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枕香江-第5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宥伦在金龙奖成立发布会上,几次强调了金龙奖定位是一个国际化的奖项。这并不是说你把奖项颁给了外国电影就算是完成了国际化,而是获奖的电影应该要在国际上能够被各国观众广泛接受并认可。
港版《肖申克的救赎》虽然是由香港人独立投资。但剧本却是改编自美国的著名小说,这部电影在先天上就有被海外观众接受的可能。
开幕式红毯上,这两部电影的人马自然成为了媒体重点关注的对象。
《鬼吹灯》这边,王京、元滮、洪劲宝、李佳欣四人一起出场,一开始是并排走,后面元滮、洪劲宝步子迈得快,渐渐走到了前面,王京落在中间,李佳欣则走得最慢,因为她时常要停下来,配合媒体拍照,同时还会简单回答媒体的一两个问题。
被问到和林宥伦有关的问题时,李佳欣都只是笑笑,闭口不答,只有被问起和《鬼吹灯》电影相关的话题,她才会选择性地做出回答。
王京这边也被媒体几次叫住,被问起这次对金龙奖有没有想法的时候,他直接就开起了玩笑。
“不是你们说的吗?拿奖就找王佳卫,赚钱就找王京,所以拿奖对我来说是次要的,我更关心的是这部电影的票房。”
在被问起对《鬼吹灯》票房的期待时,王京更显得自信满满。
“我们的目标暂时定在《哥斯拉》,虽然我承认在特效震撼方面,《鬼吹灯》很难超过《哥斯拉》,但是比起《哥斯拉》这种纯粹的灾难片而言,《鬼吹灯》在故事性和可看性上要强很多,而且《鬼吹灯》不像是武侠片,这种探险盗墓题材的电影很容易被西方观众所接受,所以这次我们不仅想要在亚洲创造一个好的票房记录,在北美、欧洲市场上也希望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王京在媒体面前放出豪言,一方面属于宣传策略,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对《鬼吹灯》票房的一个预期推演。因为原著小说的缘故,《鬼吹灯》在华语地区票房应该是有足够的保障,而在海外,特别是北美市场上,《鬼吹灯》也打出了东方版“印第安纳琼斯”来做宣传,这种探险题材电影在西方一直经久不衰,而且又是发生在古老中国的故事,更能激发起观众的兴趣,只要发行院线方面愿意配合,收获一个较高的票房并非妄想。
媒体就喜欢这样的回答,要是《鬼吹灯》票房真的达到了语气的目标,自然是皆大欢喜;要是票房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这件事就又可以拿出来炒作一番。
很多导演在影片上映前都不敢把话说太满,就是因为担心事后被媒体和公众看了笑话,但是王京这次完全没有顾虑。
《鬼吹灯》虽然是王京做导演,但一提起这部电影,大家第一想到的只会是林宥伦的作品,影片要是成绩不佳,王京肯定会跟着倒霉,到绝对不会是最倒霉的那个。
反正天塌下来还有高个顶着,王京当然口出无忌。
见王京回答问题这么痛快,两边提问的记者更加来劲,都想从王京口中套出更多的消息,不过王胖子也不是傻瓜,不会那么轻易就上当。他刚才把《鬼吹灯》的票房定在和《哥斯拉》一个水平线上,实际上这话是从林宥伦口中说出来,他只不过是负责转述,至于其他方面,他可不敢乱开嘴炮,一旦让媒体抓住话柄,后面可就惨了。
也不知道是主办方刻意安排还是巧合,《鬼吹灯》四位主创那头才下红毯,这边《肖申克的救赎》的导演和两位主演跟着就踏上了红毯。
《鬼吹灯》那边好歹还有一个大美女李佳欣做点缀,《肖申克的救赎》就只是三个男人,不过这三个男人站在一起,红毯两侧媒体的反应一点都不比刚才弱。
周闰发、黄秋森、林岭冬这对组合,堪称是今天开幕式红毯上“含金量”最高的,三人都拿到过金像奖最高荣誉的肯定,一部电影能够集合这样的阵容,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此前王京在红毯上遇到的提问,到了林岭冬这里就只是变了一下说法,而林岭冬的回答和王京在内容上虽然大相径庭,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部电影的题材是林先生选定的,我,还有影片的两位主演为了这部电影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我可以很负责的说,这会是我最好的一部作品,以后让我再拍同类型电影,绝对不可能再有超越。”
很少有导演会说自己已经拍好的某部作品是自己巅峰,更多人被问起自己最好的作品,都会说是下一部,像林岭冬这样一开口就说自己以后再也无法拍出超越《肖申克的救赎》的作品,媒体的反应可想而知。
当然和刚才王京预测《鬼吹灯》票房不一样的是,林岭冬说这番话并不是事先就计划好的宣传策略,这真的就是他内心里的真实想法。
更让媒体没有想到的是,《肖申克的救赎》的两位主演也都共同认可了林岭冬是说法。
 第612章 压抑
“这真的不是夸张或是说是为了吸引大家来关注这部电影,林导演的说法换到我身上也是一样,当初林先生找我来拍这部电影的时候,他说片中的男主角会成为我从影以来最经典、最不可磨灭的角色,当时我是不太相信的,但是在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却越来越觉得他说得没错,我相信所有进到电影院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会认同我的这个观点。”
周闰发的话在记者那边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立刻就有人反问他,难道《肖申克的救赎》会比《赌神》中的高进、《英雄本色》里的小马哥更加经典?
