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云天记得很清楚,当年他在朝鲜国的时候与朝鲜王李裪的关系非常冷淡,李裪想要把朝鲜王国的领土北扩到鸭绿江,不过李云天却让女真人占据了鸭绿江以南的地区,这使得李裪非常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其实,最令李裪耿耿于怀的是李云天借着攻打辽东的北元兵为由编练了五万朝鲜兵,战后这五万朝鲜精锐驻扎在了朝鲜国北部地区,依然由讲武堂领导,成为了李裪的心腹大患。

李裪曾经数次向大明上书想要拿回那五万朝鲜兵的统治权,但是都被大明给驳了回去,这使得李裪不得不派兵警戒那五万朝鲜兵。

说实话,李云天非常想跟李裪进行一番较量,看看这位“世宗大王”到底有多厉害,可惜李瑈发起的政变打乱了李云天的这个计划。

在李云天看来,李裪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训民正音》,也就是朝鲜国的文字,也称为谚文。

虽然新文字发明后李裪提倡在公文和个人书信中使用“训民正音”,并责令用“训民正音”创作《龙飞御天歌》,还将”训民正音”作为录用官吏的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并在钱币上刻印了”训民正音”。

但是,令李裪万万想不到的是,训民正音的推行受到朝鲜国贵族和文人的抵制,因为他们认为舍弃汉字就等于舍弃中华文明而成为夷狄之邦。

“自古九州之内,风土虽异,未有因方言而别为文字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类,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无足道者……历代中国皆以我国有箕子遗风,文物礼乐,比拟中华。今别作谚文,舍中国而自同于夷狄,是所谓弃苏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岂非文明之累哉?”。

由于朝鲜国贵族和文人的抵制,谚文直到二十世纪才被广泛使用,这对李裪来说是一种遗憾。

李云天之所以对李裪如此看重,还因为李裪在军事上的成就,永乐十七年进行了己亥东征,清除了对马海峡倭寇的侵扰,使得倭寇首领主动乞降,并保证不再对朝鲜进行骚扰,至此朝鲜对倭寇的追剿告一段落。

另外,李裪为了巩固北部边疆下令在北方修建了四郡六镇,这是令李云天掌控那五万朝鲜兵的主要原因,其目的正是为了对抗朝鲜国的四郡六镇。

历史上,宣德八年的时候,李裪派金宗瑞击败女真兀狄哈部落,巩固了对朝鲜半岛东北部咸镜道等地方的统治,使得朝鲜国的边界推进到了鸭绿江江边。

由于崔礼行事太过顺利,进而导致了朝鲜国的内乱比李云天预计得提前了几年到来,这虽然使得李云天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但他认为这是好事,使得朝鲜国提前进入了内乱时期。

现在,李云天要做的就是找到朝鲜国的世子李珦,然后让讲武堂在朝鲜国的司务处暗中扶持李珦,使得李珦与李瑈进行一场长期的混战,逐渐消耗掉朝鲜国的国力。

第1183章真相渐白

其实,在大明东边的两大邻邦中,不仅朝鲜国内的局势变得动荡,倭国国内的格局也变得越来越严峻。

而正是因为倭国国内局势的严峻,山口惠子才把李山送来了大明,免得其受到战乱的波及,由于倭国国内东军和西军冲突的加剧,一场席卷倭国全国的战争随时展开。

所谓的倭国东军和西军,指的是以倭国两大权臣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为首的两大倭国的军事联盟。

近些年来,倭国社会动荡,各地不断发生暴动和战乱,使得幕府将军的权力逐渐衰落,幕府的实权旁落在了实力强大的守护大名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等人的手中。

东军和西军矛盾的焦点是幕府的继承权,现任将军足利义仁为了维持幕府的传承于是以其弟义元为将军的继承人,并以细川胜元为保护人。

可是谁成想,就在足利义元成为幕府的继承者的第二天,足利义仁的妻子生下了儿子义武,为了保护儿子,足利义仁的妻子说服了足利义仁,以倭国国内的另外一大守护大名山名持丰为足利义武的保护人。

这一下,倭国幕府将军的继承人就有了两个,一个是足利义元,另外一个就是足利义武。

表面上看起来,倭国的动荡是由于足利义元和足利义武争夺继嗣地位的斗争,但实际上是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等大名争权夺利的后果,使得倭国的中央势力发生了分裂。

另外,守护大名各领国内地方领主的力量也在不断增大,并开始干预守护大名的继承纠纷,因而守护大名的势力也发生分裂。

因此,以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的对立为中心,中央与地方封建势力的分裂日趋激化。细川胜元的大本营在将军的驻地幕府,故而称为东军,山名持丰的大本营在幕府以西的他的府邸,故而被称为西军。

在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的这场争斗中,几乎整个倭国的地方势力都卷了进来,支持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的守护大明的地盘盘根错节,这也导致了各地战乱不断。

李云天冷眼旁观着倭国国内的这场纷争,他自然希望看见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一方全面开战,这样的话倭国的军事实力将被大幅度削弱,国家也更加贫困。

与倭国其他的守护大名相比,山口惠子最大的优势就是有李云天当后盾,这使得她可以从与大明的交易中获得大量的资金,并且能得到李云天的资助,否则岂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倭国赫赫有名的女守护大名?

