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三卷-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门宗矣!”(魏志卷二八注引魏氏春秋)当淩谋废立事,使人告广,广答
“勿为祸先”,据注引汉晋春秋说: 
“广曰:‘凡举大事,应本人情。今曹爽以骄奢失民,何平叔虚而
不治,丁毕桓邓虽并有宿望,皆专竞于世,加变易朝典,政令数改,所
存虽高,而事不下接,民习于旧,众莫之从,故虽势倾四海,声振天下, 
同日斩戮,名士减半,而百姓安之,莫或之哀,失民故也。今懿情虽难
量,事未有逆,而擢用贤能,广树胜己,。。父子兄弟并握兵要,未易
亡也。’” 
由此一段两面皆有是非利害的话看来,可知王广对于魏晋两派之间,对
虚高一面与对实利一面,两皆无肯定或否定的是非,两皆未能同异,不敢从
一面而攻他一面,“勿为祸先”。因此,这就在他“论性才离”的时候,助
长了二元论的取辩,和“论性才异”的李丰比较,李依违两可,王则依违两
不可,而游离性的立场是他们的同点。以上政派、学派的分歧可列为下表: 
(见下页) 
这就是我们研究名胜的四本论所得的结论。因为正始至熹平之间,是魏
晋政权斗争最尖锐的阶段,名门豪族对垒森严(即章炳麟所谓“任世贵”), 
所以在思想上反映出了四角形的“辩者之尤”, 
政派
袒司马派
钟会。。论才性合
傅嘏。。论才性同
合同派
蒋济
——魏宗室派
何晏。。论性至上
曹爽
邓扬
依违骑墙派
李丰。。论才性异
王凌离异派
王广。。论才性离
离异派
学派
ì
í 。 
。 。 
ì
í 。 
。 。 
ì
í 。 
。 。 
性才同异离合的概念,实在是名族同异离合的代数学。但名辩也有不一定如
四本论之与现实密切相关,在复杂的政治关系方面有各种不同的角度,因而
有的理论也不一定直接就和政治主张相互划出明显的迹象。
二,我们再研究一下过江以后的王导作为“三理”来看的名辩。其一即
欧阳建(字坚石,冀方右族,雅有理思)的言尽意论: 
“夫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辩,名逐物而迁,言
因理而变,不得相与为二矣;苟无其二,言无不尽矣。”(世说新语文
学注引) 
此论讲名实相符的形式逻辑,主张逻辑的名言可诠性。按“言尽意”之
辩,取易“圣人立象以尽意,系辞焉以尽言”为题,显然在“言尽意”的反
面有“言不尽意论”,如何晏的无名论,所谓“处有名之域,而没其无名之

象。。。夫唯无名,故可得遍以天下之名名之,然岂其名也哉?”(列子仲
尼篇注引)“知者,言未必尽也。”(论语集解)王弼的易注:“得意在忘
象,得象在忘言”,他的体无论,更谓“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
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钟会传注引)更著名者为“当时
能言者不能屈”的荀粲的言意在表象以外说,所谓“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
也,今称立象以尽意,此非通于意外者也,系辞焉以尽言,此非言乎系表者
也,斯则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荀彧传注引)其他如向
秀郭象以“至理无言”注解庄子,无不和言尽意论相反。这当是当时名理界
的一个原则性的论难,其中带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方面的斗争。
其二,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夫殊方异俗,歌哭不同,使错而用之,或闻哭而欢,或听歌而戚, 
然哀乐之情均也。今用均同之情,而发万殊之声,斯非音声之无常哉?” 
如果说欧阳建论名实可相符,何晏等论名不能符实而存在,则嵇康此说
则在论名实两离(所谓“声之于心,殊涂异轨,不相经纬”)。情均同而声
杂异,以杂多无常的声音,表达不出真正哀乐的情意,故情真而音假。按何
晏王弼有性情同异之辩,四本论有性才之辩,嵇康盖衍情于理,转为定理先
天说,“理已定,然后借古义以明之耳;今未得于心,而多恃前言,以为谈
证,自此以往,恐巧历不能纪。”(详见嵇中散集,别章专论。) 
其三,即嵇康的养生论: 
“夫虱著头而黑,麝食柏而香,颈处险而瘿,齿居晋而黄,。。岂
惟蒸之使重而无使轻,。。芬之使香勿使延哉?。。蒸以灵芝,润以醴
泉,。。无为自得,体妙心玄,。。 
庶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何为其无有哉?” 
以上引句仅依世说新语注引,其详有他的养生论与答难养生论(嵇中散
集)。按此说,力辩自足于内,遇物而当,反对智用于外,随物排遣。在名
理方面而言,他以为虽名实两离异轨,但达观处理,则又可以使名实随在偶
合,他说:
“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 
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养生
论) 
这叫做“和理日济,同乎大顺”。反之,“仁义务于礼伪,非真之要术, 
廉谦生于争夺,非自然之所出”。向秀有难养生论,说他“追虚侥幸,功不
答劳”,他往返诘难,答辩不屈,可知这一命题在当时是重要的。按他是曹
魏宗室的外戚,爽败,权归司马氏,他正是在“进不敢言同,退不敢言异” 
之下,假声无哀乐论,讽刺了当时的心声异轨,假养生论表示了消极足意的
人生观,但他是敢于“儁伤于道”的人,居然大胆地“非汤武而薄周孔”, 
被司马昭借吕安事致于死地。他的思想背景,可以用袒司马晋而论性才合的
钟会骂他的话来说明: 
“今皇道开明,四海风靡,边鄙无诡随之民,街巷无异口之议。而
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
俗。。。其负才,乱群惑众也。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世说新
语雅量注引) 
钟会在审判嵇康时,有此庭论,可当做“论性才合”的自我介绍,其辞
句之粗野颠倒,显示名族阶级内讧的党同灭异到了何等程度!岂不是早已在

