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春山居-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得机会,替我踢还她几脚。”苗小姐瞪眼。
“好,踢她十脚。”英华看苗小姐像活过来了一样,轻声道:“我家里有些好阿胶,最是调气补虚的,我回家叫人送与你些儿,你把身子养好,咱们活的好好的,才能看坏人下场。”
方大少捧着一盘热糕回来,赔笑哄着表妹吃了半块,看她心情甚好,就把她哄回家去。英华看方大少随侍左右,任劳任怨,摇摇头,问杏仁,“你猜她会不会嫁表哥?”
杏仁道:“小姐若是不与她出主意到金陵去上学,只怕就嫁了,去了金陵,难讲呢。”
英华道:“这个玉桃若是经了赵恒的眼,只怕他还要再寻苗小姐。叫潘晓霜晓得,还不晓得要怎么闹呢。她还是去金陵避一避的好。你且等苗小姐去了金陵,再把这玉桃与赵恒。”
到家称银子与布店的老板,分配完冬衣诸事,英华才想起来买的鱼肉,便叫分两尾鱼两个羊腿给姑姑送过去,又是半边羊两尾鱼给沈姐送去,送礼的婆子还没有出兰花厅,柳氏就扶着玉薇的手,笑盈盈过来。玉薇就问:“你买的丝纸还有多少?”
“还有一大半。”英华笑道:“布店老板说没得丝棉了,我想着我们县里没有,府城想来也没有,用丝纸,总比没有强。”
“府城里可不是没有了。”玉薇拍掌笑道:“咱们的伙计都要置冬衣呢,二小姐,剩下的那些,都与我罢。”
英华才要点头,想到李家不晓得冬衣可置办齐全,又摇头道:“我使人去问问李家要不要,他家若不要,尽与你。若是他家要,总要均些儿与他家。”
柳氏笑骂:“人还没有嫁过去,倒是先替人家操上心了。该先把你姑母的那份留出来,他一家三口现在咱们家住着,难道叫咱们家连看门的都换新的,倒叫你姑姑穿旧的?”
英华低头,真个去开箱子捡尺头,替姑母一家备齐了衣料,端来请母亲看。
柳氏看了无话,英华便使杏仁送过去。转眼王氏过来谢嫂嫂,柳氏便和她到前头说话去了。玉薇原就是住在这院的,就在兰花厅寻了个座处坐等。过得一会沈姐亲自过来,笑道:“我们回来时就置了冬衣的,倒是我们老爷听说,叫我来要些儿,与他做几件衣裳家常穿着耍,说这个叫什么林下风度。”
英华和玉薇陪着沈姐到仓库取了丝纸,沈姐不肯要她们送,道:“都在一个大宅住着,左右不过几步路,客气倒生份了。”自和一个使女抱着两大抱丝纸回去。
玉薇派兵谴将,不过半个时辰就把丝纸运走了,回来和英华坐一处吃果子闲话,因英华今日出去转了一圈气色甚好,道:“你今日在县里遇到什么好事,这般快活?”
“县里……”英华叹气道:“咱们家的新宅地方可看选好了?”
“还没有。”玉薇在果盘里挑了一个大枣,一口咬掉半截,摇头道:“便是有地方,也无人手去盖房子。建京城人手还不够呢,咱们倒先起大宅,找死!先挤挤罢。好在府城的地方不小,若是这里住不得了,咱们还有个退步,不至于住草棚。”
过年之前两天,陈夫人才从府城回来。英华上回到府城去并没有见到李知远,,她不好意思自己出去看李知远来家没有,使了小海棠送吃食把芳歌。小海棠回来便带了一盒芳歌从府城带回来的松子糖做回礼。
那盒松子糖却是使的一只径三寸的小木盒装的,还使薄罗紧紧的缚住了。小海棠捧着那五花大绑的盒子回来,送到英华面前,笑道:“二小姐快瞧,原来曲池府的点心,另有一样装法。”
英华看那上头绑的是同心结,拿在手里就不肯拆,把房里站着的几个人俱都支出去,解开带子朝里头瞧,几十粒亮晶晶香喷喷的松子糖底下,就有一页使油纸包着的小笺。英华捡了一粒糖含在口里,把笺纸拆开来看,却是一封李知远写与她的长信,说他已是寻着了二哥,要和二哥一起到北地走一遭,想来能在春耕前后来家。盒子里的糖,请她每日吃一粒,差不多糖将吃完,他就来家。
英华把那糖数了又数,恰好五十七粒,连她嘴里那粒,李知远还有五十八日来家。李知远过年都不能来家,英华虽是有些难过,都叫嘴里的香甜医好了。就将糖盒藏好,出来看使女们洒扫除尘。
几个小丫头站在院门口的台阶下,俱都竖着耳朵在听前面的吵闹声。英华走出来,小丫头们都散了。英华心里快活,便把小海棠喊来,问她:“前头在吵什么?”
小海棠被二小姐抓了个正着,不敢不答,老实说:“大少爷和少夫人在吵架。少夫人喊大少爷去要帐,大少爷不肯去。”
大哥难道还放债?他不是把所有的钱都交给二哥去做生意了么。英华皱眉想了一会,绕到大哥紧邻的的一个小院里去,却见玉薇抱着一个小手炉站在半枯的芭蕉树底下,笑眯眯听的正得趣。
玉薇看见英华过来,移了两步让她站到有太阳的地方去,又把手炉让她。
英华摆摆手,屏声静气听吵架。就听见黄氏嫂嫂哭骂:“就这么二十两银,原是存着回娘家使用,你将去与使女买胭脂也罢了,叫你去把借给大姐的五百两银要回来,你怎么不肯?你既然不肯,为何又要花用这二十两银?”骂完了又哭。
王耀祖喝道:“你除掉骂人,还会什么?大姐借钱是买黄豆的,她家的豆腐坊已是拆了,哪里还有银还咱们?”
