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三卷-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说:
“何邓丁,乱京城!”(晋书卷一宣帝纪) 
嘉平元年,爆发了“高平陵”之变,司马氏父子阴布兵力,用迅雷不及
掩耳的手段,解决了曹爽及其党羽何晏等的势力,诛曹爽等八族,大行杀戮,

“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晋书卷
一宣帝纪)。曹氏势力,大受摧残;然而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斗争在酝酿, 
在继续发展。夏侯玄被征回来了,解除了都督雍凉诸州的兵权,安置在闲散
的职位上,做个大鸿胪,数年徙太常。
正当曹爽与司马懿的政治对立逐渐尖锐化的过程中,那作为思想斗争之
一的“正始清谈”也在蓬勃地发展。
“初夏侯玄何晏等,名盛于时,司马晋王(师)亦预焉。晏尝曰: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太初(玄)是也;唯几也,故能成天
下之务,司马子元(师)是也;唯神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闻其
语,未见其人。’盖欲以神况诸己也。”(三国志卷九曹爽传注引魏氏
春秋) 
正始清谈,以夏侯玄、何晏、王弼为主要领袖,而政治的反对派司马氏
也预其选,据魏氏春秋所举,司马师,曾为何晏所品赞。但被许以为“几, 
故能成天下之务”,明白表示司马氏所长,乃在事功才用,而夏侯玄与自己, 
则为“深”,为“神”,“能通天下之志”,能“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所长在性命本体的自然深醇神妙,褒贬之意自明。
接着在这一才性区分的品评之后,便有“才性四本”的合同离异。世说
文学第四:
“锺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
不敢出,于户外遥掷,急回便走。(注引魏志曰,会论才性同异传于世。
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也。尚书傅嘏论同,中书
令李丰论异,侍郎钟会论合,屯骑校尉王广论离。文多不载。)” 
三国志卷二十一,傅嘏传: 
“嘏常论才性同异,钟会集而论之。” 
又卷二十八,钟会传: 
“会尝论易无互体,才性同异。及会死后,于会家得书二十篇,名
曰道论,而实刑名家也,其文似会。” 
世说文学第四: 
“殷中军虽思虑通长,然于才性偏精,忽言及四本,便若汤池铁城, 
无可攻之势。” 
南齐书卷三十三,王僧虔传: 
“才性四本,声无哀乐,皆言家口实。” 
才性四本,是言家口实,是正始清谈的中心问题所在。今其文不传,然
而很明白的,才是言事功杂多,便是所谓“能成天下之务”的“几”;性是
指本体一元,便是“能通天下之志”的“深”,能“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的“神”。四本论的才性,便是发展了何晏的那番“深”“几”“神”的论
议的。思想上的才性四本的同异合离,便是反映了政治上的派系间的同异合
离的。
才性同异论,很早便在傅嘏等人间发生激烈的争辩。三国志卷十荀或传
注引何劭作荀粲传: 
“(荀)粲太和初到京邑,与傅嘏谈。嘏善名理,而粲尚玄远。宗
致虽同,仓卒时或有格而不相得意。裴徽通彼我之怀,为二家骑驿。顷
之,粲与嘏善。夏侯玄亦亲尝谓嘏粲等曰:‘子等在世涂间,功名(才) 
必胜我,但识(性)劣我耳。(即才性异)’嘏难曰:‘能盛功名者,

识也。天下孰有本(性)不足而末(才)有余者邪?(即才性同)’粲
曰:‘功名者,志局之所将也。然则志局自一物耳,固非识之所能独济
也。我以能使子等为贵,然未必齐子等所为也。(即才性合)’” 
世说文学第四: 
“傅嘏善言虚胜,荀粲谈尚玄远,每至共语,有争而不相喻。裴冀
州释二家之义,通彼我之怀,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畅。(此与三国志
注文字略有出入——引者按)” 
政治见解的不一致,反映到思想认识上也不一致;同时,思想认识上的
不一致,也影响政治见解的不一致。傅嘏才性论之不同于夏侯玄,和投向司
马氏的营垒是有关联的。三国志卷二十一,傅嘏传: 
“正始初,除尚书郎,迁黄门侍郎。时曹爽秉政,何晏为吏部尚书。
嘏谓爽弟羲曰:‘何平叔外静而内銛巧,好利不念务本。吾恐必先惑子
兄弟。仁人将远,而朝政废矣。’晏等遂与嘏不平,因微事以免嘏官。
起家拜荥阳太守,不行。太傅司马宣王请为从事中郎。曹爽诛,为河南
尹。” 
当傅嘏开始与何晏等离远时,何晏等是竭力拉拢过他的,而嘏却掉头不
顾。世说识鉴第七: 
“何晏、邓扬、夏侯玄并求傅嘏交,而嘏终不许。诸人乃因荀粲说
合之。谓嘏曰:‘夏侯太初一时之杰士,虚心于子,而卿意怀不可。交
合则好成,不合则致隟。二贤若穆,则国之休。此蔺相如所以下廉颇也。’ 
傅曰:‘夏侯太初志大心劳,能合虚誉,诚所谓利口覆国之人。何晏、
邓扬,有为而躁,博而寡要,外好利而内无关龠,贵同恶异,多言而妒
前,多言多衅,妒前无亲。以吾观之,此三贤者,皆败德之人尔。远之
犹恐罹祸,况可亲之邪!’後皆如其言。(接三国志傅嘏传注引傅子, 
文字略有出入)” 
傅嘏从此便与钟会等同为司马氏政治乃至思想营垒中的健将。
才性四本论中,主张“异”的李丰,主张“离”的王广,在政治斗争中, 
倾心于曹氏,而又不敢在曹氏政权极盛时明白坚定地站在一面,动摇游移, 
依违两可,徘徊两不可,始而消极骑墙,终而仍被司马氏所诛。三国志卷九
夏侯玄传:
“中书令李丰,虽宿为大将军司马景王所亲待,然私心在(夏侯) 
玄。” 
注引魏略曰: 
“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曹爽
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似游光。’其意以为丰虽外示
清净,而内图事,有似于游光也。(游光即火神——引者按)” 
曹爽何晏被杀后之第二年,王广与其父王淩,同被司马懿所诛,而李丰
则与夏侯玄同在嘉平六年被司马师所杀,上距曹爽之诛,不过五年而已。
王淩王广父子,在思想上固然主张才性离,与司马氏的论客傅嘏钟会不
合,而在实际的政治活动方面,又表里不一,既与司马相违迕,复不敢联盟
友派,积极反对,终为司马氏所各个击破。三国志卷二十八王淩传: 
“司马宣王既诛曹爽,进淩为太尉,假分钺。(这是将欲夺之必固
与之的手段——引者按)淩(与外甥令狐)愚密协计谓,齐王不任天位, 
楚王彪长而才,欲迎立彪,都许昌。嘉平元年九月,愚遣将张式,至白

