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锊呙媲埃铰募岫ǎ涞赜猩恳徊蕉际且桓鲅 Q钚蘅丛谘壑校木馓劢遣挥勺灾鞯某榇ぃ共蝗绶胪鹄吹谜蚨ā
  “都尉辛苦,伤亡如何?”
  “不辛苦,痛快,痛快。”甘宁挥着手臂,满不在乎的说道。“我们伤了十一人,阵亡七人,杀死多少人不太清楚,没法统计,不过应该在百人以上,我自己就杀了二十多。”他拉开钉了好几枝羽箭的重甲,露出里面的金丝锦甲,大笑道:“将军,这是个好东西,能保命。”又转向黄月英,拱手深施一礼。“多谢大匠,如果每个读书人都像大匠这么聪明,而不是坐而论道,我们一定能横行天下,所向无敌。”
  杨修听得刺耳,本想嘲讽甘宁几句,可是一看甘宁那凶神恶煞的模样,又把那些难听的话咽了回去。孙策自己就是武人,现在又是用人之计,他和甘宁闹翻了,孙策肯定不舒服,又不知道会怎么整他。
  “还能再战吗?”
  “让杨宏他们打一阵,我们喝口酒,吃点东西,待会儿再攻一次。不多攻几次,退得太容易,周昕不会相信的。”
  “那你小心点,控制好节奏,不要蛮干。”
  “多谢将军。”甘宁喜滋滋地说道:“如果不是将军提醒,准备充足,今天的伤亡至少要翻一倍。将军,我原本觉得自己已经很能打了,和你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啊。你算得太精了,比账房还精。”
  孙策忍不住大笑。“算账不精,最多损失一些钱。用兵算得不精,损失的不仅是钱,更是人命。你以为孙子兵法第一句就说要算是说了玩的?这是提纲挈领,兵法的不传之秘啊。”
  甘宁哈哈大笑。“有道理,有道理。我以后就跟将军学,多算账。我走了,晚上再和将军痛饮。”说完,挥挥手,转身大步离去,只有甲板上几个带血的脚印赫然在目。
  小船驶离楼船,再次奔赴战场,甘宁挺立船头,放声高歌。
  “丈夫立世兮,当立功名;得遇伯乐兮,授我旌节。锦帆百丈兮,万里纵横。宝刀耀日兮,奸邪退避。英雄奋武兮,天下太平。将军百战兮,荣归故里。封妻荫子兮,长乐未央……”
  向朗神往不已,击掌而赞。“壮哉,大丈夫,当如是。”


第694章 杨修献计
  一天之内,甘宁接连发起了七次攻击,虽然因为兵力不足,始终没能真正突破周昕的阻击,但一次比一次深入,有一次几乎攻及周昕的本阵。甘宁大展神威,先后斩杀了近百人,丹阳兵前后阵亡三百余,伤者不计其数,号称精锐的丹阳兵被杀得失魂落魄,狼狈不堪。如果不是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周昕又派亲卫强力压制,说不定就被甘宁得手了。
  因为准备得当,有谢宽等人进行远程压制,有重甲、铁楫防身,甘宁的损失比预期的要小得多,一百勇士阵亡十七人,重伤三十一人,其余都是轻伤。杨宏所部阵亡五十七人,受伤三百余。甘宁本人受伤最多,大小伤口十余处,以箭伤为主。有金丝锦甲护身,箭矢无法深入,都是皮肉伤。金丝锦甲也毁了,不仅沾满了血,而且完全变形,很难修复。
  夕阳西斜,双方鸣金收兵,孙策等人缓缓退去,周昕如释重负,一屁股坐在将台上,半天没缓过神来。损失虽然不算特别大,但双方的气势差距太大了。已方占据地利,又有十倍的兵力优势,居然会打得这么艰难,完全出乎周昕的预料。
  孙家父子善战,果然名不虚传。
  回到大营,周昕叫到部将于糜、樊盖等人商议。弩手损失严重,必须进行补充,否则明天会更难打。牛渚矶上还有三百弓弩手,但不能动,要防着孙策转而攻击牛渚矶,唯有从石城调人,再派人联系江北的张英、樊能等人,看他们能不能撤回江南,协同防守。如果陈温、陈登也能撤回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周昕不敢怠慢,连夜派人向各部传令,并重新加固江边阵地,多建营栅,同时准备大盾。双方弩手的水平差距比较大,己方虽然人多,但射程和精准度都不够,完全被对方压制住了,没能充分发挥强弩破甲的作用。同时增加长矛手。对方有重甲保护,丹阳兵惯用的刀没什么杀伤力,长矛破甲能力更强。
  在周昕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时,孙策也在与诸将复盘,分析双方的得失。
  甘宁、杨宏和一些参战的什长、队长一起与会,尽可能的回忆当时的战况,总结经验教训。经过认真讨论,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如果强攻的话,取胜的机会肯定有,但伤亡会比较大。因为地形限制,每次只能安排四五十人冲击,在不能迅速突破对方防守,向纵深拓展的情况下,他们被压制在岸边,如果没有重甲大盾保护,就是对方弓弩的活靶子。杨宏部伤亡的主要原因就是箭矢,他们没有重甲,也没有铁楫,只有步卒用的大盾,而且携带也不怎么方便,严重影响行动。
