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柏杨全集-第7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柏杨:这就是共产党的本领啊,世界上有哪一个党能把十亿人变得这么懒!(大笑)
   
     鱼夫:我去找一个公家的朋友,他竟然在睡午觉,我问他:「你早上几点上班?」他说:「八点半、九点左右,到十一点半去吃午饭,吃过午饭睡午觉,睡到三、四点,四点半下班!」这种上班法,他一天能干什么事啊?
   
     柏杨:他不需要多做事嘛!一个回乡探亲的台湾同胞看到饭馆的服务生动作慢吞吞,竟然跑过去责备他,责备服务生:「你动作能不能快一点?快一点,你不是可以多卖两桌!」
   
     我听见了马上阻止他:「你这个人真是猪脑袋,他为什么要多卖两桌?他卖一桌就烦死了!」(众大笑)
   
     鱼儿:对,我们在北京东来顺看到的正是如此,他们宁愿三个人坐着聊天,你向他们要位置,他们就爱理不理地说:「没有!要订桌啊?一个礼拜前来订!」
   
     柏杨:你想不想嘛,生意好,他忙得半死,薪水一百元,他把你赶出去,没有客人,他还是薪水一百元。
   
     张香华:所以他们每一个单位都有许多冗员。
   
     鱼夫:一个小小的厨房竟有七、八个厨师。
   
     柏杨:大家都那么懒,那么政府的运作靠什么呢?我发现他们是靠「江湖义气」!北方人所称的「哥儿们」,领导干部靠和属下的「哥儿们」关系来做事。
   
     鱼夫:这样做事太辛苦了嘛。
   
     柏杨:所以你说大陆和台湾社会相距多少年?我觉得没办法衡量,整个社会的基础不一样,大陆社会今天还是一片沙滩,台湾社会在光复那一年就已经是水泥地了,而且已有很多「房子」的建筑。「水泥地」的意思就是它已经具有「法治」的观念,社会有秩序,社会可以正常运作,一点也没有破坏,国民党一来就接收了这些现成的东西。可是大陆的社会没有这个基础,他们今天能有这样的成就,比起毛泽东统治的二、三十年也算不错了。
   
     鱼夫:我感觉到大陆的人民,现在接触到外国来的人时,态度上很自卑,那种自卑有时候又以自大的态势出现,譬如:他们的电视台,动不动就喊「这是中华之光!」其实我觉得他们自卑自大的态度都没有必要,他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虚心下来看一看别人,再研究下一步怎么走。
   
     张香华:我觉得今天中国人应该培养「面对现实的能力」,「自卑」「自大」事实上是一体的两面,今天中国人讲话或思考的方式都是用一种「面子」来充壳子,没有「面子」来装门面就卑躬屈膝,这是很不健康的心态,我觉得他们应该面对现实,现在他们弱,他们需要外来资金帮助,那就承认这个事实,再来寻找进步的道路。
   
     鱼夫:还有,我在参观紫禁城的时候,有两个很深刻的感想,第一个,以前被皇帝宣判推出午门斩首的人实在太辛苦了,从金銮殿推到午门那么远,累都累死了(众大笑)!第二个是……
   
     鱼儿:(补充)紫禁城太雄伟了,起来革命的人打到那儿,看到那么威风的建筑,谁不想当皇帝啊?
   
     柏杨:所以中国人始终没有办法平等,永远在那儿革命革命,宝座不换屁股换!满清推倒了,袁世凯坐上去,袁世凯倒了,蒋中正坐上去,蒋中正倒了,毛泽东坐上去,都一个样儿。
   
     吴锦发:我想大家一定还有很多话要讲,但是限于时间、篇幅,我们今天就谈到这儿为止吧,谢谢您们!
   
     塑像之岛·张告白
   
     ⊙记录整理张告白先生。
   
     ⊙文载一九八九年三月三十日台北《中国时报》。
   
     ──柏杨、赵少康、王克平对谈铜像的文化结构时间: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五日下午四时三十分至六时三十分地点:台北市仁爱路「元穠」茶艺馆
   
     主办:中国时报
   
     据本报三月二十一日新闻报导,国内现有三万至六万座政治铜像,是世界上拥有政治铜像密度最高的地方。
   
     这些政治铜像,不但是资源的浪费,也妨碍景观与交通,而且显现社会过度形式化的现象。本报为了深入探讨铜像的文化结构,特邀柏杨、赵少康、王克平三位先生分从不同的角度作一场「跨行对谈」,对铜像的政治性格、社会意义和艺术品质,有十分精采的论辩,值得细读、省思。
   
