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有青春最难将息-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财力,为了让孩子进入五大名校,花个十万八万的一点也不稀奇。同时五大名校规模不断扩大,有的逐渐成了所谓的“超级中学”。
五大名校中最吸引人的金字招牌是高考升学率。以陕西省2009至2010年考入北大清华的人数为例,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占全省的比例分别为39。6%和36。1%;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分别为22。5%、26。1%。2010年这两所“超级中学”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占陕西省的62。2%。2010年,北大清华在陕西省自主招生名额的98。9%、保送名额的97。3%,被位于西安的五所“超级中学”垄断。
在西工大附中的资料中显示学校高考成绩显著,成为全国名牌大学在陕招生的重要基地。1999年至2005年七年间,共有254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高考重点线达线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04年,学校囊括高考全省理科前4名,8名学生进入高考全省理科前10名,51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
高新一中高考连续8年保持100%学生上二本线,98%学生上重点线。100多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500多名学生考入中科大、人大、复旦、浙大、交大、南大、哈工大等全国一流学府。5年来有13名学生高考进入全省前10名。
这些超级中学有人赞有人骂。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为什么“超级中学”现象却很突出,主要原因是教育经费投入缺乏监管,一些地方喜欢搞“花架子”,要求学校合并组合成“超级中学”给政府撑面子。历史上自然形成的“超级中学”,对于教学理论、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应该充分肯定。但是,现在多数由政府行政命令捏成的“超级中学”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加大了农村与城市的断裂。以前,农村学生可以凭借自己勤奋来争取上大学的机会,在强烈希望改变命运的激励下,他们的勤奋远非城市学生可比。但是,师资力量、信息资源、教学设施对于成绩的影响越来越大,单纯依靠勤奋改变命运的机会不断减少。
可是,这些我才不要管,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进入这些超级中学的教师行列。反正在师大我也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陈老师倒是教会我不少,他告诉我只有填鸭式教学才是真正的教育,这种思想是要作为绝对指示来遵从。因为只有填鸭式教育才能在考试中获取高分,而考试权力是现今社会下残余的唯一的平等权利。只要考试取得合格的分数,就能上一流大学,人生就能重新开始。挤破头再次进入这些应试名校工作和我当年挤破头考入西工大附中是一个道理。
虽然是西部地区,进入这些超级中学的难度却堪比北京、上海。因为西安是一个高校林立的千年古都,有三所985,五所211院校,其中陕西师范大学为西北地区认可度最高的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人数庞大。五大超级中学老教师多为陕师大校友,所以这所大学的毕业生可为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撇开陕师大不说,西交大,西工大,西北农林都是老牌子985高校,这些院校学习基础学科的毕业生往往出路较窄,所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后路:实在找不到工作就去当老师。
虽然是个人都知道,当教师其实是个很没技术含量的活,在全中国的就业资格证书中,估计再也找不到比教师资格证更好考的了。即便如此,每次听到有人说:“找不到工作就去当老师。”我还是会感到深深的不爽,心想这帮子找不到工作的人只会教出来更多找不到工作的学生,我呸!
今天一整天,五所超级中学组团到师大的报告厅招教师,这只是他们招聘工作“巡回演出”的其中一站。
我拉着达姐坐在观众席上,景甜坐在我的前一排,还有同系的小A、小B。我转过头去,看到杨蕾和沈子琪坐在不远处有说有笑。除了我以外,其他人都不是西安户口,可是我们的目标都只有一个——落户西安,进入超级中学。
第一个宣讲的是西工大附中,我突然对母校产生了厌恶的情绪,上次来宣讲原来只是过来玩的,害我从树人赶回来投简历。西工大附中根本不屑于介绍自己,凡是来应聘的,最想进的就是这所中学。台上的老师直接说我们只要研究生,且第一学历必须为211工程院校,对待遇却只字不提,说完就下去了。
西工大附中刚说完,在场的一大票人已经不抱希望了,我们这些免费师范生都是些小本科,在场的硕士呢?基本上第一学历都是二本学院,博士呢?如果他们硕士就可以找到工作的话,估计就不会读博了,谁愿意天天瞎折腾。
第二个出场的是西安高新一中,这所学校是西工大的死对头,可是招聘条件明显温和多了。应届毕业的本科生、硕士、博士均可报名,还有一些基础条件,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还好当时都蒙混过关了。
第三个是西交大附中,虽然是西安交通大学的附属中学,但是和西交大好像也没什么关系。这所学校因为要建分校,所以各科均招,没有具体的招聘条件,老师看起来也很温和。我们听了都准备鼓掌,可是,此老师话锋一转,说:“你们到西交大附中要经过三年的实习期,在三年内,只有基本工资1000元,我们会让你先进初中教学,如果表现良好,可以升入高中教学。过了实习期,考评合格可以留下,根据排课情况加课时费,还有我们这里不提供编制。”
达姐悄悄问我:“你们家平均房价多少?”
