这些官面话了吧?”
黄立成指着林宥伦笑了起来,他知道林宥伦已经从自己的话里听出了一些东西。
“中央希望林先生能帮大陆拍一部宣传片,只要林先生答应,任何方面的需要我们都会全力的配合。”
林宥伦眉头一挑,“题材上没有什么限制?”
黄立成也不讳言,很直接地说:“能拍什么,不能拍什么,林先生心里应该很清楚。”
林宥伦点点头,“我考虑一下,三天之内给黄社长答复。”
 第480章 食为天
蔡阑外出办事,中途突然接到公司那边打来的电话,说是贵客来访,只好放下手头的事情,又急匆匆地赶了回来。
一进公司大门,秘书就急忙迎了上来。
“林先生在哪里?”
“在您的办公室。”
蔡阑点点头,一边上楼一边问:“林先生有说找我什么事吗?”
跟在身后的秘书摇摇头,“林先生来了就说要见您,其他倒是没说什么。”
蔡阑走进办公室,看到林宥伦正负手站在办公桌一侧的书柜前,饶有兴致地参观着里面的藏书。
听到脚步声,林宥伦转过头,见到蔡阑后微微一笑,“没想到蔡先生对美食也这么有研究。”
“胡乱收藏一些,让林先生见笑了。”蔡阑很谦虚地回答道。
林宥伦转过身,和蔡阑一起来到休息区的沙发上坐下,然后将身子往沙发靠背上一倒,翘起二郎腿,脸上的表情显得很轻松,“连查老都说蔡先生是真正潇洒之人,吃喝玩乐才是人生真谛,像我这样为名利奔波的人反而是落了下乘。”
“林先生千万不要这么说,我当初下功夫研究美食,不过是因为一次老父来港,饮茶时找不到座位,又被侍者羞辱,故而发奋想要和饮食界搭上关系,然后开始写食评。所以说到底,我也只不过是尘世中追名逐利的一介俗人而已。”
因为一起拍了《宿醉》的缘故,蔡阑和林宥伦关系已经算是很熟了,但蔡阑并不会像黄霑那样随便在林宥伦面前谈笑无忌,黄霑主要是在音乐界发展,林宥伦的身份不会给他带来太多的顾忌,而蔡阑一直在电影圈里讨生活。和林宥伦说话也总是保持着客气的姿态。
林宥伦和蔡阑随便又聊了两句,然后抬手看了看表。
“中午蔡先生没什么安排?没有的话一起吃午饭吧。”
“悉听尊便。”蔡阑实在有些搞不懂林宥伦今天来找自己的目的,不过还是答应了下来。
“不,不,今天这顿饭蔡先生做主,去哪里吃你决定。”林宥伦摆摆手,“蔡先生写过这么多的食评,应该是有好地方推荐吧?”
蔡阑心头越发的疑惑,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北角新开一家食肆,店面不是很大,但主打的淮扬菜口味上佳,而且那家店的老板是我的熟人,我们过去还可以吃到不接待外客的私房菜。”
林宥伦点点头。答应就去蔡阑说的这家菜馆。
——
北角位于香港东区中部,也是香港岛最北的地区。在50年代的时候,这里曾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因为都是住宅区,所以附近餐厅食肆也很多。
蔡阑所说的这家菜馆居于春秧街中段,上下一共两层,下层是柜台。应市酒饭的大厅,上层是雅座包间。黑漆大门上,斗大的“雅味斋”三字的牌匾,高高悬挂。
菜馆牌匾上这字。林宥伦看上去有几分眼熟,蔡阑看到林宥伦目光提留在那上面,在旁笑说:“林先生对书法也有研究?”
“蔡先生可知这牌匾上的字是何人所书?”林宥伦反问道。
“还是让主人家给林先生介绍吧!”蔡阑说着便朝正从柜台里迎出来那人招招手,“传椆。我今天给你带了一位贵客过来,快来打个招呼。”
蔡阑喊来那位店主是个体态浑圆的光头胖子。脸上带着和煦的笑。
林宥伦一眼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金镛的儿子查传椆,那张脸简直就是和金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两人握手时,林宥伦颇为意外地说道:“查先生,你什么时候开了这么一间饭馆,我怎么从没有听查老提起过?”
查传椆并不从文,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学的是会计,回香港后一直在《明报》集团下属的出版公司工作。林宥伦从金镛手上买下《明报》之后,查传椆很快便辞去了在出版公司的职务,而金镛也很少在林宥伦面前提及这个儿子。
“我从小就不爱读书,倒是对吃情有独钟,说起来还要感谢林先生,要不是你从家父手上接过《明报》接过这份事业,我也不可能这么轻松脱身出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菜馆的牌匾,就是家父手书的。”查传椆笑着解释说。
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查传椆接着便请林宥伦、蔡阑上了二楼的雅间,亲自奉茶陪坐。
“两位都是大忙人,今天怎么这么有空?”
“林先生说是要我推荐美食,然后我就想到了你这里。”蔡阑喝了一口茶,放下杯子说。
查传椆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神彩,“林先生也对美食感兴趣?”
林宥伦点点头,“是啊,我想拍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本来是想请蔡先生帮忙的,不过查先生在正好,也可以帮我参详一下。”
林宥伦说明来意,蔡阑和查传椆均是一愣。
“林先生这次倒是找对人了,写文章我不行,但论起吃这方面,我还是可以稍微提一些建议的。”查传椆颇为自得的说道。
蔡阑却没有急着应声,他不像查传椆那般心态随意,心思更重一些,知道林宥伦不会无缘无故就去拍一部美食纪录片,这么做肯定有其他的原因。
“川菜、粤菜、印度菜、法国菜这些我都有研究,不知道林先生想拍哪一方面?”查传椆对这事很热心,主动帮着出主意。
“只要是中国传统的美食都可以,并不局限于某一个菜系。”林宥伦很简单的回答道。
“这个好办,香港这边各种菜系都有,纪录片的素材应该是非常容易就可以找到的。”查传椆如数家珍地向林宥伦介绍了一大堆,蔡阑在一旁却一直没有开口。
放菜上桌,每道菜查传椆都特别向林宥伦介绍了工艺制作和历史渊源,林宥伦不时点头。听得很认真。
查传椆正说得兴起,刚才上菜的服务员急匆匆地跑进包间,凑到查传椆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家父今天也过来这边吃饭,他人现在已经到了门口,两位稍作,我去招呼一下。”查传椆站了起来,边往外走边回头解释说。
一听金镛也来了,林宥伦和蔡阑当然不能再继续这么坐着,也和查传椆一起下楼迎接。
金镛见到蔡阑并不觉得奇怪。但是跟着看到林宥伦也走了出来,表情顿时有些诧异。
查传椆站在一旁,表情略显拘谨,在父亲面前,他没法做到像刚才那般谈笑风生的随意。
金镛对查传椆专心“吃道”一直颇有微词。也是在他把《明报》托付给林宥伦之后,对查传椆研究美食的态度才有所改变,但是在外人面前,他一直都不太愿意提起查传椆。
查传椆这家菜馆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