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1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异匆匆点了点头,脱了鞋,进了屋,顺手关上了门。
  王异看看吕小环,吕小环也看着王异,两人的眼神都有些不安。刘晔智慧过人,极有城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失态过,肯定发生了什么大事。吕小环想进去听听,却被王异拉着,走得远了一些,站在走廊上,竖起耳朵倾听。
  屋内,刘晔在天子面前入座,取出一份奏疏放在案上,却没有送过来,手按在上面,因为用力过度,指腹有些发白。天子盯着刘晔,正襟危坐,一动不动。
  “陛下……”刘晔的声音有些哑。他咬着嘴唇,眼神不安。“请陛下……稍安勿躁。”
  天子的嘴角抽了抽,露出有些勉强的笑容。“子扬是担心我欲与孙策争高下吗?”
  “陛下是身负大汉四百年基业的天子,孙策不过是一时勃兴的强臣,本不该相提并论。”
  天子眼中露出自嘲之意。“荀令君与张纮有约,子扬堪与郭嘉、荀攸比肩,谁能与太史慈抗衡?”
  “陛下……”
  天子抬起手,打断了刘晔。“子扬,我再问你一件事,武威、张掖今年有没有鲜卑入侵?”
  刘晔闭口不言。他之所以急匆匆地赶来,就是看到太史慈的战绩之后担心天子会一时意气,有比较之心,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到时候无法收拾。现在听到天子这个问题,他知道他的担心正在变成现实。天子是还没来得及对别人说,可是他已经被激怒了。
  武威、张掖当然有边警,不仅武威、张掖有,北地、安地也有,这些年鲜卑人几乎年年入侵。但韩遂不说,他也不问,只当没有。不然还能怎么办,让天子去迎战鲜卑人吗?
  “子扬,我们为什么要西征?兴师动众,耗费钱粮,为此不惜向孙策示弱,堂堂的长公主为妾,难道就是为了在凉州走一圈?凉州世家、羌人首领该封的封了,该赏的赏了,该和亲的也和亲了,难道就是听他们喊几声万岁?他们当面喊万岁,背后是不是在笑朝廷自欺欺人?”
  天子声音虽然不大,却字字诛心。刘晔无言以对。天子说到激动处,长身而起,一甩袖子,案上的诗集被风刮得哗哗作响,翻过两页,正好停在孙策的那首诗处。刘晔瞟了一眼,不禁苦笑。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好大的口气。孙策的这两句诗就像十把刀,扎在了天子心里。别说天子只是一个少年,就算年龄再大一倍也经不起这样的刺激。况且天子身边也不缺好勇斗狠的武夫,吕布、马超,都是武艺高强、自视甚高之辈,若他们知道太史慈的骄人战绩,绝不可能无动于衷,就连他自己都有些沉不住气呢。
  宋建,鲜卑人,内忧外患,这一战,就避免不了了吗?既然躲不掉,何不迎难而上?
  刘晔突然做出了决定。“陛下,臣没有收到消息,不知道鲜卑人有没有入侵,但臣以为,陛下当效孝武帝故事,率精兵猛将巡边,鲜卑人若来,则战而胜之。鲜卑人若不来,亦足以威慑其胆,以示陛下尚武之心。”
  天子静静地看着刘晔,猜不透刘晔的心思。刘晔是真心想战,还是又想虚应故事?连宋建都不能平,还能迎战鲜卑人?
  刘晔看出了天子的疑惑,他从容笑道:“陛下只要答应臣一件事,臣敢担保此战必胜。”
  天子将信将疑。“什么事?”
  “以天下为重,莫逞匹夫之勇。”
  天子有些明白了,一抹笑意从嘴角绽放。他扬扬下巴,重新坐了回去。“子扬,你仔细说说,为何你如此自信?”
