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花费多于此店数倍的价钱将这个小店给买下来,却不舍的用那少的可怜的薪水去请一个伙计。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句话一点也不假,他确实是有一定目的的,他想起了祖先的一句话。

他的先祖死于几百年前的一个甲寅年,他是一个位高权重的人,最后一次出征之前,他把自己儿子叫到面前,留下了自己的嘱托。

当然这些嘱托最后成了遗嘱了,长子最后按照父亲的吩咐,带领一部分族人,隐退了。

历史上却记载着他的长子和长孙都为了国家守城战死了。倒塌这一代已经是七百多年了。

他清楚的记着那份遗嘱,大概的意思就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乱世很快就要再次一统,但是不久后必然会再次分裂。

虽然王朝有强横一时的,但是最终都是昙花一现,我辅佐主公一辈子,可最终他还不是一个明主。

七百载后西北之地,龙驾走过,九日腾空,华夏复兴。

我的后人应该辅佐这样的人,为我华夏开疆复土,繁盛万事,我算出我的后人必有一人会来到他的身边。

这里是我的毕生所学,现在传给你了,如果这次我有什么意外,你不要问,带着族人会南阳老家,隐姓埋名。

将我的所学传承下去,切记不到时候不能恢复我们的族姓,以后就暂且姓苗吧。

果然他这次出征,真的再也没有回来,他本人也是青史留名。他的长子遵从父亲的遗嘱回到了老家。

从此隐姓埋名,传承家族,并将他父亲的衣钵给传承了下来,就这样苗家在当地也成为了有名的大家族了。

这个小酒店里面的人换做苗训,也是苗家的一份子,自幼聪明伶俐,身手家族长辈的喜爱,家族的传承自己全部在弱冠之年学成,此后一直游历四方。

好多年没有回过故乡,看到这个战乱四起的时代,也是于心不忍,立誓要学习先祖,辅佐明君,一统天下。

就在前几天,他夜观天象,发现有紫微星有渐渐西移之相,可是最近也没有哪国的皇帝去西北之地。

自己占卜一下没有任何的收获,只是隐约的知道有贵人降临,所以他就起身来到这里。

纵观五代各国,北汉偏居一方,地狭人少,后蜀龟缩在汉中,南唐依江据守没有进去之心。

其他的江南的小国更是不堪,整日征伐不断,没有丝毫的统一意识。

看来看去唯有后周,国力强盛,君主贤明,麾下猛将更是数不胜数,高平之战就是契丹也会死避其锋芒。

听说最近后周的军队正在筹划收复秦、凤四州,但是皇帝并没有亲征,难道这个人是后周的某个大将?

苗训没有想明白,但是他已经决定要去后周看看了,去看看能不能实现自己的先祖的愿望。

不然他也不会在这里盘下这个小店了。

正在他在沉思的时候,外边的马蹄声音打破了宁静,苗训起身看向店外。

外边是个骑着马的士兵,看他的盔甲应该是后蜀的士兵,马上面还有一个专门盛装公文的袋子。

这应该是后蜀的探子或者是信使,苗训似乎下了什么决心似的。

蜀兵吧马栓在店外,挎着刀,拿着弓箭,进来了,临进来的时候还不忘将马背上的信袋给拿了进来。

这里面应该是很重要的东西,不然他也不会携带。

他一进店门就大声嘟囔着:

“妈的,渴死老子了,给老子来壶热水,快点,再来碗面,快,这天让老子去送什么情报……”

这家伙一看就是个愣头青,送情报哪有这么大声嚷嚷的,好像让全天下人都知道:

“老子这里是情报。”

苗训,眼里精光一闪,随后恢复正常将羽扇放了起来,走到,那个士兵的面前:

“这位军爷,实在对不住,小店实在没有热水了,只剩下酒了,您看,你要不要……”

这个神经大条的士兵,听到这里那还记得队长安排他不准在路上喝酒的警告。

也不管那么多了,就吩咐苗训拿些酒肉来,苗训切了一些熟牛肉,给他斟了一碗酒。

蜀兵一饮而尽,感觉还是不过瘾,再来一碗。

苗训故作为难:“军爷你这有军务,我看您还是……”

那意思就是你还有事情就不要再喝了,再喝就党务事了,我是为你好。

蜀军并不领情:

“叫你拿就拿,那有那么多的废话,害怕军爷不给你钱咋地,快拿过来。”

说完双眼圆睁,配着他那黑脸,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李逵在世。

“既然你找死我也不拦你了,你就是我的投名状了。”苗训在心里想道。

他转身走了进去,随后报了一坛汾酒出来了,泥封打开酒香四溢,蜀兵也是识酒之人。

闻到香味就流口水了,二话不说,立刻就从苗训的怀里将酒坛抢了过来。

也不用碗了,那样不过瘾,大口喝着才过瘾,仰起头。举起酒坛就喝了起来。

一时间整个小店内,是香气四溢,苗训却是在旁边默默的注视着这个蜀兵抱坛而饮。

其实这个蜀兵也是,你丫的还有任务呢,怎么能在这里喝酒呢?很快半坛酒,就被他喝光了。

打了个酒嗝,大叫一声痛快呀,说完还哈哈哈哈大笑。

突然他就发现了了不对劲,自己的酒量自己知道,半坛酒自己是不在话下。今天怎么有点头晕。

很快他的意识就模糊了,一头倒在了桌子上。苗训走了过来:“活该你倒霉,借你一样东西,作为我的投名状,实现我的理想和先祖的意愿吧。”