这种带了陷阱埋伏的提问一向是媒体记者的惯用伎俩,初入行的新人经常会吃亏,但是像周闰发这样已经在娱乐圈混迹了多年的人来说,里面的弯弯道道一眼就能看出来。
《赌神》还好说,商业片的味道太浓了,高进这个角色虽然经典,但更多只是代表着周闰发从“毒药发”咸鱼翻身变成“神仙发”的一个标志,但是《英雄本色》里的小马哥就不同了,大导演吴雨森的成名力作,当年横扫了金像奖,更让周闰发捧起自己第一座金像奖小金人。
周闰发如果顺着记者的提问来回答,不单是否定了自己以往的成绩,无形也否定了王京和吴雨森。
不管周闰发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媒体事后都会往这方面去写。
王京重利不重名,听到周闰发这么说很可能就是一笑置之,但是吴雨森不同,更加要命的是,他还是这次香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委之一。
出人意料的是,周闰发还真就这样回答了。
“我还是那句话。只要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会同意我的说法。”
兴奋的媒体记者还想继续扩大战果,又把提问对准了黄秋森。
“黄先生,你是否也觉得自己在这部影片中的角色是最好的?”
黄秋森像是不知道记者的意图一样,毫不犹豫地就点点头,认可了这个说法。
喜形于色的记者乘胜追击,又补充问了一句:“比《沉默的羔羊》中的范博士还要好?”
黄秋森凭借着《沉默的羔羊》登顶金像奖影帝,要是他真这样承认了,无疑就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脸。《肖申克的救赎》黄秋森虽然也是主演之一,但他的搭档是周闰发,这部影片要是拿奖,得奖的也只可能是周闰发而不是黄秋森。
哪一部明显不可能得奖的作品来否认自己的成名作,黄秋森真这么说了。金像奖的评委们会怎么想?
问出这个问题的记者很得意,他觉得黄秋森一定会被问住,可没想到黄秋森接着却说出了一句让人目瞪口呆的话出来。
“如果你说的是男配角的话,我真就觉得《肖申克的救赎》是我演过最好的角色。”
对面提问的那帮记者表情都明显的愣了一下,电影宣传海报上明明写的黄秋森是主演,而他自己却只承认自己演的是一个配角,一部出演配角的电影当然不能和一部出演主角的电影拿来做比较。黄秋森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把记者精心准备的陷阱全都化解掉。
就在记者们还在走神的时候,林岭冬三人已经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继续往前走,等这帮记者回过神来的时候。在想要提问却都已经晚了。
尽管林岭冬三人这么说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给《肖申克的救赎》做宣传,但是这一段发生在红毯上小插曲传开之后,现场的媒体记者都在讨论这件事,然后都对《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充满了兴趣。
很遗憾的是。《肖申克的救赎》在影展上的只播放3场,座位大多被评委以及各路前来参加电影节的片商占去。分到媒体手中的票少得可怜,特别是今天的首映场,全香港的媒体就只有《明报》系的记者手里有票,其他媒体的记者都只能在门外干等着。
《鬼吹灯》的情况就要好很多,电影节上一共上映10场,不仅能够满足评委和媒体的需要,连带着很多到港的旅客也能先睹为快。
香港媒体对此也不是没有情绪,最直观的表现是开幕式结束后,《肖申克的救赎》和《鬼吹灯》在不同的电影院同步上映,跑去报道《鬼吹灯》首映情况的记者明显比报道《肖申克的救赎》的人数更多。
本来就只是想要表达一下不满,没想到这样做的后果却是扑了一个空,开幕式一结束,所有的评委包括各国的片商,全都被林宥伦拉到了《肖申克的救赎》这边,这下子可就便宜了守在《肖申克的救赎》首映影院这边的记者,竞争少,愿意接受采访的人又很多,基本上每个记者手里都拿到一两条独家新闻。
当然在还没有看过《肖申克的救赎》之前,接受采访的评委或是片商说话都很谨慎,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有价值的信息,真正关键的还是他们从电影出来之后的态度想法。
这边首映开始,那些跑错地方的记者陆续都受到消息赶了过来,电影院门口很快就围满了记者。
坐在放映厅里的评委们并不知道外面发生的情况,此刻他们的注意力都已经完全的被大银幕上的故事所吸引。
港版《肖申克的救赎》打着“监狱风云”续集的旗号,影片风格自然也延续了林岭冬一惯写实而偏向于黑暗的基调。
影片一开始就用交叉剪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