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台无春 by 依木-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孙预执著青铜盏,万般克制方勉强稳住手。 

夏侯桀看得分明,皇帝只以左手执盏,右手却仍掩在袖下。虽然他是帝王之尊,左为尊贵,只以左手执盏也不能说不恭敬,但夏侯桀仍是怒火中烧。若非念著姐姐一番话,顾念著家里百来口人,夏侯桀险些要爬起来把皇帝推一边去。 

他有什麽资格为父亲执盏?他怎麽可以?他怎麽配! 

长孙预右手死死按在腹上,深深吸了口气,一扬袖,碧青的延龄草汁泼在棺椁之上。然而等不及礼官上前接盏,长孙预广袖垂落,青铜盏跌在青石上,响声沈闷。 



夏侯桀瞠目欲裂。 

长孙桀不必回头,也能料想到夏侯桀的神情。他心底苦笑,他实在是力不能从心——他抬手扬袖的一瞬,腹中前所未有地炸痛如死。他勉强撑住没倒下,手上却一点气力也没有了。他咬牙挨过这一轮,勉强开口道:“朕——想起——当年——掷——杯——”他终究没能说完,把痛呼声咬碎在唇齿间。 

好在掷杯之事,天下皆知。当年先皇初登基,其兄长孙涉势大欲反。先皇与夏侯商议,邀得长孙涉赴宴兰台。先皇掷杯为号,夏侯领几名家将冲出,将长孙涉斩於殿前,从而保得央国免於内乱。 

众人明白过来,礼官看皇帝神色有些不对,赶紧顺著皇帝的话把夏侯又颂扬了一番,终把这个疏漏漂亮地遮掩了过去。 

好在礼官终於看出皇帝似乎抱恙在身,这里减两句,那里删三言,将冗长的仪式尽可能地缩短了些。 

终是熬到了最后,众人三跪九拜,送那棺椁封入长陵,随著那棺椁缓慢地行进,墓道中的长明灯次第点燃。 

长福赶紧上前撑扶住皇帝。皇帝的身体紧紧靠在他身上,竟是冰冷得骇人。他低声问著:“陛下,您——” 

长孙预早已虚脱,虚脱到什麽也感觉不到,只维持著最后一点清明目送夏侯桀扶棺而去,叹了口气:“长福,将来朕大行之后,你须对新帝说,让桀为朕扶棺。” 

他其实已没什麽气力,话音也弱不可闻。 

长福追问:“陛下,您说什麽?” 

长孙预却再不说话。 

左相李臻、右相张释之及御史大夫赵子议已到了御前。之前虽不能确定,如今却看得分明,皇帝只怕是抱恙而来,且是重症。 

长福只得道:“陛下前几日便腹痛下痢,身上不大爽快。今日著了风寒,大约又更难受了。” 

李臻做了皇帝十年的太子太傅,最疼惜皇帝,腰板也最硬,立即斥责长福:“你这该死的奴才!此等事也敢瞒著!” 

张释之看皇帝惨白著脸,拧著眉头,先劝道:“赶紧将陛下抬到御驾上啊!” 

长孙预尚有几分清明:“朕不用人抬。” 

他虽然虚弱,气势倒是更足了,谁也不敢强迫他,只好让御驾过来些,由长福搀著他,一步一步挪到车上。 

众人看皇帝双手按在腹上,果然是下痢之症。 

李臻陪到车下,想来想去,还是问了一句:“陛下,您是否有些内急?” 

长孙预难受劲上,听他如此问,干脆合了眼,侧过脸去不理他。 

长孙预等夏侯桀从陵中出来才让御驾返京。 

长福道:“陛下,少将军要过来给陛下谢恩。” 

长孙预撑著坐端正了:“宣。” 

夏侯桀已听说皇帝染恙的事,如今果见皇帝面色惨淡,捂著肚子,不仅不以为然,反更觉下作。 

他连装模做样地谢恩都免了,神色冷酷:“陛下如此眷顾,是真心敬臣的父亲呢?还是怀著别的心思呢?” 

长孙预按著腹。孩子似乎也知道夏侯桀是谁,刚缓下去的动作又兴奋起来。他想了想:“朕不欺於你,两者皆有。” 

夏侯桀冷冷笑了笑:“那陛下可白打了算盘了。” 

“何意?” 

夏侯桀垂著眼,一字一字道:“父亲便是知道了陛下对臣那些肮脏心思和那些苟且之事,才忧愤离世的。” 

长孙预猛然直起身子来,颤抖地看著他。 

“所以臣永生永世也不会原谅陛下,”夏侯桀终於抬起眼来,直视长孙预:“臣必将永生永世憎恶陛下。” 

他眼里滔天刻骨的仇恨与鄙夷终於压垮了长孙预。长孙预叹了口气,轻轻道:“桀,你退下吧。朕累了。” 

夏侯桀满眼厌恶地盯了盯皇帝衣袖下捂著的肚子:“陛下这是被哪位大人干到起不了床了?” 

“朕叫你退下!” 