这也是陈光宗要除去山口惠子的主要原因,山口惠子不仅在倭国威胁到了他,同时他也把山口惠子当成了李云天在倭国的代言人,除掉了山口惠子就使得李云天对倭国的干预大大减弱。

与朝鲜国和倭国不同,大明虽然刚刚经历了西域之役的那场大战,但由于战争限制在了大明西北,而且大明有着足够的粮草来打这场战争,故而对大明的影响并不大。

可朝鲜国和倭国如果经历了内乱后国力势必衰退,这个时候李云天就能趁虚而入,加强对两国的掌控。

李云天现在的精力并不在朝鲜国和倭国上,在他看来现在大明还不是介入到两国内部纷争的时候,不过已经可以进行武力干预的准备,届时将以排山倒海之势消灭那些胆敢阻碍明军前进步伐的势力。

临云县县衙的大火不仅使得李云天震怒,王禄对此也是火冒三丈,这无疑使得他查案的难度增加了不少。

因此,王禄在临安县县城大张旗鼓地着火宅的嫌疑人,根据事后官府的勘察县衙的那场大火是人为纵火,他就不相信找不到蛛丝马迹的信息。

王禄与李云天不同,虽然他也在办案时努力学习李云天那种酣畅淋漓的办案方式,但他毕竟不是李云天,而且又面临着破案的压力,故而自然要对那些主要嫌疑人动大刑伺候,他要用刑罚来撬开那些人的嘴巴。

至于受了刑罚的人,唯有自认倒霉的份儿,谁敢与官府的人计较,搞不好又被抓进去了。

况且,王禄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抓人,那些主要嫌疑人的屁股都不干净,即便受了刑罚也并不愿望。

除此之外,王禄也重金悬赏征集线索,采用了双管齐下的战略。

不得不说,虽然王禄的这种做法比较粗暴,但效果却非常好,一名临云县县城里的痞子为了悬赏进行了举报,说县城里的另外一个混混有重大嫌疑,因为自从县衙失火后那小子一夜暴富,不仅吃香的喝辣的而且还去赌场里赌钱,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

王禄派人把那名混混抓来后噼里啪啦地一顿臭揍,对方没坚持多久就竹筒倒豆子,承认县衙的那把火是他放的,不过并不止他一个人放火,还有一名同伙。

虽然那名同伙放火后就跑了,下落不明,不过那名混混却供出来了幕后主使,是县里的****老大让两人干的。

那名****老大被抓来大牢后矢口否认与纵火案有关,王禄于是就让人对其动大刑,一连串刑罚下来那名****老大没能扛住,把临云县县衙户房的一名典吏招供了出来。

于是乎,王禄顺藤摸瓜把那名典吏给抓了,就在那名典吏被抓的同时,临云县县衙户房司吏上吊自尽,畏罪自杀,因为是他暗中指使那名典吏这么干的。

王禄对此感到十分遗憾,很显然那名司吏只不过是一个马前卒而已,后面肯定还有大鱼,可惜的是那名司吏已经闭上了嘴巴,使得他无法知道对方的底细。

不过,王禄对此并不介意,他清楚对方为何这样做,无非是想销毁县衙的账册使得他无从下手查案,可对方无法把所有的证据都消除了,因此王禄开始调看府衙的存根与相关商家的账册,这样一来就能推断出那些消失证据的内容。

而且,王禄并不仅仅查看那些与临云县有生意往来商家的账册,还要查看与那些商家生意相关的商家账册,这是他从李云天那里学来的一手,因为对方肯定不可能考虑得如此周到,把其他商家的账册也给伪造了。

与此同时,王禄派人到临云县的乡村和城镇去实地调查赵德彰当年修建河堤时的情形,想看看赵德彰当时是不是偷工减料,中饱私囊。

在松江府所有人中,最关心王禄查案进程的无疑就是蝶舞了,这可涉及到了他父母和家人的生死。

其实,赵德彰的案子并不复杂,王禄经过一番探查走访之后很快就弄清了案子的原委,一些对赵德彰不利的人证和物证相继被推翻。

尤其是当年指证炸赵德彰犯案的两名县衙司吏,户部司吏畏最上吊身亡,工部司吏则推翻了他先前的供状,承认受到了府衙的指示诬陷了赵德彰。

当年那些参与了修堤的百姓们纷纷证实,赵德彰当时带领他们修建的堤坝很坚固结实,赵德彰为此拿出了不少私房钱。

王禄亲自到了赵德彰率人修建的堤坝查看,发现那里的堤坝果然十分坚固,如果赵德彰贪墨修堤银两岂会这样做,从这里他已经能判断赵德彰被冤枉了。

随着赵德彰一案越来越多新证据都表明他并未贪墨修堤的银两,松江府上空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李云天每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