     柏杨:关于对个人的尊敬、崇拜,中国往往用诗歌来表达。只有对神仙、出家人、或罗汉观音,才用雕刻来表达。我想,雕像应该是来自印度,铜像应该是西方舶来品。
   
     这里有两件事,我感到特别:第一,世界上对尊敬或崇拜的人物,都用塑像表达:对厌恶或看不起的人物、痛恨的人物,似乎没有人用塑像表达。只中国有,那就是把秦桧铸成跪像,而且是用铁,不是用铜。这是中国很特别的表达方式,其他国家没有。好比说,我们不能想像德国把希特勒肯定为国家的内奸,塑一个跪像。第二,据我所知,美国最多铜像,不过,他们的像和我们中国的像有所不同,他们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铜像,一高兴就可以造一个放在门口。但是,传到中国之后,遂神圣不可侵犯,主要是中国的铜像,偏向于政治,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政治人物,并且是当权的政治人物。在大陆,到处是毛泽东的像:在台湾,到处是蒋中正的像。
   
     毛泽东还讲过:「你们都很好,你们晚上回家睡觉,只有我在外边受风吹雨打,在这儿站岗。」他说这些话,「其辞若有憾焉,其心乃窃喜之。」其实是他很高兴他有铜像。在台湾,蒋中正很喜欢听人家喊「万岁」,这都是毛病。现在,铜像在大陆上有问题,在台湾也有问题。对蒋中正的铜像,开始有人破坏。十几年前,看到到处铜像,记忆里就有这个印象,我就认为铜像最后的命运就是被打碎。王克平先生从巴黎来,巴黎的街道都有文学家的、画家的塑像,这给我们一个启示:铜像还有艺术、文学等感性人物;好比说,在知本温泉,有邮差先生的像,他是限时专送的时候,遇到大水,要蹚过大水,争取时间,结果被水淹死,这才是万古常新的像,没有人想把这个像摧毁。
   
     另外,原则上我不反对为歌功颂德而立像,我认为有功就应该歌、有德就应该颂。贝多芬可以把他的交响曲献给拿破仑,我不觉得是在拍马屁,所以我主张,有功德的,可以为他们立像,因为他们对国家有贡献,对人类有贡献。不过,我反对没有功也要歌,没有德也要颂。
   
     赵少康:我们现在太多事情泛政治化,这么多政治化的铜像,也是泛政治化的结果。五千年来传统的习性,使我们对事情很讲究形式化,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忠心呢?建铜像。做市长,建个铜像;盖大楼,前面塑个铜像;盖学校,竖个铜像,有没有功德是另一回事,表示自己忠心耿耿,总不会错吧!每个人都要表示忠心,于是铜像就越立越多。铜像立了当然就不敢拆,于是问题就大了。举个例子来讲,大概在五年前,我当时是台北市议员,记得我提议好几次要把敦化南路的铜像拆掉。那时候,很少人敢提要拆掉铜像,我只提出要拆掉,为什么要拆掉呢?因为交通很拥挤,汽车塞在复旦桥上走不下来。我跟市长谈,跟公路局长谈,他们都告诉我说「同意」,他们都认为应该拆,但是不敢拆。讲得很清楚,这个铜像要拆,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有些单位会反对。为什么最近敢拆了?我想大概跟经国先生逝世有关,并不是现在的政府官员比较有魄力。这就让我们觉得很难过,假定我是经国先生或他的家人,我也很难过!我在世的时候,你们不敢拆;我去世了,你们就拆;这也充分暴露出官僚系统里怕事、不敢面对现实、过度形式化的一个现象。
   
     另外一点,就是我们常常喜欢把个人神化。整个社会,都有把政治人物,特别是领导人物,当成神的这种心态,媒体也刻意往这边塑造。解严之后,好了很多,但是很多时候还是流露出封建的思想,我个人觉得这是要打破的。我最近常讲「没有人是不能批评的」,因为没有人是不犯错的;犯错就可以批评,管他位置多高,他今天就是总统、就是党主席,他也可能犯错,也要告诉他你的看法。如果大家都一味捧他,权力使人腐化,他就可能忘了「人是会犯错」的。
   
     一个人去职或死去以后,大家觉得他一生中或他在职期间,对国家、社会、人民有很大的贡献,这个时候,立一个铜像,作个纪念,让人凭吊,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国外的例子也很多,像华盛顿州林肯纪念堂,人们觉得他很伟大,对美国有贡献,所以美国人建纪念堂凭吊他。如果说,你在大街小巷,到处看到林肯的铜像,就会烦,那就适得其反。
   
     我个人觉得,我们对一个人的尊敬,是对他做的事情跟他的贡献尊敬,并不是尊敬一个人的铜像。铜像多,并不表示大家对他的尊敬就多。当然也并不表示没有铜像,我们就不尊敬他,这两个没有必然的关系。
   
     至于最近吴凤铜像被破坏,我倒觉得也不必,因为我总认为,即令出发点是好的,手段上还是不要违法,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值得鼓励的行动。
   
     这是整个观念的问题。我们将来不要再搞个人崇拜,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尊严;每个人只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都可以是个了不起的人,不一定要去崇拜铜像。我们今天讲民主,似乎又离民主很远,民主是一种实践,最重要就是你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我们不尊重别人,甚至有时候不尊重自己,所以才搞这种个人崇拜。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