我凭着记忆多年之前的记忆说:“大概五六千吧。”
达姐心灰意冷地说:“如果我没钱没房子没车,你愿不愿意跟我啊?”
我心里正烦着,说:“如果我没脸没屁股没胸,你要不要娶我啊?”
达姐低下头,一时无话。
我恶狠狠地骂了一句:“实习期三年,这真的合法吗?”
接下来出场的陕师大附中和西安铁一中和上面的类似,学校也很诚实地告诉我们,超级中学的新老师没有编制。
我抱着虐虐更健康的心态准备投简历,景甜这时装出一副悲伤的表情,对我说:“其实还有一个隐形的条件,他们只要西安户口的人,我可怎么办啊?”
我不舍得打击她,只是说:“怎么会,刚才他们可没说只要西安户口的啊!”
景甜接着说:“诶呀,你赶紧签,签完了,我们这些人才有出路。出身好就是什么都好。”
我不想再理她,和达姐一起在学校的摊位前排队投简历。
西工大附中有个老师还认得我,他虚情假意地跑过来,说:“夏菲啊,我听你班主任说了,但是这次我们只要硕士和博士,要不然肯定就是你了。”
我也装着很感激的样子,说:“谢谢您啊”
那个老师接着说:“夏菲啊,要不这样,你爸妈总归认识些人吧,找找人。”
虽然我很不喜欢这个老师说话的语气,但是还可以听出些好意,我立马回答:“谢谢您,老师,但是我不太喜欢走后门。”
那个老师脸色一变,扭头就走了。
投完简历后,我和达姐选择先去参加西安铁一中的笔试,景甜,小A小B看着我去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她们好像坚信我有什么特殊的门路,想借此机会一探究竟。景甜我还算比较熟,其他两个老乡,如果不是因为找工作的事,我估计毕业之前都不会和她们讲一句话。杨蕾和沈子琪也不知道去哪了,希望她们好运吧。
笔试题很难,我们一个个都快跪了,好像只有学霸达姐感觉还不错。接下来我们去铁一中参加群面,上到三楼的小教室,景甜突然说:“方达,你来干什么?男生等于自带国家奖学金,你成绩还这么好,陕西就业这么难,你怎么不把李夏菲带到河南去,非要和我们抢饭碗。”
小A和小B立刻说:“景甜,人家是情侣嘛,只不过,方达什么都听李夏菲的,对李夏菲是言听计从,当然是方达跟李夏菲走了!”
达姐有些生气,此时握紧拳头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我气不打一处来,立马呈宣战态势,说:“别胡说八道了,你们这些人……嫉妒我是吧,我告诉你们,愚蠢和懒惰的人,只会苦于差别待遇和不公平;像方达这样聪明努力的人,才会享有各种特权度过充实的人生。
景甜也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我听得出来,她害怕我、方达和她竞争,她本质上并不坏,只是太爱抱怨,太急于求成。
我们进入小教室,化学组除了我们五个本科生,还有三个硕士。
我们轮流做自我介绍,除了达姐显得很紧张以外,其他人都还好。但是面试老师明显没有听到他真正在乎的东西,开始问问题。
“你们都是哪里人?具体到县区。”老师一边看简历一边问
这个问题一出,除了我以外,面试官好像对所有人都不满意。尤其对方达这个河南籍师范生露出了匪夷所思的表情。
“你们高考分数是多少?”老师紧紧地盯着我们,好像生怕我们说谎似的。
我当年的高考分数很高,老师露出满意的笑容。方达并没有河南省一本线多少分,但是因为河南本身一本线就很高,所以他的分数也让老师吓了一跳。其他三个本科生的分数听上去让人有些失望,硕士说自己已经不记得了,老师也没再追问。
“你们高中是哪个学校?”老师又是扫视了我们一遍。
为了保持和谐的氛围,我降低音量回答:“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老师一听此名号,立马兴奋起来,等其他人自报完出处。老师们就开始对着我狂轰滥炸地问各种问题,其他人好像一下子不存在了似的。硕士们在唉声叹气,景甜脸色发白,达姐本来就有些没心没肺,此时也看不出什么情绪。
过了一会,面试老师忽然想起来还有硕士,就问:“你们两个都是师大的硕士,本科在哪读的?”
硕士甲有些紧张,擦擦汗说:“我在陕西师大读的。”
面试老师一听,非常感兴趣地又开始问东问西,我们其他又变成了真空。问得差不多了,老师又问硕士乙相同的问题。
硕士乙低着头,就像是个出身不好的小媳妇在被婆婆逼问一样。他鼓起勇气好不容易抬起头来,说:“我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