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云天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他乘坐的马车是讲武堂特制的,车厢的夹层里有特殊的钢板,故而异常坚固,这样就算是遇到有人行刺也不用担心。

更何况随行的还有三千水师士兵,这样的话足以应对突发事件。

按照惯例李云天会住在松江城的官府里,这样既安全又避免了扰民,虽然吴山已经把府衙给腾了出来,不过李云天却选择了居住环境要差上一些的松江卫卫挥使司衙门里住宿。

很显然,李云天是在表达对松江府府衙的不满,否则的话他也不会特意赶来松江府去查蝶舞父亲的案子。

因为李云天把案子交给了王禄去审理,所以他抵达松江府后就准备一直待在松江卫卫指挥使司衙门里处理公务,静静等待着王禄的查案结果,身为堂堂的亲王他自然不可能亲自查案。

值得一提的是,几名涉及到蝶舞父亲一案的官员虽然已经调离,但李云天已经发去了公文,让他们回来松江府协助调查。

这件事情王禄无法达成,必须要李云天出面,李云天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头衔都不是摆设,这可是能要了朝廷大大小小官员的命。

王禄知道李云天对蝶舞父亲的案子非常看重,故而全力去查此案,有李云天在他后面镇着的话他办起案子来一帆风顺,没有遇到丝毫的阻力,谁吃了雄心豹子胆敢招惹李云天?

为了能让李云天了解更多的案情,王禄第一时间就把松江府府衙仓库里蝶舞父亲一案的案卷给调了出来,给李云天送了过去。

根据案卷的记载,蝶舞的父亲赵德彰担任松江府临云县知县时贪墨修河银两,导致河道溃堤,伤亡惨重。

至于赵德彰贪墨的罪证,可谓人证物证俱全,凌云县户房和公房的司吏都亲自作证,县衙库房里用来修堤的钱被赵德彰给支走了,导致河道整修只是做了做样子而已。

李云天大略看了一遍卷宗就让人把它送还给了王禄,他对案卷上记载的东西并不怎么在意,因为他真相信他看见的和听见的,至于这种案卷都有着太强的诱导性。

“王爷,刚接到临云县的消息,昨晚临云县衙发生大火,库房里的账册全部都被付之一炬!”抵达松江城的第二天上午,李云天正在房间里翻阅着手里的公文时,林馨快步走了进来,沉声说道。

“什么?”李云天闻言顿时怔了一下,没有想到竟然会发生这种事情,随后面色一沉,冷冷地说道,“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在本王面前焚毁那些账册,难道真的以为这样本王就拿你们没办法吗?”

李云天可不会认为临云县县衙的这场大火只是一个巧合而已,很显然有人不希望他查临云县县衙的帐。

“王爷,此事应如何处置?”林馨也清楚这把火太过蹊跷,很显然是冲着李云天来的,看来有人惧怕王禄的人从那些账册中查出什么蛛丝马迹来,故而一把火少了了事。

“让王禄严查此案,纵火烧毁县衙库房是掉脑袋的大罪,本王倒要看看他们有几个脑袋让本王来砍。”

李云天沉吟了一下,面无表情地向林馨说道,他最为痛恨的就是这种负隅顽抗的家伙,丝毫也没有意识到过错,故而准备严惩纵火者以及幕后主使者。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临云县衙的火灾好像没什么头绪,不过这里面肯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线索,李云天相信只要王禄用心去查的话总能把纵火的人找到,如此一来幕后主使者也就暴露了,他倒要看看这是哪个混蛋干的好事!

第1182章朝鲜惊变

“属下这就让人告诉王巡按!”林馨清楚李云天厌恶那些知错不改的人,知道那些家伙这下肯定要倒了大霉,向李云天点了点头后抬步走了出去。

“愚蠢的家伙,这一下岂不是给了本王严查的理由?”等林馨走后,李云天不由得摇了摇头,认为指使放火的人太过愚蠢了,竟然想到了如此糟糕的一个主意。

不过由此可见,赵德彰十有**真的是被诬陷了,否则了对方不会如此着急地毁灭证据,以至于出了一个昏招。

其实,对于地方府衙里的那些门门道道李云天是一清二楚,总结起来无疑就是欺上瞒下、中饱私囊和横征暴敛。

这些情形存在于大明各地的衙门里,即便临云县县衙的龌龊事被李云天查了出来,李云天也会高抬贵手,从大局来处理这件事情。

如今县衙的火一起,无疑会被看成是向李云天的挑衅,李云天自然要给他们一个厉害瞧瞧了。

“王爷,属下刚才接到了讲武堂驻朝鲜国司务处发来紧急消息,朝鲜国发生政变,首阳大君李瑈在一众臣子的支持下发动了政变,攻进了朝鲜王宫,朝鲜国王李裪死在了乱兵中,世子李珦下落不明?”