说着就把蜀兵的那个信袋拿了过来,打开一看里面都是关于周军的情报的,还有兵力部署,这也他详细了吧。

苗训也没有细看,拿起信袋骑上外边的军民,就直奔周军的方向去了,谁知这一去正好碰到了赵旭一行人……

第34章武侯后裔

赵匡胤父子他们正在现在已经进入了秦州境内,也派人联系到了王景等人。

就在这时候,前方传来一阵急速的马蹄声音,禁军士兵们立刻进入作战时候的状态。

他们高度戒备着周围,以防是敌人的偷袭,禁军果然不是一般的军队可以比拟的。

只见前方只有一人一骑,看他的装束是个书生模样的人,看来不是士兵。

可是这只是表面上的,在没有确定来者的身份之前,没有任何人敢放松。

很快赵旭看清楚了,来人是一个白面书生,手里还拿着一把羽扇,看着这把羽扇,赵旭怎么都觉得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对面可是大周的将军?”对面来的人正是苗训,他看到了大周的军旗才高声喊了起来。

赵匡胤他们不知道怎么回事,于是就让一个士兵喊道:

“来着何人?速速报上名来。”说着说有的士兵都是长枪防备,虽然对方只有一个人,士兵依然高度戒备。

看着周围戒备森严的士兵,苗训立刻张口说道:

“乡村野民,有重要的情报要报告给大周的将军,十万火急。”

苗训能理解,毕竟自己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对他防备也是应该的。

听到这里,赵旭跟赵匡胤他们点了点头,自己骑着马走了过去,坐在马上的赵旭上下打量着苗训:

整个一个书生模样,一身灰布长衫,手中依然拿着他的那把羽扇,时不时的还摇上一摇。

苗训也是在打量着赵旭:

年纪轻轻,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看就是大富大贵之相,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似乎有一整穿透力,令苗训有一种眩晕的感觉。

据后来已经改为族姓的苗训回忆说:“当年他第一眼看到太子的时候,自己就感到一种皇者之气,从那时候我就觉得太子就是我祖先说的那个人。”

赵旭率先开口了:

“这位先生,本将乃是大周的殿前副都虞侯,赵旭,适才先生说有重要军情给我大周。”

听到赵旭两个字,起初没有什么,可是他又念了一遍,赵旭,旭那岂不是九日?

他清楚的记得自己家族的宗堂上悬挂着一幅字:

“西北之地,龙驾走过,九日腾空,华夏复兴。”

这是他的先祖当年留下来,似乎是暗示着什么,九日难道是说的这个人。

见到苗训在发呆,赵旭又一次出言提醒:

“先生,先生……”

“对不起,草民走神了。”在赵旭连续数声的情况下,苗训才从沉思中醒了过来。

翻身从马上下来了,拱手向赵旭行礼:

“草民苗训参见副都虞侯大人,草民确实是有重要情报。”

说着他从马背上拿出了那个信袋,递给赵旭,赵旭已经从马上下来了,接过苗训手中的信袋。

打开里面有数十封密信,全部都打着火漆,看来是重要的情报了,赵旭打开其中的一封,里面竟然是他们这支禁军的行军路线。

赵旭大惊,他们禁军的行军路线是绝密只有几个大大将知道,后蜀怎么会知道。

“先生真是我大军的恩人,随我一同会军中可好?”赵旭面上并没有任何的表情,而是转身对苗训说道。

苗训本来就想着来投奔大周,加上这个副都虞侯可能就是先祖说的那个人,所以自然是愿意的。

拱手向赵旭表示感谢。赵旭又将他引荐给赵匡胤等人就立刻启程了。

很快他们就和王景的部队汇合了。

在王景的行军大帐里面,似乎所有的高级将领都在,本来王景他们想给赵匡胤一行人接风洗尘的。

可是被赵旭给拒绝了额,现在军情紧急,等胜利了我们一起庆功酒,王景也没有在坚持。

“王大人,你们先看看这个是不是和你们的军队部署一样?”赵旭一坐下就把那几封情报递了过去。

这几封都是关于凤翔军的军事部署的情报,赵旭选出来递给王景他们。

王景和向训越看心里越寒,这上面说的都是他们军中的机密,这封信上说的是一字不差。

向训是个急性子:

“小赵将军,能否告诉老夫这些东西是从什么地方得来,这确实是我军中的机密?”

向训很想知道这是赵旭从哪里得到的,自己人好说,那要是敌人就麻烦了。

“向大人,这是一位从后蜀归来的先生先给我们大周的,我只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