  “陛下,勾戟、长铩虽利,不能缝衣,用于战场却能所击辄破。此次出巡,陛下率领的都是精锐骑兵,装备精良,又有吕布、马超、张辽这样的良将统领,实力本不弱,只是不利攻坚罢了。若是与鲜卑人对阵,只要调度得当,君臣一心,臣不敢说十全必克,战而胜之还是有把握的。”
  刘晔说着,将刚刚收到的奏疏递了过去。“太史慈能做到的,陛下也一定能做到。”


第1836章 遇敌
  天子接过奏疏,展卷而读,面色平静,心情却有些苦涩。
  说来说去,还是只能和孙策的部将太史慈比较。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把握能成功。太史慈背后站着孙策,他身后只有一群忠诚度堪忧的新臣旧将。孙策五州在手,有足够的钱粮支撑太史慈作战,他的钱粮却只能支撑着几个月。
  刘晔之所以这么自信,原因只有一个,汉军在装备方面有优势,正面作战不落下风,只要不进入草原深处追击就不会有太大危险。况且鲜卑人不习惯正面突击,万一碰上了也会主动撤退,交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此一来,他多少有了一点面子。
  说到底,巡边只不过是碰碰运气罢了,基本上还是走个形式,自欺欺人而已。这已经是刘晔的极限。纵使他再多智,没有实力支撑,一样难为无米之炊。
  天子看完奏疏,心情更加沉重。孙策的奏疏中没有提及详细的作战经过,但他看出了一个问题。太史慈几乎没有进入草原追击,他就是在边境迎战鲜卑人,是鲜卑人轻敌,以为太史慈兵力不足,主动求战,又各自为政,这才被太史慈各个击破。
  当然,太史慈的战斗力也极其惊人,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骑兵将领。不过这一点不用担心,吕布、马超足以和太史慈相提并论,精锐骑兵加起来也有四五千人,再加上凉州诸将的骑兵,凑足万骑也不是不可能。
  刘晔的计划有一定的可行性。
  天子反复斟酌后,接受了刘晔的建议。哪怕是形式,他也要做一下,要不然没法向天下人交待。他随即又请太傅皇甫嵩来商量。皇甫嵩基本支持刘晔的意见,又提出从安定、北地征召一些骑兵,以壮声势,接应天子。
  得到皇甫嵩的支持,天子有了底气。他首先询问了韩遂,确定武威最近的确受到鲜卑人的袭扰——只是规模不大,至少韩遂如此说——然后宣布要巡边,向鲜卑人叫阵。考虑到鲜卑人以骑兵为主,他不打算带上所有人,而是挑选精兵良将,速战速决。
  消息一出,吕布和马超争先响应。他俩早就按捺不住了。行军千里,一箭未发,看着一群西凉人加官晋爵,他们心里憋了一肚子闷气,只恨没有机会让这些西凉人看看自己的实力。如今机会来了,他们当仁不让,争为先锋。
  最后,吕布如愿以偿,率领三千并州骑士为前锋,率先向武威出发。
  天子自为中军,以太傅皇甫嵩、秘书令刘晔为辅,麾下以马超所领的羽林骑为主力,再辅以成公英、姜叙等人率领的两千凉州精骑,总兵力五千余。
  征西大将军韩遂为后军,有各部落支持的步骑近万人,主要负责后勤,一路为天子筹集牛羊、粮草。这个任务看起来不重,实则难度不小。只不过事情到了这一步,韩遂也不能拒绝,只能勉强应下,尽力张罗。有宋建的事在前,他不能不有所表示,将功折罪。
  与此同时,天子传诏在武都郡待命的曹操进驻冀城,主持对枹罕的征讨事务。又传诏武威太守牛辅,让他做好接驾和出征的准备,打探鲜卑人的行踪。
  半个月后,天子到达姑臧,以太牢祭祀故太尉段颎,亲作祭文。段颎是凉州三明之一,与皇甫规、张奂死后有清名不同,段颎因阿附宦官,又曾逮捕太学生,名声不佳。天子作祭文,记功忘过,盛赞段颎平羌的战功,对他后来的歧途表示惋惜,赏赐他的妻子,恢复了段颎的爵位,食邑千户,并授一子为郎。
  段颎入狱之后饮鸩自杀,身败名裂,以他犯的那些过错而言,倒也不算委屈,但武威人不这么想,甚至整个凉州人都不这么想,他们认定这是朝中大臣对凉州人的排挤、陷害。如今天子为段颎恢复名誉,舆情激奋,以为天子虽然年少,却是个明事理的,比那些大臣强多了,比先帝灵帝更像一个好皇帝,倒颇有孝桓帝知人善任的遗风。一时之间,凉州普通百姓对天子的印象大有改观,不少有实力的家族献粮饷军,既表了忠心,又为子弟换一个进身机会。
  天子虽然喜欢这一幕,皇甫嵩、刘晔却提醒他武威户口有限,供应不了大军太久。天子也清楚这一点,在姑臧只停了两天便再次起程,沿着长城东行。
  ……
  青山峡。
  吕布勒住坐骑,举目遥望。
  草原上一片枯黄,残雪被北风吹得四处飘散,发出呼呼的啸声,像是哭泣,又像是嘲笑。
  “再往前走,就是家了。”魏续咂了咂嘴,叹了一口气。“一转眼,出来六七年了。”
  吕布瞅了他一眼,拨转马头。“回吧,白跑一趟,回去喝酒。”
  魏续遗憾地长吁短叹。“可不是么,陪着小皇帝走了几千里路,一点收获都没有。早知如此,还不如留在金城呢,现在倒好,宋建那蠢货的首级便宜曹操了。”他拨转马头,追上吕布。“奉先,你说……他们会不会是故意的?”
  吕布剑眉微蹙,心情很不好。“你都胡说些什么,什么故意的?”
  “故意把宋建留给曹操啊。你想啊,曹操是关东人,和刘晔、荀彧是乡党,他们当然抱团了。朝中本是关东人最多,迁都长安后,三辅的人渐渐多了,如今天子巡狩凉州,又提拔了一大批凉州人入朝。关东人有压力,要扶持曹操,让他杀了宋建。可是谁想着我们啊?我们当初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
  “闭嘴!”吕布有些焦躁,喝了一声。魏续犹自絮絮叨叨的报怨,吕布怒了,回手一马鞭敲在魏续头盔上,“当”的一声脆响,魏续措手不及,下意识的避让,一跤从马背上滑了下来,摔倒在地,头盔也歪了,遮住了视线。他眼前一片漆黑,莫名的紧张起来,伸手就去拔刀,嘴里胡乱嚷着。
  “敌袭!敌袭!”
  吕布哭笑不得,正准备再赏他一鞭,忽然眼神一凛,向远处看去。
  一缕若有若无的烟尘在风中摇荡,被风一吹就散了,若非吕布目力过人,很难发现。吕布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