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黎东方讲史:细说民国创立-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进会的湖北省主盟人,是孙武。孙武是夏口(汉口)柏泉镇人,原名葆仁,字尧卿,武备学堂毕业,官至岳州威武营管带,因参加过唐才常的自立军密谋(受委为岳州司令),而不得不弃职亡命,其后回鄂,加入了科学补习所,于科学补习所被封以后去日本,入成城学校,又因反对日本政府取缔留学生而回国,加入日知会。在日知会被封“后去东北,访吴禄贞,然后又去日本,在日本加入了共进会,于戊申年(1908年)九月回湖北,主持共进会在湖北方面的工作。

三个月以后,焦达峰从日本来,帮他的忙。虽则是孙武在己酉年(1909年)秋间为了避免清吏的缉捕而离开武汉,到香港住了一些时(在香港加入了同盟会,由冯自由主盟),共进会的会务却未中断。孙武本人在庚戌年(1910年)回来,把会务又进一步大加扩充,吸收了很多军中的人物。

居正在辛亥年(1911年)正月十六日离开广济,来汉口,看到同盟会香港统筹部黄兴托人带给他的信,叫他在湖北主持准备响应广州起义的工作。他和孙武密切合作,于是共进会的业务突飞猛进。谭人凤在正月二十五日也来到武汉,交了八百元给居正。居正便和孙武、杨时杰等人,租了汉口长清里九十八号作为机关,居正本人住在里面主持一切,又选定了武昌胭脂巷十一巷胡祖舜的住所作为分机关;设一个“同兴学舍”在巡道岭九号,作为同志们来往暂住的寄宿舍,由陈磊主持;设一个“同兴酒楼”在黄土坡工程营附近,吸收军界同志,由邓玉麟主持。

过了相当时候,共进会在当地各个部队与各学校,普遍地建立了“细胞”。

现存史料对于共进会在四十一标与第四十二标的活动,语焉不详。似乎,在这两标之中,振武学社及其后身文学社的力量较大。

文学社在辛亥元旦成立之时,仅有“新旧社员”八百余人(所谓旧社员是振武学社的老同志)。共进会这时候究有会员多少,待考。看来,是比此时文学社的多。

虽则是共进会与文学社均为同盟会所间接领导的革命团体,虽则是有若干同志兼为两个团体的分子,然而一般的会员与社员并不知道个中奥妙,彼此之间竟然有时候免不了争竞、猜疑与冲突。

竭力促成两个团体的并合的,以居正、陈磊为最热心,其次,是彭楚藩与蔡济民二人。彭是振武学社的社员,于文学社成立以前便已加入了共进会。蔡是共进会的会员,于文学社成立以后加入了文学社。

此外,兼为两个团体分子的人物,有席正铭、雷洪、金兆龙、尤洪胜、马荣、马骥云、晏柏青、黄冠群、钟仲衡、李青莲、熊楚斌。另有一人张鹏程,可能也是。 

 




 


《细说民国创立》五六、武昌起义(二)
文学社与共进会的联合,经过双方主要人物多次见面密谈,终于在七月初旬实现。双方公推:文学社的社长蒋翊武为“革命军临时总司令”,共进会的湖北主盟人孙武为“参谋长”,以刘尧瀓、蔡济民、吴醒汉、杜武库、蔡大辅、祝制六、王文锦、徐达明等人为参谋,丁立中、潘公复、查光佛、牟鸿勋等人为秘书,杨时杰、杨玉如等人任“内政”,李作栋任“财政”,杨宏胜任“交通”,邓玉麟任“传令”。

双方决定:以文学社的总机关武昌小朝街八十五号为“临时总司令部”,共进会的总机关汉口长清里九十八号为“政治筹备处”,增设制造炸弹的机关于汉口宝善里十四号,由孙武主持。

经费是一个重要问题。谭人凤交给居正的八百元,早已用完。居正与焦达峰设计盗取蕲春洗马坡达城庙的金菩萨,又功败垂成。邹永成想窃取他伯母的积蓄,也未能得手。最后,刘仲文从襄阳家中带了五千两银子来汉口,准备去京城捐一个官(清廷卖官鬻爵,有银子便可以纳捐,换取一个官衔,甚至官职),刘仲文在这时候已经是共进会的第三任会长,未必真想捐官,但也始终不肯痛快地把这五千两银子拿出来,给大家作为革命的经费。彭楚藩叫杨玉如骗刘仲文亲笔抄写革命宣传品,抄好以后,彭楚藩就拿它在手,以向官厅告密作为要挟,逼刘仲文拿出了银子。于是,经费问题获得解决。

有了刘仲文的五千两银子作为经费,大家便在武昌、汉口添设了若干机关,又派了居正与杨玉如二人于七月二十四日启程去上海买手枪,同时请黄兴、宋教仁与谭人凤三人来武汉,领导起义。

居、杨二人到上海,交了一千元给陈其美,请他代买手枪,拜访宋教仁、谭人凤,请他们去武汉;也写了信给黄兴,托吕天民带往香港面交。

杨玉如在上海等待到八月初七,先回。居正在上海等待到八月中秋,陈其美还不曾把手枪买好(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黄兴回信给居正说,起义的日期不可太早。应该定在九月十三日,到时候各省一齐动手。宋、谭二人答应居正在八月十六日的晚上启程,到了当天的早上宋教仁说患了感冒,主张延期。(事实是,胡瑛托人带信给他,反对在这时候起义,劝他不要去。)