马,与彪相问往来。淩又遣舍人劳精诣洛阳,语子广。广言废立大事, 
勿为祸先。其十一月,愚复遣式诣彪,未还,会愚病死。。。三年春吴
贼塞涂水,凌欲因此发大事,严诸军,表求讨贼,诏报不听,淩阴谋滋
甚。遣将军杨弘,以废立事告兗州刺史黄华。华弘连名,以白太博司马
宣王。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淩,。。军到丘头,淩面缚水次,宣王遣
步骑六百人,送还京都。淩至项,饮药死。。。(王)广有志尚学行, 
死时年四十馀。” 
据干宝晋纪:“淩到项,见贾逵祠在水侧,凌呼曰:‘贾梁道,王淩固
忠于魏之社稷者,唯尔有神知之!’”(三国志王淩传注引) 
关于楚王彪与王淩令狐愚的交往,同上注引魏略说:“愚闻楚王彪有知
勇,初东郡有讹言云:‘白马河出妖马,夜过官牧边鸣呼,众马皆应。明日
见其迹大如斛,行数里,还入河中。’又有谣言:‘白马素羁西南驰,其谁
乘者朱虎骑。’楚王小字朱虎。故愚与王淩阴谋立楚王。乃先使人通意于王, 
言使君(时令狐愚为兗州刺史)谢王,天下事不可知,愿王自爱。彪亦阴知
其意,答言,谢使君,知厚意也。” 
王淩在曹爽何晏等被诛之后,失去了政治斗争的中心领导,乃拉出楚王
彪来号召,这是政治斗争发展的合理归趋。上引讹言与谣言,显然可见是一
种思想上的预先布置,通过迷信方式,先令人心知道天命的有所归属。这种
政治斗争手段,正反映了斗争的深刻尖锐程度。三国志魏志卷二十楚王彪传, 
“楚王彪字朱虎。。。黄初七年徙封白马。太和六年,改封楚。嘉平元年, 
兗州刺史令狐愚与太尉王凌谋迎彪都许昌,语在凌传。廷尉请徵彪治罪,于
是依汉燕王旦故事,赐彪玺书切责,使自图焉。彪乃自杀,妃及诸子皆免为
庶人,徙平原。”彪是魏武孙姬的儿子,与曹植为异母兄弟,黄初四年冬, 
与诸王朝京师,任城王彰暴薨(为文帝所谋杀),次年,与植同还国,“欲
同路东归,以叙隔阔之思,而监国使者不听,植发愤告离,而作诗。”(植
传注引魏氏春秋)那诗便是曹子建集中有名的赠白马王彪诗。因此,王凌之
谋废立,除主要的反映着对司马氏的矛盾外,还附带的反映着魏室武帝诸王
系对文帝诸王系的矛盾。此在题外,这里不多说了。
嘉平六年,司马师诛夏侯玄李丰,为司马氏消灭曹氏势力的又一大举动。
夏侯玄字太初,少知名,为海内重人。陈寿说:“玄以规格局度,世称
其名”(三国志本传)。世说新语提及夏侯玄的有好多处,都是称颂他的。
“夏侯玄既被桎梏,时钟毓为廷尉,钟会先不与玄相知,因便狎之。
玄曰:‘虽复刑馀之人,未敢闻命。’考掠初无一言,临刑东市,颜色
不异。”——注引世语曰:“玄至廷尉,不肯下辞,廷尉钟毓,自临履
玄。玄正色曰:‘吾当何辞,为令史责人耶,卿便为吾作。’毓以玄名
士,节高不可屈,而狱当竟,夜为作辞,令与事相附,流涕以示玄。玄
视之曰:‘不当若是耶?’”又引魏氏春秋曰:“(玄)风格高朗,弘
辩博畅。”又引魏志曰:“玄格量弘济,临斩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