又听见那两位新使女轻声细语劝说王耀祖去要债。
王耀祖不得已,换了衣裳出去门了。丈夫面前说话还没有使女有用,黄氏如何不恼,又发作那两个使女,叫她们去洗衣裳。
英华和玉薇俱都摇头,悄悄儿回兰花厅,围着火盆吃茶。“买黄豆要几百两银?”英华看看玉薇,露出询问的神情。
玉薇摇摇头,道:“我也不晓得,要不要使人去打听打听?”
英华想一想,道:“我姑母必是晓得的,何必舍近求远,就寻她打听去呀。”
王翰林替妹妹一家安排的小院却是在大宅后边,中间隔着一个菜园子。英华要寻姑母说话,碍着文才在家,不好独自去得,央玉薇陪她同去。
谁知文才跟着他父亲去探望亲戚去了,王姑太太带着两个小丫头坐在菜园子里向阳的地方做针线,看见侄女儿来,不带使女反带着能当半个家的玉薇姑娘,便晓得侄女儿是有话和她说,先就把两个小丫头打发走了,隔着老远笔眯眯冲英华招手,道:“到这边来晒晒太阳。”
英华搬了个板凳移到王姑太太下手,笑问:“姑母这是替姑丈做衣裳?”
王姑太太把缝了一半的长衫放下,笑道:“是你文才表哥的长衫,穿着新衣衫好到丈人家拜年呀。”
英华笑问:“是去问淑琴嫂嫂嫁妆可备好了吧?”
王姑太太笑着点点头。
英华便叹了一口气,道:“方才过来,听见哥哥和嫂嫂吵嘴。”
王姑太太看一眼笑的狐狸样眯眼的玉薇,把“你哥和你嫂子日日吵嘴”的话咽了下去,摇摇头,叹息道:“他两个过惯了有钱日子,乍一穷下来,就容易吵嘴。”
“正是正是。”英华笑道:“我方才就听见嫂嫂叫大哥去问大房的堂姐要帐。可不是为了钱!”
“那个钱哟,怕是要不回来了。”王姑太太摇头道:“你大堂姐夫吧,惯爱折腾,今日办个油坊,明日又要磨个豆腐。人亏了本就收手,他亏了就问你大哥借个五十两六十两要东山再起,你大哥手里有钱时也不曾要他还。如今无钱了,只怕这个帐只有你大嫂记得,你堂姐夫是记不得他欠过钱了。”
这大堂姐夫,果然是大伯和大伯娘的好女婿。英华听得姑母这样一说,也晓得这钱无论如何是要不回来了。
王姑太太其实闷了一肚皮的娘家八卦,这些话不能和左右邻居说,更不能和嫂子说。难得今日英华特为来打听,她就起了兴,一一说与英华知道。
小丫头送了三碗热糖水来,王姑太太让过两位娇客,吃了几口水,又道:“你二堂姐呢,嫁的人就比你大堂姐夫要好,原是书院里的学生,因他老实肯读书,所以才嫁他。可惜你二堂姐夫命不好,考了十来年,连个府学生都没有考上。他原是穷人家,花钱就不要指望了,一年一年考下去,还不晓得到哪一年呢。”
“那耀芬堂哥呢?”英华笑嘻嘻的问:“我还不晓得他娶的嫂嫂是谁家的呢。”
“苗家的。”王姑太太想一下,皱眉道:“是苗主簿的女儿。那个苗主簿,是那位你认得的苗小姐的远房堂叔。其实要论起来,咱们富春县谁和谁不是亲戚呢。”
英华看姑母皱眉思索,便不接话。
王姑太太想了又想,道:“其实大房也就是外头看着风光,富春书院就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多少银子填进去,连个响都没有。你大伯娘念了几十年了,说这个书院除掉花钱,与王家人再无半点用处。”
其实还是有用的,爹爹在曲池府做什么都有人给面子,不就是因为他填了几十年的富春书院无底洞?英华含笑看向姑母,却是没有反驳她。
王姑太太又叹气道:“听讲枫叶村就要拆了,不晓得王家能搬到哪里去呀。”
“搬到富春书院去了。”玉薇插嘴道:“不晓得富春书院会不会被征用。”
王耀祖到大堂姐家去,那个村子都搬空了。一队城厢军带着数百背铺盖的民夫正朝里搬呢。王耀祖晓得这些城厢军惹不得,老远就掉头到富春书院去。
搬到富春书院的,除去大伯一家,还有几十家没有地方可以搬的同族。族里几个长者都在书院前头空地晒太阳,看见王耀祖,好似天下落下一条活龙,就把他喊过来,问他:“京城可有信与你爹爹?占了我们的地,官家还哪里的地与我们?”
耀祖哪里晓得这些,摇摇头道:“不晓得,我是来寻我大姐夫的。”正好大姐的一个小儿子才十岁,就在边上玩耍,他就跑过去问:“你爹在家?”
那孩子就领着他回家去。大姐夫一家连老人带孩子并两个弟弟弟媳和他们的孩子都住在这里,二三十口人一共占了两间屋。屋里箱子叠箱子,地下全是被卧卷,连个落脚处都没有。
那孩子在门喊了一声娘,说得耀祖舅舅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