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杯心态 +作者:吴甘霖-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者不是天生的,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在于他敢于对自己的心灵进行自我修炼。而挫折,则是最好的修炼机会。
(2)挫折是能力提升的最好良师。
挫折能让我们看清自己的不足,看到原来认为很成功的地方其实并不成功,原来觉得很好的方面其实还差得很远。这样,就会及时对自己进行修正,重新学习,能自己的能力获得大的提升。
(3)一次失败并不等于终身失败,而可以迈向人生更大的舞台。
很多人只所以觉得挫折可怕,原因在于误以为一次失败等于终身失败。其实,只要愿意重新开始,那么挫折也可能是更大的机会,就像毛江生一样,失败后,经过四年的努力,成为了华为的执行副总裁,找到了人生更大的舞台。
    
重新认识你自己

遭遇逆境的时候,往往也是需要重新认识自己的时候,只有这样,才能在逆境中重生。
日本著名的“销售鬼才”田中道信,对此就深有感悟。
在田中道信出任理光公司董事长的第四年时,他接到来自社长的这样一个决定:
“从明天起,你不必来上班了!”
这对于业绩一直卓著的田中道信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从事业的颠峰一下子跌入万丈深渊,田中道信有生之年第一次尝到了受挫的滋味。
冷静下来后,他开始痛定思痛地反省自己的前半生。
他的前半生在事业上可谓一帆风顺,但正因为这样,他的心里一直充满了骄傲自大和高高在上,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
对于上司,他敢于顶撞,一点也不给他们面子,甚至在媒体面前大赞前任社长的英明,搞得第二任社长无地自容;
对平级,不论什么决定,他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下属,他从来都是一个人说了算。
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被免职。这时候,他终于开始反问自己:
“我是不是太任性了”、“我是不是太不懂人情世故了”、“我是不是太自以为是了”……
经过冷静的思考,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并不是个人力量的结果,而是因为有公司这样好的平台、有所有同事的齐心协力。
回顾所走过的路,以前确实是将自己看得太高,以为仅靠自己,一切都能做得很好。
但光有反省还不够,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是如何改造自己、超越自己!
这时他突然想起,临走时,社长送给他一本《禅宗要典》的书,还特意嘱咐他要好好读读其中“忏悔灭罪”的一章。
于是,田中道信翻开书读了起来。书中的很多禅理都给了他巨大的震撼,比如书中说,对于做了不符合人之常情、为人之道的恶事的人,只要忏悔反省,那么依然会得到谅解,罪孽自减。
有了这样的认识,田中道信下决心改变自己,将原来那个骄傲自满的自己全都空掉,以全新的面貌去迎接生活。
这时,理光公司派人来和他商量,说原属理光公司系统内的另一个公司——三爱集团,由于连年亏损濒临倒闭,公司希望他能够出任该公司的董事长。
田中道信立即答应了。
重新走上职场,田中道信完全变了一个人,他不再是以前那个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田中道信,也不再拒绝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对不同的看法也能虚心接受。
心态转变了,脾气也跟着变了。对下属犯的小错,他总是一笑了之,而大错误,则非常耐心地去指导。
这样的做法,大大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大家上下一心,精诚合作,使公司从濒临倒闭,最终发展成为行业中的巨头!
回想自己从被免职到重振三爱公司的经历,田中道信说:
“没有那次的事情,我的人生观不会改变,也许已经成为‘公司的毒瘤’。正因为我在饱尝痛苦的同时,不懈地自省自戒,才能够实现现在的一切。”
田中道信之所以能再次站起来,与他倒空过去,重新认识自己是分不开的。
在职场中,很多人都有过和田中道信相同的经历,田中道信很快完成了从重新认识自己到转变和超越自己的过程,变得比以前更出色。但在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人在逆境前都有他那样重新认识自己的勇气。
因为,重新认识自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它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否定自己,要向那些我们曾经得意、自豪、感觉良好的东西下刀,还要熟悉、学习那些我们陌生甚至曾经抗拒的东西。
需要重新认识自己的时候,往往都是自己的内在与外面环境有冲突、矛盾、不和谐的时候。如果这时候只是一味拧着干,认为自己的就是对的,不肯去反思,那么矛盾只会越来越大,总也无法从逆境中走出来。
田中道信的经历则告诉我们:遭遇逆境的时候,先不要急着责怪别人,首先要空掉自己,反思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好、不够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将逆境变成顺境,重新获得机会和发展。

