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四形象设计艺术-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情感疏通倘若我们在情绪产生时,能够确实触及自己真正的感受(包括愤怒在 内),并加以适当处理,那么我们则较不可能将那些未表达或封闭的情绪屯积起来,以避免巨大的内在压力或严重的沟通不良。

  5。实现目标 不容忽略的是,存在愤怒情绪中的能量,同样是一股实现目标的动力。

  如果运用得当,它将能够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有自信、坚定的人,能够适切地 表达自己的内在感受,并且得到自己生命中梦寐以求的事物。但请务必谨慎 处理。

  愤怒可能极具毁灭力量(1)如果双方皆坚持自己的观念才是正确无误的,愤怒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权力冲突。

  (2)发泄愤怒时,很容易会把过去尚未释怀或尚未表达的愤怒一并触 发,因而造成“态度更加强硬”。

  (3)在你翻出了一堆旧帐之后,对方可能会产生误解,而使情势混淆不 清。

  (4)愤怒可能会让我们的思考变得不理性或混淆。我们可能会一直想要 将心里长久积压的不悦一吐为快,因此便无法将问题的焦点摆在眼前的事物,反而一味地翻旧帐。

  隐藏愤怒的迹象承认自己所体验到的愤怒或其他任何感受,都是一种有自信的表现。然 而往往有时你并未真正认知到自己的感受便是愤怒,你只知道“有些不对劲”,但却无法确实将这种情绪指证出来。以下即是一些隐藏愤怒的迹象。

  (1)摄食过度、饮酒过量,或者某些难以解释的身体疼痛都可能暗示着, 你正在生气,而且还将怒气转嫁到自己身上。

  (2)如果发觉自己容易烦躁,就极可能是愤怒所产生的影响。你可能会 在从事日常活动时显露烦躁,或者没事找碴,要不就说话拐弯抹角,故意让 人难以捉摸。

  (3)如果发觉自己经常责备他人,或者对一切事物产生疏离感,要不然 就是动不动便觉得自己受伤或受害,那么事实上,你可能正因一些与这一切毫不相干的事情在生气。

  (4)事实上,淤积在内心的愤怒可能引起(严重的)沮丧。忽略自己生 气的真相或许会使你积忧成疾。

  愤怒二三事其他还有一些有助于你了解本身愤怒的事项,可以帮助你决定如何处理 自己的愤怒。

  第一,在孩提时期,你是如何处理自己对周遭事物的愤怒?你曾经被自 己的愤怒惊吓到吗?你会因此而感到振奋吗?你采取的处理方式是发泄或是压抑?你有何反应?他人是否曾鼓励你发泄愤怒?

  倘若你在孩提时期不被允许发泄愤怒,或者愤怒未受到应有的认可,那 么如今你可能就无法在生气时有所察觉,我们曾提过几个该留意的线索,可以帮助你意识到自己的愤怒。又假使你生长在一个任何愤怒的反应都会遭致 相当严厉训诫的家庭,如今你的愤怒可能都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极易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骤然爆发。

  另一种情况则是,可能你在孩提时期被允许过度地我行我素,或许是他 人并未给你充分的教导与规律。如此一来,当你的需求受到了阻挠,你便会固执于孩提时的行为表现,变得相当生气或者容易乱发脾气。如果你属于这 种情况,不妨问一问自己,这是身为大人的你,应有的行为表现吗?

  第二,你经常会觉得自己的生活过得很辛苦吗?你是否有相当的无力 感,总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你是否觉得自己的需求总是无法获得满足?这一切的不满并不是借由向某人发泄愤怒就可以得到纾解,这些不满导源于生 活中某些情境下产生的挫折感,唯有认知到“各个情境操之在我”,你才有更多的机会扭转情势。

  举例来说,你可能无法在自己的生活中获得充分的乐趣,那么不妨和自 己立个协定,着手去做更多你真正喜欢做的事。也许你觉得自己的生活空间过于狭隘,那又何不来些刺激与冒险。也许你觉得怀才不遇,那么孤芳自赏 又有何妨。一切都必须从一个地方开始着手,那就是你自己本身。

  你不妨留意一下自己厌烦或愤怒的原因何在,继之再按部就班地采取必 要的措施,充实自己生活中的某些部分。愤怒中所蕴涵的能量,同等于我们生活中展现自信与充实自我的能量。我们愈能以此为目标,将愤怒导向正轨, 也就愈不可能徒然将这些能量浪费于一些微不足道的挫折与厌烦。

  第三,你心中是否潜伏着许多往日未解的愤怒?倘若如此,这些愤怒很 可能会因某些情境而再度触发,使得你反应过度。你务必找出自己的引爆点。

  容易对某个人或某种人生气?小心,也许引爆点便在其中。唯有认知到自己 的反应模式,你才更能够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并且应付自如。

