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大人,这是一位从后蜀归来的先生先给我们大周的,我只想知道里面的情报是不是高度的机密?”

就连赵匡胤他们也是看着王景他们。

王景看着这满帐篷的高级将领:

“这确实是我大军的高级机密,不知道怎么就泄露出去了,我立刻派人去查。”

说着外边就进来几个人,王景在他们耳边吩咐几句,他们就闪身不见了,他们都是王景的贴身护卫,忠诚度很高。

随后他们商量了一下,修改军事部署,接着所有的人就各司其职去了。

赵匡胤他们也是和王景他们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

赵旭和父亲还有高怀亮他们说了一声自己,就回到了自己的军帐,他也有自己专门的“办公室”。

在赵旭所在的军帐里,苗训正坐在里面,和赵旭说着什么。

“先生,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你是怎么得到的呢?再说了这是军中专用的的信袋,就连你骑来的那匹马也是军马?”

赵旭真的是有很多的疑问要问苗训。虽然他知道这个苗训不是后蜀的奸细。

要真是奸细,这个代价也太大了,谁会用这么重要的情报来换取敌人的信任呢?

就凭这些情报,后蜀完全就可以打败大周的军队,因为大周的军队机密全部都写在了上面。

苗训也知道赵旭打的什么主意,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回答这个问题。

“赵大人,再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一个现在说出来可能有点大逆不道的话题,如果哪一天你坐上至尊之位你的第一个愿望是什么?”

苗训盯着赵旭,似乎想看透赵旭的内心想法,赵旭吃不准这家伙说着个东西干什么。

苗训又接着说:“将军请放心,我不是任何人的密探,这个问题逗我很重要,我希望你能正面回答。”

说道这里赵旭缓缓的站了起来:

“如果我是皇帝我一定要结束这五代以来的战乱,现在我辅助皇上正在踏平障碍,准备一统天下。”

赵旭浑身充满了豪气,他没有停下来继续说道:

“记得先皇周太祖说过,从三皇五帝下商周以来,这片大地是一个大分裂的时代,这边大地不应该四分五裂。”

“整个国家分裂成数十个小国,如同一盘沙这盘散沙,每隔三五年就爆发一次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兵戎相见。”

“这受苦的还是百姓,太祖有先见之明,可惜去世的太早,幸好有当今皇上在,他也是个有理想的人,我赵家父子一定要辅助皇上一统天下,创造一个大周盛事。”

赵旭说的这些都是真心话,正如后来赵匡胤对群臣说,如果没有柴荣突然病逝,也不会有大宋的建立。

但是他这几次见柴荣,看到他的脸色苍白,这正是大病之兆,看来柴荣还是难逃一死。

苗训只是听到了一统天下,后面的全部忽略了。立刻下拜:

“草民诸葛无为拜见主公!”

看到苗训跪在地上,叫自己主公,还自称是诸葛训,赵旭一时间还真的懵了。

苗训疯了吗?不,他比任何的时候都清醒,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自从知道赵旭的名字之后,他就想到了九日二字,随赵旭他们来到军营之后他特意,卜了一卦。

成龙陈桥边,

父登至尊巅。

若问子如何,

龙啸必九天。

得出来的就是这四句话,但有很明白,很明了。

自己是为赵旭卜的卦,父当然是指赵旭的父亲,说明赵旭的父亲会等上至尊的位子。

至尊是什么?在人间除了帝王还有什么可以成为称为至尊呢?就是说赵旭的父亲会当皇帝。

父亲当皇帝,他的儿子并不一定会当上皇帝,不会后面一句就很明了,若问子如何,龙啸必九天。

这就很明白了,龙啸九天,皇帝又被称为九五至尊,九乃极数,是极致。

另一方面九天又是赵旭的名字。

这就是说注定赵旭也会当上帝王,加上他又和苗训的先祖留下的遗嘱中的话,相符合。

所以苗训认他为主公,当年他的先祖就是这样称呼当时的皇帝的,现在他要代替先祖再创辉煌。

经过苗训一番的解释赵旭才知道,原来这个苗训特意在等着他。

当然苗训说的他的身世更是让赵旭感到惊奇,同时也感慨历史记载的果然不一定全部是真的。

当赵旭问苗训为什么自称诸葛训的时候,苗训只说了一句话就将赵旭震住了。

苗训说:

“后世子孙,谨遵先祖诸葛武侯的遗嘱,等待有缘人,出现,辅佐他创大汉盛事。”

赵旭自言自语道:

“怪不得,看着那羽扇那么眼熟,电视上的诸葛亮都是拿着一把羽扇的,这个苗训是诸葛亮的后代,他老人家真牛叉,那时候就知道今天的事情了?”

有意思,武侯的后裔……

第35章黄花谷之战

诸葛亮的后代,赵旭想想总不会差的,他想认自己围住,还有什么不愿意的。

真正让赵旭佩服的是,诸葛亮他老人家在几百年前就知道我要来?难道他也不是那个时代的人?

