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虎臣-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为首者,这次有些欠考虑,也让自己背上了屠杀的名头。
“有太多的国家被弃者,生存是这样艰难?!”
“历朝历代无不如此,就是那些高官显贵不同样如吗?何况这些小民。宋失华夏不同样如此,蒙古鞑子的铁骑能纵横江南水乡吗?能够驱舟水上?还不是那些背弃祖宗的汉人在包打天下,谁能奈何?其实…我们需要的只是震慑!”
在周虎臣的意识中,莫显成识字不多,他竟然懂得这些,让周虎臣有些吃惊,他扭头:“成叔的意思是,我们用汉歼这个名头震慑就可以了,不需要这样的杀戮是吗?”
“既然能投降李自成,能够投降建奴,就更能投降我们这些朝廷正朔,东昌、济南、德州不都是例子吗?这沧州只是建奴比较多,控制的比较凶狠罢了!”
这个简单的道理只需要点一下就可以了,周虎臣最近的精神压力太大,看到太多的人做汉歼,他的心态有些小小失衡。
“小虎明白了,成叔。”周虎臣起身:“吃饭,我饿了!”
莫显成站起身,他微微一笑:“明白就好,最强的还是力量,它才是我们生存的根本。”
“我们很强,强大的会让建奴哭泣,这是我们汉人的天下!”
看着握紧拳头的周虎臣,莫显成再次微笑,笑的信心十足:“我们需要时间,这是英雄奋起的时代,只要达到十万正规军队,这天下任我们驰骋!”
周虎臣再次握紧拳头,莫显成说的很对,这支军队需要的是时间,是力量的累积,那些朝中的勾心斗角虽然烦心,那些所谓友军虽不能全部信任。可是,当力量足够,这天下谁是自己的对手,朝堂谁能牵制自己。
……
崇祯十七年八月初五,周虎臣轻取自己熟悉无比的天津三卫,曾经的大明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养性投降。
这还不是终点,眼前这片土地对周虎臣来说太熟悉了,八月初八,周虎臣的大军终于在香河碰到了一次野战的机会。
京师之地的旷野再次变得空无一人,千里镜中,这是足足五万的对手,可惜,周虎臣看到了京师附近建奴的兵力空虚。眼前的敌人中除了万余建奴和一部分蒙古人,那些衣服说明,这几乎就是一支杂牌军。
领军出战的牛录章京和讬很郁闷,这是什么时候,却有明军来到了京师捣乱。
福临就要来燕京被拥上帝位了,正在赶往燕京的路上,本来和讬与梅勒额真李率泰刚刚自山东回来不久,这就要去迎新帝。好不好,这时候却有人来添乱,这时机简直太狗血了。
皇太极于去年八月初九暴卒,由于未预定储嗣,所以在这一突发事件后,在其第十四弟、掌正白旗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与其长子、肃亲王豪格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之争。争夺者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精明的多尔衮随机应变,提出动议,以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由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他共同辅政,结果获得通过。
这是政治的角逐,福临是以幼小之年在激烈政治斗争中被拥上帝位,而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也不算失败,他也因此继续掌握实权。
坐镇京师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自然不会亲自来出战,得到有明军前面来的消息让他很震惊,就这样,和讬与梅勒额真李率泰两人携手出战了。