钟会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反诘嵇康之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
而去”时,伏下一笔名族间的异同公案么? 
三,“四本”、“三理”之外,还有更普遍的“三玄”。三玄指周易老
庄,约之又谓儒道。从名辩上看来,儒道的异同离合也是当时的最大争辩。
(一)论儒道“同”者为何晏。他所作的道德论说:“自儒者论,以老
子非圣人,绝礼弃学;晏说与圣人同,著论行于世也”(文学篇引注)。又
如王夷甫问阮宣子(修):“老庄与圣教,同异?”阮对曰:“将‘无’同”, 
世谓之三语掾。(同上,晋书所载问答者人名不同。) 
(二)论儒道“合”者为王弼。他好论儒道,裴徽问他:“夫无者诚万
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耶?”弼曰:“圣人体无, 
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同上)向
秀(著儒道论)等皆走此路。
(三)论儒道“离”者为裴頠等。頠疾世俗尚虚无之理,著崇有论,他
和著言尽意论的欧阳建是名理中的反对派,含有若干唯物主义的因素。他认
为道家崇虚体无,外形遗制,忽防忘礼,与儒家离而不能相合。他说:“至
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生以有
为己分,则虚无是有之所谓遗者也。故养既化之有,非无用之所能全也。理
既有之众,非无为之所能循也。心非事也,而制事必由于心,然不可以制事
以非事,谓心为无也;匠非器也,而制器必须于匠,然不可以制器以非器, 
谓匠非有也。是以欲收重泉之鳞,非偃息之所能获也,陨高墉之禽,非静拱
之所能捷也,审投弦饵之用,非无知之所能览也。由此而观,济有者皆有也, 
虚无奚益于已有之群生哉?”王衍之徒攻难交至,并莫能屈。(晋书卷三十
五,并参看世说新语文学) 
(四)论儒道“异”者为葛洪等。洪所著抱朴子,其内篇多属道家(自
叙),而外篇则为儒家辩护,如此相异而两可之论,内外并存,自相矛盾。
(详说见专章) 
其他如儒道佛三角的同异诘辩,多见于弘明集、广弘明集,应专章研究, 
此处从略。

第四节
玄学的社会意义
老庄易三玄与佛教之成为魏晋人的支配思想,尽人皆知,这里要研究的
是它的历史源流及其所以支配学术的社会意义。
关于三玄在汉魏之际从潜滋暗长以至沛然莫之能御的历史流变,前面已
有论述,这里所欲究明的,在于由摚鹑逖е流嫖残裁锤饔兄涫贝
思潮的分野? 
在第二卷论两汉学术时,我们已经指出:汉代的支配思想是在朝经学, 
而在野的“异端”之学从司马迁经过王充以至仲长统,都在不同的角度高扬
了道家。不但如此,当时农民叛乱所依据的旗号也是黄老道教,张陵张鲁张
角等五斗米教与太平道(皆用粗野的具体象征,如“神君种民”,“米民米
性”之类),以他们的“廉价”宗教对抗汉廷贵族的谶纬宗教,曾起了极大
的作用。及至汉末,社会阶级的斗争,统治阶级的分化(如由党锢到三国割
据),暴露出社会的危机。现实历史的教训,影响了意识的重新编制,即使
经学家如马郑,士大夫如清议人物,也要在自己的正宗的系统内开始修正了。
普列哈诺夫曾从王朝改变最基本的对角线竞走,说明思潮必然有些改变。汉
魏之际的士大夫对于道家和名辩的传统,从形式上接受,而从内容上改变, 
正是这样。从为低级的谶纬宗教而服务的摚鹑逖В湮砺刍纳裱Ф
说教的玄学,如王僧虔诫子书说: 
“见诸玄,志为之逸,肠为之抽,专一书,转诵数十家注,自少至
老,手不释卷,尚未敢轻言。汝开老子卷头五尺许,未知辅嗣(王弼) 
何所道,平叔(何晏)何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