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黎东方讲史:细说民国创立-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矫拦嫠镏猩桨毂ǎ惆萃辛跸蛩镏猩街戮础A跛担八锵壬痪靡惨ヅ分蓿忝强梢栽谂分藜剿!彼蛋眨托戳艘环饨樯苄牛桓恰

他们到了欧洲。久等孙中山。未来;就联名写信给刘,请他代向孙中山促驾。

孙中山在十一月初八离开纽约,启程赴欧,先到英国。行前,写了一本英文的小册子,题为“中国问题之真解决”(The True Solution of the Chinese Question),印了一万份,送给美国朝野。封面上。题了三个中国字“革命潮”。这本小册子的结论是:清政府“在前世纪已为衰老时代,及今则其去死亡不远矣。如有发慈爱之念。表示对中国独立之同情而犹思扶持满洲之皇祚,吾知其亦必无成也。”反过来说,倘若中国革命成功,则不仅可以建新纪元之国家,而“更可分其文明于全世界之人类”。

孙中山到了英国,住在伦敦一个英国朋友慕尔干的家中,“囊空如洗”。刘成禺写信告诉贺之才,贺之才便联络留比、留德、留法的湖北同乡,以及虽非同乡而感情上可共秘密的同学,凑集了四千多比利时法郎、两千多德国马克、一千多法国法郎汇给孙中山,请他到欧洲大陆。

孙中山乘轮船到了比利时,贺之才与朱和中、李藩昌三人,在比利时的海口奥斯坦德(Ostend)的码头上欢迎。孙中山乘火车到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又有胡秉柯与二十几个留学生在车站上欢迎。他们随着孙中山到了胡秉柯的寓所,亦即孙下榻之处,和他谈了三天三夜。在第二天与第三天赶来参加的,又有十几个人。

孙中山问他们,“你们主张革命,准备用什么方法?”他们说:“我们要从军界学界入手。”于是,朱和中和其他几个人,便把他们在湖北如何劝知识青年参加新军的事,说了一遍。孙中山听到了,深为嘉许。 

 




 


《细说民国创立》二三、秀才从军
朱和中是湖北省建始县人,考取秀才了以后,投身陆军,在陆军武备学堂读书。壬寅年(1902年),中俄密约的消息传到武昌,吕大森约集数百名武昌的文武各学堂学生在曾公祠开会,有朱和中在内。朱和中“义愤填胸,演讲激烈,手中所持之折扇,拍成片段”。吴禄贞邀请朱和中与吕大森,在当天晚上到水陆街十二号他的家里谈了一晚。“自后多人聚谈,则在花园山李步青(廉方)的住所。逐日夜间,必到李寓。秘密商谈,则在吴寓。星期日则在花园山公开招待各处来访之志士。于是远自东京,近自上海,莫不互通声气。”

吴禄贞是湖北省云梦县人,与朱和中同岁,也进过陆军武备学堂,入校不久,困成绩特优,被送到日本,在士官学校学骑兵,于壬寅年毕业回国,在张之洞下面充任学务处会办、营务处帮办、将弁学堂与护军全军总教习、武普通学堂会办。

事实上,他于回国以前,已经在日本接受了革命的洗礼。庚子年(1900年),他曾经秘密和唐才常回国,与秦力山、沈翔云负责大通方面的军事。事败以后,他又到了日本,继续在士官学校读书。

壬寅年,他于毕业后在秋天回到武昌。传说,他先被张之洞关了三天,召见,严词申斥,他“口如悬河,慷慨论天下事”,说动了张之洞,张之洞便在十天之内,一连给他上述的若干职务。

吴禄贞一面作了张之洞的“红人”,一面在暗中翻印了《猛回头》、《警世钟》、《黄帝魂》,散布到军学各界。《猛回头》是一本弹词。《警世钟》是一篇劝世文。这两本都是陈天华写的。《黄帝魂》为辑录清季报刊中有关反清革命的论著。编者署名“黄帝子孙之一人”,实为湖南善化(今长沙)人黄藻。

陈天华是湖南省新化县人,留日学生。他的《猛回头》似乎是专对清廷军队之中的汉人而发:“列位所吃的粮,虽说是满洲所出,其实他(满洲人)吃的都是汉人的,那里有粮与你吃?吃汉人的粮,仍杀汉人,列位可想得去吗?”末了的一段弹词与四句诗、两句成语,十分精彩:

那怕他,枪如林,炮如雨下?

那怕他,将又广,兵又精强?

那怕他,专制政,重重束缚?

那怕他,天罗网,处处高张?

