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虎臣-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小海”;后东突厥(史称后突厥)复国,贝加尔湖复归突厥,后又归回鹘所辖,仍称“小海”;宋朝,贝加尔湖被蒙古八剌忽部控制;13世纪,蒙古后裔布里亚特人也来到贝加尔湖地区。蒙元时期,贝加尔湖又划入蒙古帝国版图,属岭北行省;明朝时期,贝加尔湖被瓦剌不里牙惕部控制,现在属于布里亚特部族。
周虎臣很激动,贝加尔湖这个响亮的名字他向往太久了:“既然来了,那我们去小海一游,就是不知道附近的布里亚特人是否要和我们开战?”
一旁的察珲多尔济赶忙阻止:“大帅,这开战估计很难避免,**惯了的布里亚特人不会轻易屈服。而小海,属下看还是不要去了,据一些与布里亚特人进行交易的猎人说,小海是一个崇山峻岭包围的大湖,外围全部是高山和密集的森林,根本没有容许大军进入的通路。”
“这样啊!”
周虎臣稍稍有些失望,这贝加尔湖看来暂时是去不成了:“那我们继续前进,尽量不要和布里亚特人开战,可以试着让哲朗大师和这些布里亚特人沟通一下,但要注意安全。”
带领大军进入别人的领地,不开战就让人屈服恐怕很难,但周虎臣还是要争取和平。够避免战争就尽量避免,杀戮会带来仇恨,和平共处有利于将来的统治。他的目标不是布里亚特人,而是入侵西伯利亚的沙俄。
每一个民族都是一条大河,源源不断地流淌。周虎臣不想用种族灭绝的方式征服任何一片土地,哪怕是给华夏带来那个黑暗时代的女真人,周虎臣都选择了比较怀柔的方式,何况这些已经生活在西伯利亚很久的布里亚特人。
其实不用周虎臣催促,哲朗大喇嘛早已经迫不及待的冲到了队伍的最前面。他甚至比周虎臣还要积极,因为札那巴札尔活佛给了他一个承诺,如果能够在西伯利亚站住脚,札那巴札尔活佛允许他在这里建一个传教的寺庙,他将成为这座寺庙的第一位主持。
开宗立派,将来甚至有机会成为仅次于活佛的存在,吸引力太大了,哲朗大喇嘛哪里坐得住。


