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6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百零一章 基层农业技术员

随着这几年公司的耕地面积呈几何式递增,远东各个控制区内大批新安置的流民,面对远东的新式农作物的耕作方法都不是很了解。,

尽管公司农林部派出了几乎所有的专家技术人员,但是根本无法兼顾所有的流民农户。只能以传帮带的形式,集中教授一批农民示范户,然后再由他们回到各自的大队中队教授其他的流民农户。

可是这样传帮带的教授方式,因为农民示范户的水平参差不齐,难免在传帮带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会出现大幅度减产的事件发生。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公司农林部在远东近几年的历届初中毕业生中挑选了大批的学生,组建了农业技术员培训班。这些远东公司初期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因为当时教学质量差,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使得初期几届毕业的学生,基本都是只读完小学,就纷纷进入了职工技校。

剩下的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初中学习阶段也没有学到什么,属于远东初期应试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牺牲品。他们毕业以后的社会价值,还不如职工技校的毕业生,在远东公司各部门的位置极为尴尬。

公司宣教部也为这数千初中毕业生的出路,伤透了脑筋,只能在公司各个部门担任打杂的工作。正好这次公司农林部,计划培训大批的基层农业技术员,宣教部就把这数千历届初中毕业生一股脑的送了过来。

农林部也正在愁呢,基层农业技术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而在远东公司这样的人还真不多,至少只经历过扫盲的流民肯定不行。宣教部一下子送来了数千持有“初中文凭”的毕业生,还真是解决了农林部的问题。

数千初中毕业生和农林部内部选拔出来的一部分学徒工。经过一年多的集中培训,和近一年的下乡实习,都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基层农业技术员。当然,今后他们还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实践和学习,逐步积累工作经验。

基层农业技术员面对的是农业、农村、农民,是生产第一线的人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教授远东各地区新安置流民,掌握小麦、玉米、大豆等新式作物品种的种植方法,与百姓面对面的接触,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把技术讲给农民听、示范给农民看。

负责各自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指导本地的农业生产,调查研究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掌握作物各生长期内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时预测预报病、虫、草害发生程度和发生时间,向上级部门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指导各地的农业生产工作。

并在季后能根据当地种植情况,作出下季的科学规划,对品种选择、底肥配比,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广大农村推广科学的土法有机堆肥的制作方法,并根据当地的土壤情况,科学施肥、合理搭配。

今年的流民冬训期间,农林部就派出大批的刚刚上岗的基层农业技术员,对参加冬训的流民进行了集中授课。主要是教授明年春播期间种植的玉米、地瓜和土豆等新式农作物的耕作方法,以及其他各种农也知识。

明年这些冬训的流民安置到各个地区以后。大批基层农业技术员也会下到各个基层中队大队,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支持。

另外,农林部还培养了大批牲畜家禽养殖、菌类培植、兔业养殖、蔬菜水果种植、渔业养殖、牧草种植等各种基层农林渔牧技术员,他们都会逐步下到基层农村,在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的帮助广大农民进行科学种植养殖。

如今远东各地的耕地数量非常之大,经过农林部多年的努力。不但培育了优良的种子,还在各地大规模推广突发有机堆肥的工作,使得远东的农业生产水平,已经领先了这个时代几百年。

但是因为农业技术员的极度缺乏,也使得远东各地区的农田亩产量参差不齐。很多地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广大农民对新式农作物的种植,还在遵循原始的老法子进行农业耕种,大大的制约了远东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现在有了这些基层农业技术员,他们会下到基层农村帮助广大农民提高生产力,远东的农业生产水平会又一个比较大的提升,起码个别地区的亩产量会提高不少。

公司农林部下一步还会继续在远东的广大农村,大力推广科学的家禽家畜养殖、鱼塘养鱼、菌菇培植、大棚蔬菜、稻田养鱼、河蟹养殖、水貂养殖、蜜蜂养殖、牧草种植、林蛙养殖等等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不但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还能极大的丰富远东各地区的副食结构。

未来公司农林部还会在辽东北部的科尔沁草原、河套的鄂尔多斯、外东北等地区建立大批的国营农场,改变以往的游牧式养殖方式,大力发展集约化牧业养殖。

采用现代先进的养殖技术,建立一大批基础设施完善,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优质生态、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牧场。具备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等特征。

而且要增加牛羊的品种,比如公司农林部从现代社会带来的适合当地寒冷环境条件的,抗逆性强的肉牛、奶牛品种,包括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夏洛莱牛、鲁西黄牛等牛种,还有奶牛品种荷斯坦牛。

