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魂-第10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将军在此必是饱经苍桑、身经百战,有许多事,耶某还要向宋将军请教。”

“哈哈哈!哪里,哪里。想当年,我从中原进驻此地,也是你这等年纪。没想到,这一晃就是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哪!”

“那宋将军在中原还有家亲么?”

“唉!……”宋克金脸上泛起了一丝忧伤,“我从小父母双亡,后靠哥嫂度日。可我在哥嫂家中受尽百般苦涩,哪里还有什么叔嫂、兄弟恩情?所以在我十九岁那年,被发配西域充军,从那再没回乡去见过哥嫂一次。”

“嗯!宋将军的苦中,我也有同感。只不过,你在年少之时一定是生活困苦,甚是动人心肠。可如今已是今非昔比,你有美满的家庭,而且还是镇守一方的大将军呢。”

“说实在的,慕容将军年少老诚,更是少年得志,宋某深感钦佩。”

“宋将军过讲。其实,真正令人钦佩的,应该是你。你可以骑着高头大马,衣锦还乡。而我呢,已是无家可归的人喽。”

宋克金闻听慕容天水发出如此感慨,很是惊异,问道:“慕容将军,你此话怎讲?难道你……”

“噢!不!”慕容天水急忙否认,始才发觉他刚才的言语有些过火。怎么可以那么说呢?他为避开武林仇怨,奉令改名换姓到此接任,中原之内的耶无害已不复存在。这应该说是他无家可归的原因所在。但这位远在天涯的宋将军哪里知道这曾发生在京城的绝密事件?他冷不丁地突发感慨,怎能不令宋克金产生误解?于是,他转而笑着解释道:“我是说我现在还没有成家,还没有找到能伴我一生的红颜知己。所谓‘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所以,我是无家可归的。”

“噢!哈哈哈……”宋克金忍不住大笑道:“我当是什么事呢?原来慕容将军是在为此担忧。此事好办,包在我宋某身上,明个我就为你挑个绝色佳人奉上。你说咋样?”

看到宋克金在马鞍上那乐不自禁的样子,弄得慕容天水一阵拘促不安,真是让人见笑了。可他又无法向宋将军说个一青二白,便只好等着宋克金安静下来,认真地说道:“宋将军,你还不太了解我。我可不是那种沉迷于酒色之徒,既然到此边关,保家卫国,造福一方,乃是我等大事。至于儿女私情,倒不是那么重要,以后随缘而定吧。”

“嗳!慕容将军,你这么说就不对了。国事是大,私事是小,可也不能过于偏激,两者都应该全全处理得当。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哪位男子不善钟情,又有哪位女不怀春?趁着你还青春年少,何不及早安家立业,以后可全身心地投入国事之中。……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嗬?……”慕容天水被宋克金的一番语激起了兴趣,道:“宋将军也有唐诗么?”

“我只不过借这句唐诗来劝你,哪来什么爱好?我可是个粗人!”

“唉!”慕容天水此时却忧叹道:“还劝我做什么?我的私事,也可能是我在执迷不悟。对于以往的儿女私情,我只能说‘当年不肯嫁东风,无端却被西风误。’不过我还是相信,天涯何处无芳草?”

“嗳!这就对了,慕容将军。想开些,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不是曾有古人说‘七步之内必有芳草’嘛!”

说来也巧,宋克金话音刚落,只见一群身着绫罗绸缎的女子从他俩身边纵马飞弛(驰)而过。慕容天水只觉得是一片过眼烟云,一晃而逝。然而,宋克金却满面春风地向他笑道:“慕容将军,我说的没错吧?实不相瞒,那为首的一位女子可是大家闺秀,而且是文武双全,要不要我为你从中作合?”

再说此时的慕容天水,他的心里哪里还放在这上面?只是由于宋克金的好意提及此事,使他的脑海里不断涌现出了诸多旧情往事:石小梅、阮晓峰、程圆圆、陈小(晓)南,她们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可一切又是那么的渺茫遥远。他最爱的意中人,可未能与他长久;真心要爱他的人,可他却不能够。这个情字,就这么爱捉弄人,令人神魂颠倒,令人百般无奈,却始终摆脱不了它的纠缠。

“嗳?慕容将军,你在想什么?”

“哦!”慕容天水恍然醒悟,道:“没想什么。我们赶快回城吧。”

说完,慕容天水打马加快了脚步。

等到两人来到城内,天光正旺,时辰尚早。慕容天水和宋克金并没有立即返回官署,而是走马行在大街小巷,打算巡察一下城内百姓的情况。因为慕容天水心中明白,自从他千里迢迢地从京城赶至敦煌,至今已有一月之久;可今天送走昔日将官王兆元,他还算是第一天正式上任。对于这城里城外的军情民事,他还是一无所知。今日有宋将军在此,何不请做向导,亲自体察民情,日后也好因地制宜,造福于民。基于此情,宋克金欣然答应,领着慕容将军边走边回报这敦煌城的内外情况。

“宋将军,这城中百姓共有多少?”

“共有六万八千九百七十户!”