夏侯桀还没有见过皇帝发怒。虽然鄙夷厌恶,身上仍寒了一寒,不发一言,跃下了车。 

长孙预如被人抽走了一身的骨头,软绵绵地倒了下去。 

一切官感俱已不在。 

他只听到车外,淅沥沥的雨声,一声又一声,漫长得没有尽头。 

他又隐约听到铁风铃的声音,渺细如雨丝,将他缠绕起来,好冷好冷—— 

这场雨,几时才是尽头—— 


帝台无春 之 汤泉宫


几场雨后,石阶之间的青草日日见深,庭树郁郁葳蕤。 

自长陵后,太医王淮重归宫廷,但皇帝的病情仍长久不见好转。三日前,皇帝听从了王淮的建议,移居汤泉宫,暂由左相李臻主持朝会。 

但也仅只於此。一应重要奏折,李臻等人仍须递呈皇帝圣裁。近月,夏江溃堤、朔州瘟疫、乌桓犯边,鸿翎急报不时惊破帝宫,达於天听。 

子夜时分,李臻、张释之、赵子议奉急诏入汤泉宫。皇帝在温室殿召见了这几位朝中重臣。 

温室殿中,白玉砌砖围作池,郦山温泉引为汤。殿中白雾袅袅,弥漫著清淡的木叶芳香。皇帝半卧在竹榻上,身上覆著玄黑的袍子,看他们三个进来,道:“巫郡的急奏,卿等看一看。” 

李臻从长福手上接过竹简,展开看过,又传与张释之、赵子议。 

长孙预合著眼,神色倦怠:“卿等有什麽意见?” 

三人俱是沈默。 

长孙预素常极耐得住性子,今夜却甚是急噪:“老师,你先说说。” 

李臻抬头望了一眼皇帝。虽然水雾弥漫,皇帝的脸色瞧不得清楚,但听皇帝的声音,也分明透著虚弱无力,还有点灰心。李臻在心底斟酌了一番,才慢慢道:“陛下,博山王是先皇的同胞亲弟,是陛下的亲王叔,有温厚贤德之名,按说不致犯下这等逆事。还请陛下彻查。” 

他一说完,张释之与赵子议都连声附议。 

长孙预声音冰冷:“当然要查,要彻查!” 

三人忙伏下身子,却听皇帝声音微一动怒扬高,又软了下去,停了半晌。寂静的温室殿里,一时只有温泉水声和若有似无的喘息声。 

玄色宽袍下,长孙预的手按在了腹部高耸的隆起上。长陵祭祀时,他大动胎气,险些落胎。之后虽有王淮随身侍奉,但朝务烦杂缠身,一直不能安心静养,胎气也一直不能平稳下来。数日前,王淮请脉后说他随时可能临盆,要他按之前计划的那样移住汤泉宫,他又延了两日,将诸事安排妥当才起身。到汤泉宫后,腹痛已是频繁不止,屡次见红,慌得长福数度以为自己要生了,却都是虚惊一场。但他的体力,在漫长的疼痛里,已渐渐消耗殆尽。 

接到巫郡的急报,他又怒又痛,情绪起伏之下也累得胎儿躁动难安。王淮劝他将此事交李臻去办,但是他坚持要召见李臻等人。 

博山王不是一般王爷,没有他面授机宜,即使李臻也不敢轻易动之。而如今非常时期,他没时间与这位老奸巨滑的叔叔耗下去。 

“赵卿,你是御史大夫,这事——”长孙预按著肚腹,那高隆处一阵阵发硬,紧崩的痛楚从腹部直刺入背脊,绞燎得他无法安卧。但在臣属面前,他只得僵著身体,强抑痛楚:“由你速查!拿朕的手令去!再带上虎丘营的三千卫士!五日内,朕要有确切的回报!” 

赵子议伏地领命,从长福手里接过令谕,弓身退了出去。 

长孙预再不说话。 

李臻、张释之未得帝谕,也不敢离去。只听得皇帝的喘息声渐渐粗重起来,太医王淮匍行近前,请脉后在皇帝耳边低语数言,皇帝似乎摇了摇头。王淮只得又退下去,两人偷觑了眼太医院首的脸色,实在难看至极。 

又过了一柱香,殿外响起起落的脚步声,宫人尖细的嗓子撕破静夜:“大将军卫恒求见!” 

卫恒原任征虏将军,上月被皇帝委以大将军之职。他年过花甲,依然身骨健朗精神矍铄,进来后,跪在李臻身旁。 

长孙预搂著垂坠惊痛的肚子,慢慢道:“把急报给大将军看看。” 

卫恒匆忙扫了一眼:“陛下,是否发兵驰援车骑将军?” 

“从梁郡调三万军去巫郡——”长孙预吸了口气:“待命。” 

卫恒抬头:“陛下?”他不理解,皇帝对夏侯桀不是很看重麽?如今夏侯桀告急,皇帝在病中,漏夜召见,最终却是给了自己一个待命的指示。 

长孙预沈声道:“照朕说的去做!声势要大,让乌桓——”肚子又一阵翻绞,长孙预梗直了脖颈,连话也说不出。 

好在卫恒也没多说,应了声诺就退出。 

李臻、张释之还跪著,不晓得皇帝到底要和他们说什麽。温室殿里静静的,偶尔有一两声皇帝的呻吟。这一次煎熬了更久,皇帝才缓过来一些,让长福将一道密旨给了李臻。 
 
 
 
李臻看了,神色大变,哭道:“陛下——” 

长孙预只淡淡道:“右相也看看。” 

张释之接过一看,竟是一道传位诏书。 

“朕也是作个提防,若有万一,卿等便宣诏,辅佐晋湘王为帝。他年纪轻,卿等须戮力同心,保这江山太平。” 

两人哭泣不止,长孙预听得心烦:“此事要慎重,不得泄露。退下吧。” 

李臻二人还不肯离去,长福给两名宫人使了个眼色,将李臻二人强拖了出去。 

王淮跪在榻前,揭了皇帝身上的玄袍,皇帝雪白中衣下,高高隆起的大腹颤动不休。再切了切皇帝的脉,仍浮而散,未有临盆之象。 

长福问道:“王太医,陛下——” 

王淮摇头:“还不到时候,公公还是照先前的样子,为陛下揉腹,可以减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