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狂花凋落-东方明-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淑贞生性好奇,又兼饶舌,看守中闲着无事便和关押对象胡磕牙瞎聊天,获得了不少扒窃手段的理性“知识”。后来,“专项运动”结束后,袁淑贞一时在家闲着无所事事,闷得发慌,想起看押对象所介绍过的扒窃“技艺”,便试着一个人练起来。这一练竟练上了瘾,不久她就把练得的本领用于实践,倒未曾失风。从此,袁淑贞成了一名扒手。当年秋天,袁淑贞被分配到贵阳郊区插队落户。她有了“挣钱技艺”,自然对艰苦的劳动不感兴趣,三天两日旷工,溜到市里去作案,扒获钱钞便大吃大喝,乱花乱用。渐渐,她的行为引起了周围人们的怀疑。袁淑贞很是警觉,发现不对头,马上主动要求“转队”,调往位于三省交界处的将军坟地区插队。
  袁淑贞到了楠角镇后,仍是劣性不改,结果两次被将军坟公社公安特派员小姜拿获,因是知青,所窃数额又不大,所以都是从宽处理,一次教育释放,一次在公判会上上台陪斗,未予拘留。这次,袁淑贞是第三次落网。因为将军坟公社属于楠角镇管辖,袁淑贞又是在楠角镇插队落户,所以,刘城小组把袁淑贞带往楠角镇派出所去讯问。
  袁淑贞扒手做了已有四年,又有和警察打交道的经验,知道能抵赖就抵赖的伎俩,所以一上来坚决不承认从她胸罩里搜出的一百四十元钱是赃款。刘城五人加上许所长围着她,又是吆五喝六,又是甜言蜜语,红脸白脸轮流唱,折腾到傍晚,仍未见效。刘城几个正在感到头痛的时候,将军坟公安特派员小姜来了。小姜是袁淑贞的老对手,又是克星,袁淑贞见到他就矮三分。他听说袁淑贞抵赖,马上进了审讯室,摊出了一张王牌:失主证明那一百四十元钱款确是其所失窃,他提供的钱币上面的两个特征(写过×路及数字)与赃款相符。袁淑贞这才承认自己今天上午在将军坟作了案。
  这为侦查思路打开了一扇门,侦察员自然会联想到袁淑贞是不是扒窃了密件。于是审讯升级,刘城小组外加许所长、小姜七人全部上阵,光那阵势就把袁淑贞镇得神色惊慌、六神无主。慌乱之下,袁淑贞使出了一些女性案犯初落网时对付讯问的一个令人讨厌的招术:埋头哭泣,问声不响。侦察员一直和她周旋到晚上8点钟,仍无效果。
  刘城问小姜:“她上两次落网时也是这副样子?”
  小姜说:“不是的,她有问必答,老实交代了问题。”
  “如此说来,今天她是反常的。为什么反常?这里面是不是有文章?”
  许所长说:“先让她缓口气,吃点东西,然后再问吧。我们也该吃晚饭了。”
  吃晚饭时,专案侦查指挥部派专车送来了机要通讯员曹秋林所写的《案件失窃经过情况》,供各侦查小组参阅。刘城等人轮流细细看了一遍,没有产生新的感觉。许所长说:“小姜,她见你害怕,你是不是单独去找她谈谈?”
  小姜点头道:“好的。不过,这案子太大,我一个人去谈怕不妥。她又是个女流,还是让小张和我一起去吧。”
  小张是“先锋厂”公安处女刑警,袁淑贞藏在胸罩里的一百四十元就是她搜到的。刘城、老许认为可行,就让小张随小姜去了。
  小姜想这是单独谈,便坐到袁淑贞近前,睁大眼睛盯着女扒手:“吃饱了?也不哭了,我们好好谈一谈吧。”
  袁淑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中,这会儿神经松弛下来,倦意袭来,冷不防张嘴冲小姜迎面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小姜被她嘴里喷出的一股浓烈的大蒜味熏得差点呕吐,却又不能表露出来,皱着眉头望了一会桌上的碗盆:“你晚饭吃了什么?”
  袁淑贞莫名其妙:“我吃的米饭、青菜、炒鸡蛋。”
  这和小姜他们吃的是一样的,莱里没放大蒜。小姜又问:“中饭呢?”
  “两个馒头。”
  “早饭?”
  “一碗面条、一碟生大蒜。”
  “为什么吃那么多大蒜?”
  袁淑贞吸了吸鼻子:“我正感冒呢,大蒜可以治感冒。”
  小姜这才留意到,这个女扒手每隔一二分钟,就要吸一下鼻子,“吱溜吱溜”的声音惹人生厌。他若有所思地眨了眨眼睛,站起来往外走去,去所长办公室往“先锋厂”公安处打了个电话,点名让曹秋林直接通话。不问别的,就问一件事:抵达将军坟后是否感觉到身边有嘴冒浓烈大蒜味和鼻子“吱溜吱溜”的人出现过?
  曹秋林断然否定:“没有!”
  “请再回忆一下。”
  “我自出事以来,一直在回忆每一个细节,如果有这种明显的细节,肯定会首先记起来的。”
  小姜于是断定:袁淑贞没有接近过曹秋林,密件并非她所盗。
  他把这个观点一说,众侦察员皆深以为然。小姜说:“不过,我还是想和她谈一谈,索性挑明原委,要她提供线索看看,说不定歪打正着会有收获。”
  “好主意!”
