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通史(一至四册)-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重的危险。
  七八一年,成德镇李宝臣死。李宝臣和李正己、田承嗣等议定,要在本镇确立传子制。七七九年,田承嗣死,田悦继位,李宝臣要求朝廷加以任命,承认田悦的继承权。唐代宗当然允许。现在李宝臣的儿子李惟岳继位,请朝廷承认一下,也算是有例可援。唐德宗想革旧弊,坚决不允许,田悦替李惟岳代请,也不得允许。田悦、李正己、李惟岳结合起来,为争取传子制,出兵和朝廷作战。唐德宗调京西防秋兵一万二千人守关东,又任命李怀光兼朔方节度使,大发各路兵讨伐叛军。这是一次带有决定性的大战争,如果战争胜利了,割据势力将大为削弱,可是,唐德宗并无用兵计划,也不设统兵元帅,诸将由朝廷亲自指挥。他以为用大军击三个叛镇,可以制胜,根本不想到这是统一与割据的斗争,关系不限于三个叛镇。果然,战争出于意料地愈来愈扩大,唐军方面虽有不少良将,但在腐朽朝廷的指导 下,局部胜利丝毫不能补救整个局面的大破败。
  七八一年,魏博田悦攻唐邢州(河北邢台县)和临洺县(河北永年县西),战争开始了。唐将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神策将李晟(音成chéng王忠嗣旧部)大破田悦军。田悦解围退屯洹水县(河北大名县西南),淄青军在东,成德军在西,互相呼应。唐将唐朝臣大破魏博、淄青军于徐州,江、淮漕运又通。七八二年,马燧、李抱真、李晟又大破田悦军,田悦收残兵千余人逃回魏州,守城自保。淄青李纳(李正己死,子李纳继位)战败,逃回濮州(山东鄄城县),唐军围濮州。唐德宗令卢龙节度使朱滔攻成德李惟岳军,李惟岳大败,逃回恒州。李惟岳部将王武俊(契丹人)杀李惟岳,投降朝廷。
  唐朝的腐朽政治,自安、史乱后,不曾有改善,朝廷应有的威信,它是缺乏的。它拿不出比藩镇较好的政治来振新耳目,一时的战胜,并不能挫折割据者的野心,改变分裂已久的形势。这一战争还没有结束,立即发生又一次战争。
  唐德宗任命成德降将张孝忠为易、定、沧三州节度使,王武俊为恒、冀二州都团练使,别一降将康日知为深、赵二州都团练使。分给朱滔德、棣(治厌次,山东惠民县东南)二州。朝廷这个措施,意在分散旧成德镇的力量。王武俊自以为功大,地位反比张孝忠低,不肯接受朝命。朱滔要得深州,屯兵据守,拒绝交给康日知。王武俊反叛,接着朱滔也叛,田悦、李纳、王武俊、朱滔结合,声势又振。朱滔遣人密约朱泚同反,被马燧搜获。朱泚镇守凤翔,唐德宗召回长安,派宦官监视。马燧等围魏州,朱滔、王武俊救魏州。唐德宗令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前往助战。李怀光击破朱滔军,王武俊又击破李怀光军,唐军失势,马燧等退保魏县(在魏州城西),抵御朱滔等。唐军与叛军相持,朱滔等看出唐军不能夺回优势,相约称帝称王,表示与朝廷断绝任何关系,不再算是唐朝的叛臣。朱滔自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朱滔为盟主。朱滔等向淮西节度使(驻蔡州,河南汝南县)李希烈劝进,李希烈接受推戴,先自称天下都元帅。李希烈兵强,派兵四出掠夺,围郑州,小队人马直到洛阳附近,东都大震骇。战事从河北蔓延到河南,河南成为重要的战场。
  宣武军(节度使驻汴州)是对抗李希烈叛军的主要唐军。七八三年,李希烈围襄城(河南襄城县)。宣武节度使李勉使部将率兵一万人救襄城,唐德宗也派兵三千人去助战。李勉奏称,李希烈精兵都在襄城,许州(河南许昌市,李希烈当时驻许州)空虚,使两部救兵袭许州,襄城围自解。唐德宗以为违反诏书,派宦官去斥责李勉。两部救兵离许州数十里,奉召狼狈退回。许州守兵追击,唐军大败,死伤过半。李勉分兵四千助守东都,被李希烈截断后路,不得退回。这都是唐德宗亲自指挥的结果,宣武军从此不振,襄城愈益危急。
  唐德宗在讨伐三叛镇时,意气甚盛,一心要进攻。现在李希烈反叛,又转过来一心要退守。不让宣武军攻许州,因为襄城距离洛阳比许昌近些。李希烈小队人马窜扰洛阳附近,便调宣武军四千人去助守。显然,他只求固守东都,保障西京的安全,别的都顾不得了。但是,事情又恰恰出于他的意料之外。他抽调关内诸镇兵救襄城,泾原兵五千被调路过京师,因不给犒赏,兵士哗变。变兵声称琼林、大盈两库(皇帝私库)积金帛无数,应该拿来大家分。变兵攻入京城,唐德宗率少数家属仓皇出走,随从只有宦官窦文场、霍仙鸣所率宦官约一百人。路上遇到郭曙(郭子仪子)、令狐建二人,率所部约五百人随行。唐德宗在这些人拥护下,逃到奉天县。过了三两天,左金吾卫大将军浑始沂舻椒钐臁L瞥徊糠止僭币猜叫垂椤;氍{是郭子仪部下大将,一向有威望,七七九年,唐德宗分郭子仪所管军州为三个节度使,浑侨诙仁怪弧5蹦辏诘魑蠼鹞嵛来蠼;氍{失兵权,自然是由于唐德宗的猜忌。他是朝中唯一名将,李希烈反叛,曾派间谍来陷害他,唐德宗在这一点上还算明白,没有中计,浑帽4嫔O衷谒吹椒钐欤诵牟虐捕艘恍8浇钫蛟氤牵谢氍{统率,唐德宗才幸免被俘。在这一紧急期间,浑闪送炀任>值木龆ㄐ匀宋铩