还有波尔山羊、小尾寒羊、杜泊羊、无角陶塞特羊等优良种羊,都是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快,有的能下仔三五只。长的大,最大能长两三百斤,抗病性强,适应性强,出肉率高等优点。

还要逐步的增加禽畜的种类,比如肉鸡蛋鸡、野鸡乌鸡、鸭鹅鹌鹑、生猪野猪、肉驴、肉兔獭兔等丰富多样的禽畜养殖品种,都可以进行大规模集约化养殖。

这就需要公司农林部不断地培养各类基层农业技术员,加强公司各地区的农业技术力量,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将远东农业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未完待续。)

第九百零二章 河套根据地的冬训

河套地区的冬天虽然辽东那样寒冷刺骨,但温度也是极低的。几十万流民的营地沿河而建,正在以支队为单位,开展紧张的冬训。

远东公司派来了大批的员工,做为各个流民支队的基层干部和政工干部。河套根据地又从西北野战军各部队抽调了大批的骨干,做为流民的教官。

河套根据地对于此次冬训非常重视,训练的标准也非常高。李明和根据地的员工全都参与进来,做为流民扫盲工作的文化教员,马庆则是亲自组织大批政工干部对参加冬训的流民开展丰富多样的政治思想教育。

李明对各部队的冬训教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冬训期间一定要严格要求。还要在冬训的流民和边军俘虏中选拔一批训练成绩优秀的苗子,在冬训结束让他们加入西北野战军。

目前西北野战军新组建的野战集团军,还只是个架子部队,各部队只保留了干部士官骨干,兵员基本没有。原定计划利用五年的时间逐步组建完毕,其实主要还是因为远东公司当时正处于困难时间。

现在军委会发动了印度战役,彻底的解决了粮食等物资匮乏的危机,所以高建国马上向西北野战军发来了电报,要求迅速开始着手组建野战集团军。军委会将对西北野战军给予大力的支持。

西北野战军属于骑兵突击集团,就算是步兵也将人手一匹战马,而且还将新组建两个野战骑兵师,这就需要大批能熟练掌握骑马的兵员。今年河套根据地组织得大规模冬训,其中包括数量不少的边军俘虏和宁夏镇的军户,他们善骑者不在少数。

而且西北地区自古民风彪悍,也是出精兵的地方,广大山陕流民中也能选拔出大批的好苗子。所以今年河套地区的冬训要求极为严格,训练量也极大。如果连冬训都熬不下来,那这样的兵员不要也罢。

赵连河和一帮流民正以标准的军姿站在队列里,他们头戴棉帽子。身穿军大衣,脚上还有一双暖和的棉胶鞋。大家“呼呼”的喘着粗气,喷出一道道白色的气雾。

刚刚结束了几组体能训练,把他们折磨的精疲力竭。虽然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但是很多人大衣里面都已经湿透了。

紧张的冬训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一帮参加冬训的边军俘虏和流民,被远东军的教官折腾的欲仙欲死。早晨天不亮就被弄了起来,在冰天雪地里跑上十里地,然后上午下午的训练也极为密集。基本没有什么休息的时候。

这样的训练强度,比远东其他地区要高太多了。而且训练教官都是出自西北野战军各部队,他们虽然训练的更正规,但是也比一般的民兵教官要求严格。

赵连河接连做了两组俯卧撑、一组鸭子步、一组蛙跳和两组折返跑,这几组体能折腾下来,已经累得他腿都抖了。虽然在边军混了多年,可是最近这两个多月的训练量,却连他都快熬不住了。

以前在边军训练量最大的时候,也不过是五天一操,冬天基本就是在营房里睡大觉。可是这里无论是刮风下雪。都得风雪不误的训练一天。

但是赵连河和众多的边军俘虏,依然咬着牙苦熬。据教官说,这次冬训结束以后,远东军就开始招兵了,但是招收新兵是以冬训的考核成绩为标准。冬训考核的成绩决定了新兵录取的资格,这个门槛可不低。

边军俘虏之所以希望自己被选上,还是因为远东军的薪饷高,而且主要进了远东军,家里的老婆孩子就会成为军属,每年的粮税都比别人少一大块。而且平时还有医疗保障。过年过节的都能得到补助。

远东军的军属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没有人敢慢待,若是有人敢欺负军属,将直接面临着数十万远东军的怒火。军属所在地区的驻军将直接介入。为被欺负军属当家做主。所以军属的社会地位极高,各地的基层领导干部,对军属家庭都非常关照。

这帮大明的边军,何曾听说过这样的事情。明军的地位极低,别说普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