第377章发现哥萨克

感受着西伯利亚吹来的凉爽,周虎臣提马踏上了西伯利亚的土地。
骑兵洪流紧随其后,当周虎臣率领大军踏上这片土地,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征程开始了。
周虎臣率军没有前进多久,一名斥候就打马而来。
“报大帅!前方发现了布里亚特人。”
“多少人?”周虎臣问道:
“回禀大帅,只有百余人。”
百余人能干什么?这应该是附近布里亚特部落来试探自己的人,庞大的军队不可能不被对方发现,而布里亚特人应该是已在做准备,估计不久后就会有大量骑兵出现。
果然不出所料,不久后两个布里亚特部落的人首先跑过来拜见哲朗喇嘛,这两位布里亚特人很恭敬,跪的实实在在,看来属于信徒,对这些喇嘛比较任认可。
对方说的也是蒙语,交流的很顺畅,而哲朗喇嘛不愧是一个久经历练的高僧,他姿态端庄,语出平缓,无处不透着那种高僧的稳健和禅语,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周虎臣等待着,任凭哲朗喇嘛在那里忽悠两名布里亚特人。
布里亚特人和哲朗大喇嘛折腾了很久,终于,在周虎臣就要不耐烦的时候,斥候带来消息,许多布里亚特人出现了。
许多的意思也就是一个修饰词,这些布里亚特人加在一起也不到一千人,和周虎臣的二十万人相比简直就是毛毛雨。游牧部落的人本来就很少,加上西伯利亚的气候条件和辽阔的地域面积,有近千人聚集在一起已经不算少了。
哲朗大喇嘛终于和布里亚特人交流完毕,他带着两名布里亚特人来面见周虎臣。
这些布里亚特人和普通蒙古人的装束如出一辙,甚至在面相上没有什么区别,看来真的是蒙古人的一个旁支。
礼节和蒙古人也一样,献上蓝色的哈达,两名男子单曲右膝,右臂自然下垂向周虎臣请安。
交流开始,布里亚特人热情好客不是虚言,毫不拘束,在两名布里亚特人口中周虎臣得知,这一带的人很多都信奉佛教,哲朗大喇嘛的到来让他们很是惊喜。
布里亚特人只是一个总的部落称谓,他们以游牧为生活方式,这些部落的游牧面积很大,但主要是在小海之东为主,西和北面也有部分人在游牧。布里亚特人并不属于任何国家,除了以布里亚特蒙古人为主,这里还生活着布拉加特人、埃希里特人、杭戈多尔人与东岸的霍林人等,这些民族形成布里亚特部族。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是自由的牧人和猎人,他们和平共处,几乎没有战争概念。这种生活已经维持了几百年,因为这一带的牧场和森林资源丰富,根本不用争夺。
但现在,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被打破了,周虎臣来了,而另一个强大的入侵者沙俄也在向这一带不断侵蚀,已经有很多布里亚特绕过小海去抵抗入侵的罗刹人,这些罗刹人自称为哥萨克。
“哥萨克。”
虽然这些布里亚特人在提防着自己,但好像并没有隐瞒西伯利亚的真实情况,也这让周虎臣对西伯利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而哥萨克三个字让周虎臣也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些勇猛的哥萨克人正是沙俄占领西伯利亚和侵略中国北方土地的急先锋,这些哥萨克人悍不畏死,比他击败的建州人应该有的一拼。在周虎臣的记忆中,哥萨克以骁勇善战和精湛的骑术著称,他们是支撑俄罗斯帝国往东扩张的主要力量,这些疯狂的亡命之徒人数众多,很难对付。
“知道我们是谁吗?”
“知道,是大明的军队。”
“我不想和布里亚特部族发生战争,这一点哲朗大师可以做出保证,如果布里亚特部族能够接受朝廷的册封,我可以去击败贪婪的哥萨克,而这里的牧场仍旧属于你们,但你们要接受朝廷的统属。”
周虎臣的话让两位布里亚特人有些彷徨,因为他们有领地概念,但没有国家概念,这个册封他们不明白。
久久不见回应,就是哲朗大喇嘛解释了很久,两位布里亚特人人也没搞清楚周虎臣的册封是怎么回事。
周虎臣突然反应过来,这些布里亚特人虽然保留着蒙古习俗,但由于地处偏远,时间已经让文化已经严重缺失,而长期的自由游牧生活让他们丧失了国家的概念,领土只是放牧之地,只要不杀人和剥削,谁都可以在这里游牧。
不用为册封的事情烦恼了,布里亚特人很分散,正好利用一下哲朗大喇嘛的宗教力量,让他慢慢把这一带的布里亚特人收服。只要采取怀柔政策,加上宗教力量,布里亚特人会成为最安分的牧民,这样的老实人他求之不得。
明白了这里的实际状况,周虎臣继续和两名布里亚特人交流。
布里亚特人真的很淳朴,当周虎臣问到更北方的情况,两位布里亚特人毫无防范的告诉周虎臣:再往北方全部是高山密林,而随着季节的变化,极冷的北方就会成为冰川雪原,根本无法让大量的军队通过和存活。而想要绕过小海,最佳的地点就在不远处,往西几百里就是小海的最南端,而那一带也是布里亚特人西去的最佳途径,只要越过一座不高的山峰就可以到达小海之西。
周虎臣心情大好,不需要北上,也不需要和布里亚特人发生任何冲突,周虎臣现在只要继续西进就可以了,这一代的布里亚特人完全可以交给哲朗大喇嘛继续忽悠。
小海南面的山峰并不算太高,被哲朗喇嘛忽悠来的几位布里亚特向导也不知这座山叫什么名字,而这座山除了一条被猎人踩出来的狭窄山路,根本没有道路。
西伯利亚的明珠很吸引人,它距离周虎臣只有不到两百里。可惜,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阻挡了周虎臣的脚步,现在的他其实没有那样的闲情逸趣去探索小海,看看心中那个像海一样大的神秘湖泊只能等待以后的机会了。
哲朗喇嘛本来要留下来,但周虎臣却临时改变了注意,他认为这位高僧还是在自己身边比较合适,因为他的利用价值很高,可以继续随周虎臣忽悠小海西侧的部落。
哲朗喇嘛显然不甘心,在他的强烈要求下,二十多名僧人被留了下来。

第378章忽悠的最高境界

“这座山既然没有名字,取一个名字岂不更好?”
长长的队伍牵着马艰难的登上峰顶,周虎臣意气风发,他看着身旁哲朗喇嘛意味深长的笑着。
“大帅高见!贫僧也如此看,不如由大帅您给这座山取一个名字。”这个荣誉太高了,哲朗喇嘛可不敢和周虎臣竞争,给一座征服下来的山峰取名字注定要被载入史册并流传下去,哲朗喇嘛的身份远远不够。
“给这座山取名字容易,可以后呢,这广袤的土地都应该有它的名字,哲朗大师的人手太少了,还要多多发展信徒,还要有一个领导者,这些地方都需要名字,也好让这北方大地沐浴在佛光之下!”
通译翻译的很艰难,但能够听懂。
一向稳重的哲朗喇嘛赶紧低下了头双掌合十,但他脸颊抖动的肌肉暴露了他的激动心情。
这已经不是占领后发展信徒那么简单,周虎臣的意思是;这里的土地面积太大了,需要一个宗教领袖,你愿不愿意?
哲朗喇嘛是带着巨大的野心而来,但这个野心需要强力的支持,而周虎臣恰恰是那个强力的人。
周虎臣神情轻松:“朝廷可以在占领的土地上册封部落首领,也可以在这广袤的土地上也册封一个宗教领袖,这样会更好的统御这片土地,哲朗大师认为如何?”
活佛的引诱啊!可以和四大活佛分庭抗礼!
这不是千年难遇,而是万年都碰不到的机会。
周虎臣有什么权利册封活佛?一个藏传佛教活佛的诞生需要得到格鲁派(黄教)领袖的认可,也需要转生,但是…这对周虎有难度吗?
别的活佛可以转生,周虎臣造的活佛同样会转生,造一个转世而已!同时,这个活佛会得到格鲁派领袖的认可,因为有力量才有话语权,只要周虎臣到了布达拉宫就不是问题。其实就是周虎臣不到布达拉宫也不是问题,这北方的广袤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