  不是每个人都有甘宁那样的力气和武功,穿着重甲还能挥舞沉重的铁楫战斗。
  孙策决定,按照原计划先取石城,从周昕背后发起攻击,尽可能减少无谓的伤亡。
  正在商量的时候,孙策接到了程普的消息。他攻击横江受挫,已经撤出战场,准备渡江。不过天色将晚,今天没法渡江,要到明天才行。按照兵力和船只的数量估算,可能要一天时间才能渡完。
  孙策有些头疼。如果明天不能发起对石城的攻击,就势必要继续攻击周昕的阵地,又要增加不少伤亡。但夜间渡江确实危险,一不小心翻了船,那也是近百人。
  杨修冷笑一声:“这有什么难的,战船不够,商船来凑。这儿交战,你知道有多少商船无法通行?他们都停泊在天门山一带,等待战事结束。按照之前几日看到的情形,这两天至少滞留了三四百艘船,全部征发来,与现有的战船一起,半天就能把程校尉部送到江南。”
  孙策觉得是个办法,但他不相信会有这么多船。长江是重要的水道,来往做生意的很多,但两天时间滞留三四百艘船,这还是有点夸张。
  陈端支持杨修的看法。他是广陵人,广陵是长江下游的重要城市,也是沟通江淮的中渎水入江的所在地。因为商船通常都是内河船,抗风浪的能力有限,不适宜入海,大多会选择在广陵入中渎水,转往淮阴,再溯淮水而上,经泗水到达彭城一带。他对这条水道有多少船来往很清楚,眼下新年将至,数量比平时多一倍以上,广陵城外经常是船满为患,两天时间滞留三四百艘完全是有可能的。商船要赶时间做生意,如果能提前结束战事,他们肯定愿意帮忙。
  孙策大喜,立刻派蔡瑁和向朗去联络。
  会议告一段落,孙策安排众人吃工作餐。饭菜很简单,比普通士卒稍好一些,多两样荤菜,一角酒。不丰盛,只能管饱。甘宁等人意犹未尽,三两口吃完,接着商量军务,而且声音还不小,和吵架差不多。杨修低着头吃饭,过了一会儿,他实在忍受不了甘宁等人的聒噪,起身走了出去。
  孙策看在眼里,起身离席出了大帐,见杨修站在十余步外。他走了过去。
  “没吃饱吧?走吧,去你帐中,重开一席。”
  杨修看看孙策,脸色缓和了些。“将军不必如此,我并没有鄙视他们的意思,只是与我的习惯不符。”
  “我知道,食不语嘛。”孙策表示理解,拉着杨修的手臂,向杨修的帐篷走去。杨修与袁耀住一个帐篷,是一个普通的行军帐篷,除了两张床铺之外,只能摆下一个竹制的小书架,摆了一些文具和书籍。虽然逼仄,却很整洁,看起来很舒服。
  孙策让刘斌取来杨修的食案,杨修也不拒绝,坐下便吃。孙策在一旁坐着,顺手翻看袁耀放在木枕里的一卷书,上面写着几个古文字,他看了一下,像是“论衡”二字,翻开一看,里面却是隶书,是杨修的笔迹。杨修的书法很好,字字严整,雍容大度,又有浓浓的书卷气,比常见的汉隶多了几分妍秀。
  杨修吃完了,放下碗筷,擦嘴净手,一丝不苟。
  “会稽人王仲任的作品,从蔡伯喈处得来。可恨老蔡自珍,不肯传人。这次去会稽,我想寻得全本,一观究竟。想不到会稽也有这样的人才,倒是大出我的意料。”
  孙策笑笑,放下书。“连楚地都不在你们中原人的眼里,更何况吴越。德祖,今天多谢你提醒啊,要不然耽误了时间,又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杨修眼神闪动,沉默了良久。“将军,我不是在帮你,我是在帮朝廷。”


第695章 形势
  孙策笑笑。“所以嘛,你看,帮我和帮朝廷并不冲突。”
  杨修脸色稍缓,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只可惜这样的机会不多。孙将军,恕我直言,你不是一个纯臣,所以我们道不同,很难为谋。”
  “求同存异嘛,这点雅量我还是有的。”孙策也不和他争辩。杨修今天能主动献计,他已经很满意了。杨家和袁家不同,杨修也和其他人不同,不能希望他和甘宁等人一样。他也不指望用什么大道理说服杨修。论学问,杨修甩他八条街都绰绰有余。
  还是让事实说话比较有说服力。
  杨修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最后只是叹了口气。
  “行了,天色不早了,不打扰你了。”孙策起身,扬扬手,慢悠悠的走了出去。杨修起身相送,站在帐外,看着孙策背着手,低着头,既像是在想事情,又像是抓得难得的空闲放松一下。他走到自己帐前,停住脚步,回头看了一下,见杨修还站在帐门前,便挥了挥手。杨修拱手点头,退回帐中,掩上帐门,想着孙策刚才说的话,一时出神。
  求同存异,真的可以吗?也许可以的。荀彧虽然没有明说,但他隐约能猜得到荀彧的真实用意。朝廷名义还在,但实力太弱,已经无法掌控天下,退回关中是以凭借关中四塞的地理优势休养生息,等于已经放弃了关东,承认了关东州郡割据的既成事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