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2005精华版-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俞伯牙钟子期到现在网上相交多年却从未谋面,人们其实一直害怕孤独;

  从村头的打谷场到胡同四合院再到楼前空场,直到现在的游戏网站,儿童们的天性就是嬉戏;

  从八股科举到现在的数理化文史地的高考,数千年的学子们怀着同样的金榜题名的期望跃向龙门;

  从李杜文章到广告词,人们依旧需要有文字朗朗上口;

  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晨钟暮鼓,从沙漏日晷到挂钟手表,从戴手表到不戴手表,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越来越精细的时间;

  从毛笔钢笔圆珠笔铅笔,从键盘到鼠标到PDA,不管用什么工具,人们一直在书写;

  从书籍到报纸杂志,从纸质阅读到网上阅读,从读文字时代到读图时代,人们一直在阅读;

  从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人们一直希望留存影像以获得永恒;

  新春佳节,从登门拱手致贺到通过邮递员投寄的贺卡到通过互联网发送的贺卡,直到手机短信,人们一直在表达同样的一个话语:拜年。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9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病房里的感动
  作者:张燕梅

  晚上9时,医院外科3号病房里新来了一位小病人。小病人是个四五岁的女孩。女孩的胫骨、排骨骨折,在当地做了简单的固定包扎后被连夜送到了市医院,留下来陪着她的是她的母亲。

  大概因为是夜里,医院又没有空床,孩子就躺在担架上放在病房冰冷的地板上。孩子的小脸煞白,那位母亲一直用自己的大手握着孩子的小手,跪在孩子的身边,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孩子的脸。

  “妈妈,给我包扎的叔叔说过几天就好了,是不是?”

  “是!”母亲的脸上竟然挂着慈爱的笑,好象很轻松的样子。

  “妈妈,那要过几天?”孩子的声音很小。

  “用不了几天,孩子。”

  孩子没有说话,闭上眼睛,眼泪流了出来。

  过了一会儿,孩子说:“妈妈,我疼!”

  母亲弯下身子,把自己的脸贴在孩子的小脸上,用自己的脸擦干孩子的泪水。当她抬起头的时候脸上依然挂着那种轻松的慈爱的笑:“妈妈给你讲故事好吗?”孩子点点头,眼泪还是不停的流下来。

  母亲讲的故事很简单:大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来给大象过生日。它们各自都送给大象珍贵的礼物,只有贫穷的小山羊羞怯的讲了一个笑话给大象,大象却说,小山羊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它的礼物是最值得珍惜的。

  不知道母亲为什么选了这样一个故事。孩子的眼睛亮起来,她一边用手抹眼泪,一边用快活的声音说:“妈妈,它们有蛋糕吗?我过生日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给我买最大的蛋糕?”

  “当然要买蛋糕,等你好了,出院的时候我们就一起去买蛋糕。”母亲的声音那样轻快,孩子也笑了。

  “妈妈,再讲一遍。”于是,母亲就一遍一遍的讲下去,她的手一直握着孩子的小手,脸上挂着轻松的慈爱的笑。

  女孩终于忍不住了,眼泪再次流下来:“妈妈,我很疼!”并轻声哼起来。母亲一边给孩子擦眼泪一边问:“你想大声哭吗?”孩子点点头。病房却是出奇的安静,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睡了。那时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

  “让妈妈陪你一起疼好吗?”孩子点点头又摇摇头。母亲把自己的手放在女孩的唇边说:“疼,你就咬***手。”孩子咬住了***手,可是眼泪还是不停的流。

  后来,孩子终于闭上眼睛睡着了,脸上还挂着泪水,母亲这时却是泪流满面。

  凌晨3点的时候,孩子就从梦中疼醒了,她叫了一声“妈妈”就轻轻的抽泣起来。母亲忽然没了语言,他不知所措了,嘴里只是轻轻的叫着:“我的孩子!”

  “孩子要哭,你就让她大声的哭吧。”一个声音在房间里响起。“孩子你哭吧。”房间里的人一齐说。他们竟然都是醒着的。

  母亲看着孩子的脸,说:“想哭就哭吧,好孩子。”

  “妈妈,叔叔、阿姨不睡了吗?”孩子哽咽着问,眼泪浸湿了她的头发。她的小脸像个天使。

  屋子里能走动的人都来到了孩子的跟前,一名40岁左右的妇女拿起一个橘子,一边剥皮一边说:“吃个橘子吧,小宝贝,吃了橘子,你就不疼了。”说着眼泪滚落在孩子的脸上。孩子吃惊的看着她,然后伸出自己的小手去擦阿姨脸上的泪。那女人更止不住的哭泣起来:“我从来没看到过这么懂事的孩子……”

