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三卷-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膝,趋走风尘,犹必不办大致名位,而免患累,况不能乎?未若修松乔之道, 
在我而已,不由于人焉。将登名山,服食养性。非有废也,事不兼济,自非
绝弃世务,则易缘修习玄静哉!”这里是说,神仙道教的思想(修松乔之道), 
是在生活的颠沛流离中昂扬成长起来的。早年的富贵之志,这里转了一个大
弯。然而,并不是说,葛洪就此不再有用世之志了,这证之以后的封侯食邑, 
以及外篇中的许多言论,他是并没有完全消极的,他只是真正的变成了内神
仙外儒术的进退两可的机会主义者罢了。
在这一个期间,葛洪曾走了好多路。内篇卷四金丹篇说:“往者上国丧
乱,莫不奔播四出,余周旋徐豫荆襄江广数州之间。”他的故人嵇含的遭陈, 
该给他很大的刺激吧?晋书卷八十九嵇含传:“含字君道,祖喜,徐州刺史, 
父蕃太子舍人。。。永兴初,(含)除太弟中庶子,西道阻阂,未得应召。
范阳王虓为征南将军,屯许昌,复以含为从事中郎,寻授振威将军、襄城太
守。虓为刘乔所破,含奔镇南将军刘弘于襄阳,弘待以上宾之礼。。。属陈
敏作乱,江扬震荡,南越险远,而广州刺史王毅病卒,弘表含为平越中郎将、
广州刺史,假节。未发,会弘卒,时或欲留含领荆州。含性刚躁,素与弘司
马郭劢有隙,劢疑含将为己害,夜掩杀之,时年四十四。”葛洪与嵇含交好, 
到广州去,原也是先行为嵇含催兵,却不道含未发被杀,于是他只得单独留
在广州了。这一个停留是颇为凄寂的。
这里,我们得补叙一下葛洪学习神仙之术的经过。内篇卷四金丹篇说: 
“昔左元放于天柱山中精思,而神人授以金丹仙经。会汉末乱,不遑合作, 
而避地来渡江东,志欲投名山以修斯道。余从祖仙公又从元放受之,凡受太
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一卷、金液丹经一卷。余师郑君者,则余从祖仙公之
弟子也,又于从祖受之,而家贫无用买药。余亲事之洒扫,积久乃于马迹山
中立坛盟受之,并诸口诀之不书者。。。余受之已二十余年矣。”内篇卷十
六黄白篇说:“余昔从郑公受九丹及金银液经,因复求受黄白中经五卷。郑
君言,曾与左君于庐江铜山中试作,皆成也。”内篇卷十九遐览篇说:“昔
者幸遇明师郑君,但恨子弟不慧,不足以钻至坚,极弥高耳。于时虽充门人
之洒扫,既才识短浅,又年尚少壮,意思不专,俗情未尽,不能大有所得, 
以为巨恨耳。”晋书本传说:“究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从祖玄,吴
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

焉。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玄亦内学,逆占将来,见洪深重之,以女妻
洪,洪传玄业。”由此可知: 
一,葛洪学神仙之术,当在二十岁前,故著内篇时即说:“余受之已二
十余年矣”,又说“年尚少壮,意思不专”,这是初期对神仙之术的学习。
二,其传授的来历是左慈投葛玄,玄传郑隐,隐传洪。
三,后来又师事南海太守鲍玄,玄亦内业,洪传其业,且为玄之女婿, 
这是后期对神仙之术的学习。这学习,可能在奉嵇含命到广州之后。
四,由是得葛洪的神仙之术传授如下表: 
五,这神仙之术的学习,自叙中没有具体提到。只说“晚学风角、望气、
三元、遁甲、六壬、太一之法,粗知其志”。风角、望气原是方士法术,与
神仙家一脉相通。
六,关于鲍玄,晋书卷八十许迈传:“时南海太守鲍靓隐迹潜遁,人莫
知之,迈乃往候之,受中部之法及三皇天文。”卷九十五鲍靓传:“鲍靓字
太玄,东海人也,。。学兼内外,明天文河洛书,。。为南海太守。。尝见
仙人阴君,授道诀,百余岁卒。”鲍靓明内学,与洪传鲍玄同;明天文河洛
书,与自叙言晚学风角望气有关。又曾为南海太守,又靓字太玄,不知鲍靓
即是鲍玄否?不过籍贯上党与东海不同。这还待详考。
葛洪停留在广州的时间究竟多么长久,无从确实查考。我们知道,他是
在陈敏反叛后(惠帝永兴二年公元三○五年)才南去的,那正是所谓“上国
大乱”的时间,晋室内部,豪强们自相火并,爆发为“八王之乱”,统一的
局面完全破坏,在山东有王弥之乱,在山西河北有匈奴刘渊独立,在河北有
鲜卑慕容瘣独立,在四川有李特李雄父子相继独立,晋室豪强在火并中互相
消灭,渐趋荏弱,而中原一带就为北方各民族所占据。于是在怀帝永嘉五年
(公元三一一年),洛阳陷落,帝被匈奴刘聪将刘曜所虏,那就是所谓“永
嘉之乱。”越五年(公元三一六年年),长安陷落,愍帝也被刘曜所虏,北
国复亡。所以从公元三○五到三一六年,是北国从大乱到复亡的期间,这期
间,前期以八王之乱为主,后期则以胡人作乱为主。那时北国的豪强们,受
不住乱离之苦,主要的是受不住胡人的压迫,纷纷南渡。永嘉末年,南渡的
人物最多。世说载卫洗马(玠)渡江,形神惨悴,说:“对此茫茫,令人百
端交集。”这茫茫江水中,正不知混和了多少北国豪强们的奔离家业之痛泪。