即使摸到一副坏牌,也要学会把它打好

打牌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摸到一副很差的牌,就会从心底失去赢的信心。
其实,人生就好比打牌,不可能每次运气都那么好,把把摸到好牌。但即使是摸到一副坏牌,也要努力把它打好,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赢得机会。
帕特?奥布瑞恩是美国著名的电影明星,成名前,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话剧演员。他银幕生涯的转折点源于一件小事。
1903年,帕特?奥布瑞恩在纽约参加一出名叫《向上,向上》的话剧演出。其中有一段是帕特与两个怒气冲冲的人争执不休的表演,他们一个是通过电话与他争吵,一个是在桌边和他争吵。
但这出话剧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观众的反应很冷淡。不得已,剧团只能将演出场地搬到一家很不显眼的小剧院。演员的薪水也因此大大削减,大家都觉得前途一片黯淡。
帕特也觉得前途渺茫,每天晚上,他都在自己的角色发愁。观众那么少,即使演得再努力、再精彩又有什么意义呢?很多次,他都想放弃,或者放低对自己的要求,随随便便表演算了。
但多年的素养,让帕特养成了“凡事尽力而为”的习惯,因此每一次演出,哪怕观众再少,他也决不放低要求,而是全身心融入到角色中,以致于每次从场上下来,他总是满身大汗。
就这样过了几个月,正当其他演员都心灰意冷的时候,帕特却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邀请他参加电影《扉页》的拍摄。
这简直是喜从天降。原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扉页》的导演刘易斯?米尔斯顿看了《向上,向上》的演出,帕特的表演技巧,特别是他在桌边与人争吵的那一幕,给米尔斯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恰好《扉页》里有类似的一场戏,于是他立即想到了帕特。这个角色,也成为了帕特走向荧幕、并被越来越多观众熟悉和喜爱的起点。
可以说,当时的情形,对于帕特来说是一副不折不扣的坏牌:演的是小角色,不被观众认可,薪水微薄,看不到前途和发展。
他完全可以放弃,也有理由放弃,即使不放弃,他也可以随随便便演,不必那么尽心尽力。
但他并没有这么做,牌可以坏,但心态不能坏。不难想象,如果帕特马马虎虎对待自己的角色,而不是全情投入,那么,米尔斯顿即使看了他的演出,也不会发现他的表演天分,更不用说是请他出演电影角色。
谁都不知道机会将在什么时候到来,要想不错过它,唯一的办法就是时刻保持最佳状态。
今天所走的每一步、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为明天埋下了伏笔。今天的所作所为。决定着每个人的明天。
所以,哪怕拿到再坏的牌,也要用平常心对待,不抱怨,不气馁,而是要尽力将它打好,因为每一次出牌,都与结果息息相关。


把逆境变为成长的契机

禅宗中有这样一句话:顺境逆境,都是增上缘。
也就是说,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帮助我们成长的好因缘。
顺境能帮助人成长或许不难理解,但对于逆境也能成为成长的契机,很多人或许会心存疑虑。
其实,顺境和逆境,并没有完全的界线,事事顺利但不懂得把握和珍惜,那么顺境之中可能隐藏着灾难,从而变成逆境。相反,逆境中懂得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那么逆境也能成为顺境的开端。
对于有的人来说,牢狱之灾可谓灭顶之灾,甚至能将人彻底击垮,但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却能安住其中,甚至做出超凡的成绩来。
柏杨是台湾著名的史学家,他的三部著名史学著作都是在狱中完成的。
当年,因发表翻译的美国连环画《大力水手》,柏杨被怀疑影射当时台湾的最高领导者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一关就是9年多。
刚进监狱时,柏杨曾经以死抗争,但后来他明白这样的死毫无意义,他决心用自己的笔唤醒正义和良知。
在狱中,他开始苦读《资治通鉴》。漫长的9年,因为有书相伴,让柏杨忘记了自己的苦难,先后完成了《中国帝王皇后亲王公主世系录》、《中国历代年表》和《中国人史纲》三部巨著。
监狱中熟读《资治通鉴》的经历,成为柏杨一生巨大的财富,也促使他完成了自己写作生涯中文字工程最浩大的《柏杨版资治通鉴》。在此基础上,他又耗费了5年时间,编撰了《柏杨曰》,成为《柏杨版资治通鉴》的精炼版。
柏杨曾经说过,如果没有那9年的监狱生活,他一生中不可能有那样多而专注的时间去读《资治通鉴》,因为现实生活有许多事情每天要分心去应付去做。
可以说,9年的监狱生活,最终造就了柏杨这几部历史文学巨著的出世!
从这个角度来讲,逆境变成了造就柏杨的契机。
当然,在职场中,我们不会遭遇像柏杨这样的逆境,但遇到什么样的逆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抱怨和消沉都无法让逆境消失和改变,反而只会让逆境的阻力,成为总也跨不过去的坎。
这时倒不如换一种心态看问题,再大再苦的逆境,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就像柏杨说的那样,尽管监狱让他失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