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的高度,属于中国-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建华知道,在大洋彼岸,他的对手并没有躺在冠军的宝座上睡大觉,韦西格,决不会只是在戈尔德伯格的餐馆里舞着菜勺,嚼着他的“韦西格牛排”,他也在拼命地练,他也在想着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在美国,在苏联,在西德,还有几个闻名世界的“飞人”在盯着他。 

  是的,还是胡鸿飞的那句老话:“还不到笑的时候!”韦西格,你等着…… 

    

他果断地举起手臂,大声喊道:2。34米不要了,跳2。37米! 


  朱建华,你记得吗,去年评选最佳运动员时,你曾经收到过这样一张选票,十个空格内,只填了一个名字:朱建华,其余的空白,被一个粗重的数字填满了:2。37米!此刻,这张选票的作者,大概也挤在看台上望着你呢!你的信心如何! 

  几个赛事己毕的运动员挤在看台下面,紧张得捏紧了拳头。朱建华,昨天傍晚你对我们讲的那些话,该不会是夸口吧?…… 

  24小时之前,北京工人体育场也是这么宁静。初夏的微风,掠过绿茵茵的草坪,又轻轻地在空无一人的梯形看台上缓缓游荡,仿佛正在悄悄地传播着第五届全运会田径预赛的消息,朱建华和他的几个队友从宿舍里走出来,说说笑笑地沿着高高的铁栏围墙散步。大赛之前,必须丢掉一切包袱,必须轻轻松松,让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神经都得到充分的休息,这样,比赛时才能聚精会神,作一阵轰轰烈烈的爆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胡鸿飞教练深知这个道理。朱建华在静悄悄的体育场边沿慢慢地走着,显得悠闲自在。血红的夕阳,把铁栏杆的影子投在水泥路上,一格一格长长的影子,从墙脚一直伸展到很远的地方。朱建华一边走,一边回想着胡鸿飞刚刚给他看的一份国际田径情况:美国优秀的黑人跳高选手卡特,已经在向2。40米冲刺了,而且差一点成功!是啊,不仅仅是一个韦西格啊…… 

  “哎,小朱,这栏杆的高度,明天你能跳过去么?”一个队员开玩笑地问了一句。 

  朱建华抬头看看,栏杆不过2。20米左右,他笑了:“轻松,没问题。” 

  “那么,这水泥柱呢?”栏杆的中间,每隔一段就有一根方水泥柱,高出铁栏杆好大一截。 

  朱建华站定不走了。水泥柱,大概快接近2。40米,是超过世界纪录的高度了!哎,这高高的柱子,怎么像一个人呢,他高傲地站在那里,两手合抱在胸前,背脊斜靠在栏杆上,挑战似地逼视着朱建华。噢,是韦西格?是卡特?……朱建华激动起来:“这柱子,我一定也能跳过去!” 

  真的,朱建华并不是吹牛,他觉得浑身轻松,身体的每一个部件都感觉良好,想高高地跳起来的欲望,时时刻刻在他的心里冲动。他抬起头,看了看逐渐暗下来的天空,他担心明天会下雨,如果下雨,那就糟了。不久前那次不顺利的南京国际田径邀请赛,他还记忆犹新呢。那次比赛时,他的身体和技术素质处于极佳状态,胡鸿飞和他对创造新成绩充满了信心。谁知比赛那天竟下起雨来,运动员一个个被淋成了落汤鸡,谁也无法出成绩,朱建华只跳过2。26米,错过一次非常好的机会。 

  6月11日,多云,是比赛的好天气!跳高比赛是下午三点半开始的。在十几名跳高选手中,朱建华显得特别沉着冷静。当横杆升到2。00米、2。04米时,别的运动员都上场了,只有他,依然静静地坐在一边。2。08米,他一跃而过,轻松得像越过一道门槛。2。12米,他又轻而易举地过去了,2。16米,他免跳,2。20米,他又是一跃而过。2。22米,他再免跳。他知道,跳第六次至第八次时,是竞技状态最好的时候,他要抓住最好的时机冲击新的高度。到2。26米时,裁判员换了一根新的横杆,没有谁能越过这个高度了,只有朱建华,还是轻轻地凌空一跃,过去了。 

