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13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非是皇上觉得我们这些人的势力太大了,害怕尾大不掉?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太让人痛心了。

“这可是陛下……陛下的想法?”陈昇罕见地有些迟疑了,颤声问。

“嗯,父皇就是这么跟我说的。”太子看不出纪国公的变化,只是耐心地跟他解释了起来,“群臣争执不休,总归不是个办法,不如将内阁设置专门的军部,陆军设一部,海军设一部,然后从陆海军当中挑选卓有威望的将领充任内阁大臣,再由这两部大臣专门处置军费和各地兵备之事,这样的话,陆海军大臣就可以时时和内阁探讨,避免军队经常和内阁闹出矛盾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军事也越来越复杂,消耗的钱粮物资也越来越多,因此新朝也有了建立一个统管陆海军军事的迫切需求,编制和监管预算、研制和发展新兵器、主持军工厂、收藏地图和其他情报图鉴,这些事务都需要专门机构来主持。

“挑选卓有威望的将领充任内阁大臣?”太子说者无心,但是陈昇却精神一振。

“是的,父皇就是这么说的。”太子点了点头,“纪国公有什么觉得不对的地方吗?”

……陛下居然是想要挑选陆海军将领来充任内阁大臣?陈昇终于明白了陛下的意思,也就此放下了心来,陛下终究还是没有限制军队的意思。

一下子没有转过弯来。

这几年的文武分离,让他一边暗自窃喜自己不用受到文臣掣肘之余,也在心里产生了文武之间不可互相干涉的想法,从没有想过军人可以去牵涉到政事当中。再说了,自己和其他将领都是一群赳赳武夫,真的能进内阁当个朝臣吗?到时候闹出什么笑话或者乱子来,恐怕就会贻笑大方了。

“陛下的意思,臣当然不敢置喙,不过……这样做的话会不会造成政事混乱呢?”他小心翼翼地问,“臣等将领一直只会带兵打仗,文辞公文之事实在不懂。”

“父皇说陆海军大臣负责的就是兵事,也不需要多好的文采,自有书吏为其劳心,大臣只要管好军费和兵备两件事就好。”太子含笑回答,“父皇另外还说,纪国公就是首任陆军大臣的最好人选。”

“我……?”尽管已经心有所感了,但是真的当太子说出来的时候,陈昇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纪国公的威望卓重,海内皆知,又是父皇的老兄弟,难道会有比国公更加合适的人选吗?”太子笑着问,“难道国公还不相信父皇的眼光吗?”

太子所说的是机密事项,目前除了太子和陈昇之外还没有其他人知晓,不过在皇上的心中,在内阁当中设置专门的陆海军大臣却已经是板上钉钉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文武官分离的原则是权宜之计,当初这么做就是为了一扫前明崇文抑武的阴霾,重建武人的信心,经过了几年的培养之后,武人的自尊心已经确立了,天下人对武人的歧视也大有改观。然而文武完全分离的弊端也有很多,比如上下沟通不畅,比如预算的编制和消耗难以清晰等等,毕竟一个国家里面,文武大事是无法完全分开的。再说了,完全让陆海军独立于政府之外。

所以,在内阁当中设立陆海军部也就势在必行了。

然而,完全用文官来充任陆海军大臣也不行,这样会马上就回到原本的老路,结果变成以文抑武,再说了,如今打仗是一门精密的学问,枪炮兵器、弹药后勤哪样也轻忽不得,哪里能够让不懂兵事的文臣去瞎搅和?

所以,为了继续维持陆海军军人的地位,让陆海军的将帅入内阁充任大臣也就顺理成章了。

陆军大臣一职,皇上第一个念头就想到了陈昇,这位元帅在军中资历和威望都是最高的,由他来出任首任陆军大臣,简直名正言顺,是最佳的人选。这件事暂且不能对外透露,所以皇上就委托太子来征询陈昇的意思,看他同意不同意。

“这……”因为实在太过于意外,所以陈昇还是在犹豫当中。“那……那以后,按照皇上的意思,在军议事务当中,是内阁当中的陆军部优先,还是军议府优先?”

“父皇的意思是陆军部优先,毕竟有大臣之实。”太子马上回答,“陆军部负责军政之事,居首;军议府则负责具体的战阵之事,为襄赞策划的辅佐机构。也正是为了明确主次,所以才会让纪国公来充任首任大臣,让军议府以及整个陆军上下心服口服。”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陈昇恍然。

“叔叔,我觉得这天下,只有你才配得上担当这个职位了,还请国公不要再犹豫了,以免到时候朝野异动!”太子诚恳地再度催促。

陆海军大臣的设立已经是呼之欲出了,而不光是皇家,在天下人看来纪国公恐怕也是最佳的人选,如果到时候这个陆军第一人的职位被其他人占去的话,那天下人恐怕会产生很多不利联想,对两边都是面上无光。

太子的隐含意思,陈昇也明白了。

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这是实至名归的结果,也是对自己功劳的肯定,自己为什么要一把推开呢?

舍我其谁!