如果他本来就是一个古代的人,就凭这一点他就佩服,记得前世就听说古代一些能人可以窥测到未来的事情。

就像唐朝的袁天罡和李淳风师徒两个,编著了一本《推背图》其中的一些在后世很受推崇。

明朝的刘基也就是刘伯温,也有《烧饼歌》传世,其中的一些现象果然在后来出现,不过朱元璋没有看到。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也就是说明,总会有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人存在。

诸葛亮智慧之名传遍天下,奇门遁甲无所不通,无所不精,他能占卜未来赵旭倒也是不奇怪了。

这个苗训,不,诸葛训一个诸葛家的后代,一个以完成先祖遗愿的人,能是个庸才?

诸葛家的人岂是随便认人为主?所以赵旭断定这个家伙一定有大才,所以很高兴的答应了。

他本来还想向柴荣推荐这个人呢,不过苗训推辞了,他说我只认主公,其他的不认。

苗训甘愿在赵旭的帐下当个策使,也就是给赵旭出谋划策的人。

这个苗训到最后虽然是名动天下,成为第一军师,但是却不肯接受官职,说是祖先的规定。

还真是个奇怪的人,人们投军,无外乎就是名利二字,他现在,不图名不图利,难道是真心的要来帮助我?

不管了,反正赵旭自信自己能够驾驭得了这个人,即使他有什么企图相信在自己的掌心里也翻不起什么风浪的。

周显德二年八月,后蜀皇帝孟昶对于前一阵威武城被攻占十分的恼火,但是他又想提高前线士兵的士气。

于是在发了一通火之后,下旨派遣通奏使伊审徵前去前线,代他慰问前线的士兵。

其实伊审徵是按照孟昶的命令去鼓舞士气的,但是更多的是来前线督战的。

在李廷圭的军帐里,这里面都是李廷圭的心腹,所以大家说话也没有什么可顾忌的。

“将军皇上这是要干什么,我们次啊大了一次败仗就要下诏责罚我们,这不公平。”

“是呀将军,皇上就是不相信我们,还派人来前线督战,上一次派个小人赵季札,这次又不知道是个什么货色。”

“将军,我看是皇上身边有奸臣,否则怎么会不相信我们呢,我们大胜仗的时候,皇上怎么不说,刚打了一个小小的败仗就这样。”

……

这个将领们七嘴八舌的,说什么的都有,也幸亏是在军营里,这里都是他的心腹,否则被被人给听到,御史一定会参奏他,意图谋反。

“够了,吵到老子头都大了,你什么吵什么,打了败仗还有理由了,还有什么脸说,等会陛下的钦差来到之后,大家都机灵点。”

这些将领都是李廷圭一点点的提拔起来的,对他们就像对自己的子侄一般。

所以一般他们做的不对的时候,李廷圭总是大声呵斥他们,他们非但不感到反感,反而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他们不是心里,而是认为这样,是李廷圭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外人会这样对我吗?

没有过多久,伊审徴就来到了行军的大营,当然他不是赵季札那样的废物,除了钱什么都不会。

这个伊审徴是有一定的真才实学的,和李廷圭他们讨论了好久的军事部署。

他以他那卓越的军事艺术,折服了李廷圭等将领,没有想到这个皇上的钦差也是个能人不是个草包。

经过一番的商讨他们定下了分路合围的策略,各个将校都是十分的满意。

分路合围就是分成几路齐头并进,然后多周军实行夹击的政策。

按照部署李廷圭负责调兵遣将,李廷圭也是憋着一股气,一定要一举击败周军,一雪前耻。

他首先派遣手下的先锋都指挥使李进率兵趋马岭寨(今陕西凤县西),务必做到兵贵神速。

其二,他安排一了一队自认为是奇兵的军队直出斜谷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眉县西南,希望从这里进白涧(今陕西凤县东北白石铺);

其三,这也是最为重要的一路,其实其他的两路也只是一个障眼法,真正的杀招却是在这里。

李廷圭另特意安排能征善战的染院使王峦率5000精兵出唐仓镇急行军赶到黄花谷。

并且下了死命令即使把马跑死了,也要在最短的时间赶到黄花谷。

黄花谷是凤州东北的一个小小的山谷,这里地理平坦易守难攻的好去处,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大周的军队的粮道就是从这里经过的,占领这里,就意味着可以彻底的切断,周军的粮道。

没有了粮草,他们周军还打什么呀,饿也饿死他们,到时候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退一步说,即使他们还有其他的粮道,我们也可以在此切断周军的后路。

他们算盘打得是真好,如果大周的领兵将领是草包,还真不好说,后蜀的战略意图一定能够实现。

加上他们情报本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那个丢了情报在酒店醒来的士兵,一见丢了情报。

自知自己罪责难逃,于是就逃跑了。这就给大周机会了。

但是大周的将领回事草包吗?王景就不用说了,百战老将自不必说。

向拱也是个被窝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