  那一夜,大家都没有再睡,大家都被感动着,被那孩子感动着,被孩子的母亲感动着。有一个称职的母亲才会有这样优秀的孩子。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9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师境界
  作者:万程

  荣誉金钱是什么

  大师93岁的生日异常热闹,北京天文台的朱台长亲自赶到宁园,为大师带来一张“文凭”,.上写从2004年11月2日起,天上有一颗小行星将以陈省身命名;这一年大师还得到邵逸夫先生亲自送来的一百万“邵逸夫奖”;这一天,93岁高龄的大师像孩子一样高兴地向数学界公布,他又破解了一道数学难题,这道难题在数学界50年来未获破解,寿星宣布“六维球而上的复结构问题”研究已经有了重大进展。一个月后.大师接受采访时诙谐地说:一个人一生要有点小名气,他得像我一样活到93岁!

  93岁的陈省身思路异常清晰.字字句句体现着大帅的平和与非同一般的境界。

  当记者问他是否看到过这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时,他坦陈道:“到底什么位置,我也不懂,我其实念过一些天文,懂一些,天文的很多问题就是数学,天文学指相处这个地球是圆的,你量地球不能直接量,就得量另外一些参照的量,这需要一点数学。地球是个球面,所以需要研究这个球面的性质,球面上的几何。”

  大师是三口话不离本行,在他清晰平和仍不乏热情的叙述中.我们也感到了数学的有趣。当继续追问:您把这个看成是一个特殊的荣誉吗?大师却仍然沉浸在数学的快乐之一,他瞪大的眼睛中闪烁着沉静的智慧,语气依然是缓缓道来的流畅和深邃:

  “我告诉你,这个小行星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大行星容易观测,晚上,夏天晚上乘凉就可以看见,并且有人就注意到星有两种,一种是恒星,一种是行星,恒星是永远在宏观世界的位置上.可是另外一种星它的位置跟你走。人类最初就发现了最大的几颗行星,像火星、木星,因为它比较大容易看见,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小的行星在里头。伟大数学家高斯最早的研究就是研究小行星,小行星的问题在数学上比较有意思,大家看不见,除了搞天文的人,大家不注意就是了。”

  他还告诉我们陈省身小行星“小得不得了”, “只有拿天文望远镜才能看到。”

  谈完他最感兴趣的活题,他才回到了对荣誉的看法,荣誉对于他或者就是能够借此机会见几个朋友热闹一下:“不怎么要紧。”

  谈起邵逸夫奖以及南开大学又为他追加的一百万奖金,大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这个钱对我已经没有用处了,所以我把这钱都捐掉了。捐到从前我工作和念书的学校和研究机关,比如当年在普林斯顿的高级研究所,巴黎的数学研究所,南开我也捐钱,它给我一百万美金,我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我就把它配套的钱捐还给它了。” “我现在没有什么活动,就住在这儿,我现在能做的事情很有限。”言外之意是用不着钱。大师对荣誉和金钱的看法都如出一辙的淡泊,如此轻捕淡写地带过了这个在许多人看来是非常重要的人生课题,他接着义说回到数学……这个做了一辈子数学题的老人,最想说的还是数学,于是我们和他谈起了他的最新成果,当他知道我们对此有所了解时,双眼又放射出那种智慧而沉静的光芒。

  “学问就像一座山,有人真了解这山吗?往往许多人只是曾经上去过一条路,于是大家都知道只有这一条路,大路以外的都不知道了。那么你另外找路,都说这条路不能上去,你上去一下子,这也是创新啊,也有意思。”

  数学是什么

  大师的一生正是在数学这座山上开拓无数条登峰之路的一生,这个乐此不疲的登山队员对这座耸立着座座险峰的火山有着无数“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和喜悦。

  大师生前提倡快乐数学,在一次艰深的数学前沿课题讲座中,大师如此开头:“数学是一门演绎的学问,从一组公式,经过逻辑的推理,获得结论。因此结果是十分坚强的。它会有用,是可以想象的。但应用的广泛与深刻,则到了神妙的地步。”

  接下来他为大家介绍了世界数学研究课题的最新动态,是如何达到了“神妙的地步”,他说:“数学的发展中有一个突出的观念叫做‘群’。要研究群的结构,自然应先研究群的子群,除了一些传统群外,还有某些零星的单群。现在所知最大零星单群的级是:808 017……000 000,共有54位数。数学家叫它为‘怪物’ (monster)。这当然是一个十分奇怪的群。有专家说,所有的有限单群都在这里了。这个结果的证明,听说需1000页,也没有人完全写下来。即使是千页的证明,含有错误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谈到椭圆曲线,他说:“椭圆曲线是一门深刻而美妙的数论。”谈到拓扑与量子场论,他先为大家讲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