没过多久,李云天凝神看着手里的一道关于西域情形的公文时,林馨快步赶了过来,向李云天沉声说道。

“什么!李瑈反了?”李云天闻言顿时就是一怔,虽然他知道李瑈一直在跟李珦争夺世子的位子,但万万想不到这小子竟然会搞出政变这么大的阵仗来,而且还趁乱嗜杀了朝鲜王李裪。

“李瑈是以何名义进的王宫?”很快,李云天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不动声色地问道。

“清君侧!”林馨的脸上闪过一丝异样的神色,不动声色地回答道,这永乐皇帝的靖难之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朝鲜王国,首阳大君李瑈与世子李珦不合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争夺未来的皇位两人在各自的支持者的支持下爆发过多次冲突,各自取得了朝廷中不少大臣的支持。

“速让他们查清朝鲜国的世子李珦是否死在了战乱中。”李云天沉吟了一下,高深吩咐林馨。

“我这就去办。”李云天口中的他们自然指的是讲武堂朝鲜国司务处的人,林馨向李云天一躬身后急匆匆离去。

“李瑈,你果然没让本王失望。”林馨走后李云天提笔在纸上写下了李瑈的名字,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

李瑈是朝鲜世宗李祹的嫡次子,生于永乐十五年,母亲是昭宪王后沈氏。

据李云天的了解,李瑈由于幼年时寄养于民间,故而对于世事艰难人情伪善,尝过苦楚了解辛酸,成就了器度。

李云天当年击败辽东北元兵的时候曾经去过朝鲜国,听说了李瑈的一些往事,知道他五岁就能朗诵《孝经》,而且为人处事恭敬勤俭有礼、忠孝友爱。

所以,朝鲜王李裪非常喜爱李瑈,待他与其他儿子不同,凡是有军国大事都要邀他参与决断,这无形中就对世子李珦的位子形成了挑战。

宣德三年,李瑈被封为晋平大君,后改为了首阳大君,李云天在朝鲜国时李瑈曾经去驿馆看过他,两人相谈甚欢,李云天对李瑈的印象非常深刻,认为其日后必成大器。

朝鲜国的历史上,李瑈曾经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改变了朝鲜王国的正统。

大明景泰二年,朝鲜国世宗大王逝世,世子李珦继位,不过李珦时运不济在位仅两年就死去,因此就由年幼的世子继位,是为朝鲜国的端宗。

李珦去世前任命了一批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端宗,与正统帝的处境非常相似,可惜李珦没像宣德帝那样给端宗找到一名合适的亲信来主导大局。

因此,景泰四年首阳大君李瑈勾结大臣,出其不意地袭杀了端宗的顾命大臣,朝鲜国史称“癸酉靖难”。

李瑈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随后把持朝政,逐渐剪除反对他的朝臣,其中李瑈的三弟安平大君李瑢及其儿子宜春君李友直、六弟锦城大君李瑜也因此被废为庶人,流放江华岛的乔桐,不久赐死。

值得一提的是,端宗被废之后囚禁于昌德宫内,一年之后,大明景泰七年发生了大臣成三问等人图谋拥戴端宗复位的密谋。

不过,这起密谋以失败告终,成三问等六人被处以用烧红的铁钳活剥皮的极刑,是为“死六臣”。

此外还有金时习、南孝温、元昊、李孟专、赵旅、成聃寿等六位大臣则辞官引退,终生不仕世祖,是为“生六臣”。

这次密谋失败之后,端宗被废去上王的尊号,降为鲁山君,流放到荒凉的江原道深山之中。

大明景泰八年,鲁山君在郑麟趾等人的奏请下被赐死。

与永乐大帝的进封的勋贵一样,李瑈让辅佐其登基的一些“靖难功臣”可以“参判”六曹的政务。

而且,他还开创了朝鲜国历史上私下接见个别官员的做法,无视有关国王接见官员必须有史官和承政官员在场的规定。

由此可见,李瑈不仅行事果断而且还有着极强的个性,是一个不好对付的对手。

与李瑈相比,李珦则从小体弱多病,正是他非常差的身体导致了以后坐了两年皇帝就病死,进而给了李瑈发动兵变的机会。

历史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改变,李瑈要感谢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崔礼,正是在崔礼的谋划下他才有力量发动兵变。

崔礼是朝鲜国落魄的两班子弟,祖上曾任江原道府尹,李云天前去辽东收复被北元占领的土地时将其收服,并通过朝鲜国右议政黄喜举荐为官踏入了仕途,成为了李瑈十分依赖的谋士。

正是在崔礼的谋划下,李瑈才逐渐积聚力量,拥有了举兵政变的能力,进而推翻了朝鲜王李裪的统治。

现在唯一令李云天感兴趣的是世子李珦的下落,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李珦肯定已经在战乱中逃离了平壤城。

原因很简单,崔礼让李瑈举兵造反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得朝鲜国陷入内乱和动荡,以此来削弱朝鲜国的力量,为大明出兵做准备,所以崔礼肯定会想办法来护李珦的安全。

李珦身为世子自然也有勋旧和士林拥护,只要他拉起一支力量对抗李瑈,那么朝鲜王国就将陷入内战中。

唯一令李云天感到有些遗憾的是,那就是朝鲜王李裪竟然死在了李瑈发动的兵变中,虽然他不喜欢朝鲜王李裪,但不得不否认李裪是一位优秀的君王,朝鲜王国历史上有名的“世宗大王”。

李云天记得很清楚,当年他在朝鲜国的时候与朝鲜王李裪的关系非常冷淡,李裪想要把朝鲜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