  或许现在你已经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可能产生愤怒的时机,以及原因 何在,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模式又是如何。

  关于愤怒的发泄,你能做些什么?这样做究竟是好是坏?答案有时是肯 定的,有时则未必。

  何时发泄愤怒为明智 在某个时刻发泄愤怒究竟是否为明智之举?有些关键你不可不察。 第一,找出自己的情境目标。发泄愤怒是否最有可能使你达成目的?如果有人答应你要做某事,但却毫无动静,因而使你极感不悦,那么对他大发 雷霆或许不是能让他下次为你做事的好方法。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此次的情境目标,向对方说些像:“如果你下次把门关上,我会非常感激”这样的 话,可能会达到相当的效果,而不要只把焦点摆在本身的挫折感上(纵使这样做也能够令人理解)。你不妨向对方解释你对这件事的观感。并且说明这 样做对你有何意义。

  然而你也必须了解,即使你自认是以一种坦诚、毫无责难意味的态度在 表达自己的不悦,对方依然容易觉得你是在吹毛求疵,而且有被冒犯的感觉。

  因此,这种做法值得你再三考虑,你应当让对方了解,你是对事不对人,仅 仅是忠于自己的感受罢了。

  第二,你究竟是想责骂或非难对方,或者仅想澄清此情况?此时你必须 忠于自己,因为你很容易欺骗自己有关动机何在的真相。如果对方是个与你关系亲密的人,那你可得特别留意了。因为此时你尤其容易翻旧帐。对方会 觉得自己深受打击或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你则可能会对自己做得“太过份”

  而感到愧疚不已,如此一来,你不但无法澄清事实,反而会变得更加混乱且 更富敌意。

  第三,你可能会将自己对某人发泄愤怒,视为对生活情势普遍不满的发 泄管道,或者是你对他人愤怒的发泄。然而极其明显的是,这么一来除了可能使你获得短暂的纾解之外,一无可取,却会造成你和对方进一步的磨擦。 最后与上述诸点息息相关的是,抱持着“全世界都欠我”这种信念行事是相当危险的。这种信念亦即要求凡事都得依你所愿,稍有不顺必令你勃然大怒。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你自我传达的讯息可能会有: 人们应该不用我开口,就知道我要什么。

  ——我应该不必等的。

  ——我应该不必做家事。

  ——我应该不必在此车阵中动弹不得。

  ——我应该不必为生活奔波。 果真如此,就表示你并未忠于自己,并未让自己明白生活的真相。你经常会怨天尤人。如果你的脑中存有许多此类的讯息,你可能会在生活的许多 方面,都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此类讯息对于控制自己的生活而言,很可能是一种危险且不合逻辑的尝试。你不妨审视一下自我的信念与暗示,效果或 许会相当宏大。这可以使你从一个受害者转变成一个能够担负起创造自我生命重任的人。与其将自己的愤怒倾倒在他人身上,这种做法毋宁来得更有建 设性。

  练习 5—1(见书后注解) 假如你发现自我传达的均是一些负面的讯息,你应当:(1)立即停止。

  (2)扪心自问,这样做是否对自己有益?是否可以助你达成人生的目 标?

  (3)如果这样做对自己无益,你能够另外选择哪一种更具建设性的讯 息?

  (4)尝试以这种较具建设性的讯息取代原先的讯息。 当然这需要练习,但相当值得一试。

  练习 5—2(见书后注解)

  (1)想一想自己对别人有何义务?你觉得自己欠他们什么?它可能是一 个具体的东西或行为(如每月一次的探访),或者是如“爱”之类较为抽象 的事物。

  (2)想一想你欠自己什么?

  (3)你觉得别人欠你什么?你认为别人对你有何义务?

  (4)扪心自问,你真的有亏于人,而别人也真的有亏于你吗?

  (5)扪心自问,生活中的这些束缚与限制是否对你有益?

  (6)如果你能抛开其中一些牵绊,如果你能把各种情境中的“应该”去 除,做自己想做的事,也让别人在心甘情愿下做他们想做的事,这么一来会 有什么结果?

  (7)留意一下,当你不再有这些束缚,现在的你是否感到更自由自在, 是否更能够活在当下?

  什么情况下可直接向对方表达愤怒此种做法唯有在下列情况才算适当:(1)当你与某个真正想要维系交情的人发生冲突、误解或沟通不良时, 或者当对方深受你喜爱与尊重,你愿意听一听他的观点时。

  (2)当你在意的是自己宏远的目标与抉择,而非光一直想着生自己的 气,或反复解释自己的观点。

  (3)当你愿意敞开自己的胸襟,向对方开诚布公,而非假装自己未受对 方所言的影响时。

  (4)当对方的行为已经使你及别人遭受影响时。举例来说,在工作场合 中,某人任务的失败产生了影响极为深远的效应,如此一来,为了使他们不再重蹈覆辙,你不得不告诉这个人其行为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