黄兴在接到居正的信以后,于八月十四日先打了一个电报报告孙中山,打给当时在美国旧金山的冯自由托他转发。电文说:“居正由武昌到沪,报告新军必动,请速汇款应急”,同时也写了一封详细的信给冯自由,说明武汉同志急于乘四川保路风潮的机会而发难,希望孙中山筹二十万元,或至少四五万元的款子。黄兴说,款子一到,他本人便经由上海,前往武汉。

陈其美在八月十九日(10月10日)把手枪买齐,装置在沙发椅之中运上船。居正与谭人凤乘船西上,于八月二十二日的早晨经过九江,看见武汉来的船上充满了“逃难的人”,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武汉三埠已为革命军占领。

居、谭二人在八月二十三日上午十时左右到达汉口,在长清里九十八号见到孙武。孙武“仰卧榻上,面涂敷布,而精神尚好,出语如常。”“各同志诘以迟归原因。余(居正)略告之,并指沙发椅内藏手枪之秘窾,取抄发拆之,手枪毕现,各拾其一,纳诸怀中。”

当天,居、谭二人渡江到武昌,在都督府见了黎元洪,也见了刘仲文。“刘仲文在谋略处,忙迫异常。”“余(居正)力主出兵,击走大智门负隅之残敌,众是之。乃拟定计划,请黎下命。余与石屏(谭人凤)假寐于都督府,以觇翌日之动作。”

孙中山于八月二十一日(10月12日)早晨十一点钟,在美国中部科罗拉多州丹佛城(Denver,Colorado)看报纸,报纸上说:“武昌为革命党占领”。孙中山本在踌躇。如何回答黄兴托了冯自由转来的电报,到了这时候便毋庸再踌躇了。

原来,“十余日前,(孙中山)在途中已接到黄克强在香港发来一电,因行李先运送此地(丹佛),而密电码则置于其中,故途上无由译之。是夕(10月11日之夕)抵埠,乃由行李检出密码,而译克强之电。……思无法可得款,随欲拟电复之,令勿动。惟时已入夜,予终日在车中体倦神疲,欲于明朝睡醒、精神清爽时,再详思审度而后复之。乃一睡至翌日午前十一时……坐下一展报纸……是我心中踌躇未决之复电,已为之冰释矣。”

武汉同志在推派居正、杨玉如二人去上海购买手枪,邀请黄兴、谭人凤、宋教仁之时,还不曾确定起义的日期。他们在原则上决定,起义的日期越早越好。

然而,居正迟迟未回,武汉的风声日紧,督办川汉、粤汉铁路大臣端方已经把革命同志最多的三十一标全数带走四川,三十二标也被他带走了第一营(第二营开去宜昌,第三营开去施南)。并且,混成协的四十一标,也有两营被瑞瀓调离武昌(第一营开往宜昌沙市,第二营开往岳州)。第八镇马队第八标也有一营被调去襄阳。清吏的如此种种措施,虽不足以有效防止革命的爆发,却使得同志们顾虑到:倘若再有若干部队被调走,则虽能顺利起义而未必守得住武汉,更未必能够由武汉北上,向中原伸展。

在此以前,武汉绅民于六月间已经开过保路的大会,推派刘心源、密昌墀、张伯烈、夏道南等四人赴京请愿。文学社的喉舌《大江报》曾经为了詹大悲的一篇社论《大乱者,救中国之良药也》与何海鸣的一篇《亡中国者,和平也》,而被清吏封闭。清吏并且逮捕了詹、何二人。

革命的高潮一涨再涨,在七月底八月初,可说是到了饱和点,一般同志都不愿意再等。于是,孙武、刘尧瀓等便在八月初三(9月24日)于武昌胭脂巷十一号开了一次会。出席的人是:参谋长孙武,参谋刘尧潋、蔡济民、杜武库、蔡大辅、王守愚,交通杨宏胜,传令邓玉麟,与各部队学堂的代表彭楚藩、胡玉珍、马荣、徐万年等,一共三十一位。这一次会,从上午开到下午一点钟,由孙武主席(蒋翊武这时候已经随军开往岳州),议决了在八月十五日(10月6日)的晚间起义。

为什么他们定在这个日子呢?一是,民间自从刘福通、朱元璋等人推翻元朝以来,一向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二是,焦达峰和孙武等人暗中有个约定,湖南的同志也在八月十五日起义。

不料,在八月初三当天的下午,第八镇炮队第八标发生了一件事。有一位同志梅青福(河南人)被长官逼迫请了长假,孟华成、霍殿臣、钱芸生等同志设宴为他饯行。席间,大家慷慨悲歌,引起排长刘步云的干涉,大家不理,刘排长于是报告某队官,某队官准备打他们军棍。霍殿臣与钱芸生一时气愤,把炮取出,到子弹库找炮弹。孟华成阻止他们,反而伤了自己的手指。管带(营长)姜明经听到消息。调马队来弹压。霍殿臣、钱芸生、孟华成与其他几个同志只得带枪逃走。孟华成走到同兴学舍来报告,遇到孙武、邓玉麟等六七位同志,孙武决定提早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