  这个主意确实很好,小姜向袁淑贞一说“2·28案件”,女扒手就吓得脸色青白,惟恐沾上瓜田李下之疑。小姜把大蒜味和“吱溜吱溜”一说,给她吃定心丸:“你别紧张,这案子和你无关。”
  袁淑贞感激涕零,差点趴下磕头。小姜又说了第三层意思,袁淑贞连连点头:“应该!应该!这是事关国防机密的大案,我应该协助你们破案!唔……能让我想想吗?”
  “当然可以。”
  五分钟后,袁淑贞开腔道:“那个丢密件的人,是不是穿黑色皮夹克、约摸三十五六岁的男子?”
  “是的。”
  “左手拎着一个深咖啡的牛皮公文包?”
  “不错!”小姜点头,寻思毕竟是做扒手的,观察人特别细致,连曹秋林哪只手拎皮包都看在眼里。
  袁淑贞眼睛里闪出一道喜悦的光泽,咂了咂嘴唇道:“那八九不离十是‘狗爪子’作的案了!”
  小姜闻言,心中一阵狂喜,招呼袁淑贞暂停,让小张给她倒了杯茶,自己出去把许所长、刘城等人请了进来。众人围着袁淑贞坐下,听她提供线索——原来,袁淑贞今天上午在将军坟汽车站曾经把曹秋林作为作案对象,盯了他几分钟,但一时不能断定他把钱包放在何处,又见他一副机警过人的样子,料想是个难下手的角色,便放弃了。当她选中另一个目标下手窃得一百四十元转回来时,发现“狗爪子”刚从曹秋林身边离去,背朝她往集市方向匆匆而去。“狗爪子”是将军坟公社坟南大队新来的一个知识青年,遵义市人,据说原在遵义地区插队落户,去年秋天转队来到将军坟。此人精通扒窃手段,曾自我吹嘘说八岁已经开始扒窃了。十七岁那年在北方流窜作案时失风被人抓住,未扭送公安机关,而用棍子砸断了他的手指骨头。
  后来,骨伤痊愈后一双手的十个指头便有点弯曲,黑道同行便戏称他叫“狗爪子”。袁淑贞与此人见过两次面,还在一起吃了一顿饭。
  当时,“狗爪子”表演了一下扒窃手段,确实令袁淑贞大为吃惊,自叹弗如。
  袁淑贞一口气说完,喝了口茶:“你们破了案,可不要说我提供了线索,否则‘狗爪子’的朋友会给我颜色看的。”
  侦察员听袁淑贞说得如此确凿,又惊又喜,简直不相信他们小组真的交到了好运,几个人互相看了看。有人开始发问:“‘狗爪子’是怎么样一个人?”
  袁淑贞说;“他今年二十三岁,身高1.65米左右,体重估计不超过五十五公斤,在男性中,他算是个瘦小个子,但极机灵,长瓜子脸上一双眼睛整日价滴溜溜乱转。”
  刘城问:“他叫什么名字?”
  “这个倒不清楚,我们都叫他‘狗爪子’,他自己开口闭口‘我狗爪子怎么怎么的’。”
  “你发现他从失主身边走开时,他穿了什么衣服?”
  “一件藏青色的涤卡外套,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细毛线帽子,他最近外出经常是这套装束。”
  “他在将军坟公社坟南大队哪个生产队插队?”
  “这个我可说不上来,上次我们几个人一起吃饭时他只说在坟南大队混着。”
  于是,兴奋的侦察员们决定马上去坟南大队找“狗爪子”。他们一行七人抵达坟南大队时,已经是3月1日凌晨2点多钟,先去大队长家。大队长不在,外出走亲戚了,又去邻村找到了大队党支书。一问“狗爪子”,对方说有这么个人,是来队不久的知识青年,遵义人,名叫胡业章,在坟南大队第四生产队插队落户。
  支书说罢问道:“他怎么啦?犯了什么事?”
  许所长含含糊糊敷衍道:“还说不准,见了他的面,问过了才清楚哩。你带我们去他住所吧。”
  这一番七转八弯折腾,等到走进坟南四队时,已是鸡叫时分了。支书也不认识“狗爪子”住处,便先去了生产队长家,由生产队长领着去。那是村东头山脚下一间独立的茅草屋,原是生产队堆放杂物的仓库,“狗爪子”来插队时腾出来让其居祝一行人近前去,刘城和许所长一商量,命四人去屋后、左右窗下守着,防止“狗爪子”跳窗逃跑。刘、许、姜三个和生产队长上去敲门,“狗爪子”毫无戒心地把门打开,被小姜冷不防扑上去一把抱住,推至墙角。这小子大惊:“干么?干么?”
  “站着别动!”
  “总得让我穿上衣服吧,看把人冻的!”
  侦察员把衣服每个兜里的东西都掏出来后一件件给他穿上,果然有一件藏青涤卡外套、一顶黑色毛线帽。“狗爪子”穿衣服时,搜查已经开始了。知青住所都很简陋,翻遍了屋里的每个角落、每件东西,只搜到三百七十元钱,五十三斤粮票、三丈六尺布票及若干烟卷、豆制品券、肥皂券,另外,还有几张工作证,都是扒来的。
  许所长望着桌上的赃款,嘴唇微张,吐出一个字来:“拘!”一副手铐便扣住了“狗爪子”的双腕。
  拘捕之后,侦察员又搜查了屋子外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