  朱泚曾任泾原节度使,泾原变兵拥朱泚为主。诸镇救襄城兵,有些还没有出潼关,也叛变回西京,投顺朱泚。朱泚有了兵力,便自称大秦皇帝,唐百官大都做了秦官,俨然立起一个朝廷来。朱泚立朱滔为皇太弟,与河北诸叛镇遥相呼应。唐德宗派人到魏县行营(攻田悦的唐军)告急,李怀光率朔方军回救奉天,李最也沿路收兵来救,马燧等各归守本镇,李抱真仍留河北。这一行动是唐朝的转机,浑崾匚3牵拐飧鲎芄皇迪帧;氍{、朱泚都知守城与攻城的意义,双方态度都非常坚决。朱泚亲自督战,用全力围攻一个月,不能得城。城中食粮都用完,唐德宗自己也只吃些蔓菁和粗米,兵士更是困饿不堪。李怀光率兵五万到长安附近,李晟率兵万余人也到,其余各路援兵分别到达。朱泚集中兵力作最后一攻,守城兵力战,朱泚大败。李怀光击败朱泚别军,朱泚率兵退守长安。奉天围解了,群臣朝贺。军官贾隐林对唐德宗说,陛下性太急,不能容人,如果这个性格不改,虽然朱泚败亡,忧患还是会来的。唐德宗刚刚脱险,不便发怒,只好连声说对,事实上昏君决不能因忧患而悔祸改过。他对陆贽(音至zhì)说,我对人推诚不疑,却常常彼奸人卖弄。我遭受许多患害,我看,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对人推诚的缘故。他是这样一个决不悔改的昏君!
  果然,立刻又发生祸乱。李怀光性粗暴,从魏县来,一路上说卢杞等人奸邪,应该诛杀。唐德宗按照卢杞的计谋,令李怀光乘胜攻长安,不必入朝相见。李怀光自以为有大功,竟不得见皇帝一面,对人说,我已经被奸臣排斥,没有前途了。李怀光接连上表揭发卢杞等人的罪恶。朝臣们也议论纷纭,斥责卢杞等。七八四年,唐德宗被迫,贬卢杞等为南方远州司马。李怀光逼走卢杞等,心不自安,屯兵咸阳,与朱泚通谋,宣称,我已与朱泚连和,朝廷快快避开。唐德宗仓皇离奉天,避往汉中。李怀光反叛,唐朝形势又进一步恶化,许多朝官认为朝廷愈走愈远,不可能再回来。那些闭门不出观望胜败的唐官,纷纷投降朱泚,甚至河东节度使马燧也觉得绝望,撤回援兵,准备保卫河东本境。这时候,李晟成为挽救危局的决定性人物。
  李晟率孤军驻东渭桥(在长安东北五十里),夹在朱泚、李怀光两强敌的中间,内无资粮,外无救援,开始时处境极为危险。他用忠义激励全军,在困境中保持锐气。他的决心增强他的威信,驻邠宁、奉天、昭应(陕西临潼县)、蓝田的唐军,都接受他的指挥,军声大振,唐德宗本想逃往成都,因此停留在汉中。李怀光被迫逃往河中,部属或投降李晟,或路上逃散,势力大为削弱。李怀光逼走卢杞,将要叛变时,唐德宗派人去吐蕃求救兵。允许割安西、北庭地给吐蕃。河西陇右失陷后,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安西四镇留后郭昕率军民坚守,七八一年,使者间道入朝,朝廷才知道二镇还存在。二镇对抗吐蕃十余年,唐德宗竟私许割让,悖谬真是到了不能设想的程度!他和肃、代一样,不相信将帅有克敌的力量,实际是怕将帅力量太大,立大功不好对付,宁愿引进吐蕃兵来分功,什么损害是在所不计的。他使浑手罹院褐谐龌鳎罗蚶椿帷;氍{击败朱泚兵,进屯奉天,与李晟东西相应。吐蕃大掠武功县,又受朱泚厚赂,全军退去。唐德宗想用吐蕃兵同取长安,听说退去,非常忧愁,询问陆贽。陆贽劝他信任将帅,用吐蕃有害无益,现在退去,正是好事。唐德宗的猜忌心不得不流露出来,要陆贽替他拟出指挥浑⒗铌傻染墓婊B疥奕八灰熬霾哂诰胖刂校ü校朴谇Ю镏狻薄O匀怀⒁獗矗且Р坏镁尤Γ⑶鬃灾富樱彩窍胱跃邮坠Γ楦际遣录尚牡谋硐帧B疥蘧芫龉婊缓萌美铌傻茸远帽缏疥匏担熬现ǎ匾斐枷拢┎蛔杂茫四苡萌恕保频伦诓坏米杂茫铌傻炔诺帽挥昧恕@铌陕时ト氤ぐ渤牵帕钛厦鳎锖廖薹浮V鞗佁幼撸飞媳徊肯律彼馈F甙宋迥辏盱荨⒒氍{等围攻河中,李怀光自杀。从七八一年三叛镇作乱开始,朝廷处理军事,一个错误接着又是一个错误,把战祸引到河南,又引到长安城内,不是浑⒗铌傻热司×Ψ纯古丫瞥负跤懈裁坏奈O铡F甙怂哪辏频伦诨爻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