猛睡狮,梦中醒,向天一吼,

百兽惊,龙蛇走,魑魅逃藏。

改条约,复政权,完全独立,

秀才从军

雪仇耻,驱外族,复我冠裳。

到那时,齐叫道,中华万岁,

才是我,大国民,气吐眉扬。

俺小子,无好言,可以奉劝,

这篇话,愿大家,细细思量。

瓜分豆剖逼人来,

同种沉沦剧可衰,

太息神州今击矣,

劝君猛省莫徘徊。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警世钟》也是白话体,所“劝”的对象:(一)是做官的人,劝他们尽忠报国。不要对清廷尽忠。(二)是劝当兵的人,劝他们舍生取义。“人生终有一死,只要死得磊落光明。……千古莫不敬重大宋的岳爷,无非因他能替同胞杀鞑子。”(三)是世家贵族,劝他们毁家纾难。“只有把架子放下来,每年要用一万的,止用一千,所余的九千,来办公事,降心下气,和那平民党、维新党同心合德,不分畛域,共图抵制外国,一切大祸可免。”(四)是读书士子,劝他们“明是会说,必要会行”。“若现在的人,不多流些血,力救中国不瓜分,只空口说白话,……那个肯信?”(五)是有钱的人,劝他们舍钱。这与劝世家贵族相同。(六)是穷人,劝他们舍命。这与劝当兵的人相同。(七)是新旧两党,劝他们“各陈意见”。(八)是江湖朋友,劝他们改变方针。“想做大事,也有不少。没有志气,只想寻几个钱度日的,也有好多。这等人就是起事,也没有什么思想,不过图奸淫掳掠四字。”(九)是教民,劝他们“当以爱国为主”,“人不要爱本国的,这真是耶稣的罪人了。”“我劝列位信教是可以信的,这国是一定要爱的。”(十)是妇女。劝她们“必定也要想救国”。“凡我的女同胞,急急应该把脚放了,入了女学堂,讲些学问,把救国的担子也担在身上,替数千年的女子吐气。”“女子若是想救国,只要日夜耸动男子去做,男子没有不从命的。”

吴禄贞用了《警世钟》、《猛回头》、《黄帝魂》等等宣传品,很吸收了一些有志的青年,便把他们介绍到各个部队之中当兵士。那时候,秀才投军成了风气。张之洞办文普通学堂,所收的固是秀才;办武普通学堂,也是通令了各县,调集秀才来省城投考。考不取武普通学堂的秀才们,很多自愿入营,当起码的兵士,甚至有已经考取了武普通学堂,而仍愿放弃读书机会,也干脆入营当兵的。

经吴禄贞介绍或鼓励而入营当兵的革命同志,前后有三十人之多。其中,胡瑛与张难先进了工程营,刘敬庵进了马队。刘敬庵是湖北潜江县人,原名贞一,字敬庵,一作“静庵”。 

 




 


《细说民国创立》二四、同盟会以前的同盟会
1903年《苏报》案发生。贺之才特地从武昌去上海,不顾生命危险,带了几百本《革命军》回来,使得武汉的革命潮更加高涨。到了冬天,署理两湖总督端方想出一个办法,把若干高谈革命的激烈分子遭送出洋,贺子才、胡秉柯、魏宸组、史青被派往比利时。朱和中,被派往德国。

他们先到上海等船,在次年春天先后到达比、德等国。十一月,与孙中山在布鲁塞尔会面。谈了三天三夜,把湖北方面革命势力的发展情形详细报告了孙中山,也和孙中山交换了很多关于今后革命计划的意见。结果,他们和在座的其他留学生二三十人都一致愿意宣誓,参加孙中山的组织,誓词与檀香山中华革命军的相同,也就是其后同盟会在日本正式成立之时所用的誓词。(所不同的,是:同盟会的誓词上的“创立民国”,在这一次的誓词上,是“建立民国”;“任众处罚”是“神明殛之”。全文如下:

立誓人○○○当天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有渝此盟,神明殛之!

比起兴中会的誓词来,这誓词的内容可谓更加充实,把三民主义的要点都包括了进去。当时,孙中山还不曾提出三民主义名称,也还不曾具体规定新的革命组织的名称。

檀香山中华革命军,可谓为兴中会的延长,也有人称它为“檀香山新兴中会”。布鲁塞尔以及柏林与巴黎的团体,可谓为“同盟会以前的同盟会”。孙中山在1919年有一次写信给居正,介绍朱和中加入中华革命党,说朱和中是同盟会的“先天会员”。先天二字十分恰当。

与朱和中一起,当天在布鲁塞尔宣誓的,有下列的各人:

胡秉柯、贺子才、史青、魏宸组、李蕃昌、陈宽沅、王治緷、刘荫弗、李崇武、程培鑫、李鱼门、李标、杨荫渠、俞毓西、黄大伟、孔庆叡。

在这十六人里面,李蕃昌是湖北天门人,来自瑞士;孔庆叡是四川人,来自比利时的列日城(Liege)。

第二天以后,又有姚业经、刘庠云、罗葆经、王鸿猷、高鲁、冯承钧等陆续前来孙中山所下榻的胡秉柯的寓所,参加宣誓。孔庆叡回去列日城,也介绍了七个人宣誓入盟。总数一共是三十几个人,有几个人的名字现在已经难于查考。

朱和中回去德国不久,迎接孙中山去柏林,下榻于朱在罗兰多福街三十九号的寓所,住了十二天,每天晚上接见留德学生,说明五权宪法与平均地权的精义。结果,也有二十几个人宣誓入盟:包括始终不变的周泽春、钱汇东,与不久即行中途反悔的王相楚与王发科二人。

孙中山从柏林转回伦敦,再由伦敦去巴黎,加盟的人数比不上布鲁塞尔与柏林:十几位而已,其中包括不久就变节的汤芗铭与向国华。

王相楚与王发科,瞒了朱和中,秘密来到巴黎,勾结汤芗铭、向国华,到旅馆假意拜访孙中山,骗孙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