“请太子禀告皇上,臣……谢圣恩!臣定当为国效劳,万死不辞。”

第1546章储君阅兵

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金州城外的原野当中,伴随着春风的是一阵喧嚣。

在春风的呼唤下,辽东已经从表到内都焕然一新。积雪已经慢慢化开了,汇聚成了溪流,然后向海边奔腾而去,而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由雪白变得苍绿了。在近处的山坡上,小草也悄悄钻出地面,这一片,那一簌,给陡峻的山坡点缀上新的绿意。

原本这里的原野是十分宁静的,但是?今天却多了不少喧嚣,一队队大汉步兵的红色军装列集成片,然后一片片地在草地上覆压而过,这火一般的颜色,让草地上原本的绿色黯然失色。

数千只脚和随同迎风飘扬的旗帜向前缓慢地移动着,听从军官小声的口令或停步、或转弯,他们一直保持着恒定的阵型,然后与其他的士兵保持间隔排成队列,接着越过一个又一个已经部署好队列的步兵方阵。

也许是多年严格的训练所带来的结果,除了军服一致之外,他们的面孔上的表情也变得整齐划一起来,上面既有多年征战所带来的淡漠和镇定,也有被大汉皇太子殿下以及总司令官共同检阅所带来的兴奋感。

这群士兵是隶属于大汉辽东军第三旅的步兵,他们大多数参军多年,参加了平定辽东的绝大多数战役,可谓是战功赫赫,是大汉的精锐之师。他们之前的旅正正是前阵子刚刚被调回京城的赵松,而这个旅当中有一个团,将会在太子巡阅完毕之后跟随太子和赵松一起走上运输船,奔赴高丽,然后参加对日本的攻伐,再为大汉夺取更大的胜利。

而就在这些步兵的不远处,到处可以听见节奏十分均匀的马蹄声和马刺的碰击声,这些穿着制服和盔甲的身材高大的骑兵,骑在同样高大笔挺的战马上,夹杂在各个步兵方阵当中,人人都显得既充满了英气和骄悍之气,而又杀气腾腾。而在步兵方阵和骑兵行列之间,有一些穿着显眼制服的军乐手站在队列中间,随着军官的呼喝声不断变换鼓点,用这种方式在人海和烟尘当中指挥每一个方阵。

在一些步兵方阵的间隙当中,炮队也将大炮推了上来,一门门擦得闪闪发亮的大炮在炮架上颤动着,可以听见炮架零件震动的响声,甚至好像能够闻到上面飘散出的火药的味道。炮兵们在步兵和骑兵之间爬行前进,然后遵循着事前的安排,在指定的地点拉开距离停下来。

大汉军队最为重视炮火,辽东军之前又是大汉最主力的军团,因为各个炮兵部队里面配备的都是最好的大炮,炮兵也经过了最严格的训练,接下来有一支加强了的炮兵部队将会被调往高丽并且参与征日大战,他们深信自己能够用自己辛苦操练所精熟的炮术,让日本幕府军队尝够辽东军之前的敌人们所尝的痛苦。

士兵们的行列之前,都站着领队的军官,而这些军官们都全身穿着检阅用的簇新制服,个个都站得笔挺,他们的胸前都佩戴着各种勋章,这些铜铁或银质的勋章,证明了他们一路上南征北战的历程,也证明的自己的勇敢勋绩。

在每一个严阵以待方阵当中,这些身经百战、而且都能战而胜之的士兵们都竖起了自己的火枪和长枪,一簇簇明晃晃的枪尖在晴朗的晴空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几十个方阵的闪光几乎让人睁不开眼睛来。而每个骑兵也都把自己的马鞍、盔甲和装具都擦得锃亮,每一匹战马也都受到精心饲养,毛色发亮,像绸缎般闪耀着光彩。由于士兵们行进和排列的动作,因为多年来的训练而整齐划一,所以在他们的阵列当中,好像个人已经消失了一般,数千人被捏合成了一个的整体。大汉的军威,也在这阵列当中展露无遗。

为了迎接太子殿下亲阅的罕见的阅兵仪式,军官们都穿戴得极其考究,恨不得将制服上的每一个纽扣都擦得发亮,而每个士兵也都是精神抖擞,深怕在太子殿下面前丢了自己部队的名誉。他们因为极为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按照平日里操练时的队列行进,并且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就如上面安排的那样,在预设的阵地排好了队列。每个人都站在自己应该身处的位置上,紧张地等待着。如果今天不是检阅而是真正的战斗的话,已经集结完毕的他们,似乎马上就可以投入到战争当中了,而在辽东,没有任何一个敌人可以抵挡得住他们的进攻。

现在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只等检阅的人快些过来,审视他们的威荣。

随着时间的流逝,天空上的太阳越来越高了,原本早晨的寒意也慢慢地消失了。就在这时候,金州城通向这里的大路上,突然响起了雷鸣一样的轰鸣声。

阵列边缘位置的军官和士兵们,听到了这轰鸣声之后,将头偏转过来循声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在他们视线所及的地方,灰尘四处飘扬,将大多数东西隐匿在了灰雾之下。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