第177章哥是来打酱油的

兵力绝对不算少,和讬与李率泰的任务是击退敌人,当然,睿亲王在京城内观望,他们也要表现一下。
这是谁的队伍?和讬想象不出,李自成已经已经狼狈而逃,谁敢来和大清作对?据说…是江南一带来的军队,可是想想也不符合逻辑,那些怯懦的明军跑还来不及呢,怎么敢来京师附近?
这很不科学?
可惜,和讬无法理解不科学这三个字。
……终于,随着双方大军距离拉近,在降将的口中,和讬与李率泰知道了,这好像是周遇吉的军队。
和讬知道周遇吉,虽然没有亲身和周遇吉作战,但那次杨柳青的亡命追击和逃跑让他记住了这个名字。果然是一个有胆量的,竟然敢跑到京师附近来撒野,和讬必须给他一些颜色。
周遇吉又怎么样?眼前也就是一万余人,自己同样有一万余士兵,而骑兵和白甲兵很多,就是不算那些身后的三万新降军队,自己兵力并不弱于对方。明军能够和大清勇士相比吗?在野战中,大清勇士最近几年失败过吗(杨柳青之战和讬不认为是失败,是因为那些辅兵无能。)?这等于是必胜之战,周遇吉若是真有传颂中那么强大,他还会舍弃山西往南逃吗?
缓慢的靠近,双方毫不示弱。和讬开始准备牛头战术,这是老野猪皮年代就一直在采用的战术,当然很有效。面前的明军除了服饰有些不太熟悉,战列好像和那些明军没有任何不同,两翼是骑兵保护,中路是很多盾牌手。
牛头战术就是凿穿战术,这个战术就仿佛是一个蛮牛一样,无论你千变万化,我就是攻击一处,直到面前没有了敌人后才会再次转向攻击。在野战中,建州骑兵用这个战术屡试不爽,一贯羸弱的明军从无例外的都失败了。和讬相信,他只需要一个冲击,胜利就会向他招手。
战马的速度控制的很好,和讬久经战阵,他知道距离的重要性,更知道这些明军有时候会不接战就崩溃。
但…眼前的明军好像丝毫没有崩溃的样子,他们竟然傻傻的停了下来。盾牌阵列看着很整齐,难道还要用弓手攒射,或者是使用火铳。和讬不在意那些火铳,二三十步之外,那是废铁,至于明军的弓手,那也是一些废柴,不用过于担心。
周虎臣此刻也平静的看着眼前的建奴骑兵在靠近,这些骑兵的确看着很有冲击力,无论战马的步频和速度都掌握的非常好,算得上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骑兵队伍,战力应该很强,建奴能够在原来历史上驰骋整个中原看来也不是吹的。可惜周虎臣盾牌阵后面安排的是迫击炮。
盾牌阵后面的迫击炮不多,仅仅二百门。
好吧!牛头阵周虎臣喜欢!
这样的目标太好了,聚在一起往前冲,这种风格太匹配了,和迫击炮简直是绝配。
“一里!”周虎臣咧着嘴报出了距离。
这是炮火的射击距离,不是测距,测距不归周虎臣管。
远远望去,明军的盾牌阵很整齐,就像一道长长的矮墙立在前方。突然,奔驰中的建州骑兵发现,那道盾牌阵奇怪的整个消失了。
卧倒的命令是周虎臣发出的,这些盾牌手自然都知道迫击炮的厉害,好像按照命令卧倒更安全一些。
在测距手的不停报数中,一里的距离就要到了。高高举着战刀,身体笔直,这名年轻的炮营百户是第一次在实战中作为指挥官指挥炮队,他很激动,激动地战刀都在轻轻晃动。
测距手终于报出了那个数字,年轻的百户闭着眼狠狠落下了战刀。
轰然的巨响,飞蝗样的炮弹飞向天空。弧线很优美,这种优美很集中,都集中在了这个牛头阵的方位。
和讬就追随在自己骑兵队伍的后路,轰然的巨响让他明白过来,这些明军有火炮,好像很多,这个响动有些太大了。不过,这好像无关紧要,和讬相信自己的勇士的勇敢,既然作战就难以避免伤亡,如此远的距离估计伤不了多少人。火炮的装填很慢,他的勇士会让这些明军知道什么是勇猛的大清骑兵。
但和讬还是很奇怪,这火炮的弹丸为什么飞这么高,而且这么多。
很快,再次的轰然作响,随着爆炸声和战马开始疯狂,和讬意识到情况好像不同寻常。随着再次看到飞向空中的无数黑影,这让和讬就想起了“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句话。”
两次的炮击后,炮手们按照命令开始调整迫击炮的仰角。
随着弹丸第三次升上天空,和讬感到了危险,他掉转了马头……
每门迫击炮四次机会,炮手们停止了炮击,按耐不住的柳七毫不客气的出动了,炮手们看着远方自己的战果,其实看不到什么…到处是疯狂的战马。
勇敢和能力有关,当你控制力丧失,能力也会消失。
建州骑兵没有逃脱这个规则,步卒同样不能,柳七的骑兵太轻松了,他们面对的是没有抵抗的敌人。
混乱带来的崩溃不仅仅限于明军和那些大顺军的农民,也包括这些所谓建州勇士,何况,他们身后有三万习惯于崩溃的人。
让人无法理解,一贯无比凶悍的建奴竟然这样不堪一击。
周虎臣一路狂追,竟然让他一直跑到了熟悉无比的通州。而在这六十里的路途,留下了遍野的尸体,敌人的尸体。补给船竟然也顺着运河跟了上来,河中竟然没有人阻击,这让周虎臣意识到,建奴的统治力并不稳固,差的很远很远。
周虎臣当然不会傻傻的去攻击燕京城,但他来到了燕京城前。
夕阳带起它特有的颜色,周字大旗在燕京城几里之外高高飘扬。周虎臣举起了千里镜,火炮,燕京城头有很多火炮,可惜,周虎臣不在它们的射程之内。
“来吧!我的勇士们,让这些建奴知道什么是骑兵,什么是真正的大明骑兵!”
五千骑兵,五十个小队,战士们抽刀,一队队的骑兵开始在周虎臣眼前飞奔而过,战士们高高扬起闪着寒光的战刀,他们骄傲的嚎叫着,向自己的主帅致敬,向建奴炫耀着自己的军威……
第二天一大早,大清摄政王多尔衮派出的大军终于来找回自己的面子了。
可惜得很,周虎臣认为自己已经获得了足够的荣耀,他走了,顺运河而下,云彩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路的尸体。
在离开前,周虎臣很无耻的留下了一句脍炙人口的明言:“哥是来打酱油的!”
这句话除了周虎臣当时谁都没听懂,但…不影响它广泛流传。
在后来那个淹没于历史上的大清史书上,周虎臣的这次京师之行成为了禁忌,它只字未提。而在大明的史书上,这成为了一次耀武扬威的壮举,无数正史和野史无不大书特书,市井坊间无不脍炙人口的在传颂…哥是来打酱油的!

第178章我跋扈怎么啦?

顺水而下,周虎臣的船很快,可惜步卒有些跟不上,运河中行进的船只能一直在控制速度。
路上没有任何敌人,其实是没有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