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4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托了,我等你的好消息。”
  让孙策惊艳,杨修心里多少有些得意,过目不忘是他引以为傲的才能之一。他转身出帐,站在帐门口,风一吹,发烫的脸庞微寒,这才想起自己来的目的还一字未提,顿时懊恼不已,转身再次入帐。孙策已经回到座位上,正与秦松、张靖商量事情,见杨修去而复返,不免有些诧异。
  “还有事?”
  杨修很不好意思,拱手道:“惭愧,有一件事忘了转告将军。”
  “你说。”
  “朝廷定都关中,感于天下不安,而士人治五经者众,通兵法者寡,有意重兴尚武之风。将军父子乃天下健者,武者翘楚,武艺精湛,又通晓兵法,深谙用兵之妙,家父欲请将军父子赴长安襄助,讲武演兵,引风气之先,不知将军能否拨冗?”
  孙策翻着眼皮,打量着杨修,似笑非笑。杨修被他看得不安,觉得自己心里那点小心思被孙策看了个通透,一览无余,更觉得孙策说得有理,他的确不是做细作的材料。他迎着孙策的目光,强作镇定。他当然知道孙策不会去,这不过是以进为退,为马超等人来南阳挑战孙策埋伏笔而已。
  “讲武演兵,这是谁的主意?令尊杨公还是荀彧?”
  “是天子的决定,家父和荀令君都支持。”
  “天子……才十二吧?他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天子聪慧过人,乃不世之英主。”
  “是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倒是天下之福。不过,我们父子都很忙,怕是不能前去助兴。”
  “如此盛会,将军父子双双缺席,岂不令天下英雄失望?无论如何,总得去一个吧。将军不与令尊孙征东商量一下吗?”


第644章 应对难
  孙策捻着手指,沉吟不语。
  这事还真有些棘手。明明知道这是一个坑,但你却不得不跳,至少不能直接拒绝。领导要表演节目,就算水平再差,下属也得鼓鼓掌,捧个场,何况这是朝廷要搭台唱戏,推行新政。
  这场戏还真不差。朝廷要重振尚武之风,要请的自然不仅是他们父子,还有无数英雄豪杰。诏书一下,想赴长安应试的人肯定不会少,说不定他身边就有,拦都拦不住。毕竟是朝廷,这份大义无人能敌,对不少人还是有吸引力的。
  这个墙角挖得狠啊。不管是谁出的主意,这一招够绝。
  “我和家父商量一下?”
  “理应如此,不过时间比较紧,天子钦慕将军父子,希望元正(元旦)大朝时能够与将军父子共商国事,使者可能已经在路上了。”杨修看出了孙策的为难,心中暗笑,躬身而退。他不急着揭露最后的答案,让孙策纠结几天也不错。
  孙策点点头,示意庞统送杨修出帐。庞统将杨修请出了大帐,正准备拱手作别,杨修笑道:“听说庞君将与张家结亲,还未恭贺,请庞君见谅。”
  庞统有点不好意思。“只是提了亲而已,成亲还早着呢。杨公子倒是消息灵通啊。”
  “我这些天养伤,闭门谢客,哪里谈得上消息灵通,只是庞君与张家少女一个是将军心腹,一个是女中豪杰,宛城人人传诵,袁府君也极是羡慕,时常提起,我才听说。”
  庞统眉心微蹙,扫了袁耀,礼貌地笑了笑。
  杨修又道:“刚才听将军说,周公瑾已经拿下了江夏、南郡?”
  庞统脸上的笑容淡了,一双眼睛盯着杨修。杨修笑了,拉着庞统的手轻轻拍了拍。“庞君不必如此,我并无他意,只是为庞君欢喜罢了。张元功是袁将军故吏,对孙将军也是忠心耿耿,如今又与庞君结秦晋之好,再让他赋闲恐怕不合适啊。庞君不方便说,袁府君可以代劳,你看……”
  庞统不客气地打断了杨修,伸手示意。“这些事将军自有安排,不敢有劳杨公子。杨公子,请。”
  杨修碰了一鼻子灰,心中恼怒,却不能发作,只得假笑着与庞统拱手作别。袁耀与他并肩而行,面色平静。杨修看在眼里,暗自着急。袁耀一点主见也没有,要想发挥他袁术嫡子的作用,让他与孙策争锋还真是不容易啊。他太年轻了,还不知道权力的滋味,等他慢慢长大,体会到权力的好处,应该会有所改观。
  庞统回到大帐,将杨修的话转告给孙策。孙策反问道:“士元,张元功最近有没有说什么?”