  横杆升到2。34米,这将是新的亚洲纪录,朱建华还没有征服过这个高度。然而他充满了信心,他并没有感到横杆高不可攀,比起昨天见到的那个水泥柱,还差那么一截呢。他轻轻跳了几下,闪电般扑向跳高架,哒哒哒哒…… 

  起跳!腾空!顺利过杆。身体高出横杆很大一截!可是,当他倒地之后,横杆却慢悠悠地飘落下来,像电影里的慢镜头。这情形,几乎和半年前在新德里冲2。37米的情景一模一样,还是脚跟轻轻擦了一下! 

  朱建华呼地从海绵垫子上一跃而起,用手掌狠狠地拍了一下大腿。哎,怎么这样不争气!场子里,惋惜的叹息声像烟雾一般四处弥漫着……朱建华抬起头来,朝议论纷纷的看台上望了一眼。他看见胡鸿飞了,教练稳稳地坐在那里,脸上毫无沮丧的神情,甚至有那么一点儿微笑。朱建华又振奋了,他懂得胡鸿飞的心思,赛前,胡鸿飞曾经提醒过他:跳2。34米时万一出现类似情况,就说明有实力,不能错失时机,必须鼓足勇气再冲!昨天傍晚,在水泥柱前产生的幻觉,仿佛又突然出现在眼前:韦西格、卡特,正高傲地瞧着他…… 

  朱建华热血沸腾了。他大步走到裁判面前,果断地举起手臂,大声喊道:2。34米不要了,跳2。37米! 

    

不是尾声 


  现在,我们让那个“定格”了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再动起来吧…… 

  一分钟电子计时器开动了。万籁俱寂,整个世界仿佛暂时沉默了,人们只能听见自己加快了频律的心跳……朱建华昂起头颅,双目炯炯地向那根高高的横杆投去庄严而又轻蔑的一瞥,他要冲了! 

  北京工人体育场从来没有这么静过。当朱建华踏了几个碎步,旋风般冲向横杆时,整个空间只有他的脚步声在响着——“哒哒哒哒……”像惊心动魄的鼓点,震撼着这个暂时沉默的世界,激动着无数忐忑不安的灵魂。在2。37米的横杆下,他奋然起跳了,跳得那么高,仿佛要离开大地,窜入云空……朱建华跳过去了,横杆依然架在空中,纹丝未动! 

  1983年6月11日十八点零五分,中国人创造了新的跳高世界纪录! 

  北京工人体育场地震了!观众们发狂似地从看台上跳下来,欢呼着向朱建华拥来。“朱建华,英雄啊!”“中国万岁!”……人们忘情地呼喊着,晶莹的泪花在无数双眼睛里滚动着。八十高龄的总裁判夏翔老泪纵横,激动得说不出一句话。倪志钦、郑凤荣像年轻人一样叫喊着,拼命拍着手,视线也变得一片模糊…… 

  朱建华被欢乐的人群高高地抛起来,抛起来……他的脚刚刚着地,便不顾一切地冲向看台,和泣不成声的胡鸿飞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是的,2。37米,这是当今跳高的世界之巅,是跳高运动员的珠穆朗玛。这新的高度,属于中国! 

  然而,世界永远在运动。科学家们说,珠穆朗玛,每年都在向上升着。跳高世界纪录,也会往上升的。朱建华的目光,已经离开2。37米,向更高的方向看去。他还年轻,他决不会在攀登道上滞留。有许多重要的世界大赛在等待着他。他的掷地有声的誓言,正随着电波传遍世界: 

  ……跳过2。37米,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我将从零开始,争取早日跳过2。40米! 

               1983年6月22日于上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