“六万八千九百七十户!”慕容天水语气沉重,喃喃地说道:“城关之内,我们只有两千军卒,这军民的比例也实在太小了,应该全民皆兵才是。”

“嗯!慕容将军所言即是。其实,王将军临走前曾郑重嘱咐过下官,要我尽力辅佐将军,其中就讲到加强军队实力这一条。”

“王将军怎么讲?”慕容天水顿觉眼光发亮。

“王将军要我建议你,在城中百姓挑选兵卒,抓紧操练兵马,增强军备实力和防御能力,万不可轻心大意。”

“嗯。我们是应该张贴布告,即刻招兵买马。”

第二日清晨,十月二十五日,敦煌四门布下招兵告示,平民百姓勇跃报名参军,当日,便扩招了三千子弟。但是,问题又来了。如今扩充兵力,整整翻了一倍半!如何养活起这宠大的五千兵卒呢?于是,慕容天水又召集文臣将校,共商决策。最终决定,军民要团结一心,兵不离农,农不离兵;双方要互相协作,互相补充,日益向自给自足的方向发展。于此同时,慕容天水又向天子奏写上书,派人火速送往京师,请求天子援助,扩备军需物资。但是,他心里明白,此去京城,要经过嘉峪关、酒泉、张掖(甘州)、凉州(武威)、兰州、狄道、渭源、陇西、落门川、伏羌县、天水、汧(千)源驿、凤翔府驿、岐山、扶风、武功驿、马嵬驿、兴平、咸阳,如此千里迢迢,万一边城紧急,必是远水不解近渴,难应燃眉之急。之所以如此,也只不过是权宜之计。更重要、更根本的还是要靠自己,靠本地实力来富民强兵,减轻朝廷负担,为天子解忧。

为将敦煌兵马训练有素,慕容天水更是以身作责、身先士卒,整日和兵将们同吃同住,以达到和兵将们同甘共苦、齐心守卫边疆国土的决心。

这一日,已是十一月一日,慕容天水屹立在教兵台上,望着下面这五千名保家卫国的龙虎卫士,又开始了他的军事教导:“军心不稳,一在奸臣,二在娼女,三在弹尽粮绝。所以,军心要稳,军法应严明,男女应划江而治。不可有女人以及奸臣惑乱军心;除此之外,军心要稳,还要兵精粮足,上下齐心,不可有三心二意。至于战争,我向来不赞成(承)。但是,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兵还要养,军还要治,此谓备战。一旦非战不可,就应该以战养兵,以战止战。围而不打,以气势惊扰其心,是谓上策。攻城杀戮,此之谓下策。下策只是武战、力战,即使胜利,却有人心不服;而上策则是心战,是心理战术战策的妙用,其胜利则使人心服口服。所以,宁用上策之战而不用下策之战。但是,这一上战之说也不是一成不变,有时上战、下战交错运用,更能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治军之道,重要严明,军纪威严,赏罚分明。严以竖威,军中不可嬉戏而轻佻。所以,我在此宣布,‘严以竖威,赏罚分明’乃我治军口号。”

慕容天水此话一出,其下军中顿时千呼万应。“严以竖威,赏罚分明”的军法口号,似如雷霆万钧、直冲宵汉。

“宋将军!”只见慕容天水向身边的宋克金说道:“治军之道,应加以文武。非但要炼武强身。精通作战技巧,还要使将士熟读兵书战策,通晓天文地理,训练成有勇有谋之士。如此,才能练得立于不败之地的王牌之师。”

“慕容将军所言即是。我相信由将军你来教导训练,必得精兵强将。”

“刀不磨就要锈,兵不练势必要落后。所以,在武练之余,我们必须向将士们传授些作战计谋,以弥补我们这些边关将士的不足之处。”

“将军之意,是要让兵士学习兵书战策?”

“不错!正是如此。所以我请你明白便把军库之内的兵书战策搜集出库,明日开始对全军进行全方位军事教导。”

“是!”

时至第二日,十一月二日,宋克金命士卒将兵书全搬至教兵场,请慕容将军查点。

此刻,慕容天水眼望长案之上浩如烟海的兵书,心中不禁一阵浮想连(联)翩。想当年,他带着心爱之人阮晓峰进驻骊山华清园,他俩游进藏经阁,同样看到了漫无边际的书海。那里,简直是三教九流、五花八门,无所不有。而那时,他俩注重研习了一些房中养生术之类的书籍。而今天,在这里,全是青一色的兵书战策。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应该做些什么呢?天子命他镇守边西大门,他就应该身先士卒,艰(坚)守边关大门,把关西将士训练成有勇有智的王牌之师。为此,必须使全军内修文德、外练武技以及生产制造,才能富国强兵,抵御外敌入侵。

弥望着这似如长龙的书山,但他心里知道,此中真正的上乘兵书便是《孙子十三篇》、《孙膑兵法》、《吴子》、《司马法》、《黄石公三略》、《尉缭子》、《六韬》、《唐太宗李公问对》、《三十六计》、《诸葛亮将苑》、《长短经》等等。然而,仅此这些,要想将它们向全军将士一一传授,就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