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jiu-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30。 不属于行政处分的是“警告”。
231。 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行政指导”。
232。 行政立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
233。 行政主体对某种权利义务关系是否存在或者是否合法有效的确认,属于“对法律关系的行政确认”。
234。 解决行政合同纠纷,通常是经“行政诉讼”。
235。 行政指导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236。 行政程序中的停止执行制度体现了“效率原则”。
237。 行政主体实施的行为可以不经听证的是“拘留”。
238。 针对行政机关的惩戒处分可以是“责令检讨”。
239。 审计机关应当自审计决定生效之日起多长时间内,检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3个月”。
240。 行政复议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241。 行政赔偿的主要方式是“金钱赔偿”。
242。 行政补偿所需弥补的损失是由“合法行政引起的”。
243。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无权“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244。 不属于行政诉讼当事人的是“委托代理人”。
245。 行政诉讼中回避原则不适用于“证人”。
246。 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的是“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247。 行政法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原因是“行政国产生”。
248。 大陆法系国家的法源主要限于“成文法”。
249。 法的基本原则是法的“灵魂”。
250。 行政法最重要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251。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的职能是“特定行政职能”。
252。 将行政相对人分为授益相对人与侵益相对人的标准是“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影响的性质”。
253。 行政主体越权行为,在被法定监督主体撤销之前,该行为“有效,仍应视之为行政行为”。
254。 从1994年3月26日国务院第152号令发布的《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是“执行性立法”。
255。 行政命令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256。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行政审批“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257。 关于行政补偿方式说法正确的是“行政补偿须以无义务之特定人遭受特别损失为前提”。
258。 终局裁决行为是“法律规定的”。
259。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260。 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法院应作出“维持判决”。
261。 变更判决适用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行为”。
262。 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如不及时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将会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当事人利益造成损失的,可以“限定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期限”。
263。 在行政诉讼进行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理由不能参加诉讼的“诉讼中止”。
264。 行政法学研究的直接目的是“加强行政法治,完善行政法律调整”。
265。 法的规范中对社会关系的调整最为确定和具体,操作性最强的是“规则”。
266。 书证的保全方法主要是“复制”。
267。 县级人民政府向外派出的机关称为“区公所”。
268。 作为行政相对人的个人主要是指“公民”。
269。 证据证明的对象是“案件事实”。
270。 行政机关发送公文的行为是“要式行政行为”。
271。 被宣布无效的行政处理决定“自始无效”。
272。 决定审判人员回避的是“法院院长”。
273。 某大厦发生爆炸事件,公安机关随即将附近道路封锁,公安机关的这一行为属于“即时强制”。
274。 对非典病人的强制隔离属于“直接强制”。
275。 行政机关可以对“某国企与私营企业间的商标纠纷”进行裁决。
276。 行政合同签定中最主要的方式是“招标”。
277。 最早以法典形式规定行政程序的国家是“西班牙”。
278。 人民法院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起诉,应在接到起诉状之日起“7日”内立案。
279。 行政诉讼的判决解决的问题是“实体问题”。
280。 行政机关区别于其他国家机关的实质特征是“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管理国家行政事务”。
281。 区人民政府向外派出的机关称为“街道办事处”。
282。 某公安机关的民警王某在执行治安管理过程中,对相对人张某的合法利益造成损害,对此承担相应责任的是“某公安机关”。
283。 人民法院对不合法的行政行为可以“宣布无效”。
284。 税务机关要求纳税人到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登记、设置帐簿和要求提交有关资料的行为属于行政强制的“行政调查”。
285。 行政裁决一般不具有“终局性”。
286。 主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应当是“非本案的调查人员”。
287。 我国行政赔偿诉讼的举证责任是“谁主张谁举证”。
288。 行政复议机关只能是“行政机关”。
289。 关于一般地域管辖说法正确的是“第一审行政案件原则上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
290。 决定审判人员回避的是“院长”。
291。 不是行政法律行为的是“行政指导”。
292。 行政调查的主体是“行政主体”。
293。 行政法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是“行政法的内容”。
294。 属于行政法各渊源中效力最高的是“宪法”。
295。 对于涉及行政相对人重大权益的有关行政法规、规章、政策,政府应印制单行本,供公众阅读了解,体现了“行政公开原则”。
296。 行政行为的性质是“为人民服务”。
297。 行政命令的实质是为相对人“设定义务”。
298。 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299。 行政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中至少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300。 根据《行政处罚法》,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应当回避。
301。 经过复议的案件,赔偿义务机关是“原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302。 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是“具体行政行为”。
303。 行使行政案件审判权的是“人民法院”。
304。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305。 可以申请复议的裁定是“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的裁定”。
306。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特定法律关系的行政确认不包括“亲子关系的确认”。
307。 听证制度体现了“公正原则”。
308。 行政机关在行使其职能时,要力争以尽可能快的时间,尽可能少的人员,尽可能低的经济耗费办尽可能多的事,体现了“行政效率原则”。
309。 决定政府要服从法律,行政要受法的支配的是“民主政治制度”。
310。 国务院依宪法或法律授权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行政法规”。
311。 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是“实现义务的履行”。
312。 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一定期限内未被发现,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该期限为“2年”。
313。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的申请。
314。 不能作为行为诉讼被告的是“受委托的组织”。
315。 可以上诉的裁定是“驳回起诉的裁定”。
316。 在判决作出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的是“二审法院的判决”。
317。 行政给付是一种典型的“授益性行政行为”。
318。 在某些复杂情况下,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未能准确判断所涉及财产的价值,强制执行后才发现已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时,应当将多余部分退还被执行人。这体现了“行政强制比例原则和适当原则”。
319。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代表国家,以国家名义实施的行为,其实现的保障是“国家强制力”。
320。 法的规范中调整范围最广的是“基本规则”。
321。 某市在公务员招考中规定,信仰某教派的人员不得报考,这规定违反了“行政公正原则”。
322。 相对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是“执行机关”。
323。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履行行政职责中最经常、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权力是“行政处理权”。
324。 行政指导发生作用是基于相对方的“同意或协作”。
325。 规定了行政法规听证制度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326。 某县税务局委托某企业代为收取该企业职工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如果该企业的某次征税行为违法,则负责赔偿的是“县税务局与企业负连带责任”。
327。 派出所干警甲在处理一起打架斗殴案件中,对乙处以30元罚款,如果乙请求国家赔偿应向“该派出所”提出。
328。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已经被受理的“不得申请复议”。
329。 组成行政诉讼合议庭的是“审判员”。
330。 管辖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的是“中级人民法院”。
331。 起诉人对不予受理的裁定,可以“提起上诉”。
332。 应纳税人因拖延纳税期限被处予的滞纳金属于“执行罚”。
333。 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制度是在“县级以上”。
334。 在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许多涉及重要的国家和公共利益领域,一般都不适用“行政合同”。

宪    法

1、我国宪法以 法律   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 社会主义制度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 民主集中制  的原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  。

5、宪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 私有财产权  和继承权。

6、自治区、自治州、 自治县  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7、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籍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