南渡的豪强们拥戴瑯琊王司马睿为首领,在江东建立政权。瑯琊王于永嘉二
年(三○八年)即镇建业,建兴三年(公元三一五年)晋位丞相,建武元年
(公元三一七年)自称晋王,明年即帝位,是为东晋元帝。可见当北国大乱, 
晋室土崩瓦解的时候,江东实际上即乘统一解纽之会,隐隐先已树立独立的
根基。然而北国豪强们的南渡,是不能带同了家业一起南渡的,他们要继续
维持豪强的地位,继续作土地的霸占与分封,势必要与江南的豪强们分此杯
羹。这样,就造成了江南豪族与北国豪族妥协合作的条件。而江南豪族在政
治上的地位就被提高了。自叙说:“晋王应天顺人,拨乱反正,结皇纲于垂
绝,修宗庙之废祀,念先朝之滞赏,并无报以劝来。洪随例就彼。庚寅诏书, 
赐爵关内侯,食句容之邑二百户,。。遂恭承诏命焉。”先朝滞赏今天被记
起来了,而且分封了,而被封的也恭承诏命了,这就是江南豪族与北国豪族
妥协合作的具体例子。葛洪被封在建武中,从南方回来至迟当也在建武之前。

则他停留在南方的时间,是从陈敏乱后至建武之前,即公元三○五至三一七
年之间,那是一个可能的最长的南居时间。在这时间,他“频为节将见邀用, 
皆不就。。。将登名山,服食养性,。。以寻方平梁公之轨”,这番栖逸退
隐之志,当是受南海太守鲍玄很深的影响。而子书内外篇,大约便于此时大
部撰定。关于南居生活,晋书本传说:“洪见天下已乱,欲避地南土,乃参
广州刺史嵇含军事。及含遇害,遂停南土多年,征镇檄命,一无所就。后还
乡里,礼辟皆不赴。” 
在偏安江左的小朝廷中,葛洪并不顶得意。自叙对建武后的生活未有记
录,晋书本传记载得也很概略。本传说: 
“元帝为丞相,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咸和初,司徒(王) 
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谘议参军。干宝深相亲友,荐洪才堪国史, 
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洪固碎不就。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
交址出丹,求为勾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
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洪乃止
罗浮山炼丹。岳表补东莞太守,又辞不就。岳乃以洪兄子望为记室参军。
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后忽与岳疏云:当远行寻师,克
期便发。岳得疏,狼狈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至,遂
不及见,时年八十一。视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
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太平寰宇记谓卒年六十一。) 
咸和为成帝年号,咸和初为公元三二六年。考晋书卷八十一邓岳传:“郭
默之杀刘胤也,大司马陶侃使岳率西阳之众讨之(时岳为西阳太守),默平, 
迁督交广二州军事,建武将军,领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假节。”又考晋
书卷七成帝纪,咸和四年冬十二月,右将军郭默害江州刺史刘胤,陶侃率众
讨之,明年五月,擒郭默斩之。邓岳为广州刺史,在咸和五年(公元三三○ 
年)之后,葛洪再度南行到广州,当也在咸和五年之后了。由此看来,葛洪
封侯食邑后在江南,也至少住了十四年左右(公元三一七——三三○年)。
就是说,洪再度南行时,当在五十四五岁光景。这十四年的时光,是以掾属
主簿之类的佐吏职位度过去的,在官阶上说,并不得意。
晚年的葛洪,被邓岳留在广州,在罗浮山修道,度他的神仙丹鼎生涯。
本传说他“止罗浮山炼丹。。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所谓在山
积年,究竟多少年呢,本传没有交代明白,但如以本传所载卒年八十一而论, 
则在山当在二十六七年以上。但太平寰宇记又记他卒年六十一,则在山仅六
七年。考本传,洪死时,邓岳当为广州刺史。考岳傅,岳卒于广州刺史任内, 
又成帝纪,咸康二年(公元三三六年)冬十月,广州刺史邓岳击夜郎,五年
(公元三三九年)三月,广州刺史邓岳伐蜀。以后,即不再见有有关邓岳的
记载,邓岳以咸和五年任广州刺史,至咸康五年,历时十年。则葛洪在山, 
当邓岳广州刺史任内,似以六七年为合理。就是说,关于葛洪的年寿,太平
寰宇记所载六十一,比晋书本传所载八十一较为可信。
总结葛洪一生,他本是江南世贵子弟,少年时饱受亡国悲哀,然而儒道
双修,仍找到了他的安心立命之处。青年的葛洪,以协平农民暴动石冰之乱, 
建立功业,可是功成不赏。北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