  庞统摇摇头。孙策拟定那张名单的时候就有他的参与,上面没有张勋的名字,这不是孙策一个人的决定,还包括了张纮、郭嘉以及他本人的意见。他已经将这个决定转告了张勋。张勋是袁术故吏,虽然现在支持孙策,可袁耀做南阳太守,这已经是朝廷离间的阴谋了,怎么能再助长朝廷的气焰。
  “张元功理解将军的用意,不会为人所惑。”
  孙策点点头,没吭声。杨修把主意打到张勋头上也很正常,袁术的旧部中,阎象、冯方、桥蕤都有安排,唯独张勋目前没有实权,实在是没办法安排。阎象还有一定的治理民政的能力,张勋却是个武人,偏偏能力又一般,让他独领一部吧,他没这个能力,让他做下属吧,他资历还老,一直没有合适的位置给他。
  不过现在形势逼到这个地步,不安排也不行了。庞统的话里已经透出这个意思,张勋不会上杨修的当,但他自己也是不甘寂寞的。“你对张元功说,眼下先张罗你们的亲事,等你们成了亲,我再委他以重任。长沙是家父曾经任太守的地方,我需要一个像他这样的长者去镇守。”
  庞统大喜,连忙躬身致谢。“等他祭拜袁将军归来,我就转告他。”
  “士元,文表,孟平,你们说说看,朝廷召我们父子去长安讲武这件事怎么处理。”
  秦松等人放下手里的公文,或是双手拢在袖中,或是轻轻敲打案几,都没有急着说话。这件事不好处理,朝廷在道义上占优,别说孙策父子没有和朝廷撕破脸面,不能强行阻拦,就算是撕破了脸面,他们也拦不住向往朝廷的人。即使是他们,也做不到对朝廷完全漠视。
  秦松最先开了口。“将军父子肯定不能去长安,将军宜尽快派人去庐江知会令尊,等他接了诏书,做了决定,这件事就无法挽回了。”
  孙策点点头。他们肯定不能去长安,去长安容易,再想回来就难了。
  “其他怎么办?”
  “其他人……没办法,人心如水,向来只能引,不能堵。”秦松苦笑道:“不过将军也无须过于担心,朝廷此举的用意当是提升关西人的地位,至于关东人,恐怕不是朝廷的用意所在。”
  张靖摇摇头。“文表所言有理,可是我总觉得将军父子不去长安恐怕不能如此简单的拒绝。将军父子的确有名将之资,可是眼下车骑将军皇甫嵩在长安,太尉朱公在洛阳,他们的资历和战绩难道不比将军父子更能服人?将军,我觉得这道诏书就是针对你们父子而来。”
  孙策苦笑,他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挠头。看杨修离开之前的表情,这事肯定没那么简单,不是回一句不去就能解决问题的。
  就在这时,帐门外传来一声朗笑,郭嘉推帐而入,用手中的羽扇点点秦松、张靖。“二位,出谋划策,当有据可凭,与其坐在这里空想,不如主动去搜集情报。没有情报的支持,你们坐在这儿猜能猜出什么来?”
  秦松、张靖连忙起身,就连庞统都站了起来,迎接郭嘉。郭嘉笑嘻嘻地摆摆手,在庞统让出的席上入座,又摇摇手中的羽扇。蒋钦上前一步,递上一枚二指宽的纸条,孙策接过纸条看了一眼,噗哧一声笑了。
  “找我决斗?这是谁出的主意,太天真了吧。我什么身份,他们想挑战就挑战?”
  “将军,如果你只把这当成挑战,那就想简单了。”郭嘉说道:“如果我猜得不错,这是荀文若的主意,将军如果应付不当,可就成了他手里的刀。”
  孙策沉思半晌,脸上的笑容不见了,咂咂嘴。“这荀文若,够阴的啊。”
  “荀文若出了什么妙招,竟让将军如此烦恼?”一声轻笑,张纮举步入帐。


第645章 名将摇篮
  郭嘉入帐,孙策可以坐着。张纮入帐,孙策也要起身相迎,以示礼敬。
  对于张纮这样的名士来说,赏识、重用只是吸引他们的一方面,礼节同样不可或缺。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认可,更是对他们持有的信任认可。张纮是儒生,他的信仰就是礼,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不是个人荣辱。
  孙策可以和郭嘉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却不会和张纮开玩笑。
  郭嘉躬身施礼,庞统、孙权等人也跟着行礼,一一向张纮问好。张靖让出了自己的位置,自己侍立在一旁,连坐都不敢坐,但他没有一点委屈,孙策对他父亲如此礼敬,他身为人子,分享的是荣耀。
  郭嘉让蒋钦把最近收到的消息汇总呈给张纮。孙策则让庞统把他们几个的意见简要的叙述了一番,张纮翻完消息汇总,听完各人意见,点点头,又摇摇头,一声轻叹。
  “先生有何高见?”
  张纮叹息道:“荀文若不容易啊。明明知道是朽木难雕,却不得不小心奏刀,用心良苦。”
  包括孙策在内,所有人都有点懵。郭嘉抱着手臂,轻摇着羽扇,嘴角微挑,似笑非笑,一双眼珠转来转去。庞统着眉,看着案上的消息汇总,沉思不语,秦松则一脸崇拜地看着张纮,像个小学生。
  张纮环顾四周,目光最后落在郭嘉的脸上。“奉孝,你觉得呢?”
  郭嘉笑了笑。“的确挺不容易的,要钱没钱,要人没人,难得有几个可用之才还不得不往外送。”
  “奉孝见微识著,一语中的。”
  孙策心中一动,恍然大悟。他明白了张纮和郭嘉的意思,但是他没有说。他要听张纮自己的意见,看看自己的分析是不是正确,还要让庞统、秦松等人从中学习张纮的分析方法,提高自己。尤其是孙权和陆议,这是他们最好的学习机会,都是书本上不讲的实例。
  “按照时日计算,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